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的现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工人134名作为研究组,抽取该油田陆上石油工人167名作为对照组。应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测定职业紧张水平。结果任务不足及自然环境得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紧张反应得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体总应对资源及休养得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任务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和任务不足;该人群心理紧张反应突出;应增强其自我休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方法分别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工作内容量表(JCQ)测试某国有石油企业一个海洋石油钻井平台72名作业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将作业人员按照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龄以及岗位分组,比较OSI-R的3个问卷和JCQ各模块的得分情况,并分析JCQ各模块与OSI-R3个问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该平台文化程度较高的作业人员职业任务问卷和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得分显著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作业人员(P0.05);管理人员职业任务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工人(P0.05)。已婚的作业人员上司支持和社会支持明显低于未婚的作业人员(P0.05),工龄较长的作业人员的上司支持明显低于工龄较短的作业人员(P0.05),工人的技术自主度明显低于管理人员(P0.05)。不稳定工作因素和工作要求是职业任务问卷和个体紧张反应问卷的影响因素,同事支持和技术自主度是应对资源问卷的影响因素。结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明显,较高的文化程度和管理人员岗位是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OSI-R和JCQ两个量表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慢性疾病在石油钻井工人中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生发展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查阅石油钻井工人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其慢性疾病的发生与不良气候、噪声、振动、粉尘等有害因素和不良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然而,现今多数研究只涉及作业环境、心理因素或饮食行为独立作用效应,综合分析与职业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研究石油钻井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建立有针对性的职业规范化健康预防措施和预警系统,对于降低疾病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反应和工作满意度现况.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的分量表——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和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紧张反应和工作满意度水平的评价.结果 (1)心理紧张反应得分研究组显著高于技术工人常模(P<0.01); (2)25岁~年龄段的紧张水平与< 25岁年龄段及≥35岁年龄段比较,得分有增高的趋势; (3)除躯体紧张反应外,有职业紧张反应组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无职业紧张反应组(P<0.05); (4)总紧张反应及各子项与工作满意度间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工人的心理紧张反应突出,紧张反应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低.  相似文献   

5.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能量消耗与营养调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徐扶曾  张绵义 《营养学报》1992,14(4):390-398
本文为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之需,于1990年11月(冬)和1991年6月(夏)分别对渤海石油公司所属7号钻井平台作业人员进行了两次营养调查,并对海上石油工人7个主要工种,9种特殊动作进行了能量消耗率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每人每日膳食中营养素和食物供给量的推荐值。以调整目前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膳食中高脂肪、低维生素的结构。保障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的健康,增强海上石油工人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戴冬梅 《疾病控制杂志》2005,9(3):249-249,253
高温及噪声作业单独对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影响的文献报道较多,但是大型石油企业作业的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为进一步研究上述两种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混合影响,笔者于2005年对某大型石油企业高温及噪声混合作业工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分析其危害,为更好地进行多种职业危害混合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石油钻井作业是油田开发的第一道工序,其特点是野外作业,流动性大,生产条件艰苦,劳动强度较大。我们对石油钻井作业中存在的劳动卫生问题、主要的生产有害因素,以及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作了初步的调查,以期改善生产作业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庆油田钻井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及膳食供给情况,以确保石油工人的身体健康,1997年我们对钻井队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及膳食供给情况进行了调查。1 调查方法1 1 热能消耗量调查法 采用生活观察法。1 2 膳食供给状况调查 采用称重法。2 石油钻井作业劳动现场的一般情况石油钻井作业属野外露天作业,工艺流程为钻前工程、钻井工程、完井工程3大阶段。每个井队分4班,每班一般为6人,6个工种,即:司钻、副司钻、井架工、场地工、内钳、外钳。此外,还有辅助班组。本次调查跟踪仅限于钻井班组6个工种。3 调查结果3 1 体力劳动强度情况 石…  相似文献   

9.
炊事员职业多发病危险因素研究湖南省湘潭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411101)付家顺,高华北,张冬贵,刘凤潮,黄曦炊事员职业多发病主要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对其易患因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1]。为查清炊事员职业多发病的危险因素,我们在炊事员作业环境劳...  相似文献   

10.
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危害和引起职业多发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育红 《职业与健康》2005,21(8):1143-1144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二甲基甲酰胺(DMF)的职业危害和职业多发病。方法对某企业228例接触DMF作业工人与不接触者(对照组)的健康监护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对其人体职业危害和职业多发病的发生率。结果接触DMF对人体危害以神经衰弱、消化系统、皮肤为主,接触工龄越长表现越重;自觉症状和体征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对胃损伤最重,自诉上腹痛者占40.66%。结论针对靶器官的损伤,应重点保护受损脏器,增强作业工人的自身保护意识,预防和降低职业危害和职业多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新疆某地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睡眠质量现状,检测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浓度,初步探讨职业紧张对睡眠质量、GC浓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新疆某地1 620名石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取172人进行GC浓度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石油工人工作环境中存在较多的噪声、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男性、井下作业、吸烟、饮酒的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发生率较高(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种、倒班作业、职业紧张、饮酒是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其中工种为井下作业、输油、采油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分别是钻井的1.73、2.49、2.41倍,倒班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是不倒班的1.80倍,职业紧张程度高的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是职业紧张程度低的工人的1.92倍,饮酒者发生睡眠障碍是不饮酒者的1.29倍。睡眠障碍情况不同人员的G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职业紧张程度越高,GC浓度也越高(P <0.05)。结论 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程度较高,睡眠质量不佳,和其工作性质密切...  相似文献   

