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预防颅脑损伤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颅脑损伤术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前馈控制护理干预,比较2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4d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8%,下肢肿胀发生率为14.2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前馈控制,能够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下肢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预防颅脑损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疗法对脑血栓恢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01—2012-12神经内科收治的15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地分为2组,A组为实验组,除继续常规抗凝药物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针2 500IU皮下注射)外,每天采用空气压力疗法(Air pressure therapy,APT)治疗2次,30min/次;B组为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分别统计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并在实验开始后的第5、10、15天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所有病例患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取其平均值分析比较2组间差别。结果 A组78例患者中,出现下肢肿胀并经彩超检查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B组78例患者中出现14例,2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均较B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空气压力疗法可有效预防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冯立丹  钟池  张锐  李文  张晓红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12):1193-1196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餐后高血糖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 方法 筛选前循环轻度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中2 h血糖水平(2-h plasma glucose,2hPG)将餐后高血糖患者设为实验组(90例),血糖正常患 者设为对照组(7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形态、结构,测量下肢静脉 管径及峰值流速,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生化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2hPG 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髂总静脉、髂内静脉、股总静脉、腘静脉的内径大于对照组,实验组髂总静 脉、髂内静脉、股总静脉、腘静脉的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缺血性卒中伴餐后高血糖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变慢,内径也相应变大,会增加下肢静脉 血栓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预防中重度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人工按摩康复方法,观察组采取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治疗。结果 2组治疗5d、10d、15d偏瘫小腿腿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t=3.24,P0.05;t=3.28,P0.05)。2组在治疗5d、10d、15d偏瘫肢体血流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5;t=3.16,P0.05;t=3.24,P0.05)。2组DVT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2组主诉有疼痛等不适感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5)。结论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预防中重度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传统按摩式预防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01—2021-12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26例。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术后3周监测2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及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护理3周,集束化护理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和峰值速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3.17%vs 17.46%,P<0.05;34.92%vs 14.29%,χ2=7.231,P=0.007)。集束化护理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96.83%vs 79.37%,χ2=9.157,P=0.002)。结论 集束化护理虽然对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基本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探讨下肢空气压力泵与低分子肝素在预防上的效果,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参考。方法 18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是否并发静脉血栓分为两组,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危因素;在空气压力泵与低分子肝素干预下,统计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静脉栓塞的情况,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高龄、高血压病及卧床时间是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静脉栓塞的高危因素,高密度脂蛋白为保护因素(P<0.05);空气压力泵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上效果最好,而下肢空气压力泵及综合治疗在预防肺栓塞上优于低分子肝素。结论长期卧床时间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较其他因素可以有效改善,认为早期下肢空气压力泵能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是预防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01—2014-07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脱水、营养脑神经、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并配合相应的辅助康复训练,研究组42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余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肢水肿消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下肢症状性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起效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3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第1~14天皮下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000IU·d-1。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和1例颅内再出血,无肺栓塞发生;对照组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3例肺栓塞,无颅内再出血发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再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是预防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目前尚不清楚原发病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原发病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选择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47例,年龄64~93岁,根据原发病不同分为2组:骨折组68例,置换前经历了创伤,均为股骨颈骨折患者;骨病组79例,术前未经历过创伤。根据患者生理年龄、置换前社会活动能力、骨质情况、预期寿命等选择全髋假体,其中采用生物学假体5例,混合型假体12例,其他全部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对术后出现患肢肿胀和/或疼痛,下肢伴有或不伴有Homans征/ Neuhofs征阳性的患者常规应用加压超声技术进行超声多谱勒检查。 结果与结论:骨折组置换后32例出现患侧肢体肿胀,伴有疼痛者20例,出现Homans征/ Neuhofs征15例,经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29例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阳性;股骨颈骨折后行全髋关节置换1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于置换后17 d猝死,尸检证实为伤侧下肢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栓塞;骨病组置换后20例出现患侧肢体肿胀,伴有疼痛者11例,出现Homans征/ Neuhofs征9例,经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比骨病组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液凝固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更高(P < 0.05)。提示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术(NMES)预防自发性脑出血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7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血栓标准预防治疗)和标准预防+神经肌肉电刺激术组(NMES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7 d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病后3个月评价神经功能预后[Glasgow预后分级(GOS)]。