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用优碘联合石碳酸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110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眼。观察组:先用优碘滴眼后用石碳酸烧灼角膜溃疡再用氟康唑眼膏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包眼。对照组:用碘酊烧灼角膜溃疡再用氟康唑眼膏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包眼。观察碘酊和优碘联合石碳酸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可行性,并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观察组55眼用优碘联合石碳酸烧灼角膜溃疡创面所有溃疡愈合,病程缩短,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优碘滴眼联合石碳酸烧灼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中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孙昱昭  刘贤洁  白雪  才娜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819-1822
目的:评价自体结膜瓣覆盖术对深层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

方法:分析于2010-05/2011-10在中国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行自体结膜瓣覆盖术的14例深层角膜溃疡患者的预后。14例患者中包括6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7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和1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结膜瓣遮盖术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用氟康唑冲洗角膜溃疡,细菌和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用庆大霉素液体冲洗角膜溃疡。根据角膜溃疡大小不同采取部分或全部结膜瓣覆盖术。术后根据不同的角膜炎类型使用不同的抗菌素共4wk。所有的患者术后均随访观察结膜瓣存活情况、并发症及视力恢复情况,随访时间达10~18mo。

结果:所有患者经历1次手术后均痊愈(治愈率为100%)。除1例结膜瓣脱落外,其余患者术后2wk自体结膜瓣均存活并与角膜溃疡处贴附紧密(85.71%)。这13例患者的结膜瓣在随访观察期间内逐渐变得透明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缩。1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术后3mo时角膜炎复发,在使用那他霉素眼液点眼3wk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3mo时并发浅前房。1例患者术后10mo并发后弹力层膨出。1例患者术后1a并发了青光眼。所有的患者成功地保留了眼球,但视力提高不明显。

结论:自体结膜瓣覆盖术治疗深层角膜溃疡有效,但是术后长期观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20-01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87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44眼,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术)与对照组(40例43眼,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随访至术后12mo,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上皮愈合、翼状胬肉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术后6、12mo时视力变化情况均无差异(P>0.05); 两组术后1、3mo时角膜散光度、SAI、SRI较术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术后3mo时角膜散光度及术后1、3mo时SAI、SRI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术后1wk时角膜上皮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 vs 46%,P<0.05),至术后2wk两组角膜上皮均愈合; 两组术后12mo内未见翼状胬肉复发,术后6、12mo时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均无差异(P>0.0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7% vs 14%,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均可获得可靠的疗效,且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在改善角膜散光度、角膜创面规则形态上优势更显著,更利于角膜创面恢复规则形态。  相似文献   


4.
结膜瓣遮盖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11/2010-11收治的13例1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其中有外伤史10眼,原因不明者3眼。对上述患者行病灶清除,进行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结果:患者12例12眼1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1例于术后1wk前房积脓逐渐增多,结膜瓣溶解脱落,再次手术得到控制。13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术达到治愈角膜溃疡,保存眼球的目的。结论:对于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疗效、自觉症状评分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01/2016-05我院收治的角结膜干燥症患者100例200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100眼。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泪液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人工泪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愈20例40眼,有效26例52眼,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BUT及F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和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U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泪液中TNF-α、IL-6及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泪液中TNF-α、IL-6及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

结论:普拉洛芬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和体征,控制感染,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1-01/11收治的30例30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患眼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 结果:17例17眼1次手术,结膜瓣遮盖良好,角膜溃疡治愈; 7例7眼1次手术,1wk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继续用药10d~2mo角膜溃疡治愈;2例2眼1次手术,1wk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经2次手术,结膜瓣遮盖良好,角膜溃疡治愈;4例4眼1次手术,1wk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治疗过程中角膜溃疡穿孔,而行角膜移植术。30例30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总治愈26例26眼,治愈率87%。 结论: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可以尽可能挽救眼球,保留残存视力,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病灶清创术加结膜瓣遮盖对不同程度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26例(26眼)病灶清创术加结膜瓣遮盖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15例早期者全部一次手术治愈,11例前房积脓者6例复发.结论 病灶清创术加结膜瓣遮盖对早期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Bcl-2和Bax在结膜松弛症患者的结膜组织中的表达状况。

方法:HE染色观察松弛结膜组织的组织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结膜松弛症患者松弛结膜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状况,并与10例正常结膜组织进行比较。

结果:松弛结膜组织鳞状上皮增生间质中有淋巴、浆细胞浸润,Bcl-2在松弛结膜组织中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Bax在松弛结膜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r=0.432,P>0.05),Bcl-2与Bax阳性表达间无相关性。

结论:Bcl-2和Bax表达失衡可能在结膜松弛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6例(26眼)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情况。结果26例中除一例手术失败外,全部一次手术治愈。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结膜瓣遮盖术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简捷易行、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有效方法。

方法:将126例126眼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56例,采取翼状胬肉上结膜反向移植联合生物羊膜遮盖术; B组70例,采取生物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24mo。

结果:A组术后5~7(平均5.62±1.38)d角膜上皮修复; B组角膜创面7~10(平均7.38±1.12)d愈合,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4.307,P<0.05)。A组56例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5.4%; B组70例患者中有12例复发,复发率为17.1%。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翼状胬肉上结膜反向移植联合生物羊膜遮盖术能有效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相似文献   


