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颈部神经鞘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鞘膜瘤为起源于神经鞘膜细胞(雪旺氏鞘)的良性肿瘤,是外周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神经鞘膜瘤发生在四肢及躯干,但颈部,特别上颈部也是集中发病的部位。作者总结了我科收住院治疗的106例  相似文献   

2.
3.
颌面颈部神经鞘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对神经鞘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经治的 160例患者的诊治情况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颌面部神经鞘瘤多见于青壮年 ,易累及颈动脉三角段交感神经干及迷走神经 ,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交感神经干及迷走神经易受损伤 ,完整摘除预后良好。结论 :宜在尽可能保留周围神经束枝的情况下钝性剥出肿瘤 ,对来源于迷走神经或位于颈动脉窦周围的神经鞘瘤 ,应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施术 ,以免术中产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正> 神经鞘瘤是1910年Verocay首先报告它来自神经鞘膜的Schwann氏细胞,故亦称为雪旺氏瘤。一般认为此肿瘤在颅内多发于听神经或小脑桥,在末梢神经它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有人对软组织良性肿瘤的统计分析认为神经鞘膜瘤的发生率仅次于血管瘤、脂肪瘤。发生在口腔颌面颈部的神经鞘瘤李树玲、张船等已有报告,但数量不多。我科自1975年8月以来共收治9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神经鞘瘤系来源于神经鞘雪旺氏细胞的良性肿瘤,偶有恶性可能,好发于面颈部。临床并不少见,一般术前难以正确诊断,易发生临床与病理错误诊断。特别是位于腮腺面神经易导致错误的处理,使神经功能丧失,造成患者不应有的损失。本文通过我科1966年4月~1981年4月共收治面颈部神经鞘瘤11例,其中术前诊断者仅2例。位于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部大型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收治的5例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随访均治愈。结论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应尽可能保留来源神经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9.
<正> 右颈部巨大神经鞘瘤较少见,国内少有报道。于1990年5月7日收治1例,特报告如下。患者韩××,男性,37岁,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因右颈部肿块待查收住入院。患者于15年前发现右颈部长一蚕豆大小肿块,无感觉,生长缓慢。近2年来肿块增大明显,曾在本地医院就诊,活检为“增生性结缔组织”,未作任何治疗。无声音嘶哑、头痛、头晕史,视力、听力均正常。  相似文献   

10.
张船  钟宝民 《口腔医学》1983,3(2):101-103
<正> 我科自1965~1980年共收住院治疗神经鞘膜瘤26例(其中恶性5例)分析如下:一、性别 26例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二、发病年龄(见表1) 发病年龄最小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颌面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颌面颈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病理、诊断、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颌面颈部神经鞘瘤多见于青壮年,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完整摘除预后良好。结论:在尽可能保留周围神经束枝的情况下钝性剥离肿瘤,以免产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13.
Neck nerve trunks schwannomas:clinical features and postoperative neurologic outcome.de Araujo CE,Ramos DM,Moyses RA,et al.Laryngoscope,2008,118(9):1579-1582.该文旨在分析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对1987-2006年于单一中心治疗的22例颈部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回顾,男女比例1∶1,年龄15~61岁(平均38.6岁)。  相似文献   

14.
例1,男,52岁,右侧腮腺区无痛性肿物十三年。十三年前患者发现右耳垂前方有蚕豆大小肿物,无痛,缓慢生长。近年来发现肿物增大明显,影响面容。检查:右侧耳垂前下方隆起,肤色正常。可触及5×4×3cm肿物,呈结节状,边界清,质地中等,无压痛,稍可活动。初步诊断,为右腮腺混合瘤。局麻下行右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术中发现:腮腺浅叶的深面有3个独立圆形肿物,体积分别为1×1×1cm,2×2×1cm,3×3×2cm,包膜完整,色淡黄。较大者位于面神经总干近茎乳孔处,两个较小者分别位于面神经颞支与下颌缘支。术后出现右侧面瘫,半年后面瘫恢复。病理诊断:右面神经  相似文献   

15.
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3例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其中2例来源于三叉神经,1例来源于面神经,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16岁至47岁之间,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属低度恶性肿瘤,很少循颈部淋巴结转移,但血性转移率高,治疗后极易复发,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主,原则上不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术后有必要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文内对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张卫东  王佩玉 《口腔医学》1997,17(4):216-216
磁共振成像在颈动脉体瘤与颈部神经鞘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山东省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张卫东王佩玉本文收集了我院1992年8月~1995年10月间收治的颈部神经鞘瘤或颈动脉体瘤患者7例,均行磁共振检查,术后均为病理所证实,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病例:7例...  相似文献   

17.
颏神经神经鞘瘤一例湖北省宜昌市卫校附属医院(443000)朱成智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细胞瘤,Verocay在1908年首先描述了此瘤,Stout认为该瘤来源于神经鞘膜上的雪旺氏细胞而命名为神经鞘瘤,该瘤多见于中年人,好发于听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舌下...  相似文献   

18.
颌面颈部神经鞘瘤临床分析(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三维CT在口腔颌面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颌面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神经鞘瘤进行CT扫描、三维成像分析。结果 :三维CT图像清晰 ,肿瘤与周围组织之间关系较为明确。结论 :三维CT成像对颌面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神经鞘膜瘤是来自雪旺氏鞘的神经源性良性肿瘤。组织学观察,它并非来自神经轴而是来自神经的支持结缔组织或Schwann鞘细胞,是神经源性良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该瘤发病缓慢,无痛,有包膜。可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下颌骨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骨神经鞘瘤一例广东省顺德市均安医院(528329)蒋永健头颈部的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如听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等。而发生于颌骨下牙槽神经的极为少见,作者于19的年4月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李××,女性,48岁。因左下颌骨无痛逐渐增大性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