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2013-1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MB组45例,非CMB组为87例,对比分析2组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比较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死、腔隙性梗死数目、脑白质改变、服用抗血栓药物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均为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显示,CMB组较非CMB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死、脑白质改变、服用抗血栓药物及腔隙性梗死数目可能为CMBs的危险因素,防治上述因素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和认知功能障碍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临床、影像学及血清生物学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部位微出血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15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检测脑微出血,计数并记录其部位。颅脑MRI的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Fazekas评分进行评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危险因素与不同部位脑微出血数量的关系。结果 59例(38.6%)患者存在CMBs。皮层-皮层下CMBs出现率为34.0%,深部CMBs为24.8%,幕下CMBs为2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高血压病及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是伴有CMBs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P0.05)。校正年龄及性别后,偏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仅与深部CMBs的数量仍然显著相关(r=0.174,P=0.032)。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与皮层-皮层下CMBs及深部CMBs数量存在显著相关(r=0.285,P0.001,r=0.258,P=0.001)。结论男性、高血压病及中重度深部白质病变为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主要与与脑深部微出血的数量相关,而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与脑皮层-皮层下及深部微出血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02例,根据有无CMB将患者分为有CMB组(83例)和无CMB组(219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302例患者中,合并有CMB者83例(27.5%),其中年龄(t=3.67,P<0.001)、高血压(χ2=4.76,P=0.03)、卒中史(χ2=5.46,P=0.02)、纤维蛋白原(t=2.33,P=0.02)、腔隙性脑梗死数目(Z=-5.04,P<0.001)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Z=-7.88,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比值比(odds ratio,OR)1.46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66~1.602;P=0.037]、腔隙性脑梗死数目(OR 1.636,95%CI 1.200~2.231;P=0.002)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OR 1.700,95%CI 1.502~1.980;P<0.00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MB的发生与纤维蛋白原含量、腔隙性脑梗死数目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不同类型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脑小血管病患者123例(病例组),其中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A)39例,腔隙性梗死(LI)35例,脑微出血(CMB)16例,脑白质疏松并腔隙性梗死和(或)脑微出血33例,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进行Hcy检测。结果LA、LI、CMB及脑白质疏松并腔隙性梗死和(或)脑微出血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白质疏松并腔隙性梗死和(或)脑微出血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其他3组脑小血管病组(P<0.05),LA、LI及CMB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无明显差异。结论Hcy与脑小血管病(SVB)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微出血患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梗死患者共2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将患者分成2组,其中≥26分248例为正常组,26分32例为异常组。研究分析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80例患者中70例患者出现脑微出血(CMB)阳性,阳性率25%,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CMB阳性例数、CMB数量、接受教育时间、脑白质疏松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MB阳性例数、CMB数量、接受教育的时间的OR值分别是4.57,1.44,0.71(P0.05)。结论脑微出血阳性以及脑微出血的数量是认知功能降低的危险因素,可与其他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8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头部MRI梯度回波T2加权像分为CMBs组(66例)和Non‐CMBs组(117例),观察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及腔隙性梗死数目和脑白质疏松程度,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结果 CMBs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Non‐CMBs组患者(72.9±5.3 vs 69.6±4.9,t=4.25,P<0.001);CMBs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和脑白质疏松程度均高于Non‐CMBs组(3.98±0.85 vs 3.05±0.77,t=7.55,P<0.001;4.91±1.02 vs 3.67±0.74,t=9.46,P<0.001);高血压(OR=2.324)、年龄(OR=1.118)、腔隙性梗死数目(OR=1.645)及脑白质疏松程度(OR=2.347)为CMBs的危险因素;CMBs患者MoCA评分低于Non‐CMBs患者(22.41±2.30 vs 24.22±2.48,t=4.86,P<0.001),分别在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和定向4个维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合并高血压、腔隙性梗死数目和脑白质疏松程度为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CMBs患者伴随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有无CMB分为CMB组(45例)和无CMB组(5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既往脑卒中史、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脑卒中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分别为1.066、2.861、0.106,P均0.05)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MB的发生与年龄、卒中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患者头部观察各脑区脑微出血、脑白质病变情况,并对脑微出血情况进行分级,对脑白质病情情况进行评分; 采用Log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危险因素与脑微出血、脑白质病变的关系; 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脑微出血分级与脑白质病变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有脑微出血患者中皮质及皮质下出现脑微出血占比61.46%明显高于基底及丘脑23.96%及幕下区41.10%(P<0.05); 有脑白质病变患者中额区脑白质病变占比69.44%明显高于颞区14.81%、顶枕区6.48%、基底节3.70%(P<0.05); 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高半胱氨酸血症及合并心房颤动是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60岁是发生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脑微出血各级与脑白质病变各评分均呈正相关(r=0.327,0.311,0.401,0.362,P<0.05)。