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体外循环术 (cardiopulmonarybypass ,简称CPB)开创了心脏直视手术的新纪元 ,但CPB引起免疫系统紊乱、术后感染率高于一般外科手术的现象也日益受到关注。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要以营养物质为基础 ,目前国内外对营养支持能否改善CPB术后的免疫功能鲜有研究。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ol ubleinterleukin 2receptor ,sIL 2R)是一项重要的免疫指标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sIL 2R的变化了解CPB术后机体的免疫状态 ,及营养支持对sIL 2R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 1999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患者 71例 ,…  相似文献   

2.
本 文观察对比了 2 3例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术 (CPB)病人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动态变化 ,以评价CPB对心肌损伤的程度。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 3例病人均为房间隔缺损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8例 ,年龄在 6岁~ 2 5岁 ,术前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 ,肝、肾、肺等功能正常。1.2 方法2 3例患者右房切口行CPB修补术 ,平均CPB时间 5 0min。术前和术后 2h、6h、2 4h、5天、10天和 15天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 ,用微粒子酶免法 (仪器为 :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测cTnI含量。2 结 果2 3例患者术前cTnI浓度 0 .2 6± …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实验组(60例CPB心脏手术)、对照组(20例非CPB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各时点指标与术前比较的方差分析(x±s),组间两两比较配对t检验;进行不同氧合器、CPB时间、体重、年龄等多因素比较的方差分析.探讨CPB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红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自停CPB持续至术后3~8天.白细胞计数在停CPB时下降,术后3~8天高于术前水平.CPB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损害作用与CPB时间、手术失血量呈正相关;与病人年龄、体重、CPB温度呈负相关.不同性别、病种组免疫功能损害程度亦有一定差异.膜式氧合器组较鼓泡式氧合器组细胞免疫功能损害轻.结论:CPB的气血界面、血细胞破坏及人工管道系统均可导致血液有形成分破坏,损害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在围手术期监护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具有以免疫粘附为基础清除免疫复合物的功能,但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之相关性变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体外循环(心肺分流,CPB)术后CIC和红细胞免疫粘附性的两项指标:C3b受体花环(C3bR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ICR)的变化,探讨其内在相关关系,为红细胞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功能提供佐证。 材料和方法 1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心肺分流术,年龄5~11(平均7±2.3)岁,体重15~27(平均19±4.3)公斤。术前未使用过任何免疫制剂,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红细胞(RBC)抗氧化活性作为心肺转流术(CPB)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8例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分别于不同时相测定其中心静脉血中RBC抗氧化物丙二醛(MDA)和血浆游离异前列腺素15-F2t-Isoprostane(15-F2t-Imp)浓度。结果:在CPB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过程中MDA产生明显增加,血浆游离15-F2t-Isop浓度显著增高,两者间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在CPB过程中,RBC抗氧化活性反映了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是评价患者CPB时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右美托咪定(Dex)用量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6-2022-12于本院接受择期CPB瓣膜置换术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28)、高剂量组(n=28)和对照组(n=29),在麻醉诱导前10min分别输注0.2μg/kg?h-1Dex、0.4μg/kg?h-1Dex、生理盐水至术毕。比较麻醉诱导后(T1)、CPB转机开始前(T2)、CPB转机后1h(T3)、CPB转机停止时(T4)、术毕4h(T5)、术毕24h(T6)的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Dex输注时长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药12min、给药15min、插管后1min的BI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T2-T4时HR、T2-T5时MAP、T2-T6时LA和cTn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鼻温肛温复温时间、术后24h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T2-T6时ScvO2和尿量、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  相似文献   

7.
