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北京医科大学培育的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以癫痫不易感大鼠Wistar为对照,系统研究了NMDA受体亚单位Ⅰ(NR1)与白细胞介素1(IL1)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实验在整体、脑片、神经细胞培养及分子水平进行。所得较有意义的结果如下:(1)在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整个发育过程中脑内NR1mRNA的表达,以及成年鼠脑内NMDA受体活性(MK801结合)都高于对照组Wistar大鼠。惊厥后P77PMC脑内NR1mRNA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惊厥后24h比惊厥前增加111%~202%;NR1反义寡核苷酸脑室注射(每μl10μg)可显著减轻P77PMC大鼠惊厥程度,并可对谷氨酸引起的体外神经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抑制谷氨酸导致的神经毒性作用。由此证实NR1参与惊厥的发生发展,并与P77PMC大鼠的遗传性癫痫易感性关系密切。(2)在神经细胞培养中IL1β可明显剂量依赖性地(1~25U·ml1)提高NR1mRNA的表达,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可阻断此效应;IL1β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NR1受体活性,因此提示IL1具有兴奋性神经调质的作用,其作  相似文献   

2.
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大鼠听源性惊厥和脑片放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R)及其Ⅰ型亚基(NR1)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及其离体颞叶脑片为研究对象,观察反义NR1亚基寡聚核苷酸在整体及离体脑片电生理模型中的抗惊厥作用。结果将反义NR1寡聚核苷酸注射大鼠侧脑室,P77PMC大鼠经铃声刺激不表现任何强直-阵挛性惊厥反应,惊厥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对照组(P<0.01)。同样经反义NR1寡聚核苷酸处理的大鼠颞叶脑片,在低Mg2+人工脑脊液孵育下,内嗅皮层诱发不出典型的惊厥样放电(SLEs)或晚期反复性放电(LRDs),且放电频率和幅度较对照组分别下降50%和60%。结论NR受体,尤其NR1亚基参与了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P77PMC和Wistar大鼠发育中不同脑区NR1mRNA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发育中遗传癫7痫易感大鼠P77PMC和癫痫不易感大鼠Wistar不同脑区NMDA受体-型亚基(NR1)基因表达特点,探讨其与惊厥易感性的关系。方法;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结果;两系大鼠发育中,大脑皮层、海马、下丘个脑区NR1mRNA表达趋势一致,并有共同规律,即出生后表达量逐渐增加,在发育的某一阶段高高峰,成年下稳定于某一水平,在整个发育过程,P77PMC大鼠NR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单巍松  吴希如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8):481-482,T051
为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在c-fos基因表达及其与癫痫易感性的关系,我们以Northern印迹杂交法测定结果显示:(1)外源性NMDA可诱导脑细胞c-fos基因的mRNA表达;竞争性或非常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可完全阻断c-fos基因mRNA表达。(2)NMDA诱导脑内c-fos的mRNA表达随神经元发育呈上升趋势,于体外培养24天达高峰。(3)在发育中,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脑  相似文献   

5.
应用Northern杂交技术发现遗传听源惊厥易感大鼠P77PMC在出生14天后脑内c-fosmR-NA水平迅速增高,21天达到最高水平,而后逐渐下降,此与大鼠惊厥易感性形成规律相类似;惊厥后脑内c-fosmRNA具有快速、大量及一过性表达特点;惊厥前后15分钟内给予安定(10mg/kg)能有效阻断c-fos基因表达。推测c-fos基因间接地参与了P77PMC大鼠惊厥易感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电突触与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惊厥发病机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电突触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反义缝隙连接蛋白(Cx32)寡聚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注射P77PMC大鼠侧脑室,观察其对大鼠惊厥的影响,并观察其离体脑片电生理实验中对神经元同步化放电的影响,同时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证实反义Cx32ODN对脑内Cx32mRNA表达及Cx32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1)侧脑室注射反义Cx32ODN大鼠铃声刺激后惊厥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在给予反义Cx32ODN预先处理的P77PMC大鼠的颞叶脑片内嗅皮层上,用低Mg2+液诱发不出典型的癫痫样放电,其放电频率和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30%和70%。(3)反义Cx32ODN能明显抑制P77PMC大鼠脑内Cx32mRNA的表达及Cx32蛋白合成。结论从整体和离体水平证实电突触参与了惊厥时神经元的同步化放电过程。