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是指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和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 (NQMI)。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对非ST段抬高的ACS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 ,对它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对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的进展进行综述。一、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1 直接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 :指在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发病早期 (2 4~ 4 8h)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若无禁忌证 ,同时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过去54个月期间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29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即刻和随访结果. 方法1999年3月~2003年8月对299例ACS患者经股动脉或桡动脉施行急诊PCI.①23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施行直接PCI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问题。方法对6例女性SLE合并ACS患者(年龄23~54岁,SLE病史5~13年,激素应用时间≥2年)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三支病变2例、双支病变2例、单支病变2例。前降支均有累及。6例患者共植入支架9枚,手术成功率100%。对6例介入治疗患者进行了3~6个月的临床随访,有4例患者有心绞痛复发而再住院,复查CAG发现有支架内再狭窄(ISR)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植入药物涂层支架(DES)的2例患者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SLE合并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DES是否有助于此类患者治疗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高龄(年龄≥75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经PCI治疗的98例高龄ACS患者,评价手术成功率,院内死亡、PCI相关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急诊PCI成功率100%,靶病变介入总成功率95.9%,出血并发症16.7%,院内死亡率1.1%;经(22.9±13.3)个月随访表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为13.4%.结论:PCI治疗ACS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要注意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治我院心内科的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共 86例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急诊介入治疗组。急诊介入治疗组共 4 6例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于发病后 12小时内行急诊介入治疗 ,所有血管病变均予治疗 ,其中 16例同时接受非病变血管治疗。药物治疗组 4 0例 ,按常规药物治疗。随访对比两组病例的心源性死亡率 ,急性心肌梗死率 (主要终点 ) ;心绞痛复发率及再入院率 (次要终点 )。结果 在平均 ( 10 6± 6 4 )个月随访中 ,急诊介入治疗组心源性死亡率低于药物治疗组 ( 4 3%比 7 5 % ,P >0 0 5 ) ,心绞痛复发率也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 ( 2 1 7%比 5 2 5 % ,P <0 0 1)。结论 急诊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有溶栓禁忌证的急性心梗患者的疗效。方法对78例有溶栓禁忌证AMI患者行急诊PCI后,对冠脉造影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行PCI术后胸痛及心功能明显改善,2例1个月后出现心绞痛,给予常规治疗后缓解,随访10个月无异常,其他患者随访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急诊PCI治疗有溶栓禁忌证的急性心梗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中无复流 (No Reflow)现象的原因、处理。方法 对 2 0 0 1- 0 6~ 2 0 0 3- 10经治的 72例ACS急诊PCI术中No -Reflow现象的冠状动脉的特点、可能原因、紧急处理及 1~ 2 8个月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例术后 4h死于反复室颤 ,1例术后 76h死于心力衰竭 ,5例术中出现急性冠脉闭塞表现 ,经过冠状动脉内注射合心爽、硝酸甘油、IABP后好转 ,3例存活至今 ,1例术后 2 8个月死于脑干出血。结论 ACS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No Reflow现象时 ,过程凶险 ,预后差 ,病死率高 ,治疗应首选联合应用冠状动脉内注射合心爽 (地尔硫 艹卓)、硝酸甘油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7月~2006年9月,共70例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抽吸器组3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情况从同期急诊介入治疗的ACS患者中选取35例条件相匹配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础资料、造影结果和临床预后。结果抽吸器组支架直接置入率高(P=0.009),远端栓塞发生率低(P=0.046),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计数值小(P=0.004),心肌灌注分级3级获得率高(P=0.044);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抽吸器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T峰值浓度较低,ST段回落幅度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住院期间和中期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血栓负荷较重的ACS患者中,急诊PCI时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器安全可行,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即刻的远端心肌血流微灌注,减少心肌酶的释放,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尿毒症透析患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特点、介入治疗及临床随访结果等。方法:研究入选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ACS合并尿毒症透析的患者22例。选择同期住院30例无尿毒症ACS患者作为对照。入院后行急诊或常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介入治疗结果、住院期间及12个月随访结果。结果:1两组患者在吸烟史、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及既往冠心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合并透析组胸痛症状、应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比例较无尿毒症组少(P0.05);2ACS合并尿毒症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造影3支血管病变比例增加,中重度钙化比例增加(P均0.05);ACS合并尿毒症患者总操作时间高于无尿毒症组(P0.05),而在靶血管部位、支架数量、操作成功比例、并发症、造影剂用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大出血等单一终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CS合并尿毒症组联合终点(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及大出血等)高于无尿毒症组(P0.01)。结论:ACS合并尿毒症维持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多支、弥散病变多,采用介入治疗相对安全,有效,不增加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但增加12个月随访时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及大出血等联合终点发生。