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认识工作压力和降低职业倦怠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广州市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的137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通用版(MBI-GS)进行调查。结果共67名精神科护士检出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8.91%。从各维度的检出情况看,情感耗竭维度检出率最高,有56人(40.88%),其次为低成就感47人(34.31%)和人格解体45人(32.85%),情感耗竭评分[(22.80±13.68)分]和成就感评分[(29.04±1.22)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4、3.23,P均0.05);工作压力的各子条目评分为(3.04±1.09)分,为中等压力水平。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成就感低和人格解体三个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8,0.566,0.451)。结论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较严重,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为提高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92名精神科护士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成就感低、情绪耗竭和人格解体;情绪衰竭维度在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和工作年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绪衰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年限、年龄,人格解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年限,成就感低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婚姻状况,总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婚姻状况.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影响因素较多,应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职业倦怠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3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方法抽取四川省507名高校教师,使用职业倦怠量表、职业效能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各因素的分值均高于理论平均分(P均0.001),其中最高为育人威信(4.11±0.74)分,其次为教学能力(3.95±0.90)分和知识素养(3.96±0.81)分,再次为科研素养(3.59±0.72)分,最后为稳定自尊(3.33±1.00)分;2有82.05%的高校教师都存在职业倦怠,低成就感(2.39±0.65)分、情感枯竭(2.59±0.61)分、去个性化(2.28±0.63)分均高于理论平均分(P均0.001);3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职业效能感之间(r=-0.369,P0.01)、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r=-0.378,P0.01)呈负相关,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r=0.231,P0.01);4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在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的比例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53.99%。结论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比较高,但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在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和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通用量表(MBI-G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分别对20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精神科护士(心理咨询师组)及未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精神科护士(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咨询师组自我成就感、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22.55±5.24)分vs.(16.32±4.51)分][(2.22±0.50)分vs.(1.69±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与自我成就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与去个性化呈正相关(r=0.33、0.41,P0.05)。结论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可能好于未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士,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有助于提升自我成就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2例帕金森患者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136.35±12.52)分,积极应对得分为(18.86±5.00)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4.15±3.66)分,积极应对方式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士应重视评估帕金森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鼓励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以减轻照顾负担,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佛山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1 620名,采用职业生活质量量表(Pro QOL)、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MSQ)、主观幸福感量表(SHS)进行评定。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 423份;30≤年龄40岁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高于20≤年龄30岁者[(28.29±5.38)分vs.(27.27±5.20)分,t=-1.02,P=0.014],医生职业倦怠评分高于护士[(28.34±5.29)分vs.(27.34±5.16)分,t=-1.00,P=0.009],中级职称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高于初级职称者[(28.28±5.16)分vs.(27.36±5.25)分,t=0.92,P=0.020],硕士学历者职业倦怠评分高于专科学历者[(28.49±4.96)分vs.(27.08±5.30)分,t=1.42,P=0.043],精神专科医院及口腔医院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低于其他医院医务人员[(25.39±5.00)分vs.(26.03±4.22)分,F=11.62,P0.01],而工作满意度评分[(72.98±9.52)分vs.(71.18±8.07)分,F=7.31,P0.01]和主观幸福感评分[(20.02±3.94)分vs.(20.33±3.67)分,F=5.65,P0.01)]均高于其他医院。结论 30≤年龄40岁、医生、中级职称、硕士学历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精神专科医院及口腔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低且工作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睡眠与职业倦怠相关性。方法 采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与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200名精神科护理人 员进行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护理人员睡眠问题的因素。