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采用超声造影(CEUS)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特征与斑块中新生血管及弹性蛋白形态等病理特征及其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2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根据6个月内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非致死性脑卒中将其分为症状组(n=40)和非症状组(n=84),比较组间CEUS增强等级差异;其中60例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并获得病理学结果,评价CEUS增强等级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弹性蛋白形态的相关性;以Ⅱ级增强为标准判断斑块易损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CEUS判断斑块易损性的效能。结果 症状组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等级高于非症状组(P<0.05)。斑块CEUS表现为0级增强时,其内弹性蛋白以波浪状为主;Ⅱ级增强时,以平直或断裂状为主;不同增强等级斑块弹性蛋白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CEUS增强等级与其微血管密度(MVD)呈正相关(r=0.62,P<0.01)。CEUS判断斑块易损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36%、61.91%、78.00%和57.00%。结论 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较多,其CEUS增强等级与新生血管数量及弹性蛋白形态有关;CEUS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斑块特征评估植入支架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风险。方法 对166例患者于支架植入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和斑块特征,并于植入支架后6~18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有无ISR,将其分为ISR组(n=16)与无ISR组(n=150),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ISR的危险因素,以ROC曲线评价各因素诊断ISR的效能。结果 ISR组病变长度,非钙化斑块、点状钙化、正性重构比例和正性重构指数均大于无ISR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钙化斑块[回归系数(B)=1.89,优势比(OR)=6.63,P=0.01]、点状钙化(B=1.28,OR=3.59,P=0.01)、正性重构(B=2.17,OR=8.71,P<0.01)、病变长度(B=0.05,OR=1.05,P=0.04)是导致ISR的危险因素。病变长度及正性重构指数诊断IS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和0.82(P均<0.01),联合上述斑块特征预判ISR的AUC为0.87(P<0.01)。结论 病变长度、正性重构、非钙化斑块、点状钙化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发生ISR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纳入117例拟接受单侧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观察术前、术后颈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随访2年,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18)和无再狭窄组(n=99),比较术前斑块易损特征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斑块易损特征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结果 CAS术后1周,颈动脉内径较术前显著增宽(P<0.05);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末期流速(EDV)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均<0.05);狭窄远端PSV及EDV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均<0.05)。CAS术后2年内再狭窄率为15.38%(18/117),再狭窄发生时间为术后2~24个月,中位时间7个月;再狭窄组斑块纤维帽不完整及含新生血管征象发生率均高于无再狭窄组(P均<0.05),且均为影响CAS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斑块纤维帽不完整或含新生血管是CAS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动态向量血流成像(V Flow)技术评价肌少症患者颈动脉管腔内流场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方法 纳入120名 ≥ 65岁老年人,分为肌少症组(n=58)及对照组(n=62)。采用二维超声测量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计数颈动脉斑块数目,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以V Flow技术获取颈动脉ROI,测量双侧颈动脉血流速度及管壁剪切应力(WSS)。比较组间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超声参数差异,以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肌少症组体质量指数(BMI)及骨骼肌质量指数(RAS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肌少症组双侧颈动脉IMT高于对照组(P<0.05),WSS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数目、颈动脉狭窄程度 ≥ 50%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均<0.05)。颈动脉WSS与年龄、收缩压及IMT均呈负相关(r=-0.469、-0.593、-0.762,P均<0.05),与ROI流速呈正相关(r=0.291,P<0.05)。结论 V Flow技术可为评估肌少症患者颈动脉改变提供依据,应用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颈动脉高分辨MRI评估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左右侧颈动脉分叉几何形态的差异。方法 对92例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集颈动脉管壁高分辨MRI,观察双侧颈动脉管壁厚度及斑块分型,计算并比较左右侧颈动脉分叉几何参数的差异。结果 左侧颈动脉管壁厚度[1.24(1.09,1.46)mm]与右侧[1.29(1.10,1.5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P=0.26);左右侧斑块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左侧颈内动脉(ICA)平面角(Z=-2.69)、近端面积比(Z=-3.43)、颈总动脉(CCA)扩张面积比(Z=-2.87)、ICA5~CCA3弯曲度(Z=-3.17)及二维CCA弯曲度(Z=-2.14)均大于右侧(P均<0.05);左右侧颈动脉分叉角(Z=-1.23)、ICA角(Z=-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左右侧颈动脉分叉几何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导致左右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缺血性结肠炎(IC)与肠系膜上动脉(SMA)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SMA CTA检查的605例患者,分为IC组(n=81)和非IC组(n=524),比较2组间SMA钙化斑块的检出率,分析IC组与非IC组SMA钙化斑块的数目、形态、部位、开口处和最窄处的狭窄程度,绘制ROC曲线评价狭窄程度诊断IC的效能。结果 IC组SMA钙化斑块的发生率(13/81,16.05%)高于非IC组(33/524,6.30%;P=0.002)。IC组钙化斑块数目多于非IC组(P=0.043);2组间钙化斑块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组中,SMA钙化斑块多位于远段,非IC组多位于近段或中段;2组间斑块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IC组与非IC组间SMA最窄处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诊断I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P<0.001),敏感度为76.92%(10/13),特异度为87.88%(29/33)。结论 当SMA钙化斑块数量较多,发生在远段,且其最窄段狭窄程度≥ 25%时,提示IC。