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临床护理中,长期需要吸痰的病人,每次给病人吸完痰,分离玻璃接头前端无菌吸痰管后,其玻璃接头仍然长期连接吸引装置硅胶管,不方便放置,容易造成污染,且容易损坏玻璃接头。我科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软管连接吸完痰分离玻璃接头,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止血带在吸痰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利用止血带保护吸痰器连接管末端的玻璃(或塑料)接头,既方便、美观,又可保护玻璃接头不易被打碎,而且避免了吸痰连接管接头长期与吸痰管连接所造成的污染。经500多例长期吸痰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曾巧灵 《现代护理》2007,13(15):1394
有效吸痰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吸痰的病人很多,可每次吸痰后,分离污染的一次性吸痰管,连接吸痰管接口处不是用纱布包扎就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仅繁琐,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导致污染及交叉感染,从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影响了患者的恢复。现在我们采用了一次性引流袋接头帽来解决问题,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次性吸痰连接管剪去前端绿色接头部分,使其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时不易脱落、漏气。1.2每次吸痰结束后,反复冲洗吸痰管后分离污染的一次性吸痰管,取一次性引流袋接头帽1个,直…  相似文献   

4.
对巧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氧体会如下。 1方法 将一次性吸痰管前端原有小洞用胶布封闭,根据患儿鼻孔情况在吸痰管前端一侧管壁上剪开两小洞,在吸氧时使其对准并贴近患儿鼻孔处;然后将一次性吸痰管与氧气玻璃接头连接,代替鼻导管进行吸氧,最后用胶布固定吸痰管于患儿两侧面颊上。  相似文献   

5.
对巧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氧体会如下。1方法将一次性吸痰管前端原有小洞用胶布封闭,根据患儿鼻孔情况在吸痰管前端一侧管壁上剪开两小洞,在吸氧时使其对准并贴近患儿鼻孔处;然后将一次性吸痰管与氧气玻璃接头连接,代替鼻导管进行吸氧,最后用胶布固定吸痰管于患儿两侧面颊上。此方法适用婴幼儿,因鼻腔小,普通吸氧管较粗,插入鼻导管或鼻塞后,容易引起不适、哭闹,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避免导管插入鼻腔,患儿易于接受。2优点(1)能有效保证患者的氧气吸入。(2)取材容易,每天更换,一次性使用,避免感染。(3)避免导管插入鼻腔,减少了患儿的不适感,患者…  相似文献   

6.
有效吸痰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吸痰的病人很多,可每次吸痰后,分离污染的一次性吸痰管,连接吸痰管接口处不是用纱布包扎就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仅繁琐,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导致污染及交叉感染,从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影响了患者的恢复.现在我们采用了一次性引流袋接头帽来解决问题,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吸痰在抢救新生儿过程中很重要。吸痰管第一次送入呼吸道时无负压,只要不打开开关或不踩踏板即可。但是吸痰管1次以上送入呼吸道时无负压就有一定技巧,通过40例新生儿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方法吸痰管第一次由呼吸道抽出。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左手食指立即将吸痰管近玻璃接头口处折堵住玻璃接头口,此时吸痰管无负压,将无负压吸痰管送入呼吸道适宜处,食指松开踩踏板抽吸痰液。2 优点21 无负压将吸痰管送入呼吸道时能顺利进入呼吸道深部,达到有效吸痰。22无负压送入吸痰管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减轻新生儿痛苦,防止医源性感染。23 …  相似文献   

8.
笔者发现1ml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的外筒经过剪切制作后,完全可以代替以往的玻璃吸痰器接头,应用于临床效果很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取lml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的外筒作材料,在无菌操作下,用剪刀在lml刻度处剪断,同时剪掉乳头,留下的部分外筒即为简易的吸痰器接头。穴见图1雪2使用方法将在无菌操作下制作的简易吸痰器接头断面一端插入吸痰器的橡皮管内,衔接处用胶布缠绕固定;另一端与吸痰管连接即可吸痰。吸痰操作完毕,把该接头插入盛有1:200的8.4消毒溶液瓶中浸泡消毒备用。3优点以往都是采用设备科从厂家购买来的玻璃接头。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玻璃接头一不小心就会落地摔破,且非常难于拔出。更换缺损的玻璃接头时很容易划破手指,造成误伤。由于内孔太小,清洁起来不方便,浸泡消毒效果差。经常更换,增加支出。尤其在抢救病人时,如果玻璃接头一旦摔破缺损,吸痰管无法及时与之连接,延误了抢救时机,病人的痰液堵塞,将会造成窒息死亡。改用简易的吸痰器接头后,我们察觉这种接头不但摔不破还极易拔出;它经过环氧乙烷灭菌完毕,灭菌效果达标。价格便宜,制作简单,节省了医院开支;特别是在抢救病人拉动吸痰器的过程中,因为接头不可能损坏,所...  相似文献   

