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3例526眼Ⅱ型糖尿病患者行检眼镜与FFA检查,分析两种检查在DR诊断及分期中的差异。结论:检眼镜下正常眼底的203眼中,FFA发现DR59眼(29.06%),检眼镜下所见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272眼中,96眼(35.29%)经FFA证实检眼镜对其病变程度估计不足。结论:FFA是早期诊断DR的较好方法,能提高对DR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眼底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ol electmretinogram, mf-ERG),评价其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mf-ERG检测30例(56只眼)正常对照组和32名(58只眼)无眼底镜下可查见的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对两组mf-ERG中a波和b波的潜伏期、振幅总和以及b波的振幅密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糖尿病组,除0环和颞下象限之外.b波的潜伏期均明显延迟,而a波和b波振幅总和及b波的振幅密度减低主要集中在黄斑周围区域(0~1环)和颞上象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f-ERG能在DR出现之前客观定量地评定视网膜功能的变化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青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3):258-259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方法对23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结果23例(453只眼)均表示出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DR的FFA检查结果比检眼镜的检出结果严重。结论FFA在DR诊断和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的分布特点及黄斑病变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分析DR患者126例(239只眼)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检查资料,分析NP的分布特点及黄斑病变特点。结果在126例中,有75例(102只眼)存在NP,NP发生于视网膜鼻侧、下方、上方及颞侧的发生率分别为81.37%、71.57%、60.78%及53.92%,发生于中周部、周边部、后极部分别为84.31%、42.15%及14. 70%。黄班病变出现56例(96只眼),占41.17%,其中局限性黄斑水肿占21.87%,弥漫性黄斑水肿占48.96%,囊样水肿占22.92%,缺血性黄斑病变占66.25%。结论视网膜中周部及鼻侧象限是NP最常发的部位,黄斑病变随着DR程度加重而加深,但没有严格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OPs)各参数的变化特点,寻找反映早期DR的敏感指标。方法 对16例(32只眼)正常人进行OPs和F-ERG检测。对27例(53只眼)糖尿病病人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OPs和F—ERG检测。结果 OPs中Os波幅、O4波幅、OPs总波幅及F-ERG中b波峰潜时较其他指标敏感,其中O4波幅和b波峰潜时为最敏感指标,但均不能反映早期DR的严重程度。结论 OPs的O4波幅和F—ERG的b波峰潜时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唐云鹏  高烨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200-2201
目的: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FA检查对88例176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对DR临床分期进行修正,并根据FFA检查结果指导治疗。结果:其中11眼眼底检查未发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FFA检查出现早期微血管瘤病变。眼底镜下Ⅰ~Ⅱ期DR患者中有15眼FFA检查出比检眼镜更多的微血管瘤。眼底镜下Ⅲ期DR患者中有11眼FFA检查出现新生血管改变。结论:FFA检查是DR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且为指导眼底激光和评价激光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病期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不同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名(35眼)正常人及63名(96眼)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眼科常规检查、眼压测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Octopus视野及MERG检测,并对MERG与视野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MERG与其他视网膜功能检查方法的异常检出率。结果:MERG总反应波的P1波反应密度在临床未见DR(NDR)的糖尿病患者低于  相似文献   

9.
