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供实验用猕猴的正常生理学、血液学指标。方法选取24只3~5岁猕猴,雌雄各半,分别测量其生理学指标(心电图、体温、血压、呼吸率、心率、尿常规、骨髓象、体重、脏器重量、脏器系数、肠道长度)、血液学(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生化指标。结果雌雄相比血常规:RBC、Hb、HCT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生化:GLU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体温、血压、呼吸率、心率、尿常规、骨髓象、肠道长度:雌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之间肺的脏器系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腺重量及脏器系数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性别猕猴的某些生理生化等指标有显著差异,进行各种生物医学实验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标准化病人(S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技能训练及考试。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在SP质量控制方面仍显不足。现从标准化角度阐述对SP概念的理解,分析存在的标准化问题,尤其是怎样操作标准化培训流程,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对“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以及运行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LIS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提供的检验数据结构和软件系统,采用构件式开发方法,整合临床实验室设备和系统,并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以建立和完善LIS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提高检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报告广西猕猴新品种GMm-Ns的两个家系(?)代,(?)4只猕猴颅的测量数值;两个家系F_2代两只猴丘脑内侧背核(MD)立体定位数值。非本品种猴颅、脑测量数值作对照。结果表明实验组颅型的遗传性以及脑内结构立体定位数值十分稳定。G-O_p/APO-O_p能作为种培殖脑研究专用实验猕猴及其质量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人工繁育猕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繁殖群体过小所导致的近亲交配,为了防止近亲交配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建立猕猴人工繁殖种群的准确系谱非常重要.方法 本研究采用荧光标记引物PCR和毛细管电泳分型的方法将筛选出的14个微卫星位点应用于64只猕猴人工繁育种群,并通过个体鉴别、亲子鉴定以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这些位点在猕猴中均属于高度多态位点,其中7个位点的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均在0.8以上,14个位点的累计个体鉴别率(CPI)为1.21&#215;10-18,单亲已知时累积排除率(CPE2)和双亲未知时累积排除率(CPEl)可达0.9999和0.9985.结论 这些位点能够对猕猴种群进行准确的个体鉴别、亲子鉴定和群体遗传学参数计算,是可靠、高效的分子标记,或可应用于猕猴人工饲养种群的遗传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笼养实验猕猴停经期体温变化规律及其与外部体征、表情行为及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根据性皮肤规律性变化周期,观察停经期猕猴外部体征及表情行为变化,并选择时机拍照录像,每日测量体温,绘制体温波动曲线,性激素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3只停经期猕猴(猕猴编号:9.3、9.5、3.6)性皮肤规律变化周期天数平均为40天;停经期猕猴性皮肤浅淡期与正常猕猴经前期体征及行为基本一致,性皮肤红肿期与正常猕猴卵泡期基本一致;性皮肤浅淡期阴道涂片细胞学变化与正常月经期猕猴经前期基本一致,性皮肤红肿期与卵泡期基本一致;三猴体温波动呈现典型双相型变化.结论 笼养猕猴停经期体温波动类似正常月经周期双相型变化,且与其行为、体征及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推测猕猴停经期体温双相波动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内检验质量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即预防性控制和回顾性控制.预防性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并贯穿于检验工作的始终,总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完成工作和保证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异紫堇定抗猕猴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异紫堇定抗猕猴失血性休克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药能改善失血性休克猕猴的微血管功能、升高股动脉血压、增加股动脉血流量,但减慢心率。用药20分钟后,再配合输血能使休克猕猴各实验指标迅速恢复正常。这些作用表明异紫堇定具有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呼吸机质量控制数据信息系统,对检测的呼吸机通气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方法应用物联网技术从设备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和展示层入手设计信息系统,系统根据设定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分析。结果该信息系统实现了呼吸机质量控制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及检索,采集的质量控制数据准确无误,节约了50%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升了检测效率。结论呼吸机质量控制数据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医院的绩效考核提供了自动生成、不可更改、真实客观的呼吸机质量控制数据。  相似文献   

