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李翠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0,7(6):149-149,152
目的:调查我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变化及改水防氟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于2009年5月份,分别抽取了轻、中、重3个病区的3个村作为监测调查点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水氟、尿氟、儿童氟斑牙、成人临床氟骨症。结果:轻、中病区改水防氟防治效果较明显,重病区防治效果不理想,我市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工作任重道远。结论:只要采取有效的降氟改水措施,坚持长年饮用低氟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盐池县属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县(高原型重病区),根据“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方案”的标准和具体要求,我们于1991年10月选择该县城郊乡沟沿村、王乐井乡郑家堡村、马儿庄乡老盐池村(均为已改水重病区)为监测点进行全面调查,掌握了该监测点地氟病的病情底数及其动态,防治工作进展和预防措施效果,为今后指导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宁夏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改水后病情的消长情况,为今后地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对监测县改水设施使用、运转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对工程井水、居民户饮用水及8~12岁儿童尿样中的氟进行检测.结果 1991-2007年度监测的盐池县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1991年最高83.33%,2003、2004年最低21.43%;3个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尿氟几何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多数年份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尿氟几何均数超出国家标准;成人氟骨症临床症状体征检出率及X线阳性检出率随着人群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监测村居民家中饮水氟含量有超标现象.结论 对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换水源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而对改水后设施的管理、供水保证以及水氟含量的稳定等是保证防治措施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遵照国家卫生部的安排从1991年起在盐池县的沟沿村,郑记堡村,老盐池村设3个监测点,连续8年监测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了解防治效果。方法 参照《全国地方性中毒重点监测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个监测点8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监测前的95.5%,72.4%,96.0%,改水8年后分别下降为46.1%,7.6%,67.7%;尿氟值由监测前的2.84mg/L,2.13mg/L,3.8m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况。方法按照《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抽取33个病区县为重点监测县,调查全县防治措施落实进度、集中式和分散式改水设施使用情况,并在每县选择2个改水历史重病村为监测点,监测居民户饮水氟含量、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和即时尿氟含量。结果27个监测县开展了监测工作,改水率6.76%~100.00%,平均31.49%;改水工程水源合格率76.38%,正常使用率62.85%,工程报废率19.20%;50个监测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0.00%~85.71%,平均24.52%,36个病村检出率已在30.00%的控制线以下;儿童尿氟含量0.10~20.80m g/L;居民饮水氟0.11~8.50m g/L。结论各县改水降氟措施落实进度差别较大,大部分改水工程符合防病要求,全省饮水型地氟病重病区的病情得到了一定控制,个别已改水病区居民饮水氟和尿氟仍处较高水平,氟危害依然存在;中东部病区应加大防治措施落实和工程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宁夏地氟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宁夏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要求,对宁夏盐池县等9个项目县27个自然村改水情况、水氟含量和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监测结果显示27个村有22个已改水村、5个未改水村。22个改水村涉及18个改水工程,16.67%间歇运转、17.78%水氟含量超标;在未改水村,有60.00%村水氟含量在1.2 mg/L~2.0 mg/L之间,20.00%村水氟含量在2.0 mg/L~4.0 mg/L之间。对监测村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监测,未改水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明显高于已改水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已改水工程中存在个别改水工程不能正常运转和水氟含量超标现象,未改水村儿童氟斑牙高于已改水村,改水措施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和《201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选择6个病区县,每个县选择3个病区村作为监测点,调查监测村的改水情况,测定水氟含量;检查全部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水氟含量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依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208—2011)进行诊断.结果 16个已改水村中,水氟合格工程9个,占56.25%(9/16),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9.49%(162/831),氟斑牙指数为0.3;水氟超标工程7个,占43.75%(7/16),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0.56%(273/673),氟斑牙指数为0.9;2个未改水村,水氟含量均>2.0 mg/L且≤4.0 mg/L,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6.32%(49/87),氟斑牙指数为1.4.结论 山西省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比较严重,部分病区流行趋势严峻,需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8.
