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及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1月内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与卒中类型、年龄及性别无关;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病变部位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发病率偏高,可能主要与内在因素、大脑功能及皮质下结构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抑郁、焦虑及干预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帕罗西汀干预急性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效果。方法对282名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其中卒中后抑郁合并焦虑的90名随机分为干预和非干预2组,干预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随机抽取非抑郁、焦虑患者45名为对照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评定帕罗西汀的疗效和预后。结果急性脑卒中后抑郁合并焦虑发生率(68.18%),非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6周末SSS和BI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SSS和BI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与非干预组HAMD、HAMA、SSS、BI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焦虑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帕罗西汀可有效干预卒中后抑郁、焦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有卒中后抑郁合并焦虑的81例患者分别接受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病人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2978%,抑郁与焦虑共病率为65.85%;治疗组I和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卒中后抑郁、焦虑病人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入组的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7例,根据入院14 d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分为PSD组和非PSD组,分析PSD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卒中类型、病灶部位、脑梗死容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卒中家族史、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等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组PSD发生率为37.0%(47例).PSD组脑梗死比率、伴高血压病比率、脑梗死容积、入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非PSD组,BI和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非PSD组(P<0.05~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高血压和入院时BI与PSD独立相关(OR=5.084,95%CI:1.255~20.592,P=0.023;OR=4.846,95%CI:1.447~16.225,P=0.010;OR=0.966,95%CI:0.951~0.981,P<0.001).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PSD的发生率较高,脑梗死、高血压和入院时BI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焦虑对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及帕罗西汀联合早期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有卒中后抑郁并发焦虑的81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29.78%,抑郁与焦虑共病率为65.85%,额叶、左侧大脑半球、基底节病灶与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相关(额叶P <0.05、左侧大脑半球P <0.0001、基底节P <0.0001);治疗组I和治疗组II 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II 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I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相关;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单用药物帕罗西汀或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心理干预及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率、脑卒中部位与情感障碍的关系,以及口服帕罗西汀合并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8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对脑卒中后同时出现抑郁和焦虑的5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接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和心理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6周末进行评测.结果 181例患者中发生情感障碍81例(44.75 %),其中66.67%(54例)同时出现抑郁和焦虑,情感障碍的发生与额叶、左侧大脑半球、基底节病灶有关(P<0.05~0.001);治疗后治疗组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2~6周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相关;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促进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有卒中后抑郁合并焦虑的81名患者分别接受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病人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29.78%,抑郁与焦虑共病率为65.85%;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Ⅰ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焦虑病人单用药物帕罗西汀或给予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焦虑障碍(post-stroke anxiety disorder,PSAD)、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 disorder,PSD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97例脑卒中患者的年龄、卒中类型、脑卒中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进行记录。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器质性焦虑障碍"、"器质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分别作出PSAD和PSDD的诊断。结果 697例患者中PSAD有76例(10.90%),而PSDD有125例(17.93%)。脑出血组PS-DD发生率(26.61%)高于非脑出血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0,P=0.01)。PSDD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PS-DD组(t=-3.38,P0.01),而BI评分明显低于非PSDD组(t=4.21,P0.01)。相关结果显示,所有的情感障碍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与HAMD评分、HAMA评分呈正相关(r=0.21,P0.01;r=0.15,P0.01);BI评分与HAMD评分、HAMA评分呈负相关(r=-0.18,P0.01;r=-0.1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BI评分是抑郁的保护因素(OR=0.98,95%CI=0.98~0.99,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脑卒中类型、入院时NIHSS评分及BI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181例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MESSS)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45.9%。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有显著相关性,与额叶、丘脑、左侧大脑半球有关(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卒中患者PSD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患者300例,所有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状态,依据是否并发抑郁分为并发组(125例)和对照组(17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生活能力,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其中的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抑郁、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等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脑卒中性质方面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组患者低文化程度、NIHSS得分、合并基础疾病率、病程、独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BI得分明显低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低文化程度、高神经功能缺损、合并基础疾病、长病程、独居是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生活能力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低文化程度、高神经功能缺损、合并基础疾病、长病程、独居与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有关,前者是后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生活能力是后者的保护因素,提示护理人员应对上述危险因素人群加强干预治疗,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以防治抑郁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就诊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治疗以及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氟西汀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文版Banhel指数(BI)以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BI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抑郁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且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能力以及活动能力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52例住院急性期病例采用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同时对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进行测评。根据抑郁量表测评结果将病例分成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从性别、年龄、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单一或多发病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阐述卒中后抑郁与诸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0.8%,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卒中类型无关(P>0.05);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在大脑皮质下病变与其他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与病变部位、病灶数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共1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价抑郁症状,评分≥7分为脑卒中后抑郁。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实验室指标、易感因素、脑卒中分型[TOAST分型和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合并颈动脉狭窄等各项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后早期(2周时)抑郁发生率为18%(27/150)。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P=0.04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01)、合并颈动脉狭窄(P=0.003)是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亚组分析提示,合并颈动脉狭窄是非轻型缺血性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结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且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更易发生脑卒中后早期抑郁。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家属负性心理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减少医患纠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108 例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定.结果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常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等.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应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治疗,必要时可应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以增进脑卒中患者家属及社会支持,促进脑卒中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合并抑郁、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郑州巿第十人民医院2010-03—2016-12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抑郁焦虑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常规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帕罗西汀片20mg,1次/d,口服,共1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2组治疗前、冶疗后4周、8周及12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均值分别为7.07±3.42、10.13±4.49与13.57±5.26、12.23±5.19,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2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均值分别为7.83±2.80、11.13±3.77,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高,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康复,帕罗西汀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12我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生活质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已婚、人均月收人≥2 000元、无卒中后焦虑、无卒中后抑郁、残疾程度低和社会支持高的患者分别较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单身、人均月收入2 000元合并卒中后焦虑、合并卒中后抑郁、残疾程度高、社会支持低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残疾程度(t=-0.576,P0.001)、社会支持度(t=0.243,P0.001)及卒中后焦虑(t=-2.027,P0.005)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残疾程度、卒中后病程、卒中后焦虑、卒中后抑郁以及社会支持度显著影响其恢复期的生活质量;而残疾程度、卒中后焦虑以及社会支持是影响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181例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MESSS)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45.9%。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有显著相关性,与额叶、丘脑、左侧大脑半球有关(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卒中患者PSD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影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生存质量相关因素进行前瞻性研究,为提高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恢复期的生存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0-11—2011-10大庆龙南医院神经内科符合实验录入标准的脑卒中住院患者100例。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并做相关检查。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兰金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配合完成调查100例,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脑卒中次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及卒中后抑郁对患者发病后3个月生存质量有影响。结论积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促进神经功能康复,重视脑卒中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做好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以减少卒中次数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观察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 ,并同时行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比较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及发病情况分组的HAMD差异 ,分析两个量表评定结果。结果 HAMD总分大于或等于 2 0分的有 2 3人 (3 9 66% ) ,其中轻中度抑郁占 19例 ;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年龄、性别无相关关系 ;多次发病患者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首次发病患者 ;以绝望、睡眠障碍、运动阻滞和焦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以轻中度居多 ;患者的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 ;反复卒中可导致抑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5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抑郁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评分,神经功能康复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在2组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治疗2、4、8周末帕罗西汀组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帕罗西汀组SSS、BI评分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优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