106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和指导方面的作用。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主粉期,并进行眼底激光治疗及玻璃体手术治疗。结果糖尿病视网病主Ⅰ-Ⅱ期653例;Ⅲ-Ⅳ期373例,Ⅴ-Ⅵ期36例。激光治疗303例;行玻璃体切割术29例。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Ⅱ期临床观察,Ⅲ-Ⅳ期激光治疗,Ⅴ-Ⅵ期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术联合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的全视野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改变已有不少研究 ,但由于传统的视网膜电图仅能记录视网膜的整体反应 ,而无法分辨各局部视网膜的电位反应 ,因此在DR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均存在着局限性。近来 ,Sutter等[1] 发明了一种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 calelectroretinogram ,MERG)技术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测量整个测试野内许多细小部位的ERG ,其一阶反应可反映视网膜内层的功能[2 ] 。我们对 30例增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眼底彩色照像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分期的一致性.方法 为系列病例研究.选择行FFA检测的99例(188只眼)糖尿病患者,均经眼底镜检查除外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严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所有患者在行FFA检测之前,拍摄眼底彩色照片,每只眼获得5张非立体、50°角视野的眼底彩色照片.根据DR国际临床分类法,对从眼底彩色照片和FFA图像获得的DR临床分期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眼底彩色照像诊断中度NPDR 59只眼(31.4%),重度NPDR 76只眼(40.4%);PDR53只眼(28.2%);FFA检测诊断中度NPDR 50只眼(26.6%),重度NPDR 72只眼(38.3%);PDR66只眼(35.1%).眼底彩色照像与FFA检测在判断DR临床分期方面具有相对的一致性(κ=0.601),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即达到重度NPDR和PDR方面,两者的一致性相对较高(κ=0.652).结论 眼底彩色照像(5张50°角视野)可以为DR患者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提供有力依据,FFA检测能够更早、更准确地判断DR病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诊断分期和指导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FFA对182例(364只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对DR临床分期进行修正,并根据FFA的分期指导治疗。结果12只眼眼底检查未发现有DR的患者FFA显示有Ⅰ期微血管瘤病变;25只眼Ⅰ-Ⅱ期患者FFA显示更多的微血管瘤及合并黄斑水肿改变;11只眼Ⅲ期患者FFA显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范围比检眼镜下检出棉絮斑范围广,13只眼出现新生血管改变;20只眼Ⅳ期患者检出比检眼镜下更多的新生毛细血管及黄斑水肿改变。结论FFA是作为DR分期的最佳标准,且为指导激光治疗和评定光凝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视网膜缺血缺氧继发的眼病.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IFA)可早期诊断NVG,但其不能全面反映眼底血管情况.IFA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全面检测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情况,但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NVG患者中此方法的应用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IFA联合FFA检查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IFA和FFA联合检查的PDR患者79例133眼,其中无虹膜病变100眼,I期青光眼红变期21眼,Ⅱ期开角型NVG 12眼.所有患眼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IFA联合FFA检查.采用McNemar非参数检验法对比分析裂隙灯显微镜和IFA检查在I期青光眼红变期患眼检出率的差异. 结果 IFA检查显示100眼无虹膜病变患者无异常虹膜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接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的32眼未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68患眼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早期IFA检查显示,21眼I期青光眼红变期患者瞳孔缘或虹膜表面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均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早期IFA检查显示12眼NVG患者虹膜表面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均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I期青光眼红变期患眼中IFA检查的检出率为100%(21/21),明显高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71.43%(15/21),2种检测方法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结论 IFA联合FFA检查可以及早发现PDR合并青光眼红变期,有助于及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背景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方法.临床上,DR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全视网膜光凝(PRP)主要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FFA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成为指导PRP治疗的主要指征.