李岐  刘忠海 《吉林医学》2013,34(24):4964-4965
目的:了解农安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为制定新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对农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进度,改水工程覆盖自然屯数,覆盖病区人口,正常运转率,水氟含量进行调查。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氟斑牙诊断方法。结果:截止2012年12月,农安县381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累计完成改水工程379个,改水率为99.47%。受益人口为13.9016万人。其中重病区全部改水,改水率为100%。监测改水工程10个,正常运转率为100%,水氟含量合格率90%。检查8~12岁学生63人,氟斑牙检出率14.29%。结论:全县基本完成了改水工作。病区群众饮上了低氟水。氟斑牙检出率已达到非病区标准,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发展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安阳市16个氟中毒病区村水氟及氟中毒病情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改青 《当代医学》2009,15(32):161-162
目的了解安阳市氟中毒未改水和改水病区防治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制定新的防治策略和监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2005~2004年安阳市第二次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按照轻、中、重病区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共抽取16个自然村开展监测。监测内容:所有调查村水源水氟浓度、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病情;8个村8~12岁儿童尿氟;5个村成人骨X线。结果改水村改水前后水氟浓度均值分别为3.33mg/L和1.06mg/L,差异显著;改水村和未改水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72.92%和87.68%,尿氟几何均数分别为0.86和0.66,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分别为14.07%和10.07%,X线检出率为3%和0。结论氟中毒病区实施改水后降低了永氟,但是氟中毒病情控制效果差。今后应加强改水工程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增强病区群众防病意识,提高防病改水效益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盐池县饮水型氟中毒流行现状,评价改水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柳树梁等22个降氟改水工程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同时对3个监测村(屯)病情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病情进行监测.结果 截止2011年累计完成改水工程20个,改水率为70.43%.2010年改水工程正常运转18个,间歇运转0个,报废2个;2011年改水工程正常运转20个,间歇运转0个,报废2个.2010年改水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55.60%)与未改水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84.21%)有统计学意义.2011年改水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69.57%)与未改水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池县降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较好,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改水降氟防制地方性氟中毒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阿县是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之一,均属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自1980年实施以改水降氟为主的防治措施以来,已投资50余万元,兴建各种类型的改水降氟工程近20处,对25个病区村进行了降氟改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按照上级部署安排,采取打深水井、改换水源的方法,积极进行降氟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为系统观察20年来防治效果,我们选择部分改水点进行了长期监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掌握临猗县地氟病病情动态和防治效果,为不断改进和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山西省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要求,采集临猗县氟病区村饮用水及非病区村新启用的生活饮用水水源,进行水氟含量测定。结果:共测定342份病区村水样和7份新启用的饮用水源水样,水氟含量在≤1.00mg/L的非病区村133个.〉1.00mg/L的病区村216个,最高达10.00mg/L,7个新启用的饮用水源村,有5个村水氟含量超标。坡下的氟病区村远多于坡上。已改水降氟的276个病区村,130个水氟含量达标,未改水的66个病区村,只有1个病区村水氟含量达标。276处改水降氟工程中,有219处仍在使用,仅有130处水氟含量达标。停止使用的57处改水降氟工程水氟含量均超标。结论:(1)改水降氟防治效果显著,病区缩小;(2)出现新的病区,防治任务依然艰巨;(3)改水降氟工程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掌握监测点氟中毒病情现状、消长和发展趋势,降氟措施现状,在按照贵州省"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方案"的基础上制定的"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完成  相似文献   

14.
