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急性胰腺炎11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对112例SA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病死率为10.7%,而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9%,病死率为28.6%,其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 SAP早期宜行非手术治疗,一旦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预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64例SA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发症、病死率等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54例;手术治疗110例,其中早期手术69例,延期手术41例。早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1.2%和30.4%,明显高于非手术及延期手术治疗患者。结论SAP治疗方法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早期采用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但对有早期手术或延期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干预的时机、指征与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7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216例SAP病例,其中非手术治疗87例(40.3%),外科干预治疗129例(59.7%)。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47.2%(102/216),总病死率17.6%(38/216),总治愈率82.4%(178/216)。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组为36.8%(32/87),外科干预组为54.3%(70/129),P>0.05;病死率:非手术组为16.1%(14/87),外科干预组为18.6%(24/129),P>0.05;治愈率:非手术组为83.9%(73/87),外科干预组为81.4%(105/129),P>0.05。结论正确地把握SAP的外科干预时机与指征,合理地选择外科干预方式,对于决定SAP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预后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64例SA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发症、病死率等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54例;手术治疗110例,其中早期手术69例,延期手术41例。早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1.2%和30.4%,明显高于非手术及延期手术治疗患者。结论SAP治疗方法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早期采用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但对有早期手术或延期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7月收治的10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情况,其中非手术治疗67例(65.04%),手术治疗36例(34.95%)。结果总治愈率78.64%(81/103),总病死率21.35%(22/103),总并发症发生率46.6%(48/103),其中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38.8%(26/67),病死率14.92%(10/67),治愈率85.07%(57/67),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61.11%(22/36),病死率33.33%(12/36),治愈率66.66%(24/36)。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以及强调以非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是提高SAP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对1986~1998年收治的59例SAP患者手术时机、术式及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手术病死率为20.3%,其中66.7%为40~60岁患者。性别及病因分类无差异。1992年以前早期手术为主,病死率26.7%,并发症发生率40.0%;1992年以后延期手术为主,病死率13.8%,并发症发生率24.1%。(2)随手术距发病时间延长,病死率逐渐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随胰腺坏死程度增加,手术病死率显著增加(P<0.05)。(4)休克、Ⅲ级胰坏死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相关病死率分别为42.9%、40.0%和71.4%(P均<0.05)。(5)术式以胆胰联合手术及单纯胰病灶清除引流为主。结论 SAP手术时机是影响手术病死率的重要因素,应采用延期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处理原则。术式选择应以简单有效,充分引流,清除病灶,去除病因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外科手术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外科手术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疗效的影响.方法: 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96例SAP病人,根据外科治疗原则的不同分为两个阶段:1988~1992年为第一阶段,以早期手术为主.1993~2002年为第二阶段,以延期手术为主.对两个阶段患者的手术率、病死率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第一阶段有73%的手术是在发病后的1 w内进行的,而第二阶段早期手术率只有32%(P=0.008),比第一阶段明显减少;手术率从68%降到33%(P<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从54%降到32%(P<0.05);早期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延期手术死亡率(52%∶25%,P=0.02),SAP总病死率从42%减少到22%(P<0.05).结论: 早期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SAP外科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重症胰腺炎治疗方式及并发症9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SAP)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1983~1992年的42例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A组),1992~1999年的56例以早期非手术治疗为主(B组)。比较两组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率 。结果: 比较休克、胰腺坏死并发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A组均高于B组(P<0.001) 。结论: 早期非手术治疗SAP明显优于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1998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36例临床经验。结果: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损伤部位以降部为主,共21例(58%),全组并发症发生率42%(15/36),病死率17%(6/36)。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掌握术中探查指征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经验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我院1992年7月以来98例SAP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并发症、治疗效果和再次手术等。结果 全组98例SAP病人(I级38例,Ⅱ级60例),治愈83例(84.7%),死亡15例(15.3%),无并发症51例(52.1%).其中非手术治疗41例(Ⅱ级11例),治愈37例(90.2%);早期手术治疗15例(Ⅱ级15例),治愈10例(66.7%);中转手术22例(Ⅱ级4例),治愈17例(77.3%);择期手术20例(Ⅱ级4例),治愈19例(95%)。结论 治疗SAP应在坚持“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原则下,充分重视外科治疗手段在治疗SAP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3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感染的综合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343例SAP均先行保守治疗,应用多种措施预防胰腺感染。1995年至1999年,将胰腺感染作为手术指征并立即进行手术;1999年至2002年,加强对胰腺感染的预防,延期手术,将晚期局限性胰腺感染作为手术指征。结果343例SAP中发生胰腺感染35例(10.2%)。两个阶段的胰腺感染率分别为12.2%及7.5%。