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5种药物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方法选择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病区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 2 0例,分为5组。A组给予胰岛素,B组给予胰岛素+二甲双胍,C组给予胰岛素+阿卡波糖,D组给予胰岛素+瑞格列奈,E组给予胰岛素+格列美脲,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成本效果比最低,B组增量成本效果比最低,C组餐后2 h血糖控制最好,D组空腹血糖控制最好,E组适用于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者。结论临床单药联合胰岛素治疗,首选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自由基毒素和精神因素等作用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和蛋白质、脂肪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血糖的良好控制可大大延缓糖尿病患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减少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为此作者对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降糖调脂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体重计算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用量,1次/d睡前皮下注射;二甲双胍片0.25 g/次,3次/d,三餐前15~30 min口服;阿卡波糖片50 mg/次,3次/d,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结果 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达到了控制标准.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疗效确切,且不会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诺和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200例胰岛素抵抗T2DM患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序列软件奇偶数法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各100例,参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采取诺和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FPG、2hPG、HbA1c水平和BMI指数均低于参照组,且血清脂联素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型的T2DM患者采取诺和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更为稳定的控制血糖,可作为临床理想的联合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5.
早期阶段——胰岛素分泌量往往并不低,甚至有的偏高 这一阶段,胰岛素的分泌量往往并不低,甚至有的偏高,首先应该考虑用单纯的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如果无效再考虑选用双胍类药物,如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可以联合用阿卡波糖(拜糖平);体重正常和消瘦者单独使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血糖还控制不好的患者可与双胍类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轻中度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观察。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0年-2015年70岁以上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组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12周后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及记录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基本相同,低血糖风险相似。但格列美脲组更方便、易操作,不存在胰岛素保存不当所致的治疗失效。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性2型糖尿病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控制血糖方面相似,但其更安全、易操作、低血糖风险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型DM)患者肥胖与胰岛素抵抗(IR)及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以期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MI),将260例DM患者分成3组,观察与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及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BMI正常组IAI及血脂在正常范围,而超重和肥胖组IAI下降,TG和CH增高,HDL下降.BMI越高,后者改变越明显.结论肥胖与IR及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提示肥胖型2型DM的药物治疗应以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和双胍类为主,同时注重降脂治疗,避免早期使用磺脲类药物.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和诊断率逐年上升,发病率高达46%[1].T2 DM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发病中心环节的高糖代谢紊乱症候群.随着糖尿病的流行,对其相关合并症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资料显示,T2 DM患者易合并NAFLD,其原因与NAFLD大多数伴随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相关[2-3].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江苏省社区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口服药(OAD)用药情况和血糖控制状况.方法 2013年12至2014年1月,抽取江苏省常熟市和淮安市清河区及淮安区3个调查点,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糖尿病问卷调查、糖尿病患者身体测量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实验室指标检测,将单用OAD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结果 单用OAD患者12 318例,平均年龄为(62.97±9.73)岁,平均病程为(6.23±5.18)年,平均HbA1c(7.90士1.80)%,HbA1c达标率34.80%.口服降糖药物使用单药治疗、二联用药比例较高,分别为55.26%和41.93%,三联及以上用药组合比例较少,仅为2.81%;单药治疗中,应用较多的为双胍类(41.77%)、磺脲类(38.39%)和格列奈类(12.49%);联合治疗中双胍类联合磺脲类者为65.85%,双胍类联合格列奈类者为15.48%,其他类为18.67%.单药、二联、三联及以上治疗方案HbA1c达标率分别为39.97%、29.04%及18.79%.结论 在中国应用口服药的T2DM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率低,应进一步加强糖尿病管理,及时改变治疗方案,积极开展综合措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是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持续高血糖,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疲乏无力等症状,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为此,我院对80例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制定早期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法,血糖正常,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林彬 《现代保健》2012,(28):25-26
