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深圳市≥18岁人群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 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健康联盟(WHO-WMH)提供的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3.1)为访谈工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7134人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1)加权终生患病率:为7.74%;重型抑郁、轻微抑郁和恶劣心境分别为6.19%、1.28%和0.27%;女性高于男性[8.78%∶6.75%,比值比(OR)=1.33,95%可信区间(95% CI)=1.12~1.58,P<0.01].(2)加权12个月患病率:为3.67%,女性高于男性(3.89%∶3.01%,OR=1.30,95% CI=1.01~1.68,P<0.05).(3)加权30 d患病率:为1.45%,女性高于男性(1.85%∶0.97%,OR=1.93,95% CI=1. 27~2.91,P<0.01).(4)共病率:为40.14%,共病的主要类型为强迫症(15.73%)、焦虑症(14.65%)和恐惧症(13.38%).(5)患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年龄24~29岁和30~34岁人群的终生患病率明显高于年龄18~23岁者,同居者和独居者患病率高于已婚者,受教育年限≥13年者患病率明显高于0~6年者,家庭收入高者患病率明显高于家庭收入低者.结论 抑郁障碍已经成为深圳市人群的常见病,具有发病年龄小、共病率高和就诊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抑郁症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掌握北京市常住人口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其特征。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核心本1.0版为主要调查工具,按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原则,对北京市18个区县≥15岁人口5926人进行抑郁症的现况调查。结果(1)时点患病率为3.31%(196例),终生患病率为6.87%(407例)。(2)时点和终生患病率中,均为女性(分别为4.40%和8.46%)高于男性(2.45%和5.01%),年龄≥55岁者高,农村(4.19%和7.98%)高于城市(2.50%和6.07%),文盲(6.02%和10.87%)和小学文化程度者(5.42%和10.64%)高,再婚(9.52%和28.57%)、离婚(6.15%和13.85%)和丧偶者(5.43%和11.27%)高,不在业者(3.96%和7.95%)、月收入≤300元者(5.52%和9.13%)及有家庭暴力者(6.51%和15.38%)高,均P〈0.01~0.05。结论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常见精神障碍,预防控制抑郁症应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北省抑郁症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的人群16 088名,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Ⅳ),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I/P)对调查对象进行抑郁症的诊断。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评定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结果:14 408人完成调查,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0.62%(95%CI=0.46%~0.78%),时点患病率为0.54%(95%CI=0.39%~0.69%)。时点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30~39岁、40~49岁、50~59岁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女性、分居/离婚、低收入增加抑郁症的患病危险性。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受损程度:重度57.41%,中度35.19%,无或轻度7.41%。抑郁症的精神科门诊就诊率为35.56%,住院率28.89%。结论:抑郁症是一类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在女性及30~59岁中更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抑郁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目的 调查江西省抑郁症的患病率。方法 资料来自江西省11个地市的样本,年龄≥15岁的城区和农村常住居民,共15939人。使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和专门设计的社会人口学调查表,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的诊断标准。结果 (1)11个地市抑郁症时点患病率为0.95%,总患病率为1.15%[95%的可信区间(CI)=0.91-1.49]。其中抑郁发作的时点患病率为0.35%,总患病率为0.51%;恶劣心境的时点患病率为0.60%,总患病率为0.65%。(2)年龄45—54岁[相对危险度(RR)=2.09]、女性(RR=1.91)、离婚或丧偶(RR=2.09)、文盲(RR=2.43)或低收入(RR=2.73)与抑郁症明显相关,而有无固定的职业、地区的不同、经济区域的不同对抑郁症的总患病率没有明显的关联。女性患抑郁症的相对危险度是男性的1.91倍。结论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年龄45—54岁、女性、离婚或丧偶、文盲或低收入,与抑郁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精神障碍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了解河北省≥18岁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人群,共24000名,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进行调查,用DSM,Ⅳ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1)患病率:20716人完成调查,精神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162.43‰[95%可信区间(95%CI)为15.8%-16.7%],排在前三位的是重性抑郁障碍(27.01‰)、未特定的焦虑障碍(25.09‰)和心境恶劣障碍(23.12‰);终生患病率为185.12‰(95%CI为18.0%~19.0%),排在前三位的是重性抑郁障碍(47.47‰)、酒精依赖性和滥用性障碍(38.62‰)和未特定抑郁障碍(25.51‰)。(2)时点患病率:女性(167.95‰)高于男性(156.95‰),农村(165.63‰)高于城市(144.31‰),均P〈0.05~0.01;并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其中30~49岁为137.17‰~156.71‰,50-≥70岁为201.44‰~285.41‰。结论河北省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女性和农村的患病率高;重性抑郁障碍是省内患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双重抑郁症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社会生活功能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Ⅳ-TR)为诊断标准,以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为诊断工具,对河北省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的20716名18岁以上人群中双重抑郁症的患病率、共病、社会功能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GAF)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中国修订版分别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睡眠质量。