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制备胆囊收缩素( C C K)c D N A 探针,并以此探针检测遗传性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癫痫发作后脑内 C C Km R N A 表达。②方法 将含0.5kbp Rat C C Km R N A 的质粒 P U C13 扩增、回收和纯化,用随机引物标记法,得到地高辛精( Dig)标记 C C Kc D N A 探针。用原位杂交技术,对癫痫发作后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 C C Km R N A 表达进行研究。③结果  C C Kc D N A 探针标记效率为50m g/ L;遗传性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癫痫发作后脑内 C C Km R N A 表达显著增加。④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 Dig C C Kc D N A 探针,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原位杂交实验证实, C C K 参与了癫痫发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N一甲基一D一天冬氨酸(NMDA)受体在c一fos基因表达及其与癫痫易感性的关系,我们以Northern印迹杂交法测定结果显示:(1)外源性NMDA可诱导脑细胞c一fos基因的mRNA表达;竞争性或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可完中阻断c一fos基因mRNA表达。(2)NMDA诱导脑内c一fos的mRNA表达随神经元发育呈上升趋势,于体外培养24天达高岭。(3)在发育中,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脑细胞的c一fos基因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在细胞培养18天时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NMDA受体活性的变化可能与癫痫易感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应用Northern杂交技术发现遗传听源惊厥易感大鼠P77PMC在出生14天后脑内c-fos mRNA水平迅速增高,21天达到最高水平,而后逐渐下降,此与大鼠惊厥易感性形成规律相类似;惊厥后脑内c-fos mRNA具有快速、大量及一过性表达特点;惊厥前后15分钟内给予安定(10mg/kg)能有效阻断c-fos基因表达。推测c-fos基因间接地参与了P77PMC大鼠惊厥易感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P77PMC大鼠和Wistar大鼠中枢某些神经肽含量比较沈上,田津斌,韩济生(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100083)P77PMC大鼠是由我校培养的来源于Wistar系的一种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本工作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P77PMC大鼠脑和脊髓组...  相似文献   

11.
惊厥易感大鼠听源性惊厥后脑内c—fos蛋白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听源性惊厥的神经回路。方法:P77PMC大鼠以标准化听刺激诱发Ⅴ级吸源性惊厥,分别在惊厥后0、5、1、2、4、24h断头、取脑切片,行Fos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惊厥后脑内Fos样免疫洒色强度 呈明显的时间依赖和区域特点。多数核团在惊厥后0.5-1h开始出现Fos表达,2-4h达高峰,24h明显回落,不同核团其时程也存在差异,Fos表达最先出现在下丘平面尾  相似文献   

12.
选用遗传性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以Northern印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c-fos基因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显示P77PMC大鼠出生后脑内c-fosmRNA水平随日龄而变化,出生14天迅速增高,21天达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并稳定在成年水平。c-fosmRNA表达部位主要是海马、齿状回、运动/感觉皮层、丘脑等。c-fos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同P77PMC大鼠惊厥易感性的变化规律相吻合,提示c-fos基因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和成熟,并与惊厥易感性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胆囊收缩素(CCK)cDNA探针,并以此探针检测遗传性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癫痫发作后脑内CCK-mRNA表达。方法 将含0.5kbp Rat CCK-mRNA的质粒PUC13扩增、回收和纯化,用随机引物标记法,得到地高辛精(Dig)标记CCK-cDNA探针。用原位杂交技术,原癫痫发作后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CCK-mRNA表达进行研究。③结果 CCK-cDNA探针标记效率为50mg/L;遗传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听源性惊厥的神经回路。方法:P77PMC大鼠以标准化听刺激(120dB,持续60s)诱发Ⅴ级听源性惊厥,分别在惊厥后0.5、1、2、4、24h断头、取脑切片,行Fos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惊厥后脑内Fos样免疫染色强度呈明显的时间依赖和区域特点。