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1,MDR1)基因1产物P糖蛋白(Pgp)表达与子宫内膜癌MDR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40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gp表达,并与PR受体、细胞分级和临床分期等预后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上述所有组织均有Pgp表达,其中子宫内膜癌Pgp强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高,差异有显著性;与子宫内膜增殖症比较,二者差异无显著性。(2)Pgp强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类型、PR受体以及5年生存率无关;与细胞分级有关,低分化内膜癌Pgp强阳性较中、高分化内膜癌Pgp强阳性表达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抗肿瘤药具有先天性抗药性,Pgp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化疗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发龙  姚德生 《广西医学》1997,19(6):945-947
为了研究P53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4例子宫内膜癌,16例正常子宫内膜,3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及5例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突变型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7.5%,而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单纯性及复合性增生、内膜息肉中均阴性,不典型增生1例(1/3)阳性。突变型P53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级别相关,与病理类型、肌层浸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聚链反应(RT-PCR),对37例初治了宫内膜癌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MDR1和MRP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37例子宫内膜癌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均有MDR1和MRP基因的表达,两种基因在这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1.17,1.51,P〉0.05)。有7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KRas癌基因表达产物P21蛋白质与子宫内膜癌产生和发展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48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检测。3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P21蛋白质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29%);2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21蛋白质表达阴性。P21蛋白质表达随癌组织病理分级和侵肌程度上升增强。KRas癌基因产物P21蛋白质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对指导临床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37例初治子宫内膜癌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MDR1和MRP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③结果37例子宫内膜癌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均有MDR1和MRP基因的表达,两种基因在这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1.17,1.51,P>0.05)。有7例子宫内膜癌MRP基因呈高水平表达(1.68±0.17),明显高于其他30例病人(0.83±0.11),差异有极显著性(t=16.55,P<0.001)。④结论子宫内膜癌对化疗的耐药可能是由于固有性多药耐药所致,与MDR1和MRP基因的表达有关,MRP基因的过度表达有可能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病人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规律,了解L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16例正常子宫内膜、1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2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的表达。结果 3组内膜组织腺上皮基膜、腺细胞与间质细胞质内均有LN表达,其中3组内膜间腺上皮基膜LN表达构成比(χ^2=13.06,P〈0.001)、腺细胞与  相似文献   

7.
基因p16及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贺书平  辛晓燕 《医学争鸣》2000,21(3):347-349
探讨抑癌基因P16及细胞周期素D(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交界性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8例子宫内膜癌,19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不典型增长,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基因p16,CyclinD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热休克蛋白( H S P70)的表达,以及 H S P70 的表达与内膜癌预后等的关系,用免疫组化 A B C法检测了40 例正常子宫内膜和44 例子宫内膜癌中 H S P70 的表达。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中分泌期内膜 H S P70 表达强于增生期内膜;内膜癌中 H S P70 表达强于正常内膜,内膜癌中 H S P70 表达阳性率为5682% ,并且 H S P70 的表达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 P< 0.05)。以上提示: H S P70 可能与内膜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层粘蛋白(Laminin,L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癌中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了17例正常子宫仙膜,1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及2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表达。结果LN广泛表达在血管,腺上皮基底膜和间质细胞及腺细胞/腺癌细胞胞浆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鳞癌和腺癌MDR1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JSB-1P-gp单克隆抗体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1例肺癌组织中Pgp的表达。结果:101例肺癌组织,31例(30.7%)P-gp阳性表达,腺癌中P-gp阳性表达率(43.8%)显著高于鳞癌(18.9%)。P-gp表达与鳞癌组织学分级有显著关系。高分化组P-gp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在肺癌,P-g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cl-2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抗凋亡基因Bcl-2和细胞增殖活性指标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包埋的子宫内膜癌组织。结果:61例子宫内膜癌中组织学分级Ⅰ级者较Ⅱ、Ⅲ级子宫内膜癌Bcl-2表达显著升高( P< 0.01),存活时间超过5年者较5年内死亡者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各临床分期间,合并宫内膜增生与未合并宫内膜增生者间Bcl-2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05)。61例子宫内膜癌以单克隆抗体MIB-1代表的细胞增殖指数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均无关。但5年内死亡病例组的平均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存活时间超过5年者(P< 0.01)。Bcl-2与MIB-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 > 0.01)。结论:Bcl-2在从子宫内膜增生、非典型增生到癌的变化过程中逐渐减少,是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ki-67亦表现出独立的预后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线粒体肌酸激酶(CK—mit)和Ki-67核抗原抗体的表达及在子宫内膜样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和1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20例单纯增生子宫内膜的石蜡切片组织细胞中CK—mit和Ki-67的表达。结果CK—mit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均呈高表达。