结论 年龄>60岁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微出血及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微出血与脑白质病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脑微出血患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80例,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 CA)评分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评分≥26分的患者180例作为正常组,评分26分的患者100例作为异常组。研究分析两组脑微出血患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CMB阳性例数,数量,接受教育的时间、脑白质的疏松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显示CMB阳性例数,CMB的数量,接受教育的时间的OR值分别是4.57,1.44,0.71(P0.05)。结论脑微出血阳性以及脑微出血的数量是认知功能降低的危险因素,可与其他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引发的脑白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小血管病伴脑白质疏松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无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的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进行脑颅MR扫描,根据白质变化分级量表分为Ⅰ度(轻度)亚组20例、Ⅱ度(中度)亚组20例及Ⅲ度(重度)亚组20例,根据简明精神状态量表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探讨脑白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脑白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及微出血史(P0.05),与受教育时间、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高血脂无明显关系(P0.05);经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Ⅰ度亚组患者评分(20.5±4.1)与对照组比较(22.5±4.5)无显著差异(t=1.395,P0.05);Ⅱ度亚组和Ⅲ度亚组分别为16.5±3.5、16.0±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4.5(P0.05);经蒙特利尔认知量表明细评分,研究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命名能力、延迟记忆和定向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引发的脑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有重要联系,可通过脑白质疏松情况对患者进行认知障碍的早期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白质疏松症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头颅MRI或CT结果选取脑白质疏松症患者132例,非脑白质疏松症患者100例,对年龄、缺血性脑卒中史、高血压史、吸烟、慢性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吸烟、慢性酒精中毒均可作为脑白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白质疏松症有明确的危险因素,需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戒酒,积极控制血压,预防和延缓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及SWAN序列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连续收治常规MRI检查确诊的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微出血灶分为CMBs组(76例)和无CMBs组(79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以及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出血等临床相关因素,并记录相关生化指标。对以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CMBs相关的危险因素。记录各危险因素组常规MRI及SWAN序列对CMBs的检出例数。结果 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CMBs者76例(占49%),多发生于皮质-皮质下区(占36%); CMBs的发生与年龄、饮酒史、糖尿病及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白质疏松、脑出血及高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 SWAN序列对各危险因素组CMBs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P<0.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白质疏松、脑出血及高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与CMBs发生密切相关;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上述高危因素者,可考虑将SWAN列入常规MRI检查以筛查CMBs病灶和评价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06—2016-06收治的12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病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LAA)、小动脉闭塞组(SAO)。结果用药后,LAA组脑微出血发生率18.1%,SAO组为2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以及脑白质病变是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加强脑微出血相关因素的管理,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尽可能降低脑微出血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讨CMBs与脑卒中病灶面积和部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1-2015-12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226例,据是否存在CMBs分为CMBs组(111例)和无CMBs组(115例)。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采用头颅MRI对其CMBs、脑白质病变(WML)、陈旧腔隙性脑梗死(LI)、AIS病灶面积和部位进行评价,并采用Logistic回归、t检验、χ~2检验等分析影响AIS患者发生CMBs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3,95%CI:1.025~1.104,P0.01)、高血压史(OR=3.488,95%CI:1.113~10.927,P0.05)、WML(OR=1.282,95%CI:1.155~1.423,P0.01)及陈旧LI(OR=5.815,95%CI:1.539~21.973,P0.01)是AIS合并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CMBs分级与WML分级(r=0.354,P0.01)、陈旧LI分级(r=0.394,P0.01)均呈正相关;不同脑卒中病灶面积患者间CMBs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7.878,P0.05),其中新发LI患者更易检出CMBs(χ~2=6.084,P=0.0090.017),且CMBs越严重,这种差异越明显(z=-2.832,P=0.0050.017)。