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夏枯草颗粒联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治疗的1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2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夏枯草颗粒,1袋/次,2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甲状腺结节数目、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数目、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甲状腺结节数目、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均显著降低,TSH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FT3、FT4、TS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降低,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IGF-1和TGF-β1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颗粒联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FT3、FT4、TSH、IGF-1和TGF-β1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19例,采用夏枯草口服液配合小剂量强的松及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剂量的强的松及甲状腺素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胀消退时间及复发率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夏枯草口服液配合小剂量强的松及甲状腺素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更快缓解、消除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激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路  张刚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910-2913
目的探究夏枯草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100μ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夏枯草胶囊,2粒/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和甲状腺结节的最大直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3.82%、94.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甲状腺和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和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T3、FT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SH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20.59%、7.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胶囊联合左甲腺素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缩小甲状腺和甲状腺结节的最大直径,改善甲状腺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状腺素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在治疗伴亚临床甲减的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伴亚临床甲减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甲状腺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口服甲状腺素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指标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POAb、TGAb、FT3、FT4、STSH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LDL-C、HDL-C、TC、T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甲状腺素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在伴亚临床甲减的桥本甲状腺炎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9例,采用夏枯草口服液配合小剂量强的松及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剂量的强的松及甲状腺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胀消退时间及复发率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夏枯草口服液配合小剂量强的松及甲状腺素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更快缓解、消除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激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优甲乐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血清FT3、FT4、TSH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T3、FT4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SH显著降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素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能迅速升高血清FT4和FT3,降低血清TSH,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起始剂量为25~50μg,1次/d,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调整用量,维持剂量为25~150μ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水宝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甲状腺激素、抗体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游离三碘状腺素(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显著升高,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FT3、FT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SH、TPOAb、TGA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均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RP、TNF-α、IL-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FT3、FT4、T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T3、FT4均显著升高,TSH显著降低,且治疗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能迅速升高血清FT4和FT3,降低血清TSH,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夏枯草口服液与吲哚美辛联合用药方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吲哚美辛治疗,治疗组则应用夏枯草口服液与吲哚美辛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ESR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以及肿大甲状腺回缩时间均要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2.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应用夏枯草口服液与吲哚美辛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亢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片,初始剂量100 mg/次,3次/d,服用半个月后,根据甲状腺功能指标调整剂量为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抑亢丸,6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74%和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T3、FT4、T3、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显著高于治疗组的16.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亢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恢复,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金片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进行诊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31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156例)和治疗组(156例)。对照组口服甲泼尼龙片,初始剂量24 mg/d,2周后16 mg/d,4周后8 mg/d,6周后4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小金片,0.72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2.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咽痛、甲状腺疼痛和甲状腺肿块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POAb)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述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金片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状态,有利于恢复受损的甲状腺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杜凯 《北方药学》2016,(6):139-140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以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口服小剂量强的松片治疗,30mg/d,3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夏枯草口服液30mL/d,3次/d;两组强的松均在治疗后第二周开始减量,每1~2周减5mg直至停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情况指标、实验室检验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后,血清FT3、FT4和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联合组改善更明显(P<0.05);此外,联合组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消退时间以及甲状腺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增加。结论:中药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去感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宣汉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0.5 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去感热口服液,10 m L/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止咳时间及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6和TNF-α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两个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感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显著改善症状体征和炎性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珍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7):1310-1313
目的探讨孕康口服液联合绒促性素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先兆性流产患者76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注射用绒促性素,4 000 U/次,1次/3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空腹口服孕康口服液,2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停止时间、下腹胀痛和腰痛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_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PROG)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增加,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性激素水平比对照组增加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康口服液联合绒促性素治疗先兆性流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相关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唐露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0):1563-1566
目的探讨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西电集团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小儿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mg/k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小儿定喘口服液,3~6岁患儿10 m L/次,7~10岁患儿15 m L/次,10岁以上患儿20 m L/次,均为3次/d。所有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变化、动脉血气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免疫球蛋白E(Ig E)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分压(p O2)和血氧饱和度(Sp 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 CO2)较治疗前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NF-α、IL-8和Ig E表达水平均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及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夏枯草颗粒联合丙硫氧嘧啶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片,初始剂量为100 mg/次,3次/d,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有所改善后,逐渐减量至50~100mg/d,后期维持此剂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夏枯草颗粒,1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甲状腺功能和骨代谢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2%、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显著升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甲状腺功能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降钙素(CT)、骨钙素(BGP)水平均显著降低,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骨代谢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颗粒联合丙硫氧嘧啶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甲状腺功能和骨代谢,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内科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30 mg/d,应用1周以后进行减量,每周降低5 mg,最后维持5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退热时间、甲状腺缩小时间、血沉恢复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5%、9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甲状腺缩小时间以及血沉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7.31%、3.8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乐孕宁口服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2 000 AxaIU/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乐孕宁口服液,10mL/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雌激素水平和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_2)和孕酮(P)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雌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数(PLT)、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明显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t-PA)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PLT、PAI-1和AP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t-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孕宁口服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复发性流产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升高雌激素水平,改善PLT、t-PA、PAI-1和APTT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咽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92例急性咽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头孢克肟颗粒,1.5~3.0 mg/k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蓝芩口服液,2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8.26%和95.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咽部红肿、咽痛、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显著高于治疗组的1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安康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60~100 mg/(kg·d)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 L/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清学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PCT)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