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 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s ,ACS)急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的 183例大于 70岁ACS患者 (≥ 70岁组 )与 76例小于 70岁但大于 6 0岁的ACS患者 (对照组 ) ,两组均在心绞痛发作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病变 ,根据造影结果选择适宜的介入方式对“罪犯”病变予干预。结果 ≥ 70岁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置入支架 173枚 ,直接置入支架 2 2枚 ;手术成功率 97.8%;术后 15 1例 (82 .5 %)患者心绞痛消失 ,18例有胸闷感 ,次日自行消失 ,14例患者仍有心绞痛症状 ;对照组PTCA后置入支架 71枚 ,直接置入支架 10枚 ;手术成功率 98.7%;术后 6 5例 (85 .5 %)患者心绞痛消失 ,3例仍有心绞痛症状。两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心绞痛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置入支架后两组均无急性闭塞和死亡病例 ;随访期内 ,两组心绞痛复发率及复发后接受再次血运重建术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有条件的心脏介入中心 ,对老年ACS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是积极有效的 ,与对照组比较 ,手术的成功率、安全性及近、远期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连续1 70例年龄≥70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结果,以性别分层进行对比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999年1月1日~2 0 0 3年3月31日我院连续对拟诊ACS进行急诊冠脉介入745例。其中≥70岁患者1 70例,女5 2例,年龄70~88( 75±6)岁;男1 1 8例,年龄70~82 ( 74±7)岁。1 .2 方法患者入急诊ICU后,及时记录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对有急诊冠脉造影指征患者,术前谈话并签署手术同意书后,进行急诊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并记录罪犯血管狭窄的程度、有病变的血管及支数和采取血管重建的方法。急性…  相似文献   

12.
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s ,ACS)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16 5例ACS患者 ,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 89例 ,经内科治疗病情改善后再介入治疗的 76例。所有“罪犯”病变均予治疗 ,其中 4 1例患者同时接受了“罪犯”与非“罪犯”病变血管的治疗。介入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支架、直接植入支架及切割球囊扩张。结果  16 5处“罪犯”病变PTCA后植入支架 134枚 ,直接植入支架 4 8枚。术后残余狭窄均 <10 % ;前向血流达TIMI 3级 ;136例患者心绞痛消失 ,11例有不典型胸痛 ,2 4h后消失 ;术前仅有胸闷症状的 18例患者 ,术后 15例消失 ,3例减轻 ;无术中死亡及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病例。随访 139例患者 2~ 18个月 ,2 0例再发心绞痛 ,有 14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再狭窄 ,其中 11例再次行PTCA ,1例PTCA +支架 ,2例接受外科CABG ;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及心功能恶化发生。结论 在条件具备的介入中心 ,由经验丰富和技术娴熟的介入治疗医生施行或在其指导下 ,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近、远期临床效果较满意 ,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冠心病(SCAD)对不同性别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22分患者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SYNTAX评分≤22分的患者9458例.按临床表型将不同性别的患者分为ACS和SCAD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氨基末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降解片段(NT-IGFBP-4)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西京医院心内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住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183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5.
陶军  罗初凡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963-964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手段。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如能在发病6—12h内确诊,应尽快实施再灌注治疗(溶栓或急诊PCI),在有条件的医院应争取在来院90min内完成PCI手术。对于非ST段抬高ACS(NSTEACS),如经过短期强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亦应尽快进行急诊PCI治疗。而提高急诊PCI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完善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后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中发生心室颤动并阿斯发作的患者有5例,使用阿托品改善窦性心动过缓,未植入临时起搏的患者有3例,术前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的4例患者临时植入起搏器。经早期有效救治与围术期科学护理,所有患者均脱离危险,顺利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离不开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病情监测与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他们的主要发病机制都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如果形成急性闭塞性血栓则主要造成ST段抬高的Q波性AMI,如果血栓为非闭塞性或虽为闭塞性,但其远端已有侧支循环形成,多造成非Q波性A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统称为无ST段抬高的ACS.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率在ST段抬高的AMI、无ST段抬高的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分别占90%、20%~40%和10%左右.对于ST段抬高的AMI直接急诊介入治疗明显优于溶栓治疗的疗效已成定论.对于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是否常规急诊介入治疗,其疗效是否优于内科药物治疗,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并发血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通过胸痛急救网收治,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6例患者术后发生血尿的原因.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并发血尿的主要原因为尿道黏膜损伤(39.3%),药物性肾损害(32.1%).结论 尽早发现,做好预见性护理,尽早正确施治是预防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血尿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其中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患者临床表现更为危重.本研究旨在探讨对高龄ACS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新型抗栓药物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进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但是出血发生率明显上升,并且已经成为ACS患者PCI术后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ACS患者PCI术后不同阶段(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