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护理缺点是指临床护理中虽然有某一环节的错误 ,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的纠正 ,并未发生在患者身上的现象。未造成后果或后果不严重的属差错 ,护理缺点是构成护理差错的危险因素[1] 。护理工作中的护理差错 ,主要是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业务不熟练 ,在执行各项制度的环节上有疏漏现象造成的。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及时发现工作中所出现的护理缺点 ,及早提出防范措施 ,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1 预测1 1 三查七对不到位是护理缺点的主要因素1 1 1 凭经验办事 ,核对时产生心理定势 :有些护士在执行医嘱核对时 ,凭自己的主观感觉 ,…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医疗事故纠纷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护理纠纷也同样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烦恼,同时也使护士身心疲惫。1 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1 1 责任心不强由于一些人认为从事护理工作社会地位低、收入少、不被患者重视,导致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对病情不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当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发现,导致不良后果而发生纠纷。1 2 查对制度不落实执行医嘱及进行各种治疗前后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而是凭经验、印象,造成用错药、用错人、用错剂量等,从而引起差错事故发生,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发生的85件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2005年在全院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差错管理措施。结果:医嘱执行遗漏和错误执行是差错的主要表现形式;工作责任心缺乏、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年资在5年以下的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较高。我院2005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下降为0.11%,与2003和2004年的年平均护理差错发生率0.19%相比,P〈0.05。结论:针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实施综合性的管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  相似文献   

4.
唱答查对医嘱防范护理差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洁玲  覃飞 《华夏医学》2002,15(5):646-647
如何防止护理差错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积极探讨的问题 ,要认识发生差错的原因 ,应先从护理工作的根源抓起。传统护理的唯一任务是执行医嘱。现代护理虽然被赋予了不少新的使命 ,但执行医嘱永远是护士不可推诿的重要任务[1] 。护士每天如何正确处理大量的医嘱 ,采用相应的方法、对策和有效的查对制度 ,是减少差错发生的关键。1 资料与方法我科从 1998~ 2 0 0 1年采用三人式或二人式唱答法查对医嘱 ,三人查对法 :护士长或执行治疗医嘱的护士作为查对者 ,转抄医嘱的护士应对治疗、服药 ;执行护理的护士应对护理。首先查对者读出药名 ,应对者应答…  相似文献   

5.
医嘱单是医生开医嘱所用 ,是护士执行医嘱的依据。目前 ,仍有医院将医嘱开在医嘱本上 ,护士按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分别转抄在医嘱单上 ,这样做漏洞很多。护士在转抄医生所开医嘱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差错事故。1 .护士转抄医嘱时存在的问题 :l.1医嘱传输的环节越多 ,护理查错发生得机会越多 ,医疗纠纷相应增多。转抄医嘱过程中 ,因漏抄、抄错医嘱发生护理差错 ,甚至可发生医疗纠纷。为了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保证护理信息快速而高效的传递 ,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因尽量减少信息传输的环节 ,建立一定容量的信息通道 ,避免因忙乱而发生差错事故。护…  相似文献   

6.
输液室是门、急诊病人治疗较为集中的地方。病人多 ,流量大 ,人员变动频繁 ,易发生护理差错。如收药护士若核对医嘱不严格可导致用法错误或漏用药物 ;加药护士不认真查对可导致取错药液或不能查出杂质 ;巡回护士不按规范巡视病人可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人输液渗漏、输液不畅而影响治疗效果。我院输液室在护理差错的防范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体会 ,有效地控制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现介绍如下。1 提高责任心 ,重视“自我归因”[1]据报道 ,由于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核对不严导致的护理差错最多[2 ] 。护理人员应对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门诊部发生的用药差错分析,发现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再造医嘱处理流程,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通过运用医院信息系统再造医嘱处理流程,分阶段建立收费站、药房站、护士站、医生站、实行静脉输液卡打印功能、建立洁净配液室、二维码确认医嘱等一系列改变医嘱执行的方式。结果:杜绝了转录医嘱出现的差错,减少执行医嘱其他环节的错误,对建立护士、医生站前后5年护理差错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9,P=0.019);对使用二维码确认医嘱、药房双重查对前后18个月发生的差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8,P=0.035)。结论:通过运用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二维码确认医嘱,再造门诊医嘱处理流程,可明显降低门诊输液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142例次护理差错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各科室上报给护理 部的《护理差错、事故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2例次的护理缺陷中,护理差错101例次,占71.13%;护理缺点41例次,占28.87%;结 论:发生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执行不力,医嘱查对人员安排欠妥,业务欠熟悉,工作量大、人手相对短 缺,电脑操作不熟练。其中中专学历、低年资、初级职称的护士差错发生率最高。针对共性及个性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 ,对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增强 ,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服务意识相对滞后 ,个别护士纪律涣散 ,责任心不强 ,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 ,出现差错事故及纠纷现象屡见报端 ,不仅损害病人身心健康 ,同时影响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声誉。笔者就护理差错纠纷原因及防范处理提出讨论如下。1 护理差错及纠纷原因分析1 1 护理差错原因1 1 1 处理医嘱错误占最多 由于处理医嘱者工作不仔细 ,字迹潦草 ,不规范的医嘱凭想象处理 ,漏抄医嘱 ,剂量处理错误或医嘱…  相似文献   