多数核团在惊厥后0.5~1h开始出现Fos表达,2~4h达高峰,24h明显回落,不同核团其时程也存在差异,Fos表达最先出现在下丘平面尾侧听通道核团、中央灰质、前庭神经核,继而出现在下丘、脑桥网状结构、皮层下结构、边缘系统、额顶新皮层区、梨状皮质。脑干听通道核团及脑桥网状结构、额顶新皮层区、梨状皮质Fos样免疫染色最强。结论: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可引起脑内Fos区域性、快速、一过性表达升高。脑干听通道、脑桥网状结构、额顶新皮层区、梨状皮质可能是其惊厥神经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是否介导缺氧-再氧化引起的中性粒细胞(PMN)和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粘附反应。方法血管内皮细胞(VEC)经缺氧再氧化(H/R)处理后,加入PMN,用计数法检测粘附率,以细胞免疫化学及原位杂交法检测ICAM-1及ICAM-1mRNA表达。结果VEC经H/R处理后,PMN与其粘附率增高1倍(P<0.01),ICAM-1单克隆抗体(mAb)与CD11a/CD18mAb可明显降低粘附率的增高,H/R能增加VEC的ICAM-1及ICAM-1mRNA表达。结论ICAM-1介导H/R后的PMN-VEC间粘附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维甲酸(RA)对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功能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CAM-1和E-选择素(EL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作者创建的无创性分离法分离培养PMVEC;将PAF和RA分别加入培养有PMVEC的96孔板中,观察二者对PMN-PMVEC粘附的影响;ELISA法测定PMVEC上ELAM-1和ICAM-1的表达;测定PAF和RA对PMN的趋化性、聚集和酸性磷酸酶的释放的影响。结果:(l)PMVEC用PAF处理3.5h后,它与PMN的粘附率从57.3%增加到72.8%(P<0.01)。而用PAF处理PMN同样可增加PMN-PMVEC的粘附率。(2)RA可阻断未刺激PMN与PAF刺激的PMVEC之间的粘附,但对PAF刺激的PMN与未刺激的PMVEC之间的粘附却无作用。(3)PAF可增加PMVEC上ICAM-l和ELAM-l的表达、增加酵母多糖激活血清和组胺对PMN的趋化性、增加PMN的聚集和PMN酸性磷酸酶的释放。(4)RA则可抑制PAF诱导的PMN聚集、酸性磷酸酶的释放及PMN对酵母多糖刺激血清和组胺的趋化性,而ICAM-1和ELAM-1的表达却未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在癫发作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和内阿片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青霉素致及海马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阻断剂MK-801(5-methy1-10,11-dihydro-5H-dibenzo[a,d]cycloheptan-5,10-iminemaleate)和非NMDA受体阻断剂DNQX(6,7-dinitroquinoxaline-2,3-dione)后,大鼠海马内前脑啡肽原和前强啡肽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在青霉素致4h后,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前脑啡肽原mRNA和海马CA3区、齿状回前强啡肽原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在青霉素致前分别在海马内微量注射MK801(6μg)和DNQX(4μg),则在减弱发作的同时,海马内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而前强啡肽原mRNA的表达继续增加。结论青霉素致引起大鼠脑内脑啡肽和强啡肽的变化可能和NMDA受体及非NMDA受体对其基因表达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抗中性粒细胞(PMN)和血管内皮细胞(VEC)表面表达的粘附因子CD18、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1(ELAM-1)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作为阻断因素,用细胞微管吸吮技术所测得的PMN-VEC间单细胞粘附力作为观察指标,观察了内毒素刺激所致PMN-VEC间粘附性增加过程中上述三种粘附分子各自的功能特征。结果发现:CD18的表达为PMN快相增加粘附力的主要分子基础,而ELAM-1、ICAM-1则为VEC慢相增加粘附力的主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9.
调理脾胃复方对PTZ点燃癫痫模型阿片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研究调理脾胃复方的抗痫作用,本实验采用放免法观察大鼠PTZ点燃以及服用调理脾胃复方治疗后,脑内阿片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TZ点燃大鼠海马内亮脑啡肽(LENK)、β内啡肽(βEP)明显升高,强啡肽A1-13(DYNA1-13)显著降低;大脑皮层内LENK明显升高,DYNA1-13、β-EP无明显变化。用调理脾胃复方治疗后,上述脑区LENK、βEP显著减少,DYNA1-13明显增加。提示癫痫发作及调理脾胃复方抗痫作用可能与脑内LENK、βEP、DYNA1-13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维甲酸(RA)对多表核中性粒细胞(PMN)功能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ICAM-1和E-选择素(EL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作者创建的无创性分离法分离培养PMVEC:将PAF和RA分别加入培养有PMVEC的90孔板中,观察二者对PMN-PMVEC粘附的影响,ELISA法测定PMVEC上ELAM-1和ICAM-1的表达,测定PAF和RA对PMN的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