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高危斑块CT血管造影(CTA)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63例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共81支狭窄动脉,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比较组间基本资料;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于血管层面比较狭窄动脉斑块特征及CT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有症状组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根据斑块特征及CT参数诊断高危斑块的效能。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ICC均>0.75,P均<0.05)。有症状组血管周围脂肪(PVAT)CT值及斑块强化值均高于无症状组(P均<0.05),且二者均为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PVAT 的CT值及斑块强化值诊断高危斑块的AUC分别为0.739和0.662,敏感度分别为70.00%和67.50%,特异度分别为80.50%和63.40%。结论 PVAT 的CT值和斑块强化程度可用于识别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高危斑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瘤内及瘤周表观弥散系数(ADC)影像组学特征预测髓母细胞瘤(MB)患儿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MB患儿资料,根据术后2年随访结果将其分为进展组(n=29)及无进展组(n=45),并按6:4比例分为训练集(n=44)或验证集(n=30)。基于ADC图提取并筛选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分别建立瘤内、瘤周及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并以之结合临床及常规影像学特征建立联合模型;比较各模型预测MB患儿预后的效能。结果 训练集中,临床-常规影像-瘤周影像组学模型、临床-常规影像-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单一瘤周影像组学模型(P均<0.05);验证集中,临床-常规影像学-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的AUC最大,但与其他模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瘤内及瘤周ADC影像组学特征可用于预测MB患儿预后;联合临床及常规影像学特征或有助于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高分辨MRI(HR-MRI)观察初发脑梗死(PCI)与复发脑梗死(RCI)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并分析RCI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75例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并接受HR-MR检查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既往有无脑梗死病史分为PCI组(n=41)和RCI组(n=34),比较2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HR-MRI特征及临床资料,并分析脑RCI危险因素。结果 RCI组吸烟史占比、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UA)水平高于PCI组(P均<0.05),组间其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R-MRI示RCI组责任血管重度狭窄占比及斑块负荷高于PCI组,斑块较易出现T2WI、T1WI高信号,且强化程度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T2WI高信号、管腔重度狭窄、高HCY及高UA均为RCI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RCI的HR-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斑块呈T2WI高信号及管腔重度狭窄为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联合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氨基质子转移成像(APT)及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不同病理级别宫颈鳞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原发宫颈鳞癌[高分化组(n=11)、中分化组(n=16)、低分化组(n=9)]患者APT、DKI等资料,分别于非对称性磁化转移率(MTRasym)、平均峰度系数(MK)、平均扩散系数(MD)伪彩图上测量宫颈鳞癌组织的MTRasym、MK及MD值,并比较各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不同病理级别宫颈鳞癌的效能,观察各参数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MTRasym、MK、M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82、15.21、15.35,P均<0.01)。MTRasym值鉴别高、中分化及中、低分化宫颈鳞癌的诊断效能均最佳(AUC=0.85,0.90,P均<0.01),分别优于MD(AUC=0.83、0.78,P均<0.01)和MK(AUC=0.82、0.82,P均<0.01)。MK值、MTRasym值与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r=0.78、0.69,P均<0.01),MD值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68,P<0.01)。结论 APT和DKI参数均有助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相比DKI,APT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CEUS)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活动性的价值。方法 纳入30例TA累及颈总动脉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将其分为活动期组(n=12)及非活动期组(n=18);对比观察2组常规超声参数,包括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以及CEUS参数,包括颈总动脉壁血管化分级、增强程度(EI)、峰值强度(DPI)及达峰时间(TTP)和实验室指标[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压积(PCT)],分析CEUS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TA活动性的价值。结果 活动期组患者年龄小于非活动期组(t=-2.37,P=0.02),而WBC计数、CRP、颈总动脉壁IMT、血管化分级、EI及DPI均高于非活动期组(P均>0.05)。EI、DPI均与CRP呈弱正相关(r=0.28、0.27,P=0.03、0.04),与IMT呈低度正相关(r=0.39、0.41,P均<0.01),而与动脉壁血管化分级呈中度正相关(r=0.63、0.76,P均<0.01)。根据CEUS参数(动脉壁血管化分级、EI、DPI)及联合参数(EI+IMT、EI+CRP)判断活动期TA的曲线下面积大于CRP、ESR及IMT等(P均<0.05)。结论 CEUS可用于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TA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强度及其与病理染色所示的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白兔25只,高脂饲养4周后,以球囊扩张腹主动脉,再高脂饲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情况,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强强度,以CD31染色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应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软斑与硬斑造影强度及新生血管密度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EUS增强强度与斑块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为软斑的斑块在CEUS中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硬斑(P<0.05);软斑的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硬斑(P<0.05);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斑块造影增强强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75,P<0.001),与斑块增强强度/管腔增强强度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68,P<0.001)。