胰腺感染局限者的病死率为6.7%(1/15),低于胰腺感染未局限者的50%(10/20),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及延期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SAP的胰腺感染率及胰腺感染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SAP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48例SAP的临床资料,比较早期手术者和延期手术者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早期手术者手术病死率为19.35%(6/31),延期手术者手术病死率为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26%(10/31),延期手术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94%(9/1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AP早期手术的死亡,最主要的是来自于急性应激期的多器官功能损伤,而非手术本身的打击。外科手术虽是SAP综合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但完善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手术中的正确操作和有效引流、手术后重要脏器系统的维护等是SAP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Sun B  Zhou HX  Li J  Wang G  Liu J  Wu LF  Li PQ  Zhao MY  Yang YL  Jiang HC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8):1383-1386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综合治疗的经验.方法 1999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SAP患者506例,男性270例,女性236例;年龄16~89岁,平均43岁.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12.8±4.6)分.SAP患者的治疗由胰腺专科医师与多学科组成的SAP治疗小组完成.非手术治疗234例(46.2%),外科干预治疗272例(53.8%).结果 506例SAP患者中,445例治愈,52例死亡(早期死亡31例、后期死亡21例),9例自动出院.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49/506),病死率为10.3%(52/506),治愈率为87.9%(445/506).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组为27.8%(65/234),外科干预组为30.9%(84/272)(P>0.05);病死率:非手术组为9.4%(22/234),外科干预组为11.0%(30/272)(P>0.05);治愈率:非手术组为90.6%(212/234),外科干预组为85.7%(233/272)(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10分的患者应入ICU治疗;建立胰腺专科队伍与多学科合作的SAP治疗模式、正确把握外科干预的时机与指征及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重视引流细节,对于SAP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早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为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手术的效果,对6年间收治的20例SAP患者,在非手术治疗24~48h仍无好转的情况下因符合手术指征而行早期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吸净腹腔积液;如胰腺坏死较轻不剪开胰腺被膜,如胰腺坏死较重则剪开胰腺被膜充分松动胰床,但不作过多的胰腺及腹膜后坏死组织清除。胆源性胰腺炎加行胆囊切除加T管引流。术后保持引流通畅。结果示,本组早期手术治愈率85.0%(17/20),死亡3例,病死率15.0%,均死于术后多脏器衰竭。手术至死亡时间分别为21,31,36d。提示积极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SAP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首次手术的指征与时机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1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手术资料,分析在不同的手术指征与手术时机下,病死率及再手术率的变化.结果 121例患者共接受了202次手术治疗,再次手术比例为 42.1%(51/121),总的病死率为 15.7%(19/121).以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及消化道瘘为手术指征的病例预后较差.发病后第4~7天首次手术的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结论 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疗效关键在于把握正确的首次手术指征和恰当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6.
1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方法与效果的关系。方法 将119例SAP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的平均APACHEII评分分别为13.5±4.7和13.1±3.9,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病程分别为(51.4±40.3)d、(34.2±23.4)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8%(20/41)、37.2%(29/78),病死率分别为26.8%(11/41)、11.5%(9/78)。两组比较,平均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伴胆道梗阻的SAP,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个体化原则,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早期手术治疗:SAP伴有胆道梗阻者应急诊行EST、ENBD或开腹手术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17.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治疗严重肝外伤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3例按DCS原则进行治疗的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愈19例(82.6%),死亡4例(病死率17.4%),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发生率21.7%)。DCS治疗严重肝外伤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符合指征的患者应积极实施,分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腹主动脉瘤96例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AA)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年余收治的96例AAA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82例肾动脉水平以下型AAA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2例肾下型行涤纶片动脉瘤体包裹术,2例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行側壁瘤体切除修补术。结果 主动脉造影、MRA或EBT可确定动脉瘤上界与肾动脉间的距离。93例获得临床治愈。手术死亡3例,手术病死率3.1%(3/96);其中急诊手术病死率50.0%(2/4),限期手术病死率1.1%(1/92),两者差异显著(P<0.05)。6例术后出现乙状结肠缺血症状,2例肢体远端有缺血症状,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1.3%。8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5年。术后5年生存率为81.7%。 结论 AAA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是治疗AAA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经验。方法 对12年间收治的2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A组)10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B组)140例。A组单纯用西医方法治疗;B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两组的西医疗法完全相同。两组的手术治疗主要指征为胆源性胰腺炎、病程后期的感染和局部并发症(A组10例,B组6例)。结果 B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A,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5.00%和12.86%(P<0.01),病死率分别为27.00%和8.57%(P<0.01),中转手术率分别为10.00%和4.29%(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SAP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比较,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胰性脑病(PE)的诱发因素、预后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 9 9 9年1月~ 2 0 0 4年5月收治的1 9例AP并发PE临床资料。结果 PE的发生率为1 2. 0% , PE出现时常伴有高热、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低氧血症等因素。全组手术治疗1 1例,非手术治疗8例;死亡1 0例,病死率高达5 2. 6% ,明显高于同期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病死率( 2 0. 7% , P< 0. 0 5 )。结论 PE可能是在胰酶对大脑损害作用的基础上多种因素综合致病的结果, 预后差。PE的治疗仍应坚持SAP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其手术指征与其他SAP是一致的,手术方式宜简单有效;PE不应作为独立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