<正> 根据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要求,我们确定固安县为重点监测县,该县的南小营,蒲落垡和李洪庄为监测村,进行长期监测,旨在了解改水降氟后地氟病的流行趋势和病情变化,为指导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1年至1992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监测县及监测村的基本情况 固安县位于廊坊市西部,,辖16个乡,421个自然村,总人口37万5千人。截止到1990年底调查统计,全县8个氟病区乡,82个自然村饮水氟含量超过1.0mg/L,均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 2 监测内容、检验方法和诊断标准,均按《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册》的规定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和改炉改灶,提高病区居民健康意识和改变不良卫生行为,预防控制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方法:对病区进行改炉改灶需求评估,包括基本情况、儿童氟斑牙和氟骨症病情、尿氟等指标的监测;利用宣传挂历、小册子、课程表、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运用改炉改灶技术降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对居民的危害。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宣传.病区居民和学生的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86.87%和83.73%,完成改炉改灶70341户,其中改炉55734个,改灶60109个,炉灶合格率为97.53%,炉灶正确使用率为98.84%:测定19个乡镇28个村1336份学生尿氟,几何均数为0.72mg/L,平均数为0.93mg/L,范围为0.07—12.38mg/L之间。结论:坚持采取健康教育为先导,以改炉改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秦玉达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950-2951
目的:了解东阿县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和防氟改水设施的使用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总结东阿县20余年来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工作经验,全面掌握改水降氟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工作现状及防氟井的使用情况。结果:病区病情控制较好,改水降氟工程停用报废现象严重;防氟井破损较普遍。结论:病区破损防氟井需尽快修缮,为巩固防治成果需有维修资金和完善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及时掌握赣榆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氟病区及可疑村的病情动态,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所有病区村按轻、中和重病区分为3个类型,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每类各选一个村。每村随机采集出厂水水样和末梢水水样3份,测定水氟浓度。各监测村调查全部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每个年龄段选择6人,共计30份,检测尿氟含量。16岁以上常住在村人口开展临床氟骨症检查,检测成人临床氟骨症病情。结果改水村的水氟值均在国家标准的范围内,未改水村的水氟值超标严重。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检出率55.35%(62/112);共检测儿童尿氟90份,尿氟中位数为1.78 mg/L,已改水村氟斑牙检出率和未改水村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P<0.01);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16.60%(304/1 832)。结论有效改水对赣榆县控制饮水型地氟病中毒病情发挥了作用,但还需要长期巩固。未改水的高氟水源村应尽早采取改水措施,以降低水氟对儿童牙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吕文辉  卢杰  范桂生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02-1502,1530
目的了解2009年泉州市地方性氟中毒地区改水降氟防治效果,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参照WS/T90-1996改水降氟措施效果评价标准和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对全市29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检测水、尿中氟的含量以及氟斑牙、氟骨症的发病情况。结果洛江区、南安市、永春县、安溪县水氟含量均数分别为0.31mg/L、0.19mg/L、0.30mg/L、0.42mg/L,均小于1.0mg/L。当地出生并在当地生长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28.26%、7.32%、19.05%、15.54%,均小于30%。儿童尿氟含量几何均数分别为1.05mg/L、1.06mg/L、0.79mg/L、1.25mg/L,均小于1.4mg/L。安溪县16岁以上人群临床检查氟骨症患病率1.27%,X线检查氟骨症患病率12.0%。结论洛江区、南安市、永春县、安溪县改水降氟取到明显效果,氟中毒病情得到基本控制。但个别病区村水氟、尿氟含量较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衡水市历史高氟区人群受地方性氟中毒危害程度,以便更好地开展辖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为政府制定防治规划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方法对衡水市辖区11个县的历史上水氟值超标病区村进行改水情况、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调查以及病区村所有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结果共对2 685个行政村开展了现状调查,对75 930名8~12岁儿童开展了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改水率为93. 78%(2 518/2 685),改水后水氟含量超标率为51. 67%(1 301/2 518),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6. 09%(34 994/75 930)。结论衡水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水质质量需要改善,有效改水后儿童氟斑牙病情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动态地了解地方性氟中毒情况,为制定海原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11年对降氟改水工程实施监测,对监测点8~12岁儿童依照Dean’s法诊断标准进行氟斑牙检查,同时采集尿样,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水氟和尿氟含量。结果至2010年底,改水工程覆盖率92.21%,受益人口占病区人口的91.58%。贾塘王塘水氟含量为0.22~0.48mg.L-1,贾塘后塘水氟含量为0.24~0.56mg.L-1之间,4年连续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关庄窑儿水氟含量为1.05~1.1mg.L-1之间。2008年王塘和后塘氟斑牙的患病率在30%以上,其它年份均在30%以下,氟斑牙以轻度为主;2008、2009、2010年氟斑牙指数为0.25,2011年氟斑牙指数为0.23;尿氟总体几何均数有下降趋势。结论宁夏海原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92.21%自然村实现了降氟改水,地方性氟中毒基本得到了遏制,氟斑牙患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