结论 CEUS可定量评价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强情况;斑块增强强度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与循环血白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头颅CT或MR证实的首发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62例(LAAS组),选取同期住院且年龄、性别匹配,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史的动脉硬化患者54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循环血白细胞指标与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的相关性,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EUS定量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 LAAS组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均高于对照组,而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均< 0.05)。LAAS组颈动脉斑块CEUS参数时间-强度曲线(TIC)峰值强度(TIC-P)、强度均值(TIC-M)、伽马拟合曲线(FC)峰值(FC-P)、锐度(FC-S)和曲线下面积(FC-AUC)均大于对照组(P均< 0.05);且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FC-AUC值相关(r=0.298、0.739,P <均0.05)。总白细胞计数是TIC-P独立影响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是FC-AUC独立影响因素(P均< 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与循环血白细胞存在相关性。循环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增大可致斑块易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超声造影评价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软斑内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 经二维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软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30例)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对颈动脉软斑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声学定量分析,记录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PI)、基础增强强度(BI)等参数,计算造影增强强度(EI,EI=PI-BI),并进行两组问比较.结果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斑块EI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斑块EI值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颈动脉斑块后,斑块内新生血管减少.超声造影可以作为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疗效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半定量及定量CEUS评价不同血压状态下高血压伴低回声颈动脉斑块患者斑块内微血管灌注程度。方法 对高血压伴低回声颈动脉斑块患者27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观察其24 h内血压最高值与最低值;比较两种血压状态下斑块增强程度分级及增强强度的差异,并分析收缩压、舒张压与增强强度的相关性。结果 血压最高值与最低值时,低回声斑块增强程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P>0.05),斑块内增强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2)。斑块内增强强度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结论 对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CEUS时,应考虑血压因素;不同血压状态下,低回声斑块增强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量化值(面积比)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探讨弹性成像技术评判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 在实时状态下获得二维图和弹性图,并进行比较;以二维超声和弹性成像显示清晰斑块,勾画斑块范围,计算其面积和弹性比值。结果 45例脑梗死患者中,超声于33例中检出35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低回声斑块4处、等回声斑块5处、高回声斑块11处,不均质回声斑块15处;低回声斑块、不均质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高回声斑块弹性比值依次增大 (F=14.25,P<0.05),但低回声和不均质回声之间、等回声和不均质回声斑块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判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超声评价糖尿病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下肢动脉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8例T2DM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MA组(T2DM1组)30例和T2DM未合并MA组(T2DM2组)28例,利用高频超声检测两组下肢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T2DM组IM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DM1组IMT高于T2DM2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2DM组IMT与UAER及病程呈正相关(r=0.311、0.441,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UAER是IMT的独立影响因素。T2DM组股动脉IMT>腘动脉IMT>末梢动脉IMT;股动脉及腘动脉以不均质回声斑块为主;股浅动脉远端、下肢末梢动脉以点状强回声斑块为主,当腘动脉IMT增厚明显时,末梢动脉点状强回声更加密集。结论 T2DM患者下肢动脉IMT与硬化斑块形成情况与UAER密切相关。超声能够快捷、准确地检测T2DM合并MA患者下肢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的显像特征与血浆MPO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实时超声造影的显像特征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的关系的研究,来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方法对7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73处斑块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显像特征,将其分为造影增强组与非增强组,根据二维超声中斑块回声的特征将造影增强组分为软斑组和混合斑组,比较两组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浆MPO浓度的差异,并分析其造影剂到达时间、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管内造影剂到达时间、血管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O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混合斑组相比,软斑组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浆MPO浓度均显著高于混合斑组(P〈0.01),并且斑块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O浓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7。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浆MPO浓度均与斑块性质有关,提示其有助于全面评价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