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生的概念,是古人在与大自然和自身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养生,古时又称摄生、道生。战国时的《吕氏春秋·节丧》有言:“知生者也,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可见早期养生在于保持生命。  相似文献   

2.
养生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其日:“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从字义上看,养生,即护养生命之意。一般而言,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护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或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心身护养活动,才称之为养生。诸如饥而欲食,渴而求水,寒而添衣,此类行为多为延续生命的本能反应,尚不能称之为养生活动。事实证明,科学的养生实践,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盲目护养身体的行为,徒劳无功已属庆幸,甚反生害亦不鲜见。  相似文献   

3.
关邑 《家庭医学》2007,(19):50-50
太平盛世,人心思寿,养生保健便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欧阳修说得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他认为最好的养生法,就是“任其自然”。这是一条充满哲理的养生经验谈。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胃气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养生非常重要。脾胃养生主要在于四个方面:饮食养生、药物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要注意各类食物合理搭配,不单一,不偏食,不挑食。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饮食清  相似文献   

5.
张国玺 《药物与人》2006,19(11):52-53
冬季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寒冷的季节。在我国的北方,大地天寒地冻,瑞雪纷飞,大多数的动植物均处于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明年春天的复苏做好准备。传统养生学认为,在冬季的3个月中,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合“养藏之道”。具体的养生保健方法主要包括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和药物养生等。  相似文献   

6.
“天人相应”是我国中医学的一个重要观点,由于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从而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季节养生或时令养生就是其中之一。《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千金要方·养性》引列子之说:“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说明人与自然气候相关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金秋时节该如何养生?祖国医学认为,秋令时节,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日生,景物萧条.人体的气亦随之内收.因此,秋季养生要顺应阳气渐降、万物收敛的特点,使肺气清肃,气血平和,保护内收之阴气,以合"养收之道".  相似文献   

8.
春节期间养生首先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其次要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饮食调养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这里就给大家推荐几道既养生又美味的春节食谱。  相似文献   

9.
脑为髓海,精明之府.神之本也,脑强者必多寿。故善于养脑健脑.实为抗老回春、延缓衰老之良法。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大脑.在导致机体过早老化方面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保护好大脑.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兹根据笔者的临床和养生经验.介绍健脑养生十法.以有利于众人的养生健身之道。缺漏、谬误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养生的经验可谓汗牛充栋,但用一个字也可以概括,就是一个“和”字。“和”,可理解为“和谐、和气、和睦、和关,合适、适度”等意思。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才能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健康长寿,这是养生的根本之法。  相似文献   

11.
“微饿”养生理念,在祖国传统养生保健宝库中比比皆是。孙思邈《千金要方》:“安身之本,必资以食。”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食取补报,不饥即已,饱生众疾。”刘词《混俗颐生录》:“食不欲苦饱,苦饱即伤心,伤心则气短妨闷。”李豫亨《推篷寤语》:“饮食不可过多,饮食最能抑塞阳气,不能上升,将以养生,实以残生也……淡餐少食,常使肠胃清虚,则神气固流,阴阳得位,此最养生之大要。”  相似文献   

12.
人们喜爱养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历代中医名家关于养生的名言名术却知晓不够。本文选录的历代经典著作中的经典名言,有“养生之理”,也有“养生之法”。希望喜爱中医养生的读者能从中领略到中医养生保健的精髓,获得健康、快乐和长寿。  相似文献   

13.
人们喜爱养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历代中医名家关于养生的名言名术却知晓不够。本文选录的历代经典著作中的经典名言,有“养生之理”,也有“养生之法“。希望喜爱中医养生的读者能从中领略到中医养生保健的精髓.获得健康、快乐和长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遵生八笺》之一《延年却病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濂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高濂的养生思想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并提倡"养生"、"却病"等养生思想。针对这些养生思想,高濂记载了很多却病治病的气功导引方法:吐故纳新、导引按摩、调节心理等。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古代的气功导引提供重要参考,也为现代的健身气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天人相应"是我国中医学的一个重要观点,由于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从而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季节养生或时令养生就是其中之一。《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相似文献   

16.
名人养生"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名人养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  相似文献   

17.
倪合一 《现代养生》2007,(12):44-44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王文禄在《医光》中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遵生八笺>之一<延年却病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濂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高濂的养生思想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并提倡"养生"、"却病"等养生思想.针对这些养生思想,高濂记载了很多却病治病的气功导引方法:吐故纳新、导引按摩、调节心理等.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古代的气功导引提供重要参考,也为现代的健身气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健康大视野》2010,(5):54-55
中医有一套四季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顺时养生”。《内经灵枢&#183;本神篇》里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四时”,指的就是我们的春、夏、秋、冬四季。春天已经在逐渐代替冬天,咱们的养生之道也该是时候刷新一下了!  相似文献   

20.
养生观点集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提示了人类益寿延年的奥秘。与此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养生的自然观、防治观、意志观、精气观、动静观及食疗观,归纳简述如下:  1.自然观:“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2.防治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