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中 ,颈内静脉血S - 10 0蛋白和NSE的含量变化及其对脑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共 15例 ,于CPB开始前 (A点 )以及CPB开始后 ,分别于鼻咽温度(NPT)降温稳定期 (B点 )、复温至NPT36℃ (C点 ) ,同时在CPB结束后分别于 30min(D点 )、4- 5h(E点 )以及2 4h(F点 ) ,经左颈内静脉球部取血样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中S - 10 0蛋白含量 ,放射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NSE含量。结果表明 :CPB开始后S - 10 0蛋白和NSE随着NPT的下降而升高 ;在CPB结束时 ,S - 10 0蛋白的水平达最高值 ,NSE则在CPB结束后 30min达到最大值 ,然后随NPT的恢复而下降 ,2 4h后 ,S - 10 0蛋白恢复到术前的水平 ,NSE仍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5 ) ,但仍属正常范围。总之CPB可引起S - 10 0蛋白和NSE的释放 ,提示有脑损伤发生 ,但损伤是可逆的 ,在CPB停止后 ,脑损伤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探讨体外循环(CPB)过程中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肠损伤指标变化的关系。 方法: 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按时点采血测定血浆DAO活性和D-乳酸、脂多糖(LPS)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CPB后血浆DAO活性呈现双峰升高,第1峰值在CPB转流结束后即刻,时相上早于血浆LPS和D-乳酸的升高;第2峰值在CPB结束后3 h,在肠损伤指标变化峰值之后。 结论: CPB过程中肠粘膜屏障受到缺血和再灌注二次损伤的打击,血浆DAO活性作为反映肠损伤的指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对CPB术后病情判断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行心外科手术的患者可因体外循环 ( CPB)中的血液激活而引发一系列术后严重并发症。认识并改善 CPB中的血液生物相容性可有效控制并消除 CPB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腺苷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CPB)中使用腺苷心肌停博液对CPB围术期心肌酶学及相应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探讨它减轻CPB术中心肌损害的作用。方法:选择47例主动脉阻断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对照组24例。实验组在常规CPB术中,心脏灌注液中加入腺苷2mmolL,对照组不用腺苷注射液。分别在手术开始前、主动脉阻断后30分钟,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12小时、24小时抽取桡动脉血,检测CKMB、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6)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浆TNFα、IL6、CKMB浓度无差异,在主动脉阻断30分钟后已开始升高(P<0.05),实验组患者TNFα、IL6、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血浆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PB心脏冷停博液中加入腺苷注射液可明显减少CPB术中对心肌的损害,对术中肺保护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82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LC组(n=49例)及OC组(n=33),比较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趋势相同,ALT、AST、TBIL在术后1 d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3 d开始明显下降(P0.05),术后7 d达正常水平,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OC组IgG、CD3+(%)、CD4+(%)、CD4+/CD8+在术后1 d、3 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7 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 LC与OC均可造成患者术后短暂肝功能异常,但LC对术后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鼠体外循环(CPB)术致急性肾损伤时肾脏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P65和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变化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10):Sham组、CPB组和EPO组, Sham组建立CPB模型,不行体外转流,其余2组行体外转流,EPO组于转流前在预充液中加入3 000U/kg的EPO。分别于肝素化后转流前 (T0)和转流结束后(T1)、术后0.5 (T2)、1 (T3)、2 ( T4)和24 h (T5)检测血清肌酐水平, 术后24h取肾脏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 P65和ICAM-1表达。结果 术后CPB组各时间点与sham组比较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CPB组相比,EPO组的肌酐水平明显下降(P<0.05);CPB组肾组织中NF-κB p65及ICAM-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EPO组NF-κB p65及ICAM-1表达水平均低于CPB组(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EPO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质内空泡形成、间质出血明显减轻。结论EPO可抑制大鼠体外循环后肾脏NF-κB P65及ICAM-1表达,从而减轻大鼠体外循环引起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于8个时点测定2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血浆ET-1、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结果:血浆ET-1水平从开放主动脉后即刻(T3)开始明显升高,至CPB停机后6h(T6)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手术前(T1)水平(P<0.01);TXB2水平在阻断主动脉即刻(T2)时逐渐升高,在T3时点达到最高峰,之后水平逐渐下降,至CPB停机后12h(T7)降至正常水平;血浆6-Keto-PGF1α水平从T2时点起急剧升高,T3时点时达最高峰,之后水平逐渐下降,至CPB停机后24h(T8)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在CPB期间及CPB后动态监测病人血浆ET-1、TXB2及6-Keto-PGF1α可帮助综合判断病人情况,并可根据不同的激素代谢水平变化进行相应处理,如加入内皮素、血栓素A2拮抗剂或前列环素合成剂等,削弱缩血管效应,利于病人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4.