结果 精神科护理人员PSQI总 分高于常模(P< 0.05),32.5%护理人员存在睡眠问题。ESS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理人员日间存在嗜睡状况; ESS总分与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呈正相关。近一个月上中夜班护理人员与不 上中夜班护理人员两组PSQI总分、ESS总分及MBI-GS各维度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情 绪衰竭及去人性化维度得分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呈正相关;个 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PSQI总分及因子分无相关性;MBI-GS各维度得分与ESS总分没有相关性。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护龄是影响精神科护士睡眠的主要风险因素,职称分布上主管护师发生睡眠问题的 风险远低于护士。结论 精神科护理人员存在睡眠及嗜睡问题。睡眠质量和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睡眠障 碍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而且导致护理质量下降。年龄、护龄是影响精神科护士睡眠的主要风险因素。职 称为主管护师的护理人员出现睡眠问题的风险小于职称为护士的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为预防和干预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对崇州市三家医院的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情感耗竭维度:女性高于男性[(24.74±7.25)vs.(21.97±7.43)],医生高于护士[(23.58±7.45)vs.(20.26±7.14)],低职称高于高职称[(22.76±7.43)vs.(18.15±7.18)],低学历高于高学历[(22.62±7.26)vs.(18.97±7.48)];成就感降低维度:男性高于女性[(25.48±5.24)vs.(23.50±5.10)],已婚高于未婚[(21.71±4.73)vs.(24.80±5.12)],医生高于护士[(25.74±5.39)vs.(22.75±4.70)],高职称高于低职称[(28.05±6.08)vs.(22.35±4.86)]、高学历高于低学历[(25.36±5.28)vs.(22.45±6.6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人格解体维度:各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随人口学特征的不同而有差异,女性、医生、未婚、低职称、低学历的医务人员是预防和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便利抽取的200名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6.72±10.36)分,计算条目平均分后发现,得分最高的是"不明确性",其次是"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和"复杂性"。家属的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分量表和消极应对分量表的条目平均分分别为(1.62±0.48)分、(1.86±0.82)分、(1.25±0.51)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复杂性维度和信息缺乏维度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结论颅脑手术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应对方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儿科重症监护(N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6月NICU的护理人员59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N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与国内常模相关因子进行比较,分析SCL-90量表各个心理因子、护理工作积极性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职业倦怠发生率。结果 NICU护士SCL-90量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惧评分较国内常模低(P0.05);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与精神病性评分与国内常模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工作积极性评分为(96.11±3.12)分;护理质量评分中基础护理为(94.81±3.08)分,安全护理为(96.53±4.48)分,服务态度为(96.72±4.39)分,专业技术为(97.84±5.13)分;性别、年龄、工作环境、工作状况、工作年限、患儿病情及知识技能缺乏均为N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NICU护士容易出现焦虑与抑郁等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较多,开展针对性预防策略,加强心理疏导,可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其出现的焦虑与抑郁、紧张情绪,使得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职业倦怠发生率得以降低,进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卢迪  兰萌  邹萍 《四川精神卫生》2018,31(5):420-423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市儿童医院儿科护士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培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巴林特小组培训,培训时间均为8周。于培训前后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培训后,研究组MBI中情感枯竭和去人性化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 86±6. 63)分vs.(20. 45±7. 91)分,t=2. 668,P=0. 009;(4. 28±2. 64)分vs.(6. 37±3. 48)分,t=2. 871,P=0. 005;(29. 43±5. 58)分vs.(24. 82±6. 87)分,t=3. 125,P=0. 003];培训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 31±5. 56)分vs.(30. 46±5. 88)分,t=2. 336,P=0. 022;(26. 18±5. 27)分vs.(29. 76±5. 62)分,t=2. 788,P=0. 007]。结论运用巴林特小组可能有助于改善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四川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研究,揭示四川省高校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的程度,为四川省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于2013年12月,采用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等编制的职业倦怠量表对随机抽取的520名四川省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四川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平均分为(1.440±0.486)分。2在去个性化维度上,不同性别(t=3.007,df=488,P=0.003)和年龄(F=4.801,df=3,P=0.003)的高校教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低成就感维度上,不同年龄(F=5.808,df=3,P=0.001)、学历(F=3.672,df=3,P=0.012)、职称(F=4.215,df=3,P=0.006)和收入(F=4.799,df=4,P=0.001)的高校教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四川省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较低。2年龄在46岁以上、或学历为博士、或职称为教授,或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高校教师较少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经过对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护理能力培训,了解基层护士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集中的专题知识培训效果.