结果 20716名被调查者中现患心境恶劣障碍411例,其中56例(13.6%)叠加了重性抑郁发作,符合双重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双重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为0.27%(56/20716),按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组SCID诊断的比例校正后的时点患病率为0.47%(95%CI:0.38%~0.56%)。单一的心境恶劣组和双重抑郁症组均有较高的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30.99%和46.43%),后者的共病率更高(P0.05),但两组均以共病未特定的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特殊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酒依赖/酒滥用等常见。双重抑郁症组GAF评分明显低于单一心境恶劣组(P0.01),PSQI的总分及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因子的评分明显高于心境恶劣组(P0.05),但两组在性别、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城乡、婚姻状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境恶劣障碍中双重抑郁症的比例不低,而双重抑郁症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和社会功能的损害更明显,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住院抑郁症患者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抑郁症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析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3年内的抑郁症出院病例为研究对象,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7年)观察血糖和血脂的动态变化,了解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48例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为27例,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9%;进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脂血症、伴发躯体疾病数目和抑郁症发病诱因;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高脂血症、伴发躯体疾病数目和抑郁症发病诱因。结论: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9%,高脂血症、伴发躯体疾病数目和发病诱因是抑郁症合并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DSM—Ⅲ—R诊断标准调查2235名老人中的重性抑郁症。发现34例重性抑郁症,占调查人口1.56‰,占老年人口15.1‰,其中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发病率最高为1986年(2.42‰),最低1988年(1.5‰),城市组高于农村组。在发病诱因,精神症状,病程、治疗等方面,进行城市组与农村组的对比,另外,结合资料讨论了老年抑郁症的预防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沙市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周岁的人群,以增补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GHQ-12)作为筛选工具,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调查对象进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采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及社会支持量表(SS)分别评定疾病造成家庭负担以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共抽样12 275名,12 094名(98.52%)完成GHQ-12调查,2 351名完成SCID-I/P;27例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8.75‰,农村和城市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病率性别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家庭年收入越高,患病风险下降,而农村、饮酒、未婚与离异均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家庭疾病负担总分为(25.46±6.02),社会支持总分为(31.44±4.91)。结论:长沙市15岁以上人群精神分裂症患病率较高,家庭年收入、婚姻、城乡等因素是患病的风险因素,患者家庭疾病负担较重,社会支持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双重抑郁症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随机多级抽样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 DSM-Ⅳ-TR)为诊断标准,以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为诊断工具,以河北省流行病学调查的399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双重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56例(双重抑郁症组),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343例(单一抑郁症组);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 GAF)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 399例抑郁症患者中,双重抑郁症的检出率为14.04%.单一抑郁症组和双重抑郁症组均有较高的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分别为39.94%和48.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1,P>0.05);均以共病未特定的焦虑障碍、特殊恐怖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障碍、酒依赖/酒滥用等常见.双重抑郁症组患者精神运动性激越、优柔寡断、自杀未遂症状出现的频率均高于单一抑郁症组(P<0.05),2组均以忧郁特征为常见临床特征(>50%).2组GAF评分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4,P>0.05;x2 =0.655,P>0.05).结论 抑郁症中双重抑郁症的比例不低,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均较常见,但双重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更高,做事情总是优柔寡断.  相似文献   

11.