张良清  李立志  邵义明  彭雪  刘新  汤斌 《现代免疫学》2002,22(5):332-333,336
探讨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 (CPB )瓣膜置换病人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 32例心功能II~III级择期CPB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腺苷预处理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6例 ,腺苷组于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泵入腺苷进行预处理。分别在术前、CPB前、CPB毕、术毕、术后 2 4h各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以观察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 1b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TNF α、IL 6的水平。结果表明 ,术前及CPB前两组CD1 1b表达、TNF α及IL 6水平无明显差异 ,CPB毕、术毕、术后 2 4h时腺苷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与术前及CPB前相比 ,除IL 6 ,腺苷组中性粒细胞CD1 1b表达增加及TNF α和水平上升 ,但差异不明显 ;而对照组各指标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 )。可见腺苷预处理具有平抑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 1b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TNF α、IL 6的释放作用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评价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方法肠外营养组(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肠内营养组(EN组)术后第1日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日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瑞素,并逐步增大剂量,减少静脉支持。在术后各个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各项指标及营养免疫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 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EN组营养和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PN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围术期炎症介质的释放规律。方法 按入选标准筛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4例,均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术前(T1)、CPB30min(T2)、CPB结束后2h(T3)、12h(T4)、24h(T5)各时间点血清IL-6、IL-8、IL-10的浓度。结果 所有患者血清IL-6、IL-8、IL-10浓度在CPB开始后均升高(P〈0,01),于术后2h(T3)逐渐达高峰,术后12h(T4)逐渐下降,术后24h(T5)虽仍高于术前(T1)水平,但较高峰时(T3)已明显下降。结论 浅低温CPB术后患者血清IL-6、IL-8、IL-10浓度逐渐升高.术后2h达高峰.并于24h内恢复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快速、简便建立大鼠体外循环(CPB)脏器损伤模型,为研究CPB术后变化提供稳定、经济的实验平台。方法 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平均体质量(288.8±26.1)g,随机均分为sham组和CPB组,sham组仅实施右侧颈外静脉、双侧股动脉穿刺,CPB组实施穿刺插管并建立体外循环,在120 m L·kg~(-1)·min~(-1)灌注流量下维持60 min,监测并记录大鼠体质量、血压、血气等结果,分别于术后72 h取2组大鼠血清及肺、肝、肾检测。结果成功建立大鼠体外循环(存活率90%),术中与术后血气指标符合临床实际变化,血清指标及脏器病理显示肺、肝、肾损伤确切。结论本实验模型具有大鼠体质量低、预充液少、无需气管插管、体外管路组成简单等特点,并通过图片展示穿刺及转流方法,极大地简化和降低了建立大鼠CPB模型的难度。该模型术中及术后指标变化与临床实际相符,且大鼠存活率高、脏器损伤确切,因此可作为研究体外循环相关变化和评价治疗策略的可靠平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CPB)心瓣膜置换术中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细胞Bcl-2及线粒体的影响。方法:取2004年4月-2004年12月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随机分成2组,IP组(n=22):主动脉阻断前实行单次缺血2min和开放3min的IP方案,阻断主动脉后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进行手术;对照组(n=32):未进行IP方案,余步骤同IP组。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百分率(FS)及每搏心输出量(SV)变化,观察肌钙蛋白T(c-TnT)、Bcl-2蛋白表达以及电镜下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改变。结果:对照组术后EF、FS及SV均较术前降低,P0.05;IP组术前后EF、FS及SV变化不明显,IP组术后6h、24h、48h、72h及第5d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组术前Bcl-2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IP组为19.85±5.88,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为14.17±3.39,与术前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2组Bcl-2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5)。电镜观察:对照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膜模糊不清,部分线粒体膜破裂;线粒体嵴明显疏松溶解,大量空泡形成;IP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基本完整,线粒体嵴密集,电子密度增高,无空泡形成。结论:IP可能上调心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起保护作用,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顿挫伤后脑衰反应蛋白2(CRMP-2)在脊髓组织中的分布及基因表达变化。方法:采用Allen's重物法打击SD大鼠制备脊髓顿挫伤模型。采用BBB评分方法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观察CRMP-2在损伤脊髓中的定位,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观察CRMP-2在大鼠脊髓顿挫伤后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脊髓顿挫伤后,BBB评分结果表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下降,在损伤后1d,7 d,14 d,21 d和28 d的BBB评分逐渐恢复,但是仍然低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RMP-2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广泛表达在脊髓损伤后12 h,3 d,7 d,14 d和28 d,CRMP-2免疫阳性细胞数相比sham组均有明显的减少。定量qRT-PCR结果显示:脊髓顿挫伤后CRMP-2基因表达下降,并持续至术后28 d。结论:脊髓顿挫伤后,CRMP-2大量存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中,在损伤脊髓中的基因表达持续下降。结果提示脊髓顿挫伤后CRMP-2可能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迁移。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患者血中T细胞亚群、IL-2及Sil-2R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cute hemorrhagic cerebrovasculardisease,AHCVD)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易导致死亡和重残。AHCVD发病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对43例脑出血患者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进行了检测,目的在于探讨AHCVD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进而为阐明AHCVD的发病机制、病程演变提供线索,并为AHCVD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