方法 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问卷调查薄弱环节内容对基层护士培训,了解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基层护士对艾滋病护理工作的心理障碍培训后较培训前降低28.57%;基层护士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培训前得分(29.19±4.10)分,培训后得分(48.90±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护士对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但高效的培训方法和合理的培训内容仍需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职业承诺问卷和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BI-GS)对南充市4所医院的69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资料的护士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护士职业承诺问卷与MBI-GS总评分分别为(78.38±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人员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MBI)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对44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3份。结果护理人员情绪智力总分为(62.01±13.72)分,其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在职业倦怠的情绪枯竭和个人成就感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倦怠与情绪智力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倾向维度与情绪智力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个人成就感维度与情绪智力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情绪智力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提高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职业倦怠护士是否存在大脑形态学结构的异常改变,并分析其与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各维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MBI评分将2020年8月~12月在甘肃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工作的30名护士纳入研究作为职业倦怠组,同时选择一般资料相匹配的29名无倦怠护士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护士进行静息状态下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分析被试脑灰质体积发生改变的脑区。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职业倦怠组护士灰质体积增大的脑区为左侧眶部额上回与额中回和右侧额中回;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为右侧小脑1区、2区和8区。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组灰质体积改变脑区与护士MBI各维度评分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职业倦怠护士部分脑区灰质体积发生改变,提示职业倦怠护士可能存在大脑皮层功能区的萎缩或增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精神科医生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编医生工作压力调查表、Maslach职业倦怠-通用版(MBI-G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6名精神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精神科医生最感压力的事件是工作负荷;除工作和家庭冲突外,其余各因子压力强度均超过中值3;在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中,精神科医生的情绪衰竭程度相对较高,女性医生在情绪衰竭方面显著高于男性医生(P<0.05);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精神科医生SCL-90各因子得分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外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2)情绪衰竭与职业压力各维度,情感疏远与工作负荷及医患关系,职业效能感与医患关系,职业倦怠3个维度与SCL-90总均分均呈正相关(P<0.05).(3)路径分析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间分别存在间接和直接的因果关系.结论 精神科医生职业压力比较大、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重要的相关因素;社会及各医院管理层应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IS患者个人掌控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80名I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个人掌控感量表(PMS)、一般效能量表(GSES)、伤残接受度量表(AOD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S患者PMS得分(17.96±1.96)分;GSES得分(18.47±2.09)分,AODS总分(74.21±4.22)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功能障碍个数、NIHSS评分、患者一般效能、伤残接受度是个人掌控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S患者个人掌控感水平较低,影响因素众多,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疾病认知,以此促进个人掌控感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对身体约束的知信行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约束知、信、行问卷及身体约束培训需求问卷对深圳市康宁医院11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横断面现况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15.82±1.75)分、(38.14±4.69)分、(68.16±5.01)分,身体约束知识与态度呈负相关(r=-0.42,P<0.01)、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r=0.38,P<0.01),态度与行为呈负相关(r=-0.26,P<0.05)。培训需求前3位依次为暴力管理技能培训、攻击风险评估及约束替代性措施。结论精神科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掌握较好,对身体约束呈中性态度,有恰当的约束行为。对精神科护士应加强暴力管理技能、攻击风险评估及约束替代性措施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神经外科ICU全英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我们科临床实习的全英护理本科学生(实习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采用传统方法教学的实习护士20名设为对照组,2015年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实习护士20名设为观察组,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临床带教老师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法,观察组采用项目教学法。结果观察组专科理论、基础理论、专业英语考试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护操作、专科操作合格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8.76±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8.86±4.62)分;P0.05]。结论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全英护理本科生的专科学习效果和英语水平,同时还可提高教学效果的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