目的:探讨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控制血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使用诺和锐30的同时加用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单用诺和锐30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胰岛素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FPG、2hFPG、HbA1c、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可更好控制血糖,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64例。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84例和西格列汀组80例。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指标,记录胰岛素使用情况、低血糖事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西格列汀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阿卡波糖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阿卡波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时,阿卡波糖组、西格列汀组胰岛素剂量较治疗前减少的患者数分别为30例(35.71%)、27例(3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事件、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其中西格列汀在控制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优势明显,阿卡波糖在减轻体质量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秋兰 《现代医院》2004,4(6):20-22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 6 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 ,分为二甲双胍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口服二甲双胍 0 2 5g~ 0 5g,tid。阿卡波糖组 30例 (男 18例 ,女12例 ) ,口服阿卡波糖 5 0mg~ 10 0mg ,tid ,均口服 6周。结果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均能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 ,二甲双胍的有效率分别为 87%和 73%。阿卡波糖的有效率分别为 83%和 97%。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阿卡波糖优于二甲双胍 (P <0 0 1) ,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阿卡波糖不如二甲双胍 (P <0 0 1)。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和腹泻 ,发生率为 13% ;阿卡波糖不良反应为腹胀和排气增多 ,发生率为 17%。结论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均能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 ,且治疗Ⅱ型糖尿病都安全有效 ,降低餐后血糖 ,阿卡波糖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西药处方临床用药情况。方法数据收集时间为2016年1月-2019年1月,选择上述时段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900份糖尿病西药处方,选出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并按药物不同分为胰岛素组、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各30例,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胰岛素组其血糖降低率、恢复正常率情况均明显优于阿卡波糖组以及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卡波糖组以及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药物种类较多,在治疗时应当结合实际选择药物,最为常见的有二甲双胍、胰岛素以及阿卡波糖,也为西医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沙格列汀,均治疗24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与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两组FPG、Fins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PG、Fin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ISI明显升高,治疗组HOMA-IR明显降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SI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沙格列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T2DM患者,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对于临床治疗老年T2DM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诊治的8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各43例;对比组采取诺和灵N联用二甲双胍方案,探究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方案,连续用药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比组为81.4%,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T2DM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临床价值重大。  相似文献   

17.
全会标  高勇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86-1587,1590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和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诊T2DM先单用二甲双胍(1.0g/d)治疗4周,血糖控制不佳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B组:吡格列酮+甘精胰岛素,C组: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甘精胰岛素,治疗随访12周。结果 12周后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全部达标,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A、B两组HbA1c部分达标,C组HbA1c达标(P﹤0.05)。C组疗效优于A、B组,FPG达标所需时间最短,日胰岛素用量最少。3组低血糖发生率均﹤3.5%,无严重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和吡格列酮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三药联合疗效优于二药联合,安全有效是初诊T2DM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2型DM)患肥胖与胰岛素抵抗(IR)及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以期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体重指数(BMI),将260例DM患分成3组,观察与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及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BMI正常组IAI及血脂在正常范围,而超重和肥胖组IAI下降,TG和CH增高,HDL下降。BMI越高,后改变越明显。结论 肥胖与IR及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提示肥胖型2型DM的药物治疗应以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和双胍类为主,同时注重降脂治疗,避免早期使用磺脲类药物。  相似文献   

19.
方华 《药物与人》2014,(5):73-73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临床上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临床以2型糖尿病最为多见,该型主要病理特点为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目前对于血糖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这是避免陧性并发症发生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爱民 《职业与健康》2001,17(7):103-104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并发症形成的共同基础,往往成为糖尿病临床药物治疗继发性失效的主要原因,在治疗上颇感棘手。近年来,我们试用二甲双胍(又名降糖片Dimethylbiguanide)治疗胰岛素抵抗患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由于对胰岛素抵抗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我们选择了近年来在本院经磺脲类及/或胰岛素充分治疗3个月以上继发性失效的具有胰岛素抵抗特征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47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9例,女28例,年龄(53±13)岁,平均病程4.6a(1~25a)。1.2 方法 观察对象继续磺脲类如甲苯磺丁脲(SU)或/及胰岛素(RI)治疗,同时加服二甲双胍片0.5~1.0 g/d,分2~3次口服,因人而异调整剂量达到满意控制血糖,观察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糖(FBG.2 HBG)血脂(Tch.TG)水平,血糖测定采用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