结论年龄、高血压史、WML及陈旧LI是AIS合并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CMBs严重程度随WML、陈旧LI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AIS患者CMBs检出率与梗死灶面积有关,在新发LI中更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内微出血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在脑内各区域的分布情况,观察缺血性卒中亚型之间微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及其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等微小血管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61例心源性栓塞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小动脉闭塞型3个亚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头颅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adient-echoT2*-weighted,GRE-T2*)观察脑内微出血的数目及部位,同时观察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和部位以及脑白质病变程度。结果 80例患者(30.70%)存在脑内微出血,数目为1~109个。微出血最常见于皮质-皮质下区(46.09%),其次位于基底节区(27.80%)。各亚型中小动脉闭塞型患者脑内微出血的发生率最高(53.30%)。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及脑白质改变程度为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4.364、1.190和1.310;脑内微出血的分级与腔隙性梗死分级(r =0.519,P <0.001)及白质改变程度(r =0.437,P <0.001)显著相关。结论 微出血在缺血性卒中患者特别是小动脉闭塞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及脑白质改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认知损害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纳入发病48 h内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为前循环梗死)118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选认知损害的患者,分析认知损害的特点及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 认知损害患者69例(58.47%),认知损害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和定向力认知域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认知损害组(P<0.01)。与非认知损害组患者比较,认知损害组平均年龄较大[(61.9±7.96)岁比(55.0±8.94)岁,t=-4.41,P<0.01]、平均血尿酸水平较低[(262.54±74.33)μmmol/L比(295.88±88.31)μmmol/L,t=2.22,P=0.03],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得分较高[中位数1.5分比1.0分,Z=-2.9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侧脑室旁脑白质病变(OR=2.318,95%CI为1.135~4.734,P=0.021)及低血尿酸水平(OR=0.992,95%CI为0.986~0.999,P=0.024)是认知损害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脑血管病患者中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连续入组的38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常规行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并登记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白质病患者中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分别为68.75%、49.52%、12.5%及63.1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男性(OR=0.45,P=0.01)、高血压病(OR=2.92,P=0.01)、脑白质病(OR=9.57,P=0.00)、脑梗死(OR=2.91,P=0.00)及脑出血(OR=13.09,P=0.00)。结论脑出血、脑梗死及脑白质病患者中脑微出血患病率较高,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男性、高血压病、脑梗死、脑白质病及脑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伴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7月~2013年12月连续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根据有无CMB将患者分为有CMB组(51例)和无CMB组(70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患者总胆固醇明显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MB的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危险因素及其对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0例为样本,入院后采集基本资料并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CMB组(176例)和非CMB组(124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1年内再发梗死、脑出血和病死率,分析影响CMB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CMB对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影响。结果 高龄、高血压、肥胖、脑卒中病史、ACI和脑白质疏松为CMB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CMB组和非CMB组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脑出血率分别为14.20%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脑出血率分别为9.18%、10.64%和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CMB患者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高血压、肥胖、脑卒中病史、ACI及脑白质疏松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合并CMB的危险因素。CMB可导致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脑出血风险增加,重度CMB者更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WML)合并脑微出血(CMB)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6月黄山市人民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符合脑小血管病诊断,且经头颅MRI证实存在WML者94例,其中磁敏感成像(SWI)检测有CMB者59例为CMB组,无CMB者35例为非CMB组。对两组间人口学资料,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卒中史、吸烟史、饮酒史及相关血液指标进行分类、分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MB组患者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的比例及WML严重程度评分、血UA明显高于非CMB组(均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示血UA高、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WML严重程度评分高与WML患者合并CMB密切相关(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示血UA高(OR=1.007,95%CI:1.002~1.012,P=0.009)、WML严重程度评分高(OR=1.584,95%CI:1.085~2.313,P=0.017)是WML患者合并CM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UA、重度WML为WML患者合并CM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