结果入院7 d内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肺血栓栓塞症,NMES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42%(7/38)对44.74%(17/38);χ~2=6.090,P=0.014];入院后3 d,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入院当日(P=0.000)且NMES组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期间NMES组无一例发生皮肤损害或炎症反应等不良事件。发病后3个月,NMES组神经功能预后优于对照组[GOS分级(3.42±1.28)级对(2.55±1.13)级;t=3.124,P=0.000]。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术有助于预防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并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分析35例住院的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40例同期住院的非DVT脑卒中患者作对照。结果脑卒中患者发生DVT的平均时间是住院后16d;31例DVT发生在瘫痪侧肢体,4例在双侧;29例发生在小腿,6例累及大腿;肌力0~2级28例,3级以上7例;有股静脉穿刺置管史19例,DVT平均发生在置管后第14d;DVT患者的平均血浆纤维蛋白浓度为4.82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g/L(P<0.05)。结论重度肢体瘫痪、股静脉穿刺置管、血浆纤维蛋白增高等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血栓通注射液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栓通注射液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54例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后除常规用药外,观察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2组在术后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等级以及脑卒中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脑卒中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等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能有效的降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卒中及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背景: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但其因需皮下注射而存在局限性。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 方法:5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利伐沙班组28例,低分子肝素组(达肝素)30例。置换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出血情况。 结果与结论:利伐沙班组与达肝素组患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置换后非严重出血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利伐沙班在预防全髋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上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了解该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及好发部位。方法收集我院2011-04—2012-04期间颅脑外伤手术后患者72例,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后行深静脉造影术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在72例患者中,共发现3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阳性率为48.61%,其中髂股腘静脉段16例,占51.61%,发生率最高。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且与GCS评分存在相关性,必须加以重视及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因脑卒中造成重度瘫痪患者入住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后深静脉血拴形成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入住NICU的172例首发脑卒中重度瘫痪患者,入住NICU后72h内行首次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査,转出NICU前行第2次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根据第2次超声结果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组和无深静脉血拴形成组。采用多中心、开放性、回顾性调査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72例脑卒中重度瘫痪患者,检出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34.88%),其中有临床症状4/60例(6.67%),无临床症状56/60例(93.33%)。相关分析显示:年龄、房颤、心力衰竭、肿瘤病史、GCS评分、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升高趋势、入NICU前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呈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病史(OR=14.847,95%CI:1.751-125.897)与急性脑卒中重度瘫痪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结论首发脑卒中重度瘫痪患者的N1CU院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为34.88%,其中93.33%无明显临床症状。既往肿瘤病史是NICU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147例脑卒中患者根据肢体瘫痪程度分为≤3度组和>3度组;20例椎间盘术后肌力正常、卧床7d的患者为骨科手术对照组;2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空气容积描记术(PVR)测定各组被检者的最大静脉回流量(MVO)及静脉容积变化(SCV)。结果(1)脑卒中肌力≤3度组患者患肢MVO为(85.43±8.16),较健肢的(94.23±6.22)明显下降(P<0.01);肌力>3度组患者患肢MVO为(92.33±6.89),与健肢的(93.51±6.71)间无明显差异(P>0.05);脑卒中组健肢MVO与正常对照组、骨科手术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龄组脑卒中患者MVO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3)147例脑卒中患者中1例患肢肿胀,MVO/SCV<0.50,经彩超证实有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余肢体MVO/SCV均>0.60,临床无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严重瘫痪时最大静脉回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3—2016-03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64例脑卒中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B超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抑郁及焦虑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及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抑郁及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共济失调、嗜睡及头晕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六三医院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7例患者均行抗凝治疗,其中溶栓治疗18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14例.1例患者死亡,其余36例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症状均缓解,其中治愈11例,显效21例,有效4例.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够有效地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治疗方法 为抗凝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对防止肺栓塞发生有重要作用,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之一,对脑出血合并下肢深静脉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D-二聚体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变化趋势,对合并下肢深静脉的早期预测与诊断提供帮助。方法以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高血压脑出血急诊行脑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术前、术后D-二聚体,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t检验分析差异。结果术后深静脉血栓组与未合并发深静脉血栓组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深静脉血栓组术后24 h、术后72 h、7 d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高于未合并深静脉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中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与早期诊断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分析35例住院的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40例同期住院的非DVT脑卒中患者作对照。结果脑卒中患者发生DVT的平均时间是住院后16d;31例DVT发生在瘫痪侧肢体,4例在双侧;29例发生在小腿,6例累及大腿;肌力0~2级28例,3级以上7例;有股静脉穿刺置管史19例,DVT平均发生在置管后第14d;DVT患者的平均血浆纤维蛋白浓度为4.82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g/L(P<0.05)。结论重度肢体瘫痪、股静脉穿刺置管、血浆纤维蛋白增高等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