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在老年COPD伴肺大泡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COPD伴肺大泡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动脉p H、Pa O2、Pa CO2、Sa O2的变化水平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在治疗老年COPD伴肺大泡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状况,提高患者出院的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无创性目标潮气量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呼吸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实施治疗的99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ST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无创呼吸机ST模式治疗;TVV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无创呼吸机TVV模式治疗。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气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T组和TVV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其血气改善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T组和TVV组患者血气改善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性目标潮气量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5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其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气Pa O2、Sa O2逐渐上升,Pa CO2值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衰并肺大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吸末正压通气 (PEEP)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衰并肺大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COPD呼衰并肺大泡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 2 3例和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通气组 2 5例 ,比较两组的通气时间、气压伤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组气压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通气组 ,通气时间也显著小于常规通气组 ,死亡率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衰并肺大泡可显著减少病人气压伤的发生率和缩短通气时间 ,减少病人的精神、经济负担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经过。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28例病情好转,成功脱机,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时加强心理护理,重视人工气道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及撤机护理,是抢救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MV)治疗32例(38次)老年Ⅱ型呼吸衰竭。神志昏迷和严重CO_2潴留是MV的主要指征,救治成功率为75.0%,但存活5年以上者仅2例。MV的主要并发症为低血压、心律紊乱、脑部气压伤及消化道出血等。关于延长气管内插管的时间取决于具体病情。  相似文献   

7.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机械通气是此类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质量对治疗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而Ⅱ型呼吸衰竭是COPD病人重要死亡原因,故积极防治呼衰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收住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病人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治疗持续3~10d,平均使用7d。观察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气管插管复插率、R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情况。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呼吸、心率及其动脉血气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是肯定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郝双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27-528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监护室治疗的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59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29例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30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后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总的通气时间、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时间、是否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死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h后的RR、HR、PaO2/FiO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aO2/FiO2低于对照组,HR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通气时间、VAP发生率、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上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通气的时间、VAP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有创通气。此外,无创通气的患者住ICU的时间也明显低于有创通气,可以有效减小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辛绍斌  魏海苓 《中国医药》2011,6(10):1176-117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有效但不能长时间耐受时,呼吸机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将43例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NIPPV)有效但不能长时间耐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机械通气组(对照组,25例)和序贯机械通气组(研究组,18例)。对照组患者继续给予NIPPV,无效后再改为有创机械通气(IPPV);研究组患者给予IPPV,根据病情早期脱机,序贯以NIPPV。比较2组患者最终的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对照组21例好转出院,4例死亡,病死率为16.0%;平均住院时间(16.6 ±4.9)d,平均住院费用(50 766 ±21 082)元。研究组17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病死率为5.5%;平均住院时间(13.7±5.1)d,平均花费(78 576±25 540)元。2组比较,研究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NIPPV有效但不能长时间耐受的患者,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病死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但住院费用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病例42例。其中22例应用面罩机械(PSV 或A/C)通气;另外20例作为对照组,建立人工气道,行有创机械通气,并以PSV或PSV SIMV方式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通气及氧合指标、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相仿(P>0.05);无创与有创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7.6±3.2)d和(24.0±16)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2±6)d和(26±14)d(P<0.01);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0和5例(P<0.01)。结论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不但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病人痛苦小、易接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且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费用、疗效确切,应作为首选方法使用,而建立人工气道行有创机械通气应作为必要时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124例中首先行无创正压通气96例(12例中途改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28例直接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75.0%、78.6%。无创和有创正压通气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现。结论选择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可有效提高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黄小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05-1307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技术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48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后,随机分为无创序贯治疗组(A组)和有创通气组(B组),每组24例。A组治疗方法: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通气,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B组治疗方法: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以目前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分别为1例(4.16%)和9例(37.50%)(P〈O.05),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32±1.87)d和(15.36±2.161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85±2.72)d和(25.12±3.121d(P〈0.05)。结论:有创通气及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后的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缩短重症监护和总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评价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对肺癌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呼衰)进行通气支持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接受无创机械通气的肺癌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病例26例,同期未行机械通气的30例急性呼吸衰竭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以经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SV+PEEP),上机前及上机后2 h分别采动脉血气分析,用自身对照方法,采用t检验,比较无创机械通气前后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最终结果,统计一周死亡率;对照组统计一周死亡率.结果 无创机械通气后PaO2显著升高,氧合指数改善(P<0.05,PaCO2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成功撤机,19例死亡,最短上机时间7 h,最长8 d,一周死亡率76.92%.对照组一周死亡率100%(P<0.05.结论 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对肺癌急性呼衰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是一项有价值的措施,部分患者可获得生存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治疗,自主呼吸减弱时改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SIMV+PSV)治疗为机械通气组(治疗组),并以同期病情相当的24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作对照组。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相仿P〉0.05;治疗组通气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改善P〈0.01;治疗48h候通气治疗组PaO2及PaCO2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通气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6)和(22±11)天,P〈O.05,通气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COPD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早期应用可促进疾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不失为COPD呼吸衰竭治疗的萤耍羊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需要呼吸支持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采用以自主呼吸触发为主的通气模式(PSV、SIMV、SIMV±PSV),在上机前和上机后1、2、6、12小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机后各组血气指标pH、PaO2、PaC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无创通气可以明显减少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插管机率,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长时间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长时间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7例,与短时间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37例做生命体征、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及平均住院日的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氧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氧状态,缩短患者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来本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本院规范护理措施,对照组46例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h及治疗后72h心率、呼吸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各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72h后改善更加明显。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护理可提高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