9.
吸痰管接头的安全放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痰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将吸引管连接玻璃接头吸痰,用毕将玻璃接头置入玻璃空瓶,此种放置方式存在着玻璃接头易脱落、破碎等问题.为此我们改进了吸痰管接头的放置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静  刘家英  王琏 《全科护理》2014,12(1):86-86
正中心吸引装置是临床上常备的急救仪器之一,而吸痰术则是急救技术里一项重要操作。但在目前临床工作中,中心吸引装置常因玻璃接头内径过细影响吸引效果,或玻璃接头外观过于光滑吸痰管易滑脱,甚至有时会被痰痂或血痂阻塞而导致导管没有负压。因此,我科将一次性成人吸痰管用于中心吸引装置导管的连接固定。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法方法先将科内一次性成人吸痰管根据病床数准备,每个床单位配备一根吸痰管,然后把吸痰管的管端固定于吊塔适当处。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安全的吸痰器接管保存方法.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传统方法将接管置于装消毒液的玻璃瓶内;改良法将1根无菌吸痰管固定在吸引器或床头的适当位置,接头端游离,吸痰完毕后将玻璃接管接在该吸痰管的游离接头上.同一个患者用同一个吸痰器,2种接管保存方法每24 h交替进行.比较2种方法的接管滑脱污染次数,分别在玻璃接管、消毒液瓶,吸痰管接头上取样做细菌培养并做比较.结果 2种方法接管滑脱污染次数,玻璃接管、消毒液瓶、吸痰管接头菌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用吸痰管固定和保护吸痰器接管,优于传统的将接管置于装消毒液的玻璃瓶内,此方法简便安全,取材方便,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儿的特点是易哭闹、好动,护士一个人吸痰时,为了固定好小儿头部,采用左手固定头部方法,使患儿哭闹而不能动,保证吸痰顺利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护士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摄住吸痰管靠近玻璃接头部位,其他3个手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扰、伸直,稍用力固定小儿右侧耳下脸部位置,力度使小儿头部不能动为宜,右手插管吸痰。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控制吸痰管松紧,插管时捏紧,使管内无负压,吸痰时松开。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吸痰装置是用玻璃接头连接橡胶管与吸痰管。吸痰完毕后将玻璃接头插入固定在床头栏的装有消毒液的玻璃瓶中浸泡备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临床上采用一次性使用连接管连接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痰,一次性使用连接管每天更换1次。我院自2004年1月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空筒替代玻璃瓶盛放连接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理工作中,吸痰器连接管接头暴露于空气中,易形成污染,不符合无菌原则及感染管理要求.我科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袋保护连接管接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使用方法 吸痰时,纵向对半撕开吸痰管包装袋至约1/3~1/2处,按无菌原则取出吸痰管后,将外包装袋置于清洁干燥处备用(未撕开的外包装袋下端形成一无菌袋);吸痰完毕,将连接管接头插入备用的无菌袋至底部,将上端撕开部分反折缠绕后,用2~3 cm医用纸质胶布环形缠绕1周即可.  相似文献   

15.
1一次性1ml注射器应用于吸引器吸痰及痰标本的留取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规使用玻璃接头连接吸引器的橡胶管和吸痰管,但玻璃接头易破碎,且需要反复消毒,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选用1 ml注射器针筒代替玻璃接头取得满意效果,并由此解决了痰标本不易留取的难题。1.1用物及方法取1 ml注射器,弃活塞,留针筒,用剪刀去除针筒上端突出的针翼,使针筒呈柱形,将注射器针筒接在吸痰器硅胶管与吸痰管之间,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吸痰。留取痰标本方法,取无菌1 ml注射器,取下活塞放于无菌容器中,用无菌剪刀去除针筒上端针翼,将针筒连接于吸痰器硅…  相似文献   

16.
吸痰在气管插管中应用广泛,在一些长期卧床不能自主咳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效的吸痰显得格外重要。临床常用的成人吸痰管约40cm长,有时不能深入到气管甚至支气管吸痰。我们在临床中采用自制吸痰管,增加了吸痰管的长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一些心得,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7.
马国蓉 《全科护理》2011,9(31):2839-2839
在我科,由于病人都不便于下床活动,容易便秘,医生一般会要求进行开塞露60mL~100mL灌肠,通常习惯将3支~5支开塞露直接挤进肛门。我科采用一种简便的灌肠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方法将1根一次性吸痰管,前端抹上液状石蜡;剪掉接头,直接接上50mL注射器(不带针头),拔出注射器活塞;将吸痰管前端折叠,向注射器内倒入开塞露,然后将吸痰管插入病人肛门5cm~10cm,抬高注射器位置,液体会自动注入,如果觉得速度  相似文献   

18.
重症病人由于长期卧床,痰液无法自行咳出,痰液留在口腔及牙缝等内,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因此对重症病人的吸痰及口腔护理十分重要。现有吸痰管在给病人吸痰时,往往还有痰液等分泌物残留在口腔、牙缝、舌苔等,传统的口腔护理不能彻底清洁口腔及去除牙菌斑,从而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给病人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进行痰细菌学培养,必须准确地留取痰标本。一般意识清醒的患者,可自行将痰咳至容器内,而昏迷、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留取痰标本时,就有一定的困难。在工作中,对不能自行咳痰的患者,采用负压吸引器吸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从1995年开始,采用一种新的留痰方法,进行了86人次的实践,效果满意,简便易行。1材料及使用方法1.1取一次性无菌输液器,将茂菲氏滴管两端近1cm.处剪下。1.2将茂菲氏滴管上端与吸引器玻璃接头相连,滴管下端与吸痰管相连。1.3打开吸引器,左手拇指将接头下端塑料管折屈压住,右手用无菌镊夹住吸痰管…  相似文献   

20.
对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然而吸痰所引起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我院ICU对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提高了吸痰效果,减少了吸痰引起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