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皮肤撕脱伤后白细胞粘附TNF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向东  鲁开化 《医学争鸣》1999,20(11):932-933
目的:探讨TNFα变化与皮肤撕脱伤后继发性微循环障碍的关系。方法:(1)体内实验,将猪分成对照组和撕脱皮 抗夹心ELISA浆中TNFα的含量。(2)体外实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放免法测定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的粘附国以及TNFα对它们的影响。结果:皮肤撕脱伤后猪血浆中的TNFα含量的影响从32.5%升高到51.0%。结论:皮肤撕脱伤后TNFα的影响的升参与了PMN的粘附和微循环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α在牙周病组织中的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ELISA法检测骨吸收细胞因子TNFα在牙周病变牙龈组织提取液中的含量水平。所有病变组织中都有TNFα存在,而且含量明显高出正常牙龈组织,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3.293,P〈0.01)。结果提示TNFα可能参与牙周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用ELISA法测定3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和血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与30例正常人血清中TNFα作对照。结果:病人组血清TNFα浓度(88.8±44.1)ng/L与正常人血清TNFα(80.8±48.7)ng/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人组中耳积液的TNFα含量(394.1±210.0)ng/L明显高于同组血清TNFα的含量(P<0.001),亦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TNFα含量(P<0.001)。中耳积液中的TNFα含量与复发率成正相关(r=0.9612)。实验数据提示中耳积液中TNFα主要由局部中耳粘膜产生,TNFα参与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过程。中耳积液中高浓度的TNFα存在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药物对肺纤维化BALF中TNF和IL—6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实验在石棉粉尘灌肺制成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法:用含有3个不同浓度秋水仙碱的1‰石棉培养基,培养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观察了24,48,72h培养上清中TNF、IL-6的活性;并用秋水仙碱和刺五加灌胃,用电和光镜观察了肺的病理变化。结果:石棉可刺激Am分泌TNF和IL-6;秋水仙碱和刺五加可抑制TNF和I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急怀胆管炎时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肝脏的影响及抗TNF单克隆抗体(TNF-McAb)和头孢噻甲羧肟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在大鼠性胆管炎模型上,检测血浆TNF、内毒素(ET)水平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肝组织一般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急性胆和灾组大鼠血浆TNF、ET水平及ALT活性显著升高(P〈0.01),相应肝脏病理变化显著,TNF-McAb和头孢噻甲羧肟保护组血浆TNF、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TNF-α,sTNFR-Ⅱ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42例新生儿败血症和20例非感染新生儿血清TNF-α、sTNFR-Ⅱ水平。结果:败血症组血清TNF-α,sTNFR-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败血症组血清TNF-α与sTNFR-Ⅱ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血清TNF-α与sTNFR-Ⅱ相应升高,可能提示新生儿败血症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离体大鼠颗粒细胞孕酮生成的影响和TNF-α与hCG的关系。发现TNF-α可刺激孕酮分泌,且呈显著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TNF-α预处理不影响hCG对孕酮生成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检测了阻塞性黄疸(OJ)大鼠静注内毒素(ET)后血浆尿素氮(BUN)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以及预防性使用已酮可可碱(PTX)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阻黄大鼠静注ET后BUN及TNF浓度均较对照组高,预防性使用PTX后,BUN水平随TNF下降而降低。提示,OJ所伴发的肾功能损害中,TNF可能起中介作用,预防性应用PTX可以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12例尿路感染患者外周血中TNF为415±172k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TNF参与尿路感染的发病过程。为将来使用TNF拮抗剂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12例尿路感染患者外周血中TNF为415±172k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ku/L.表明TNF参与尿路感染的发病过程,为将来使用TNF拮抗剂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TNF诱导肿瘤细胞产生氧自由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氧自由基的产生与TNF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3H-TdR摄入法测定TNF对胃癌细胞株X-108、卵巢癌细胞株3AO和AO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用细胞色素C氧化法测定靶细胞经TNF刺激后产生的超氧离子水平。结果:TNF对X-108、AO有较明显的杀伤活性,3H-TdR摄入量的降低与TNF浓度的增加一致,而3AO则对TNF呈明显的抵抗。X-108细胞株在经TNF处理8h后即可检测出超氧离子,并且在24h后达到高峰。X-108和AO细胞内超氧离子的水平与TNF的剂量有关。对于抵抗TNF的3AO卵巢癌细胞株,其超氧离子的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阿霉素能够增强TNF诱导氧自由基的能力。结论:TNF的受体后效应——自由基的产生可能是TNF杀伤靶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NFR基因转移对肿瘤细胞表面TNFR表达量的影响,观察其对TNF杀伤膀胱肿瘤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TNFR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通过转染包装细胞PA317产生完整病毒颗粒;膀胱癌BIU87细胞经病毒感染后,检测细胞表面TNFR数量及TNF对其杀伤作用的变化。