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戊型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并与急性甲、乙型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和心肌酶变化进行比较。方法:对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动态观察。结果:甲、乙、戊型急性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0/30、6/30、7/30,心肌酶升高率分别为8/30、3/30、3/30。结论:戊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及与甲、乙型急性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的致病因素。方法:对115例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期(ALT高峰期)及肝功恢复后期(ALT恢复正常)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35例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患者,38例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及42例急性乙型非黄疸型肝炎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8.67%、31.58%及26.19%。肝功恢复后检查心电图,所有患者心电图均恢复正常。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的改变与病毒的直接侵犯心肌、电解质紊乱及继发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72例经严格血清学检测确诊的甲、乙型急性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人进行了312人次心电图动态观察,其中14例出院后随访1~6月,其结果为:72例急性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7.8%(56/72)。甲、乙型急性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之间无明显差异。异常心电图表现为:心律紊乱、心室高电压和心肌损害等。异常心电图与性别、年龄、民族、病程、SB、TTT、SGPT、HBeAg和PHSA受体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年吉安市散发性急性肝炎的发病状况,为预防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法检测752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752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中总阳性数649例,阳性率86、3%,其中以甲型、乙型、戊型肝炎为多,阳性率分别为12.2%,50.1%和18.5%,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2例。结论吉安市散发性急性肝炎以甲型、乙型、戊型为主,因此,抓好甲型、乙型、戊型肝炎预防工作是减少吉安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59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收治的59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分型,发病年龄,发病月份,感染途经进行分析。结果:分型,经戊型(32.4%),乙型(25.1%)为主,甲型(20.6%),未分型(13.2%),丙型(8.7%)。同时感染以甲戊,乙戊同时感染多见,分别占40%,17.5%,发病年龄,戊型以中老年(40-69岁)为主,甲型,乙型以青壮年(20-39岁)为主;发病月份,甲型以2-5月为高峰期,戊型以1-4月为高峰期,乙型,丙型,未分型则未见高峰期;感染途径,甲,戊未分型以消化道感染为主,乙型,丙型以不洁注射史为主。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以戊型,乙型为主,防治仍需从饮食卫生及加强注射用具的管理入手。  相似文献   

6.
通过101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分析,并对部分心电图异常者随访,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率达38.5%,明显高于对照组,乙、丙、丁型慢性病毒感染高于甲、戊型病毒感染、病情重、病程长的患者高于轻症,急性患者。心电国科异常的预后与肝脏病变的转归密切相关。并对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异常的发生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近年吉安市散发性急性肝炎的发病状况,为预防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52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 752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中总阳性数649例,阳性率86.3%,其中以甲型、乙型、戊型肝炎为多,阳性率分别为12.2%,50.1%和18.5%,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2例.结论 吉安市散发性急性肝炎以甲型、乙型、戊型为主,因此,抓好甲型、乙型、戊型肝炎预防工作是减少吉安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五型肝炎的混合感染率。方法:对我院1995年12月~1996年11月收治的185例肝炎病人进行了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原学检测。结果:共检出戊型病毒性肝炎12例,占总数的6.48%,列第4位。戊型肝炎,多发于青壮年(83.3%),临床分型主要是急性黄疸型,其次是急性无黄疸型及淤胆型。戊型肝炎具有典型症状者多见(11.6%),与其它肝炎比较,黄疸多见(66.7%),发热及头痛多见(75%),可有心肌损害(16.6%),ACT均有升高(100%)。结论:HEL可与HAV、HBV、HCV混合感染,总的混合率为58.3%,混合感染较单一感染病情重,黄疸深且病情恢复慢  相似文献   

9.
陈啟红  李德昌 《广东医学》2005,26(8):1040-1041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及与预后的联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共93例重型肝炎的血清病毒标志物,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重型肝炎发生率2.15%,以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戊型、乙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主。重型肝炎仍以HBV感染为主,其次为HEV及HCV。亚急性重肝患者的HBV复制指标HbeAg、HBV-DNA及Anti-HBc-IgM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重肝患者。病死率以甲乙型病毒性肝炎为最高,达100.00%, 其他单纯或重叠感染各型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BV感染是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HBV与其它病毒重叠感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对214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病原学分型研究,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甲型为56.54%,乙型为12.6%,甲、乙型混合感染为2.34%,丙型为4.67%,戊型为10.28%,13.55%未能分型,未发现有丁型。甲肝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1岁,乙型、丙型与戊型分别为27岁、37岁和33岁。各型肝炎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尤其是乙型和戊型。61.45%的甲肝发生在10月至次年2月,而乙型、丙型和戊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各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ELISA和PCR法对37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庚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379例中、甲、乙、丙、戊、庚型感染发生率分别占5.28%、76.78% ̄1.06%、8.18%、3.69%,未定型占5.01%。重叠感染有27例(7.12%),其中甲/忆、丙/乙、戊/乙、庚/乙、庚/戊重叠感染发生率分别占11.11%、7.41%、407  相似文献   

