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36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1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5例出现轻度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视力下降者中,术后16例恢复正常,2例好转。结论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简便、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2.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6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的适应证、术中定位、手术技巧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66例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得到随访,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者23例,视力改善者24例;术后3月MRI示,肿瘤全切24例,大部分切除5例;1例侵润性腺瘤1年后复发。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简单、安全、有效,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采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5例大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病理显示生长激素腺瘤2例、无功能腺瘤3例。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1例失访;其余4例肿瘤均切除完全,术后3~6月复查MRI未及复发,激素水平均恢复正常,无需药物替代治疗。结论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优势明显,肿瘤全切除率高,创伤较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本科室2年来30例垂体腺瘤,术前经MRI确诊,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结果全切24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3例,无死亡。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的80例垂体大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68 例,次全切除9 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死亡1例。所有术前伴有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出现短暂性尿崩症23例,低钠血症3例,暂时性嗅觉丧失15例,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迟发鼻出血及颅内感染。术后随访0.5~5年,均无复发;3例嗅觉永久丧失。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创伤小,肿瘤全切除率高;完善的术前准备及规范的术中操作是提高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海绵窦间隙在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例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把海绵窦分为上、下、后、外侧间隙,术中对不同间隙内肿瘤采用不同切除方法。结果 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6例,垂体功能减退危象1例,眼球外展障碍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1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11例肿瘤全切除中,10例无复发,1例无功能垂体腺瘤复发并动态观察;4例次全切除中,2例无进展;2例术后6个月内行伽玛刀治疗。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入路手术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效果良好,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的海绵窦间隙划分方法为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改良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附5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总结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来我科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500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入路、手术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和内分泌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鼻蝶入路,手术全切肿瘤450例,次全切除43例,部分切除7例。术前有视力障碍的患者97.9%术后视力得以改善;功能性腺瘤手术后86.2%以上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无病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具不需剃头、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问短、手术死亡率极低、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4例(27.7%)。经统计学分析:性别、垂体腺瘤卒中、鞍旁侵袭、基础内分泌、手术全切除5种因素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手术全切除、性别、基础内分泌被纳入回归方程。结论手术全切除、性别、基础内分泌是影响本组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其中手术全切除与否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较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次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复发、残留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术后辅以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0-01—2015-10二次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显微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全切加次全切除16例,临床症状好转20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激素水平下降均50%,经术后综合治疗,3个月后均降至正常范围,1例术后脑脊液鼻漏合并颅内感染后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结论对于无禁忌证的垂体瘤残余或复发的患者,二次经鼻蝶手术依然是安全、可靠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及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31例内镜下经单鼻孔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并具备半年以上随访的病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7例,大部分切除9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2例有一过性脑脊液鼻漏,2例出现短暂尿崩,1例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腰穿适量放液,对症治疗,病人分别于手术后2周、3周完全恢复。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对各型及开颅术后复发或残留性垂体腺瘤切除均可选择。  相似文献   

11.
经蝶入路显微切除大和巨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和巨大型垂体腺瘤较理想的手术治疗原则。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经唇下蝶窦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结果 30例肿瘤手术全切除26例,4例肿瘤因侵袭入鞍膈上和/或海绵窦内而行大部分切除,其中1例经额术后再二期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鞍内和蝶窦内肿瘤。结论 多数大和巨大垂体腺瘤可选择经鼻蝶入路全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经蝶窦入路切除复杂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的23例复杂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进行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随访。结果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垂体腺瘤,16例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患者分别在随访12个月和14个月时出现肿瘤复发,再次给予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术后继续随访,未见复发。全部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时间5~20个月。结论对于复杂垂体腺瘤的患者,将神经导航与内镜相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提高经蝶窦入路的手术安全性及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分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分期手术切除的18例巨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不同形态及生长方式,采用两种分期手术策略:2例Ⅰ期经鼻蝶入路切除蝶窦、鞍内肿瘤,Ⅱ期经额下入路切除鞍上及脑室内肿瘤;16例Ⅰ期经额下入路切除鞍上及脑室内肿瘤,Ⅱ期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内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无严重发症。随访2个月~3a,18例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对残留肿瘤的患者行药物或伽马刀治疗,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巨大垂体腺瘤要根据肿瘤特性和个体化原则,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和分期手术策略,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同时术中要注意对垂体柄、下丘脑的保护,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技巧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病例资料,采用双人三手和固定臂操作或双人四手操作,总结手术技巧,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16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激素水平恢复正常10例,临床缓解6例。术后出现尿崩症11例,脑脊液鼻漏4例,蝶窦炎2例,嗅觉障碍2例,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随访6~12个月,治愈33例(78.6%),好转9例(21.4%)。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暴露较好,对正常垂体及垂体柄骚扰小,初学者坚持双手操作可以加快学习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经鼻蝶入路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经鼻蝶入路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的23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3例(1例鞍上扩展,2例延伸至海绵窦内侧)。术后14例视力改善,8例内分泌症状改善。术后出现短暂性尿崩症3例。术中2例出现脑脊液漏,及时处理;术后没有脑脊液漏。术后随访3~24个月。术后无肿瘤复发。术后1个月,2例(8.7%)出现暂时性嗅觉功能减退,3个月后基本恢复。结论 经鼻蝶入路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安全、有效,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治疗的16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16例患者均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其中13例(13/16)经首次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即成功,2例(2/16)经再次修补术成功,1例(1/16)改行开颅手术方修补成功。术后1例出现颅内感染,予头孢曲松后痊愈。平均随访12个月,无肿瘤和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6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27~81岁,患者平均年龄52.6岁。垂体腺瘤包括微腺瘤10例,大腺瘤38例,巨大腺瘤14例。患者接受神经内镜经鼻蝶肿瘤切除,术后行神经影像、内分泌及视力检查的随访评估。结果随访时间1~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62例患者中,全切50例,次全切9例及大部切除3例。术后患者内分泌治愈率34.6%,视力改善率92.3%,头痛改善率83.3%。术后短暂性尿崩12例,短暂脑脊液鼻漏5例,无永久性尿崩、脑脊液鼻漏。无颅内感染、昏迷、植物生存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单鼻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功能腺瘤167例,混合性腺瘤34例,功能性腺瘤257例。均行单鼻腔经蝶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结果肿瘤全切除306例,次全切除117例,部分切除35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发生难治性尿崩3例,脑脊液漏11例,脑出血2例,感染2例,视力下降3例,鼻出血2例。随访3个月~5年,复发58例,复发率12.7%。结论单鼻腔经蝶入路手术是垂体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治疗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功能性腺瘤44例,泌乳素腺瘤32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3例,促性腺激素腺瘤6例,多分泌性腺瘤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62例,次全切除23例,部分切除13例。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7 d。术后第1天复查垂体激素水平,提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3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无再次手术与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视力、视野障碍好转40例,头痛、头晕缓解51例,月经恢复正常20例。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肿瘤,能够全程直视下切除肿瘤,肿瘤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