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癌症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类致死性疾病,每年数百万人因此丧生。抗肿瘤药物对癌症的防治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抗肿瘤药物特异性普遍较差,往往会导致各种副作用。不仅如此,日益严峻的耐药性问题使得现有药物的疗效呈逐年下降之势。因此,亟需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双吲哚类生物碱具有结构特殊、类药性强、选择性高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抗肿瘤方面的活性引起了药物研发人员的普遍关注。本文从结构特点和生物活性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双吲哚类生物碱的抗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首次合成3个三环[6,5,7]和6个四环[6,5,5,5]两类全新结构的吲哚类生物碱,评价了它们抑制甘油三酯活性,其中,化合物4c活性最优,IC50值为6.35μmol·L-1,且在细胞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初步作用机制显示4c可能是通过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增加细胞内脂质代谢。研究结果为寻找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化合物提供了一类全新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吲哚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海洋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单吲哚、双吲哚和三吲哚结构衍生物。卤素取代是海洋吲哚生物碱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取代位置大多在吲哚环的5位或者6位,这些化合物显示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组胺、5-HT抑制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潜在药用价值。本文对海洋来源卤代吲哚生物碱的主要生物活性、来源和结构进行了综述,共涉及81个化合物,涵盖了从1978年到2014年的48篇文献。  相似文献   

4.
胆木茎中一个新的吲哚生物碱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宣伟东  陈海生  卞俊 《药学学报》2006,41(11):1064-1067
目的研究中药胆木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胆木水溶性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naucleamide A-10-O-β-D-glucopyranoside (I), 5-β-carboxystrictosidin (II), 獐牙菜苷(III), 番木鳖苷A(IV), 3,4-di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 (V), 3,4,5-tri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 (VI), 2-phenethylrutinoside (VII)。结论化合物I为新的吲哚类生物碱苷,化合物I~VII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长春花地上部分单吲哚类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为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长春花属 (Catharanthus) 植物, 具有解毒抗癌、清热平肝等功效。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碱类活性成分, 对其地上部分95% 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正相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分离纯化, 共得到6个单吲哚类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分别为vindolinine B (1)、洛柯碱 (2)、荷哈默辛碱 (3)、文多尼定碱 (4)、文多灵 (5) 和狗牙花定碱 (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vindolinine B。  相似文献   

6.
吲哚里西啶和喹诺里西啶生物碱的来源及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艳  郑志国  吉民  华维一 《药学进展》2001,25(3):152-155
吲哚里西啶和喹诺里啶类生物碱是从陆地和海洋动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具多种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有些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这两类生物碱的来源、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色氨酸沿犬尿酸途径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其高表达是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与肿瘤患者的预后较差关系密切。目前,学者们观点比较一致的是, IDO可通过3种机制参与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脂多糖和多种细胞因子等物质可调节IDO的表达,1-甲基色氨酸作为IDO的抑制剂在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中显示出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IDO如何参与肿瘤免疫耐受具体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对今后制定肿瘤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μ-Bondapak C18柱上以不同比例的磷酸盐缓冲液和甲醇为流动相,在不同pH下研究了16个吲哚生物碱的保留行为以及结构和保留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的容量因子(k′)随pH增加而增加,当pH为6左右时k′达到最大值,pH继续增加则k′下降。logk′和甲醇含量之间没有简单线性关系。磷酸盐和柠檬酸盐缓冲液的洗脱能力相近,醋酸盐缓冲液洗脱能力较弱。随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增加k′缓慢下降。所研究的12个吲哚生物碱在μ-Bondapak C18柱上以pH 7.5的磷酸盐缓冲液—甲醇(30:70)为流动相可得到最佳分离。  相似文献   

9.
吲哚美辛11种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彬  左翠娥 《医药导报》1996,15(3):144-145
报告吲哚美辛治疗哮喘、食管炎、腹泻、肾绞痛、前列腺增生症、少精症、恶性肿瘤、艾滋病等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离、鉴定芦竹根中的生物碱,并对其进行药效试验.方法 采用柱层析法从国产芦竹根中分离得一种生物碱,用NMR、HR-EIMS、IR和UV等分析方法测定其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其化学结构;考察其对2,4-二硝基酚所致大鼠发热和角叉菜致炎大鼠足跖肿胀的作用.结果 该化合物为3-(N,N-二甲氨基乙基)-4-(3-甲氨基乙基-吲哚-1-)-5-羟基吲哚(arundamine,芦竹胺),对2,4-二硝基酚致热大鼠有明显解热作用,对角叉菜致炎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芦竹胺系首次从中国芦竹根中分离得到,为芦竹根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1.
潘锡平 《药学学报》1992,27(10):788-791
A new phenolic dauricine-type alkaloid together with the know dauricin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hizoma of Menispermum dauricum DC cultivated in Xianning district, Hubei province.Dauricine was obtained as the major alkaloid and was confirmed by comparison with authentic sample.The new alkaloid is an unstable white powder. Based on spectrometric analysis (UV, IR, FAB--MSand 1HNMR) and N-methylation which offered clauricine dimethiodide(Ⅴ), the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as RR, N-desmethyldauricine(Ⅱ), which was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nature.  相似文献   

