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石位手术是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手术常用的一种体位,该体位暴露手术术野充分,便于术者操作。但该体位患者肢体易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可引起医源性损伤。为此根据临床上通用90°角托盘改成一种135°角托盘,运用于截石位手术,经过临床多次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Mile’s)中的患者体位为截石位。医生的操作岗位在病人截石位的下方 ,面向病人取坐姿 ,双手悬空进行手术。这种传统的术式 ,存在以下缺陷 :(1)术者手臂因长时间的悬空 ,肌肉易疲劳 ,不便于精细的操作 ;(2 )术者因坐姿较低 ,肘部与膝部易接触 ,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3 )手术器械通常放在术者身边的小推车上 ,不方便术者取用操作。为了解决存在问题 ,我们将一个改造过的、高度为 5 5cm的器械托盘应用临床手术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普通器械盘1 2 改造方法 :在托盘的支柱…  相似文献   

3.
截石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主要用于妇产科、泌尿科、肛肠外科手术。由于该体位在临床上易引起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1],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手术配合上改良了传统截石位摆放的方法。2006年1月-2007年4月对100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两种体位摆放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两种截石位摆放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对比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目的为探讨截石位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对传统截石位的摆放方法进行了改良。方法选择截石位手术成年病人14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方法组将托腿板支托病人大腿,托腿板关节端置于窝处;改良方法将托腿板从支托大腿改成支托小腿,避开对窝的压迫,从而防止托板压迫血管和腓总神经。结果传统组手术中踝部大隐静脉压力明显大于改良组(P<0.01);术后传统组病人下肢疼痛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改良组;传统组有1例发生腓总神经损伤。结论改良摆放方法有利于减少截石位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6.
陈华伦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64-2164
我院2006-2009年对320例患者在侧卧位手术中采用截石位固定架,用后效果反应良好,得到了外科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肯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靖  苏冰玉  杨爱芝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203-2203
膀胱截石位是较常用的手术体位之一,广泛应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直肠手术、膀胱镜等手术中,是一种容易导致并发症的手术体位。为了避免腓总神经压迫性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综合征以及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给患者带来痛苦,我们设计制作了气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通过骨性指标测量指导手术中放置截石位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进行截石位手术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摆放截石位;试验组在测量患者的股骨长度,角尺测量两大腿间、小腿与大腿间、搁脚板与搁脚架之间角度的基础上,根据测量结果指导截石位肢体位置的摆放.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后即时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以及术后3 d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术后即时,试验组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 d出现脚麻、活动受限和皮肤受压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骨性指标的测量,为截石位的摆放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截石位的摆放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操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7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2例,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采取改良截石位;对照组61例,采取传统截石位。对比分析两组手术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术中操作影响。结果:试验组不同体位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无1例出现术中体位重新调整,而对照组61例中有19例需要在术中重新调整体位,影响了手术医师的操作,延长了手术时间,且有2例因术中重新调整体位而导致患者肌肉损伤。结论:改良截石位既不影响术中医师的操作,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适合所有妇科截石位手术。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们对316例截石位手术患者给予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改进手术病人截石位摆放方法 ,使用固定臀部和脚部的约束套,解决了截石体位手术病人的固定问题,弥补截石位患者在手术过程腿部不稳定性,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改进后截石位摆放方法,使手术科医生满意,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手术截石位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当代护士》2006,(2):16-17
目的探讨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改良后截石位的舒适度增加情况.方法将2002年4月至2004年5月开展腹腔镜手术需采用截石位的76名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的截石位,改良组38例,采用改良后截石位,即下肢髋关节处于不伸不屈的位置,仅膝关节向下屈曲,使膝关节以上和腹部近于水平位.结果病人术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截石位优于传统截石位.  相似文献   

14.
改良手术截石位托腿架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托腿架在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旨在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体位架优势。方法将38例截石位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体位托腿架,实验组用改良手术托腿架。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监测腘静脉直径、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术后了解下肢腓总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中腘静脉直径显著增大,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显著减少,与实验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下肢疼痛、麻木等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其优势在于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可改善因体位导致血液回流不畅,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减少腓总神经损伤;同时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护理纠纷,确保了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张惠珍  钟晓珊  陈丽娇 《全科护理》2012,10(13):1167-1168
分析手术体位采用截石位病人引发副损伤的原因,包括周围神经的损伤、皮肤压伤、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体位性低血压、下肢血栓的形成、肩部疼痛等,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手术病人截石位摆置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截石位是较常见的手术体位之一[1],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痔科、妇产科等科室,如直肠癌根治术、直肠息肉手术、膀胱(尿道)阴道修补术、腔内泌尿外科手术,阴茎癌根治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混合痔手术,肛瘘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及产道分娩等。由于该体位在临床的应用中极易引起损伤,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而科学的手术体位是将病人安置在既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生理功能的位置[1]。因此,有关人员一直在探讨一种既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又能将对病人的损伤降至最低的体位。笔者现就不同截石位摆放方法及其常见…  相似文献   

17.
邓静  甘晓琴 《全科护理》2016,(34):3657-3657
正截石位是妇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手术的常用体位。为了给病人维持体温,又便于术中肢体血液循环的观察,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我科特制作了下肢腿套应用于截石位手术病人,效果明显,得到各外科医生好评。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选择柔软透气性好的棉布一块,将其裁剪成80cm×100 cm大小,在棉布的两侧80 cm×30 cm、80  相似文献   

18.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特点是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手术方式.良好手术体位可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防止肢体神经等以外损伤的发生,同时也是手术室护士应掌握的一项护理技术,本院自2007年11月~2010年4月30日,实施了腹腔镜妇科手术2 018例,无1例因体位安置不当导致患者手术实施困难及术后不适,手术医生满意.  相似文献   

19.
张彩虹  付秀荣  张晓静 《护理研究》2002,16(11):678-678
升降式器械托盘架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器具 ,它可供洗手护士摆放器械 ,以便于及时、准确地传递器械。而现行使用的器械托盘架 ,由于使用年久且原设计欠佳 ,虽然旋紧旋钮 ,但常出现托盘滑落现象 ,甚至器械散落地面 ,影响手术配合。为此 ,有人用缠胶布方式以杜绝其滑落 ,但由于不同的手术需要不同高度的器械托盘架 ,而胶布的粘性影响了其高低的升降且外观不良。故在分析容易滑落的原因后 ,对其旋钮进行了改造。1 制作方法1.1 材料 原托盘架旋钮 ,电砂轮 ,游标卡尺。1.2 方法 取下直径 0 .8cm、长度 1.6cm的圆柱体托盘架旋钮 ,在电…  相似文献   

20.
巧摆截石位     
《现代护理》2008,14(3):339-3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