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宝红  崔燎 《今日药学》2004,14(3):25-28
目的为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信息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论文,总结10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报告.结果透皮吸收促进剂在透皮吸收制剂研究中的合理选择是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一个关键因素.结论透皮吸收促进剂在药物透皮吸收制剂研究和新药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促透剂在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宝红  崔燎 《广东药学》2004,14(3):25-28
目的为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信息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论文,总结10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报告。结果透皮吸收促进剂在透皮吸收制剂研究中的合理选择是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一个关键因素。结论透皮吸收促进剂在药物透皮吸收制剂研究和新药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了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不同种透皮吸收方法。方法:根据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列举各种促透方法对何种药物有促透作用。结果:不同促透方法其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在具体使用时可根据药物的特性加以选择。结论:选择不同的促透方法达到促进对药物透皮吸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信息参考。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论文,总结10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报告。结果 透皮吸收促进剂在速度吸收制剂研究中的合理选择是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一个关键因素。结论 透皮吸收促进剂在药物透皮吸收制剂研究和新药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乙醇脂质体透皮作用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乙醇脂质体透皮作用的研究与发展。方法:综合分析乙醇脂质体的组成及一般特性、制备及乙醇脂质体载药系统透皮给药的药剂学促透机制、最新的基础实验和研究进展。结果:作为各种药物的载体,乙醇脂质体具有其良好的药物包裹率和显著的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特性。结论:乙醇脂质体新剂型透皮给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药剂学是药学综合应用技术的科学。药剂学的发展历经了格林药剂时代、物理学药剂时代、生物药剂学时代、临床药剂学时代,目前进入药物传递系统DDS时代。透皮控制剂正是药剂学发展进程中的产物。透皮给药已成为当今临床重要的给药方式。本文就药物透皮吸收以及临床应用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黄婷  张靖  杨锐  肖新月  孙春萌  邹健  汪晴 《中国药事》2023,(9):989-1000
目的:介绍透皮贴剂的上市药品进展、剂型技术进展与质量控制要求。方法:检索并梳理归纳透皮贴剂上市情况以及贴剂类型、基质种类、皮肤吸收、促渗技术、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文献和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结果与结论:综述了透皮贴剂的剂型特点、技术进展以及系统总结了透皮贴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建议应重点关注透皮贴剂的体外药物释放度、皮肤渗透性、黏附力、冷流和药物残留等关键质量属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TDS)由于其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到药剂学家的重视。经皮吸收是许多药物实现非注射给药的可能途径。提高药物的透皮吸收有药剂学,化学和物理学的方法,本文从这3个方面总结了我国近年透皮吸收研究的基础思路。  相似文献   

9.
透皮吸收制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皮吸收制剂是近年来药剂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透皮制剂吸收的主要途径是药物穿透皮肤的汗孔或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达到治疗目的.透皮制剂具有提高药物治疗效能,减少给药次数,降低副作用等特点.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皮肤渗透促进剂、软膏基质、以及皮肤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现在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正处方兴阶段不断推出新的理论和新的产品.透皮吸收制剂可望今后在防病、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透皮制剂及其释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杰勋 《中国药业》2009,18(21):79-80
透皮制剂以其独特的优点在药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研究方法和新剂型应用则是其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关键。该文就传统及现代透皮制剂进行综述,并对国内外透皮释药新技术进行了总结。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透皮制剂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药物透皮吸收机制及其药物动力学、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和药物透皮吸收的危险性,以及药物透皮吸收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透皮吸收制剂量近年来药剂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透皮制剂吸收的主要途径是药物穿透皮肤的汗孔或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达到治疗目的。透皮制剂具有提高药物治疗效能。减少给药次数,降低副作用等特点,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皮肤渗透促进剂、软膏基质、以及皮肤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现在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正处方兴阶段不断新的理论和新的产品,透皮吸收制剂可望今后在防病、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不同透皮促进剂对马钱子碱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选用离体猪耳朵皮为屏障,考察不同类型的透皮促进剂对马钱子碱体外透皮吸收速率、增渗倍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除吐温-80外,各透皮促进剂均能提高马钱子碱的透皮速率,促透能力由弱至强依次为桉叶素<油酸<氮酮<肉豆蔻酸异丙酯<柠檬烯。结论本研究可为马钱子碱外用剂型的选择与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蒋艳 《海峡药学》2014,26(2):8-12
中药透皮制剂主要有传统的膏药、搽剂、涂膜剂、巴布剂等,同时近年来也有很多关于中药透皮给药新剂型及技术的研究,其中包括骨架型贴片、膜控型贴片、微乳、脂质体、包合物、前体药物与低共融物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有关中药透皮给药新剂型及技术的相关研究及报道.  相似文献   

15.
透皮吸收促进剂在巴布剂中的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宋霄宏  赵斌 《中国药业》2008,17(13):1-3
经皮给药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了发展,但许多药物透皮应用时并不能完全满足治疗要求,因此提高其透皮速率是开发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通过查阅近10年有关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文献资料,对透皮吸收促进剂及其在巴布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为巴布剂的透皮吸收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然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韻慧  肖莉  许建辰  李宁 《中国药房》2005,16(4):303-305
自 20世纪 7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透皮控释给药( TDDS)治疗方案并制成东莨菪碱贴片以来,透皮给药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药物控释透皮制剂具有可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和肝脏首关效应、药物恒速释放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独特优点.但透皮给药体系要求药物具有一定的透皮速率,而大部分药物的透皮速率都不能满足治疗要求,因此提高其透皮速率是开发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解决此问题常用方法有药剂学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学方法等,而使用透皮吸收促进剂是应用最多的一种药剂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微乳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等特性,近年来已成为临床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微乳已经作为多种剂型的载体应用于药物制剂的开发。在中药制剂研究中,近年来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透皮给药途径来介绍微乳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经皮给药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了发展,但许多药物透皮应用时并不能完全满足治疗要求,因此提高其透皮速率是开发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通过查阅近10年有关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文献资料,对透皮吸收促进剂及其在巴布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为巴布剂的透皮吸收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透皮吸收是被动吸收过程,体外与体内透皮吸收速度取决于载体药物浓度、皮肤厚度、药物的“辛醇:水”之间分配常数大小、透皮吸收的温度和载体等诸因素。然而要想获得体外与体内透皮吸收一致的线性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备渗透扩散用皮肤,其次是渗透接受液、渗透促进剂的选择与使用。皮肤厚度对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皮肤角质层是一个天然屏障,药物必须通过它,再经其下深度为200μm真皮组织被毛细血管吸收,才能产生全身作用。完整人皮、鼠皮。猪皮厚度一般为2~3mm。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透皮释放给药系统的特点,阐明了透皮促进剂的作用及其机理;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透皮促进剂,综述其在透皮释放给药系统中合理知科学的应用。同时展示了透皮促进剂的新发展和药物增加透皮吸收的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