12.
糙叶败酱碱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十六烷酸-α-单甘油酯(I)、齐墩果酸(II)、槲皮素(III)、N-苯甲酰基苯丙氨酸-2-乙酰胺基苯丙醇酯(IV)。结论所得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IV为一个新的生物碱,命名为糙叶败酱碱(patriscabratine)。  相似文献   

13.
普格乌头(Aconitum pukeense W.T.Wang)分布于云南东北部和四川西南部,生长在海拔3400~3500米山地谷中竹林边或沟边。因其根部毒性很强,可用作箭毒,在云南巧家药山又称之为弩箭药。民间常将其泡制后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等症。该植物的化学成  相似文献   

14.
华钩藤中新的氧化吲哚生物碱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梅  蒋忠  冯孝章 《药学学报》1993,28(11):849-853
自中药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叶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2个16-位羧基氧化吲哚生物碱和2个它们的葡萄糖酯甙。经化学和光谱方法(UV,IR,FAB-MS,1H-NMR,13C-NMR,CD)分别鉴定了它们结构,并命名为帽柱木菲酸(mitraphyllic acid,Ⅰ),异帽柱木菲酸(isomitraphyllic acid,Ⅱ),帽柱木菲酸[16-1]-β-D-吡喃葡萄糖酯甙(mitraphyllic acid[16-1]-β-D-glucopyranosyl ester,Ⅳ)和异帽柱木菲酸(16-1)-β-D-吡喃葡萄糖酯甙(isomitraphyllic acid[16-1]-β-D-glucopyranosyl ester,Ⅲ)。除化合物Ⅰ外,其余均为首次从天然得到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Two compounds (1 and 2)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stem bark of Dysoxylum binectariferum (Roxb.) Hook. f. ex Bedd. Compound 1 is rohitukine {5,7-dihydroxy-2-methyl-8-[4-(3-hydroxy-1-methyl)-piperidinyl]-4H-1-benzopyran-4-one}, a known compound that has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Compound 2 is a new alkaloid, named rohitukine N-oxide, the structure of which was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evidences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1H NMR data of rohitukine.  相似文献   

16.
蝙蝠葛中的新生物碱—N—去甲基蝙蝠葛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锡平 《药学学报》1992,27(10):788-792
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根茎,又名北豆根,是一常用中药,其总生物碱制成的北豆根片,临床用于咽喉炎的治疗;近年来又发现蝙蝠葛根茎中的主要生物碱-蝙蝠葛碱(dauricine)和酚性总碱均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并已用于临床治疗。由于蝙蝠葛新用途的发现,原料需求量日益增长。蝙蝠葛以往主产于我国东北地区,为了扩大药源,近年湖北咸宁地区对本地发现的少量野生蝙蝠葛进行了引种栽培,获得成功。为了考察咸宁栽培蝙蝠  相似文献   

17.
赖盛  赵同芳  王宪楷 《药学学报》1988,23(5):356-360
从四川产轮环藤(防己科Cyclea racemosa Oliv)根中获得一种新的双苄基异喹啉(BBI)生物碱,命名轮环藤新碱(cycleaneonine)。通过质谱和几种光谱鉴定分析,证明分子中具有一个对-二甲苯基部份,结构如(Ⅰ)。这种基核结构的BBI生物碱是首次从Cyclea属植物中获得。初步药理试验表明,轮环藤新碱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8.
蒙药草乌叶中一个新二萜生物碱Beiwucine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海兰  贾世山 《药学学报》2000,35(3):232-234
草乌叶为乌头属植物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叶,为常用蒙医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内蒙古蒙药材标准》均收载,有清热、解毒和止痛等功效,用于热病发烧、泄泻腹痛、头痛牙痛等。草乌叶总碱有抗炎和镇痛作用[1],但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为了探讨其蒙医用药原理,寻找高效低毒有效成分,本文对草乌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作者自乙醇提取物分离到5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与已知物相比较的方法,鉴定了其中3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C19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beiwutine(I)、8乙氧基14苯甲…  相似文献   

19.
鼓槌石斛中一新的联苄类化合物——鼓槌石斛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兰科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中分得一新的联苄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UV,IR,MS,1HNMR,13CNMR和DIFNOE),其结构确定为4-羟基-3,5,3',4'-四甲氧基联苄,命名为鼓槌石斛素。关键词鼓槌石斛;鼓槌石斛素;联苄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中药白及中一新的联苄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 f.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4-(对羟基苄基)-3′,3-二甲氧基联苄(I),五味子醇甲(II),4,4′-二甲氧基-2,2′,7,7′-四羟基-1,1′-联菲(III)。结论I为新化合物,II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