12.
池晓玲  蒋俊民  萧焕明 《广东医学》2006,27(10):1576-1576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由嗜肝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按病原学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无论何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临床表现都很类似。其典型临床过程分潜伏期、黄疸期及恢复期,本病多发于冬春季,我们于1998年10月至2005年10月采用刮痧降酶法对45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由于我国目前对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尚未普及,临床上主要分为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三类。以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胆。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肝炎,  相似文献   

14.
116例老年性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方法:本文采用ELISA法对116例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进行了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及肝功能生化部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中原地区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以甲、乙、丙为主共89例,占全部病例的76.7%。乙型肝炎77例,占66.4%,混合感染皆是与HBV的混合;未检出HDV、HEV,病原未明型27例占23.3%。未提示肝功能损害与病原学间的差异。结论:本地区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无丁型肝炎病毒及戊肝病毒。  相似文献   

15.
本资料收集1997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各型肝炎感染率为:甲型9.34%,乙型28.0%,丙型7.04%,丁型8.25%,戊型8.33%,本次调查了解五型病毒性肝炎在汕头市的感染状况,有利于今后搞好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东惠东县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555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和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55例中,甲、乙、丙、戊型分别占39.5%,40.5%,7.9%,9.9%,青少年组甲肝,乙肝,秋季(9-11月)发病人数分别为87.6%,34.7%,30.6%。结论:甲肝和乙肝为近年来本县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最常见类型。而青少年组在此占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天津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及探讨控制对策。方法回顾性统计1997-2007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数据用Excel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报告急性病毒性肝炎9455例,其中以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所占比例为高,分别为36.28%和27.94%,其次为未定型肝炎(20.95%)、甲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所占比例为最低,分别为12.98%和1.85%;戊型和未定型以中老年(31-60a)为主,分别占78.8%(2082/2642)、64.0%(1267/1981),甲型以青少年(11-30a)为主,占59.8%(734/1227),乙型、丙型以中青年(21~50a)为主,分别占80.85%(2773,3430)、70.86%(124/175);各型肝炎男性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甲型肝炎以1-4月为发病高峰期,戊型肝炎以12~6月为发病高峰期,未定型肝炎以12~5月为发病高峰期,乙型及丙型肝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感染途径甲、戊、未定型肝炎传播途径以消化道感染为主,乙型肝炎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丙型肝炎传播途径多数有不洁注射史。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以乙型、戊型及未定型肝炎为主,近2年总体发病例数呈减少趋势。防治仍需从饮食卫生、注射用具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及健康人群保护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一汽职工散发性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及流行病学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职工中散发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学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955份病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入院后均常规检查肝功能、血生化、B超、心电图等。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采用ELISA方法。结果流行病学特征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且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占多数。发病龄以20~50岁为高发病段。血清学构成比为乙型>未分型>丁型>丙型、戊型>甲型>庚型,乙型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各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患者输血史、家族史、接触史与所发病毒性肝炎类型有很大关系。结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做好婚前检查工作,减少社会传染性,保护生产力,减少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岁以上的人患戊型病毒性肝炎称老年戊肝,老年戊肝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占首位。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肝炎,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线状单链RVA病毒。一般认为戊肝多发于青壮年,表现为暴发型肝炎的比例较高,由于老年人肝脏的合成和分解代谢、免疫、解毒功能降低,有利于病毒侵入,且以往戊型肝炎的流行不如甲型肝炎广泛,因而在中青年时期有亚临床感染获得免疫的机会较少,故近年来老年戊型肝炎有逐渐增加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及健康。现将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与治疗方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病原学角度,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程绝大部分呈急性经过,鲜有慢性患者;丁型肝炎的病原体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性病毒,只能存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中。因此,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就主要集中在乙型和丙型肝炎,不仅仅因为这两种肝炎的流行强度大.而且还因为这两种肝炎迁延不愈,最终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因此,在本期专题论坛栏目中重点论述了乙型和丙型肝炎的防治。2004午和2005年,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共同发布的《中国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中国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防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