10.
黄贤凤 《吉林医学》2006,27(2):141-141
差错事故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病人疾苦和生命安危。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于防范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差错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报告如下。1护士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1.1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少数护士由于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如观察病情不仔细,巡视病房不及时,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凭印象发药、打针等。1.2工作繁忙。工作紧张时易产生急躁情绪,特别是中班、晚夜班一人当班时,既要接待新病人、抢救危重病人,又要完成常规事务等,由于忙…  相似文献   

11.
护理差错是指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错误的护理操作,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满足患者身心需要的基本保障,就护理差错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总结如下供临床护士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夜班是护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班时间长、独泣性强、突发事情多,因此,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允沛的精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方能做好夜间护理工作。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关系,夜间身体机能低下,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而反应迟钝。护士如果睡眠不足,差错发生的可能性就大,患者的病情易在夜间突然发生变化。据文献报道,护理工作严重差错发生率为26.32%,心脏病患者猝死有75%发生在夜间。由此可见,尽管夜间护理工作数量相对减少,但是工作难度和强度却大大增加,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出现差错。如何做好夜间护理工作,杜绝差错,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大部分的诊疗,用药,护理由护士执行。正确执行医嘱,是护士的基本职责内容之一。护士必须认真、严格正确执行医嘱,才能保证护理质量。方法实行网络医嘱管理,医生下达医嘱和护士过医嘱程序都在电脑进行,然后打印成各种治疗单。执行护士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护理,签署姓名、时间作为原始资料保存。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减少不必要的纠纷,能完整、真实、客观地保留了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所有医嘱项目、执行过程的原始证据。结论通过医嘱执行制度的学习和法律知识学习,增强了护士法律意识,抓常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强医、药、护理的沟通,正确判断与执行医嘱,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理安全用药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从执行医嘱到实施治疗的任一环节,如果出现工作缺陷或失误,均可能引起不良事件发生。如何保证临床护士用药安全,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一直是护理管理的研究课题.本文作者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就用药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护理差错事故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系到患者的疾病和生命安危。消灭医疗事故是医务人员共同的职责。现就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如何防范谈些粗浅意见 ,供同道参考。1 事故原因1.1 执行规章制度 (如查对制度、交换班制度 )不认真。1.2 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不严肃。1.3 业务水平不高 ,护士责任心不强 ,带着情绪上班。1.4 护士长督促、检查、把关不严。1.5 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防范措施不力。2 防范措施2 .1 护理部应制定完善制度和管理目标  1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由当事人及时登记发生差错的经过、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创新优化电脑医嘱执行病历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非随机方法设3组,实验组应用自行设计的电脑医嘱执行病历;对照组1采用表格式填写医嘱执行单;对照组2采用电脑生成长期药物治疗卡替代法.通过处理相同数量医嘱所花费时间、患者满意度、医嘱差错统计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医嘱处理时间、患者满意度、医嘱差错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脑医嘱执行病历,除集中记录药物医嘱执行情况外,还增加分级护理、饮食医嘱、化验检查等执行记录,达到省时、省力,减负增效;强化护士责任;维护患者利益;减少医嘱差错;提高护理文书的准确性,切实落实各项护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目前在医院医疗纠纷中,产科护士投诉位居首位。妇产科是存在护理安全隐患较高的科室之一,对于妇产科来说护理安全可谓是重中之重。在临床实践中要培养妇产科护士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别及原因,以制订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护理不良事件当事人调查沟通并将获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例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依次为静脉用药错误、管路滑脱、跌倒、压疮、坠床;其发生的原因依次为查对及交接班核心制度落实不严格、责任心不强、与患者无效沟通、患者安全管理不到位、工作不严谨、机械执行医嘱或护士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的负面影响和临床带教工作不严谨等。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鼓励护士加强责任心,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管理者要增强主动报告意识,加强护理工作安全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在新入职护士责任心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08例有代表性的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在新护士岗前培训期间定期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强化新护士职业安全意识与工作责任心。结果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护士责任心和职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结论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时开展案例分析讨论,能够杜绝或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杜绝护理差错发生,切实落实查对制度,保证护理安全.从2006年1月开始,我院建立床旁输液卡,护理人员静脉用药前在患者床旁进行三查七对,及时、准确地执行输液医嘱并签名,2006年1~8月执行结果输液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而2005年同期输液护理差错发生率0.87 %.表明建立床旁输液卡,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查对制度落到实处,可以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有利于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作为护理文书的原始记录,可为法律诉讼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