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丹参组(20例)、依达拉奉组(20例)及联合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组丹参注射液20 ml、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及依达拉奉注射液。于入院时及入院第15 d时,检测各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脑梗死面积,并进行比较。随访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预后。结果入院时,丹参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治疗组梗死面积及血浆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15 d时,联合治疗组梗死面积显著小于丹参组及依达拉奉组(均P0.05),丹参组及依达拉奉组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比较,联合治疗组第15 d时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P0.05),丹参组及依达拉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功能恢复良好的比率显著高于丹参组(P0.05)。Log-rank检验显示,各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 102 例,随机为为依达拉奉治疗组 52例,对照组 50 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 30mg静滴,2次/d,共14d,2组同时给予疏血通、阿司匹林.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7、14、21天 ESS增分率与第 90天 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 治疗组与对照组增分率分别为(58.8±16.2)%、(25.1±11.7)%,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d治疗组与对照组增分率分别为(72.5±19.8)%、(46.1±28.6)%,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35例(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35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 HSS),ADL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NI HSS,ADL评分在治疗后7 d、14 d、21 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分别43例,对照组给予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8d时2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和28d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d、28d治疗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趋势和肢体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达拉奉组加用依达拉奉60 mg/d静脉滴注14 d.治疗前、治疗后14 d及28 d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 SSS)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发病3d、7d及14 d血清VEGF及TNF-α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4 d及28 d时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0.01),依达拉奉组各时间点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VEGF及TNF-α水平发病后各时间点较正常值明显增高,发病第7d时明显高于第3d和第14 d(均P<0.05);依达拉奉组各时间点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减轻脑梗死后自由基导致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连用14 d;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连用14 d,2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ADL).结果 治疗组ESS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尤瑞克林针联合依达拉奉针静滴治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针静滴;疗程均为14d;治疗前、治疗后14d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同时于治疗前、后第14及90d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14d NIHSS评分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有效率分别为80%及7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4d的ADL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90d的ADL评分组间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安全发挥疗效;其急性期疗效与单用依达拉奉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单用依达拉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轻度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方法 选取自2008年2月至2012年9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急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A组,n=35),给予常规治疗;轻度低温治疗组(B组,n=36),给予常规治疗加轻度低温(33~34℃)治疗,持续时间2~14d;依达拉奉治疗组(C组,n=36),给予常规治疗加依达拉奉30 mg/次,2次/d,连用14d;轻度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D组,n=36),给予常规治疗加轻度低温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记录4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4 h、72 h颅内压(ICP)及检测血糖值.治疗后3个月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疗效. 结果 入院后24 h、72 h时B组、C组平均ICP、血糖值均明显低于A组,D组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疗效良好(GOS评分4~5分)率明显优于B组、C组及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应用轻度低温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轻度低温或依达拉奉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血塞通、他汀类药物应用,阿斯匹林片口服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滴,2次/d;2组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7 d、 14 d及28 d后对其神经功能ESS(欧州卒中评分)和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ADL)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SS评分自治疗第7天,治疗组明显增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L评分第14、2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依达拉奉组60例,接受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共14d;对照组60例,给予生理盐水静滴,疗程同依达拉奉组。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d分别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结果治疗15d后依达拉奉组ADL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P<0.01);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为(7.23±2.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21±2.78)分(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依达拉奉静滴,B组给予规范的康复训练,C组在依达拉奉静滴的同时,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后48h内进行与B组相同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15d、30d、75d,依据E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30d和75dE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C组治疗后ESS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早期高压氧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I)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等治疗),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及早期高压氧疗,治疗后7、14、28 d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NIHSS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高压氧疗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在反复脑梗死急性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01—2016-12我院诊治的反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2例,根据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静滴注射用依达拉奉30m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注射用尤瑞克林,0.15PNA,1次/d。2组均连续治疗21d。观察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同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ADL评分显著升高,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和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注射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01-2011-08我院共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平均分为A、B、C 3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B组单用氯吡格雷治疗,C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连续用药14 d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96.7%,B组80.0%,C组83.3%.B组和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氯吡格雷或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60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14、21d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2组(ESS)和(ADL)评分治疗前、治疗后7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4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1d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2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2次/d,共14d,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天ESS增分率和第90天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0.51±27.91)%、(35.41±23.3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1.61±29.62)%、(43.99±40.6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A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依达拉奉组静滴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生理盐水150mL,2次/d,连用14d;联合治疗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空腹口服,2粒(0.2g)/次,3次/d,静滴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生理盐水150mL,2次/d,均连续用14d。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5天进行MRI检查评估患者脑梗死体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第15天时,联合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依达拉奉组(P<0.01),2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比较,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致残率,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01-2012-12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75例,分为红景天组(A组)、依达拉奉组(B组)、依达拉奉+红景天组(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口服红景天胶囊(2粒,3次/d),B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2 次/d,30 mg/次,静滴),C组口服红景天胶囊2粒,3次/d,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2 次/d,30 mg/次,静滴);15 d后分别观察各组神经功能情况、水肿大小;采用ADL分级法评估6个月时良好恢复率.结果 C组15 d神经功能、水肿大小与A、B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6个月后 C组良好恢复率明显好于A、B组(P<0.05),血红蛋白浓度值A、C组较B组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保守治疗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缺血组织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缺血组织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促进血管再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符合国家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除外禁忌证.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A组)、巴曲酶组(B组)和依达拉奉+巴曲酶联用组(C组)各25例.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疗程14 d;B组巴曲酶,第1天生理盐水100 mL+巴曲酶10 BU静滴,第3天和第5天分别以生理盐水100 mL+巴曲酶5 BU静滴,半小时内滴完.共三次20 BU.C组依达拉奉、巴曲酶,剂量及用法同A、B组.3周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按缺损分值的减少判定疗效.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观察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0%和92%.各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A、B 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C组则明显优于A、B组(P<0.05).病人顺应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巴曲酶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