11.
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19例19眼进行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其中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大蒜素、那他霉素眼液、斯皮仁诺等,观察治疗前后角膜刺激症状、视力、角膜溃疡愈合等变化。结果:术后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减轻,治疗1mo后17眼结膜伤口愈合,视力:光感~0.3。另2眼复发加重,其中1例放弃治疗,因穿孔发生眼内炎,选择眼球摘除1例。术后1a,6例患者打开结膜瓣,角膜上皮平复,角膜白斑4例和斑翳2例。结论: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是一种有效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前房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前房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临床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并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患者;试验组: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并于术中,术后第3,10d前房注入氟康唑0.1mL(0.05mL 2g/L氟康唑+0.05mL生理盐水)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结果:随访观察3~6mo,对照组复发率11%,试验组均未见复发。结论: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前房注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并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李娟  王卫华  谢慧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115-2117
目的:探讨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01/2016-01在我院治疗的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3例83眼,其中接受药物治疗患者36例36眼,接受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患者47例47眼,两组进行真菌培养及菌属鉴定,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
  结果: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89%,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状菌类型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药物治疗,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酵母菌类型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0%、78%,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好,且操作简单;对药物治疗不佳的丝状菌型角膜溃疡,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透明质酸钠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06-06以来,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共178例178眼,其中2006-06/2008-06期间共81例81眼作为对照组,接受以那他霉素及氟康唑为主的传统抗真菌方案治疗;2008-06/2010-03期间97例97眼作为治疗组,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组97例,平均住院时间14.15±4.23d,治愈90例,治愈率92.8%,好转5例,占5.2%,无效2例,占2.1%,最终视力>0.3者占51.6%。对照组81例,平均住院时间17.26±6.23d,治愈69例,治愈率85.2%,好转7例,占8.6%,无效5例,占6.2%,最终视力>0.3者占39.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有效率及最终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最终视力好于对照组。结论:透明质酸钠可促进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提高治愈率,减少角膜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5.
AIM: To study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removal of the necrotic corneal tissue combined with conjunctival flap covering surge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S-OCT in treatment of fungal keratitis. 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done to 10 patients (10 eyes) who had accepted removal of the necrotic corneal tissue combined with conjunctival flap covering surgery for fungal keratitis,the diagnosis by corneal scraping and smear examination or confocal microscopy check hyphae.Local and systemic antifungal therapy more than one week for all patients, corneal ulcer enlarge or no shrink.Slit lamp microscope examination the diameter of corneal ulcer about 2mm-4mm.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examine the depth of corneal ulcer between 1/3-1/2,infiltrate corneal stroma about 20um-80um,the diameter of corneal ulcer about 3mm-6mm.Type-B ultrasonic exclusion endophthalmitis. Complete removal lesions until transparent of stroma, make conjunctival flap equal or greater than ulcer 1mm nearby conjunctiva. Continued antifungal therapy. The vision, fungal recurrence, conjunctival flap rollback or desquamate were analysed. RESULTS:Ten patients had success done this surgery, the corneal ulcer was not enlarge and healing afteroperation.7 cases were bridging conjunctival flap and 3cases were single conjunctival flap. Preoperation vision above 0.1 had 8 cases,7 cases had vision above 0.1 one week after surgery, while 1 cases vision droped from 0.3 to 0.05.There was not recurrent for fungal,2 cases conjunctival flap rollback:1 case was bridging and 1case was single flap, no conjunctival flap desquamate. CONCLUSION: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to perform removal of the necrotic corneal tissue combined with conjunctival flap covering surge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S-OCT in treatment of fungal keratitis which werenot sensitive or aggravate for antifungal drug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干燥综合征(SS)继发深层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分析,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确诊SS后并于我科检查发现继发深层角膜溃疡的患者16例17眼。SS的诊断和治疗采用2002年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和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的SS诊断及治疗指南。根据角膜移植手术是否联合结膜瓣遮盖将患者分为单纯角膜移植组(7例7眼)与联合结膜瓣遮盖组(9例10眼)。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都进行了睑裂缝合。检测并记录各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手术前后溃疡和穿孔及视力改变情况。结果 术前,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显示,16例患者32眼术前泪液分泌均缺乏;单纯角膜移植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为(0.83±0.68)mm,联合结膜瓣遮盖组为(0.50±0.62)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术前,单纯角膜移植组患者溃疡直径为(2.50±0.83)mm,联合结膜瓣遮盖组为(3.00±0.91)mm,两组溃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单纯角膜移植组溃疡穿孔1例,联合结膜瓣遮盖组穿孔2例,两组溃疡穿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单纯角膜移植组溃疡复发5例(71.43%),联合结膜瓣遮盖组0例,两组溃疡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单纯角膜移植组患者视力0.05~0.10者2例2眼较术前视力增加,但因溃疡复发再次手术视力下降者5例5眼。术后,联合结膜瓣遮盖组患者视力0.10~0.20者6例6眼,0.20~0.30者2例2眼;视力增加8例8眼(80%),无变化1例2眼(20%)。结论 角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SS继发深层角膜溃疡能更好地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蚕食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5/2018-05在我院就诊的蚕食性角膜溃疡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糖皮质激素组,各100例。糖皮质激素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联合组在糖皮质激素组的基础上给予环孢素A治疗。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评估生存质量,检查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CR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生存质量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CRP、IL-6水平低于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后,生存质量高于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结膜充血消退时间、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低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糖皮质激素组,复发率低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激素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近视性弱视患儿分组,对照组予短小遮盖+近距离功能性视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屈光动态变化、BCVA、弱视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近视性屈光度与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 观察组治疗1a后的近视性屈光度、年均屈光度变化值和弱视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BCVA优于治疗前,治疗1a时优于治疗6mo(P<0.05)。

结论: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可有效降低年平均屈光度变化值,矫正最佳视力,降低弱视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