两种抗体表达结果一致。癌组织分化越低,其表达越高。子宫内膜癌与非典型单纯性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癌与单纯型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典型增殖与单纯性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it与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均呈高表达,癌组织分化程度越低,其表达越高。CK—mit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CK—mit是子宫内膜癌的标志酶。两种抗体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早期发现、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28例子宫内膜增殖症、8例不典型增生和5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PTEN蛋白表达与内膜癌临床、病理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EN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00%(10/10)、89.29%(25/28)、87.5%(7/8)和55.56%(30/5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增生子宫内膜(P=0.0087)和子宫内膜增殖症(P=0.0022),PTEN蛋白表达与内膜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有关。结论PTEN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密切相关,PTEN有望成为内膜癌治疗的靶蛋白及判定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观察子宫肿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和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73例子宫颈组织(10例正常宫颈、18例CIN组织、45例子宫颈癌组织)及72例子宫内膜组织(增殖期内膜7例、分泌期内膜10例、子宫肌腺病10例、子宫内膜癌45例)EGF,EGFR及C-erbB-2表达。③结果 子宫颈组织和子宫内膜组织中EGF表达均为阴性。子  相似文献   

15.
张岳灿  潘伟国 《宁波医学》1998,10(5):203-205
目的 探讨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子宫内膜增生性变和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子宫内膜癌50例及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单纯型内膜增生各15例,进行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检测。结果:P53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52%,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表达20%,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及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均为阴性,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PCNA在子宫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子宫内膜癌、17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FHIT的表达。 结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8/36)、88.26%(15/17)和92.86%(13/14);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瘤变组织中FHIT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瘤变分别与子宫内膜癌组织FHIT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FHIT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的分布为Ⅰ级57.89 %, Ⅱ级50%,Ⅲ级28.57% ,各分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HIT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分布为Ⅰ期64%、Ⅱ期20%、Ⅲ~Ⅳ期16.67%,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1/6)和66.67%(14/21),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癌中浅肌层侵润与深肌层侵润FHI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和31.2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降低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但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侵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该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降低进一步揭示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癌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3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74例卵巢癌组织进行了P-gp检测。结果: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gp无1例阳性,而卵巢癌组织中P-gp阳性率为18.9%(14/74)。对62例卵巢癌患者随访资料进行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P-gp阳性组的存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了内膜癌患者血清粘连蛋白(laminin,LN)水平及切除肿瘤对其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4例子宫内膜癌、76例内膜正常的妇科良性疾病及内膜增殖症患者血清LN含量。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LN明显高于内膜正常各良性疾病组(P〈0.05)及子宫内膜增殖症组,手术切除肿瘤后,血清LN水平显著下降(P〈0.05),术前血清LN水平及术后LN下降程度均有随内膜癌肌层浸润加深而上升趋势。结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来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的生机制,方法: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含588基因),对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同一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分析,由两种组织中分别提取总RNA后,制备探针,与cDNA微阵列膜进行杂交,杂交结果经计算机软件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鉴定,结果:(1)与细胞死亡和增殖有关的基因-IRP,Wnt5-5A及癌胚抗原前体在癌组织中表达的明显增高;(2)与细胞粘附,浸润有关的基因-聚集蛋白降糖核蛋白前体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3)与浸润有关的调节因子基因-CD147,TIMP-2基因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增高,结论:用cDNA微阵列可同时检测两种不同组织中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CD147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 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GST-π)与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40例不典型增生及9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 P-gp、GST-π、ER和PR的表达。结果在上述所有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ER、PR、P-gp和GST-π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PR表达逐渐降低(P<0.05);P-gp和GST-π表达逐渐升高(P<0.05);ER和P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P<0.01);P-gp、GST-π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间无明显相关( 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p、GST-π表达与 ER 呈负相关( P<0.05),而与PR无关。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抗肿瘤药具有先天性耐药,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p、GST-π、ER和PR存在一定的相互调节关系,检测P-gp、GST-π、ER和PR表达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这可能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