结果:TNFR基因转移前膀胱癌BIU87细胞表面与TNF结合的位点数量平均为912个/细胞,经病毒感染后,细胞表面与TNF结合的位点数量平均为2872个/细胞(P<0.05);TNF对经病毒感染的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较未经病毒感染者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的基因转移方法可以提高肿瘤细胞表面TNFR的表达量,从而增强TNF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梁炳照  方明 《广东医学》2001,22(12):1165-1166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DPC公司Immulife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对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外周血血清TNFα值的检测。结果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血清 TNFα值比正常健康人 TNFα值明显升高(P<0.01),血清TNFα水平与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存期长短有相关性,也提示 TNFα可能由异常单核细胞产生的。结论 TNFα测定可以作为恶性血液病诊断、病情发展及预后估计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放射免疫沉淀-聚乙二醇分析法测定了6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结果依次为:慢性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P<0.01)。血清胆红素≥342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20%、出现继发感染或死亡的慢性重症肝炎血浆sTNFR升高更显著。结合同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分析表明:当sTNFR>20%时,sTNFR与TNF呈直线相关(n1=54.r1=0.5417,P1<0.01),当sTNFR≤20/时两者呈另一直线相关(n2=54,r2=0.8142,P2<0.01),血浆TNF与sTNFR比值可能是反映病情及预测转归更为有力的指标,sTNFR用于抗TNF治疗可能有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实验在石棉粉尘灌肺制成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基础上,测定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法:用含有3个不同浓度秋水仙碱的1‰石棉培养基,培养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Am),观察了24,48,72h培养上清中TNF、IL-6的活性;并用秋水仙碱和刺五加灌胃,用电镜和光镜观察了肺的病理变化。结果:石棉可刺激Am分泌TNF和IL-6;秋水仙碱和刺五加可抑制TNF和IL-6的分泌。结论:早期应用秋水仙碱和刺五加治疗组肺的病理检查基本正常,中晚期治疗组病理改变明显,与未治疗组的病理改变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检测了阻塞性黄疸(OJ)大鼠静注内毒素(ET)后血浆尿素氮(BUN)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以及预防性使用已酮可可碱(PTX)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阻黄大鼠静注ET后BUN及TNF浓度均较对照组高,预防性使用PTX后,BUN水平随TNF下降而降低.提示,OJ所伴发的肾功能损害中,TNF可能起中介作用,预防性应用PTX可以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在大鼠急性胆道感染模型上,检测了血中肿瘤坏死因子、内素及谷丙转氨酶含量。了肝脏的病理变化,并与在抗TNF单克隆抗体及头孢噻甲羧肟影响下和血液TNF?ET、ALT和肝脏病理变化相比较。结果显示:急性胆道感染组血中TNF、ET和ALT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肝脏病理变化明显,而TNF-mAb和头孢噻甲羧肟治疗组血中TNF、ET及ALT胶胆道感染组显著下降,肝脏病理变化较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肝硬变晚期腹水形成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探讨肝硬变腹水形成的机理。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8)、肝硬变对照组(n=12)和肝硬变伴腹水组(n=18)。实验组采用复合因子复制肝硬变动物模型。各组均测定腹主动脉血中TNFα和内毒素水平,肝硬变组还测定了腹水量。结果:随着肝硬变形成,大鼠血中TNFα水平增高,各组含量分别为9083±1071ng/ml和9577±1276ng/ml(肝硬变组和肝硬变伴腹水组)。相关分析表明,肝硬变组腹水量与血中TNFα成正相关(r=086,P<005),内毒素水平增高,并与TNFα的浓度成正相关(r=075,P<005)。结论:肝硬变腹水形成与血中TNFα升高有关,而TNFα的升高则源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TNF-α对妇女卵巢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的直接作用以及与某些妇科疾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了不孕症和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中TNF-α浓度,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了TNF-α对人黄体细胞和颗粒细胞cAMP和孕酮生成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不孕症和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中TNF-α浓度显著增高;TNF-α剂量依赖性刺激人颗粒细胞cAMP生成;TNF-α抑制人离体黄体细胞基础酮生  相似文献   

20.
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对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亲和免疫吸附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TNF)对内毒素性急性动物的保护作用。方法以61只新西兰白兔为实验动物,建立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1)免疫吸附组(27只),颈静脉注射自制脂多糖(LPS)100×108CFU/kg后1小时开始血液灌流,通过含重组肿瘤坏死因子a(rHuTNF-a)单克隆抗体的吸附柱,灌流时间2小时;(2)致伤组(27只),颈静脉注射LPS,无吸附柱,仅有相同血量的体外循环;(3)对照组(7只),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无吸附柱,仅有体外循环。通过亲和免疫吸附清除循环TNF,观察了肺系数、肺通透指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白细胞数的变化以及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免疫吸附组能有效清除循环TNF、BALF中TNF及IL-8水平较致伤组显著降低(P<0.01)。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指标明显清除循环TNF、BALF中TNF及IL-8水平较致伤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免疫吸附清除循环TNF,能有效地保护内毒素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