12.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营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的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称重法对天津渤海石油钻井平台上的作业人员626人进行了5 d膳食调查,并进行血常规、血糖、血脂、血压、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B超、肝功能等项目的检查。结果该单位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每人每日能量摄入量15.83 MJ、蛋白质166.7 g、脂肪157.0 g,分别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RNI)的118.2%、185.2%、174.4%;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7.1%、7.8%、20.9%和19.2%,均高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中的平均水平。结论该单位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导致慢性疾病发生率升高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石油沥青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慈捷元 《职业与健康》2007,23(4):254-256
目的调查长期接触石油沥青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为制订职业卫生标准提供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方法对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和石油沥青暴露人群进行作业场所劳动卫生学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石油沥青暴露组394人,对照组237人调查结果表明,暴露组失眠、胸闷、鼻干等症状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其他检查显示,暴露组肺纹理增强、支气管炎出现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业场所石油沥青烟浓度为0.69—10.46mg/m^3的情况下,石油沥青对职业人群健康没有产生明显的损害作用,也没有发现特异性损害。  相似文献   

14.
<正>井喷是一种地层中流体喷出地面或流入井内其他地层的现象,当井底压力远小于地层压力时,井内流体就会大量喷出,在地面形成较大喷势的现象。井喷灾害可能发生在钻井施工、井下作业(试气)和正常生产井,但以钻井井喷最为常见,大多发生在开采石油天然气的现场。石油天然气井喷是石油勘探开发作业时,在钻井过程中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  相似文献   

15.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风沙对油田钻井工人肺功能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作业的石油钻井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的调查,测定了两个钻井队39名钻井工人和80名对照的肺功能,结果表明:钻井组FEV1.0、%VC1、MMF、MVV四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并有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识别、检测海洋石油生产涉及的钻井、生产、储存等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检测结果确定重点危害因素.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检测检验法确定其浓度或强度,并分析浓度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 正常生产与检维修时生产性粉尘及有毒物质的浓度差异较大,检维修时产生的生产性粉尘与有毒物质浓度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噪声和高温超标较严重.结论 海洋石油生产职业病危害评价不仅要对正常生产情况进行评价,而且应更多关注检维修时的职业危害及海上作业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石油作业工人心理健康状态与工作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石油作业工人心理健康状态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抽取122个不同工种石油作业工人1230人,填写职业紧张调查问卷(OSQ)、SCL-90和工作能力指数(WAI)问卷表。结果:心理健康状态与工作能力呈明显负相关,工作满意度与工作能力呈明显正相关。缺勤率有随职业紧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职业紧张所致工人心理状态的变化业已影响到作业工人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某石油勘探局钻井生产过程噪声危害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准确了解石油钻井过程噪声危害现状,客观评估危害程度,提出预防和治理对策。方法随机对某石油勘探局钻井总公司10种类型钻机进行了钻井生产过程噪声危害调查。按规范要求布检测点227个并分级评估。结果①噪声强度仅有30.40%的检测点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以内,绝大部分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危害程度分级表明,除值班室为0级(安全作业)场所外,主要生产岗位均在Ⅰ级作业场所以上,Ⅳ级场所所占比重超过30%,噪声危害相当严重。②噪声源主要来自动力柴油机、发电柴油机、泥浆泵和气源房,其噪声强度均数分别为102.42、106.32、99.73和91.88dB(A)。③6个不同生产岗位噪声分析结果表明,钻井平台和循环罐区受相邻声源影响,噪声强度亦处在较高水平。④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常常表现为慢性损害,研究发现,噪声引起的听觉疲劳,在接触中等强度噪声(85~105dB)后,如时间短于8h,则暂时性听阈位移(TTS)表现为随声级增高和接触时间延长而呈线性增加;绝大部分在最初2~3h内恢复,一般16h内可完全恢复,而日复一日,超过8h工作时间,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不可恢复的听阈位移,造成听觉病态。⑤本次调查的10个钻井队钻井工人每班12h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作业,噪声强度绝大部分在此范围,其危害不容低估,而每班12h的劳动组织换班制度值得商榷。结论建议应加强对钻井一线职工个人防护,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噪声所致损害,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定期对钻井生产过程噪声强度实施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搞清石油钻井作业生产性噪声的污染情况,以便掌握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深入石油钻井作业现场,对噪声进行了专题调查。一、内容及方法从42个井队中随机抽样四个井队,对其各工种作业点及噪声源的噪声强度进行测量,并对噪声源噪声进行频谱分析。测量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使用国产JS-1型精密声级计,NL-5型倍频程滤波器和HF-1型活塞发声器,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并于每次测量前后均用活塞发声器对声级计进  相似文献   

20.
对某油气勘探企业下属的8个钻井作业队(6个气井、2个油井)、1个修井队(油井)、1个井下作业公司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工人作业过程中接触的毒物、粉尘、噪声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油田钻井、修井作业现场中苯、甲苯、二甲苯、总烃检测结果较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井下作业公司(混灰)混料工接触水泥粉尘(总尘)浓度高达173.3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压裂作业现场、发电机、柴油机噪声最高值均达到100dB(A)以上,电工、钳工、压裂作业、泥浆工岗位噪声8h等效A声级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压裂作业、发电工、钳工可达90dB(A)以上。提示,该企业应改进作业现场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加强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