11.
猴虱是灵长类动物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属虱科、猴虱亚科,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终生寄生于宿主体,发育属不完全变态,包括卵、幼虫、成虫,幼虫和成虫都以吸血为主。在野生或卫生条件差的饲养环境下,猴易被猴虱感染。本文对某单位寄养于本中心受虱子感染实验猕猴的诊治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麻醉信息系统在医院麻醉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靓羽 《中国数字医学》2010,5(10):72-73,76
研究麻醉信息系统在医院麻醉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探讨利用麻醉信息系统进行医院麻醉质量控制。促进医院麻醉科质量管理水平。完善麻醉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和系统结构,通过对麻醉信息管理过程中系统提供的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自动提示、报警功能和量化功能来实现麻醉质量控制。麻醉信息系统(DOCARE)建成后,经过为期6月余的初步运行显示,麻醉信息系统促进了麻醉质量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麻醉医生的工作风险,可利用麻醉信息管理进行医院麻醉质量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猕猴群D型逆转录病毒感染的控制与猕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贲昆龙(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猴获得性兔疫缺陷综合征(SAIDS)简称猴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猴类的疾病,它的传播可影响灵长类资源的保护和在生物医学中的合理利用。已有文献报道,一旦猴艾滋病传入易...  相似文献   

15.
绝经猕猴心肌胶原含量和分型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绝经猕猴心肌间质胶原含量、分型与年轻猕猴作对照分析,探讨老化心肌易发生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组织学基础。结果:心肌胶原含量老年组(11.01±1.45)mg/g湿组织明显高于年轻对照组(6.78±1.77)mg/g湿组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心肌胶原Ⅰ、Ⅲ型比值(Ⅰ/Ⅲ)老年组为3.25±0.46亦明显高于年轻对照组1.93±0.52(P<0.01)。提示心肌间质也有生理性衰老表现  相似文献   

16.
实验猕猴肺部CT影像断层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CT技术对成年实验猕猴胸部肺窗进行断层扫描观察,探讨CT技术对猕猴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建立正常猴肺部CT断层扫描图谱,为CT技术在猕猴解剖学的研究、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影像学的基础资料。方法经过触诊、叩诊、听诊、体温、呼吸率、心率、呼吸运动、血液常规等检查,选择健康猴10只,雌雄各半,年龄分别为5~10岁,进行肺部CT断层扫描检测。试验猴全身麻醉后,置于CT诊断床上,取头前尾后仰卧位进行肺部扫描,获取肺窗扫描图像。对具有解剖意义的扫描图像的每个层面的主要结构(肺叶、气管、动脉血管、静脉血管等)进行标注。结果 (1)获得具有解剖意义的肺窗扫描图像13张。(2)在断层扫描的图像中,肺、气管、较大血管等组织器官界面清晰。肺为左右两侧,左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右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奇叶四部分。不同的断层面分别可见肺部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支气管、血管等组织。(3)肺部较小或细小的血管、神经组织界面不清晰。结论 (1)应用CT获得的正常猕猴胸部肺窗断层扫描图像表明,正常健康猴双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野透光度良好,双肺无异常实质病变影像。(2)获得了健康猕猴肺部的CT影像学资料,为猕猴肺部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又准确的新依据,建立了成年健康猕猴肺部CT断层解剖研究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验猕猴的研究及质量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生物生命科学、医药研制以及基础医学的快速发展,灵长类实验动物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我国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及规范化的养殖,研究、开发体制,并就这些内容详细制定了有关人工繁殖,条件设施,质量检测的规章制度,从而根本上保证了非人灵长类特别是猕猴作为实验动物这一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主要研究作一概况。  相似文献   

18.
探讨免疫组化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根据本科室免疫组化质量控制管理实际,从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方面阐述免疫组化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细则.总结在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提高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40例广西仙湖实验动物养殖场猕猴正常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猕猴血清LDH同工酶活性含量和表型图有七个组型。其中Ⅰ组LDH3>LDH2>LDH1>LDH4>LDH5占55%(22例),6组为LDH2>LDH3>LDH1>LDH4>LDH5占27.5%(11例)。此二组显示了仙湖实验动物养殖场猕猴基因表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猕猴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和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猕猴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40?L40.8ml/kg,连续注射4d,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损伤后,分离实验组猴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按3×108细胞/kg将骨髓细胞植入肝门静脉,植入后60d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连续注射CCL44d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B)(P<0.001),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无变化(P>0.05),肝组织结构紊乱,大量肝细胞坏死,部分细胞变性,水肿,汇管区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髓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后60d,血清AST、ALT活性和GLOB、BI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P、ALB、LDL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构清楚,而对照组有纤维增生和肝细胞有脂肪变性。结论自体骨髓细胞肝门静脉移植能对猕猴急性肝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改善急性肝损伤猕猴的肝功能及组织结构,提示该方法可能对人类急性肝损伤有一定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