三所精神病院住院患者的抑郁性障碍患病率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级别精神病院住院患者中抑郁性障碍的患病率。方法 对56年内大学附属医院5141例,市级精神病8475例及区级精神病院1291例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5年中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抑郁性障碍患病率为15.76%,分别高于市级医院(8.14%)和区级医院(4.88%)且重性抑郁症的诊断率逐渐上升,心境恶劣逐渐下降,结论 不同级别精神院中抑制郁性障碍患病率差别较大,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医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8~12岁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先填写量表再进行访谈的二阶段调查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7所小学所有3~5年级共3685名学生进行调查,第一阶段应用儿童流调用抑郁评定量表(CES-DC)进行筛查,第二阶段对CES-DC量表总分≥20分的学生应用学龄期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目前版(the 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for school-age children present version,K-SADS)进行面谈,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金标准做出诊断,共有94.8%的学生完成K-SADS面谈。对于CES-DC〈20分的儿童抽取了1%的样本(29名),同样使用K-SADS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评估方法为盲法,29名儿童中未发现符合抑郁障碍者。结果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60%[95%可信区间(95%CI)为1.19%~2.00%],男孩的患病率(2.08%,1.61%~2.54%)显著高于女孩(1.09%,0.75%~1.42%),(χ2=5.40,P=0.020)。8~9岁、10岁、11~12岁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1.23%、1.44%、2.19%,各年龄段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P=0.149)。结论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不高,男孩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比女孩高;在8~12岁各年龄段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Average sunrise time predicts depression prevalen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Folk wisdom has it that early rising is associated with being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A physiologic explanation may be Wiegand's "Depressiogenic Theory of Sleep," which posits that excessive REM sleep causes depression. Sleeping late increases REM sleep, and thus may increase depression risk. Published depression prevalence research does not use arising time, but average sunrise time (AST) for cities might serve as an analogue for arising time. Two studies of depression prevalence in urban populations, the EURODEP Programme, which measured geriatric depression in nine European cities, and the 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 (ECA) study of five US centres, have so far lacked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s for the striking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prevalence between citie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differences in rising times between cities, as determined by AST, could explain the variability in depression prevalences. METHODS: Correlations were calculated for published depression prevalences from the EURODEP and ECA studies, and AST for each site. RESULTS: For both studies, depression prevalence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ST, with later sunrise (corresponding to earlier arising times in relation to sunrise) associated with lower depression prevalence. CONCLUSIONS: The hypothesis that later rising from sleep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depression was supported. The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a city's depression prevalence could be reduced by simple public health measures to manipulate AST, such as going to Daylight Saving Time (DST) year-round or shifting time-zone boundaries. For individuals, getting up earlier from sleep may be helpful in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江西省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方法 按初级单位含量比例分层、整群、随机在全省11个地市抽样,共调查样本5506户,其中≥15岁者15939人。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和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为主要筛查和诊断工具。结果 (1)在11个地市样本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不含神经症、药物依赖和人格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29.80‰,总患病率为36.08‰。(2)时点患病率中的情感障碍(9.91‰)、酒依赖(6.78‰)和精神分裂症(5.77‰),总患病率中的情感障碍(11.98‰)、精神分裂症(7.78‰)和酒依赖(6.78‰)分别排在前三位。(3)男性(37.09‰,P>0.05)和城市(43,23‰,P<0.01)的总患病率高,文盲、婚姻状况差(离婚、丧偶)及经济状况为下等者的时点患病率(分别为49.40‰、84.51‰、44.60‰和68.14‰)和总患病率(分别为68.08‰、225.35%、69.25‰和81.69‰)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均P<0.01)。结论 情感障碍、酒依赖及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远高于以往国内同类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也高于以往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舍曲林与帕罗西汀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关于抑郁发作诊断标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17分、年龄18~65岁的100例首次发病的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舍曲林组(51例,剂量范围25~150 mg/d)和帕罗西汀组(49例,剂...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50家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 随机抽取50家各级综合医院为调查现场,由精神科护士用自制抑郁筛选量表调查各科门诊患者2877例,由精神科医师对筛选阳性和10%的筛选阴性者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金标准做出诊断。结果 (1)符合DSM—Ⅳ重性抑郁发作者为73例,现患病率为2.54%。其中内、外科患者的患病率(分别为3.03%和3.12%)高于其他科(1.58%);而性别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抑郁障碍总的现患率、年患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3.09%、3.65%和6.16%;其中,重性抑郁障碍分别为1.97%、2.53%和4.48%。(3)检出的73例重性抑郁发作患者中,仅10例(14%)因抑郁求助和接受医生提供的服务,并被正确识别。结论北京综合医院非心理科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现患率为3.09%;患者对抑郁问题而求助医生的比例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