因此研究彩色眼底照相与FFA在判断DR病程和分期中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评估彩色眼底照相与FFA对判断DR临床分期的符合程度.方法采用患者自身对比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2型DR患者136例238眼,所有受检眼先行数码彩色眼底照相,对5张非立体、50°视野的照片进行拼图,然后行FFA检查.根据2003年国际DR临床分期标准分别对彩色眼底照相和FFA图像进行分析并行DR分期.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238眼中,彩色眼底照相诊断为轻度非增生型DR(NPDR)者41眼,占17.2%;中度NPDR者48眼,占20.2%;重度NPDR者66眼,占27.7%;PDR者83眼,占34.9%.FFA诊断为轻度NPDR者48眼,占20.2%;中度NPDR者42眼,占17.6%;重度NPDR者46眼,占19.3%;PDR者102眼,占42.9%.两者在判断DR临床分期方面的一致性较好(κ=0.653,P<0.01).在判断非严重威胁视力的DR(NSTDR)和STDR方面,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κ=0.812,P<0.01). 结论 根据5张50°视野彩色眼底照相拼图对DR进行临床分期是一种简便、无创、可靠的方法,临床上可以替代FFA法进行PRP时机的预测,但在判断无血管灌注区、隐匿新生血管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检查患者的眼底疾病构成,以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行FFA检查的糖尿病患者565例(1063只眼),诊断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和分级,并根据诊断结果指导治疗。结果565例糖尿病患者1063只眼中DR 697只眼(65.6%)、老年黄斑病变37只眼(3.5%)、视网膜静脉阻塞20只眼(1.9%)、高度近视眼底改变10只眼(0.9%)、视神经炎9只眼(0.8%)、视网膜色素变性6只眼(0.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只眼(0.3%)、其他3只眼(0.3%),未发生DR 366只眼(34.4%),正常眼底278只眼(26.1%);除外视网膜其他病变,共计975只眼,其中无明显视网膜病变(28.5%)、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16.7%)、中度NPDR(14.4%)、重度NPDR(22.1%)、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8.3%);局限性黄斑水肿(33.1%)、弥漫性黄斑水肿(35.1%)、囊样黄斑水肿(23.1%)、缺血性黄斑水肿(3.8%)、增生性黄斑水肿(4.9%);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R的发病率逐渐增加(χ2=54.927 P <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DR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χ2=11.798 P <0.05);随着DR严重程度的增加,黄斑水肿的程度增加(χ2=63.15 P <0.05)。结论 FFA能够及早发现程度不同的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ME)改变以及是否伴随其它的视网膜病变,可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增加糖尿病患者对DR的认知能力,对预防患者视力下降及失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分期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分期和黄斑水肿分型。方法对1 058例糖尿病患者的2 097只患眼进行FFA检查,以FFA检查结果对DR进行分期,对黄斑水肿进行分型。分析患者糖尿病病程、视力与DR分期以及黄斑水肿分型的相互关系。并与检眼镜检查的DR分期标准进行比较,提出FFA检查的DR分期和黄斑水肿分型特征。结果2 097只眼中,无DR者124只眼,占5.9%;DRⅠ期826只眼,占39.4%;Ⅱ期563只眼,占26.8%;Ⅲ期262只眼,占12.5%;Ⅳ期254只眼,占12.1%;Ⅴ期60只眼,占2.9%;Ⅵ期8只眼,占0.4%。819只眼发生黄斑水肿,占39.1%,其中局限性水肿311只眼,占38.0%;弥漫性水肿322只眼,占39.3%;囊样水肿112只眼,占13.7%;缺血性水肿25只眼,占3.1%;增生性水肿49只眼,占6.0%。结论根据FFA检查结果将DR分为 6期:Ⅰ期为检眼镜检查分期标准中的1、2期合并;Ⅱ期为检眼镜检查分期标准中的3期;Ⅲ期为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Ⅳ期为视盘和(或)视网膜有新生血管;Ⅴ期为机化增生膜形成。Ⅵ期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分为局限性、弥漫性、囊样、缺血性、增生性等5型。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333-337)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FFA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的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82例DR患者(299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资料。采用按象限、距视盘DD数的分区方法,分别对DR患眼的NP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182例(299只眼)DR得中,有102例(145只眼)存在NP。NP出现在视网膜鼻侧、下方、上方及颞侧的发生率分别为82.76%(120/145)、76.55%(111/145)、62.07%(90/145)、52.41%(76/145);NP出现在视网膜中周部、周边部及后极部的发生率分别为83.45%(121/145)、42.07%(61/145)、13.79%(20/145)。结论 视网膜鼻侧象限,NP出现最多;视网膜中周部是NP最易、最常发生的部位。  相似文献   

18.
眼底无可见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荧光血管造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检眼镜下未见到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表现。方法对常规眼底检查未见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荧光血管造影正常44只眼,与眼底所见符合率为35.48%;异常表现共80只眼占64.52%,其表现主要为微血管瘤,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无灌注等。结论眼底镜下未发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眼底荧光造影出现了微血管瘤,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