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危重患者术后肠外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对5例妇科危重患者行NRS筛查,给予肠外营养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得到纠正,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在胃肠功能恢复之前,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及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精氨酸强化的肠外营养对危重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进行肠外营养的危重病人38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肠外营养组)(n=20)和精氨酸组(精氨酸强化的肠外营养组)(n=18)(加入精氨酸20g于3L袋中),肠外营养支持1周。第1、4、7天测定IgG、IgA、IgM、IgE,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精氨酸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氨酸强化的肠外营养改善了危重病人的免疫功能,提高了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精氨酸强化的肠外营养对危重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进行肠外营养的危重病人38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肠外营养组)(n=20)和精氨酸组(精氨酸强化的肠外营养组)(n=18)(加入精氨酸20g于3L袋中),肠外营养支持1周。第1、4、7天测定IgG、IgA、IgM、IgE,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 精氨酸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氨酸强化的肠外营养改善了危重病人的免疫功能,提高了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总结普通外科 5 8例危重病人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经验。 5 8例病人中消化道瘘 7例 ,重度营养不良 31例 ,严重感染 10例 ,肿瘤放疗、化疗 5例 ,门脉高压术后 2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 2例 ,肠克隆病 1例。分别给予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表明营养支持后体重增加 ,吻合口瘘愈合。就危重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意义、方法及原则进行讨论。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普外科危重病人58例@董君佩$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戴斌$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陈涌鸣$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相似文献   

5.
ICU是一个性质特殊的护理单元,它的工作特点是危重患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治疗、护理、观察项目繁杂[1]护士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大,工作压力大,技术要求高,抢救任务繁重,应急任务重,护士长管理压力大,除了需要先进的仪器来协助观察及支持病人外,还需要大量高素质及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医治和护理危重病人,从而逆转病人严重的生理功能衰竭,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2]因此,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ICU护士数量多,护士长工作任务繁重,管理压力大,故在ICU设立护理组长能很好地协助护士长管理科室,达到减轻护士长的管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营养支持更为重视,目前已成为临床对危重症病人生命支持和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EEN)或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可有效地挽回病人的生命[1]。  相似文献   

7.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肠外营养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道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ion,TPN).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针对严重创伤、感染、脏器功能障碍和大手术后的危重患者,此类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分解代谢亢进.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和术后恢复[1].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目前TP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提高危重患者的耐受力及救治成功率,改善手术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外科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9.
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研究ICU危重病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对ICU中56例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肠内营养支持组32例,肠外营养支持组24例.结果:本组病人52例康复,4例死于原发病.经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前清蛋白明显升高(P<0.01),血清清蛋白和血红蛋白亦有升高(P<0.05);而肠外营养支持后,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对比,肠内营养支持组病人血清前清蛋白和清蛋白均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无显著差异.结论:ICU危重病人救治中,应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及营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自60年代以来,胃肠外营养(PN)挽救了大量危重病人和肠功能衰竭患的生命,但输用脂肪乳剂后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增强还是抑制,还存在着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11.
全营养混合液在84例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肠外全营养混合液(TNA)支持,改善危重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对内,外科13种疾病84例危重病人进行肠TNA支持,最长的为61天,最短的为5天,平均20.5天,结果 13例术前严重营养不良的结肠癌病人,经营养支持后顺利地接受了手术治疗,36例机械通气病人,31例一次脱机成功,一次脱机成功率高达86.1%,其余病人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应用肠外TNA支持是治疗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深静脉插管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燕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69-170
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及医疗水平提高,疾病的诊治手段也不断提高。多种手术病人及重病人,肠外营养是支持生命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促使机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对这种病人建立有效静脉营养通道致关重要。但是深静脉插管护理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病人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7例危重病人行血液净化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监测指标,初步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护理的重点包括心理护理、管道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液体平衡和血糖的监测.结论: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管路通畅,根据凝血象调整抗凝剂用量,监测血糖、电解质和生命体征是危重患者成功、安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卒中危重病人急性期采取不同营养支持方案的对照研究,探讨卒中危重病人急性期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50例急性卒中病人按照随机单盲原则分为入院发病24 h内给与单纯肠内营养组及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间肺部感染、胃潴留、上消化道出血、低血糖及高血糖的发生率。以20 d转出ICU为终点事件,Kaplan-Meier法比较分析两组之间差异。结果 :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PN+E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在高血糖和低血糖发生率上无差异(P0.05),EN组胃潴留及上消化道出血、腹泻及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PN+EN组(P0.01)。结论 :危重卒中病人急性期采取肠外联合肠内序贯营养可降低肺部感染、胃潴留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可能缩短ICU住院时程。  相似文献   

15.
血清前白蛋白的测定在营养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多年来,肠外营养(PN)及肠内营养支持(EN)从理论到实践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特别是挽救危重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与此同时,以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EM)为核心的各种营养不良问题仍严重地影响着广大病人的疾病进程,甚至威胁着他们的...  相似文献   

16.
CCU是集心血管危重病人治疗的科室,抢救患者生命,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器官功能障碍是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一一皮肤,皮肤出现问题,其功能受损,不仅增加治疗护理难度,而且易出现医疗纠纷,因此,预防危重病人的皮肤问题,保护人体皮肤功能受损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精氨酸强化肠外营养对外科危重病人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精氨酸强化肠外营养对术后外科危重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危重病人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精氨酸强化肠外营养和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肠外营养。营养支持前后分别检验T细胞亚群(CD3^ 、CD4^ 、CO8^ ),NK细胞活性,IL-2受体浓度。结果营养支持后9天实验组CD4^ 、CO4^ /CO8^ 、NK细胞活性、IL-2受体浓度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统计学差异显,而对照组所有指标改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精氨酸强化肠外营养可以改善外科危重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探讨危重、应激病人合理的营养支持模式。对 2 5例普外科危重、大手术后病人进行全肠外 (TPN) -部分肠外 (PN)、部分肠内 (EN) -全肠内 (TEN)序贯营养支持 ,观察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有明显改善 ,营养支持平均时间 16 .3天 ,其中 TPN7.2天 ;PN、EN4.6天 ;TEN4.5天。并发症 :导管并发症 1例 ;代谢并发症 2例 ;严重腹泻 1例。结论 :TPN- EN、PN- TEN序贯营养支持模式是危重病人较合理的实用模式。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在普外科大手术后危重病人的应用@姜海平$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ICU科危重病人镇静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于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64例ICU科危重病人进行镇静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64例ICU科危重病人在镇静诊疗中进行护理,其中有49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14例引发肺部感染,有1例死亡。结论在对ICU科危重病人进行镇静治疗的护理过程中,对病人的用药量、生命体征的观察、对影响病人情绪因素的控制度是防止引起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加强危重病人应用全肠外营养display status支持的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