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目前被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生物医用高分子可降解材料之一,对近年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和改性研究进行分析。目前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药物载体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乳化溶剂挥发法、溶剂扩散法、喷雾干燥法等。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表面涂层、表面接枝、表面特异性配体修饰及与其他高聚物共聚、与无机物复合是改性研究的热点。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药物载体的制备技术和改性研究方法较多,但尚未完全解决临床应用上如何控制药物适量的突释,使血药浓度快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不导致杀死正常细胞等一些问题,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系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摘要 背景:医用纳米粒作为药物传递的新型载体,目前已经成为医药领域研究的重点。 目的:构建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负载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的载药纳米粒。 方法:利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表面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分布并计算成球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5-氟尿嘧啶载药量、包封率,并对体外释药进行评估。 结果与结论:纳米粒呈球性,平均粒径为(186±14) nm,成球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70.8%、6.6%、28.1%,体外释药有突释现象,24 h内5-氟尿嘧啶累积释药量达36.2%,10 d达83.6%。提示成功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其具有缓释效应。 关键词: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5-氟尿嘧啶;纳米粒;体外释药;缓释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6.017  相似文献   

3.
背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原料制备的载药微球和纳米粒既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又能实现缓释、控释和靶向释放。 目的:分析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控释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及突释的成因、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20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与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控释微球的制备及突释联系紧密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目前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制备方法主要有单凝聚法、乳化-固化法、喷雾干燥法。造成其突释的原因首先是药物分子和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太弱,导致药物很容易从微球进入释放递质中,其次是在微球释放初期,药物从微球中的孔洞和缝隙中释放出来导致突释。影响突释程度的具体因素有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浓度、微球载药量、主药理化性质、微球制备方法及制备参数等。虽然国内外对突释机制以及控制突释措施的研究都还处于初步阶段,通过对各影响因素加以适当优化与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球的突释率,突释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摘要 背景:对抗肿瘤药物靶向治疗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产生的问题,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经改性,偶联人转铁蛋白,生成的人转铁蛋白修饰载药纳米粒,可用于靶向肿瘤药物载体。 目的:制备人转铁蛋白修饰的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并进行表征鉴定,检测其表面蛋白活性。 方法:采用优化的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包覆阿霉素的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粒,以水溶性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将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与人转铁蛋白连接,制备出人转铁蛋白修饰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外观大小、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人转铁蛋白的活性。 结果与结论:人转铁蛋白修饰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70 nm。阿霉素的加入量可影响纳米粒的包封率,当阿霉素的加入量为纳米粒的10%时,包封率和包裹量均最佳。每毫克载药纳米粒可与约65 μg人转铁蛋白连接。人转铁蛋白修饰的载药纳米粒在流式细胞仪上除去非特异性吸附后还有67.3%荧光显示,说明人转铁蛋白修饰的载药纳米粒大部分都偶联上了人转铁蛋白抗体并能保持抗体活性,从而为载药纳米粒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提供了足够的靶向动力。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方法简便可靠,制得的人转铁蛋白修饰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有望成为具有潜在价值的一种特异性靶向药物载体。 关键词:海藻酸钠;阿霉素;人转铁蛋白;纳米粒;靶向;生物材料与纳米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1.014  相似文献   

5.
摘要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或纳米微球用于制备生物降解型缓释或定向给药体系已经研究了近30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体系能够控制粒径大小、延缓药物降解、延长药物释放时间、靶向释放、降低药物毒性和刺激性等。 目的:以紫杉醇为模型药物、聚乳酸-羟基乙酸为包裹材料,探索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条件对粒径、包封率等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等为观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纳米粒制备工艺条件。 结果与结论: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其最佳条件是超声乳化时间为15 min,乳化剂浓度为1%,油水相比为1∶25,合成温度为25 ℃。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制备出的载药纳米粒粒径为217.6 nm,载药量1.79%,包封率85%。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优化制备条件,可制备出包封率高、粒径适宜的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紫杉醇;纳米粒;正交实验;缓释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09  相似文献   

6.
用于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聚合物和药物的性质进行选择,其中乳化-固化法是目前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中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在连续相中不溶或难溶的药物,缺点在于使用有机溶剂,不利于保持药物的活性,复乳化时工艺也比较复杂,不适宜进行工业化生产;喷雾干燥技术是一种快速的一步微囊化过程,其条件温和,制得的微球具有粒度分布窄、包封率高等特点,其用于不稳定药物微囊化的大规模生产极具潜力。由于给药初期的突释有可能导致血药浓度接近或超过中毒水平,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质量、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纯度、主药理化性质、微球制备方法及制备参数、微球载药量等均是影响突释程度的具体因素。目前防止突释或降低突释程度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载体材料结构、适当的微球制备以及萃取、洗涤或加入附加剂等。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控释系统具有延长药物释放时间、靶向释放、降低药物毒性和刺激性等特点,存在多种给药途径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玻璃体内注射、关节腔内给药、植入给药、黏膜给药等。  相似文献   

7.
背景:蓖麻毒素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活性,但缺乏特异性,全身用药可导致严重毒副作用,采用缓释载体包载进行间质化疗可达到提高肿瘤局部治疗效应,并且避免全身毒性的效果。 目的: 制备可注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温敏型凝胶,观察其作为蓖麻毒素缓释载体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8-12在福建医科大学医药生物工程中心完成。 材料:蓖麻毒素由福建省超声医学研究所纯化,纯度达95%。DL-丙交酯、L-乙交酯由北京元生融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 主要观察指标:试管翻转法测定相转变温度,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核磁共振推测聚合物嵌段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凝胶包载蓖麻毒素的体外释放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释放蓖麻毒素结构完整性,MTT法测定体外释放蓖麻毒素的细胞毒活性。 结果:合成的聚合物具有反向热敏性,质量浓度为230 g/L时的相转变温度为26 ℃。聚合物质均分子质量为8 027,数均分子质量为 6 643,多元分散系数为1.17, 聚乙二醇与聚乳酸嵌段比例约为3∶2。载药凝胶在体外持续释放蓖麻毒素达18 d,并且较好地保持了蓖麻毒素结构稳定性和细胞毒活性。 结论:合成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是蓖麻毒素较理想的药物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8.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由于其较强的载药能力强、纳米级大小、血液中长循环等优点在载药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的:评估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的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 (MePEG-PLA)纳米粒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毒性。 方法:通过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MePEG-PLA纳米粒,MTS法测定纳米粒培养1,2,3 d后对MG63的毒性。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透射电镜表征纳米胶束外观形态;酶标仪检测培养1,2,3 d细胞吸光度值。 结果与结论:MePEG-PLA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5.7 nm,分布均匀,呈球形,Zeta电位为-8.06 mV,MePEG-PLA毒性为 0级。提示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简单易行,制备的纳米粒无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吴雁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34):6685-6688
背景:两性霉素B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该药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而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甚微。利用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通过相分离透析技术制备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子,有望克服两性霉素B的不足。 目的:对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进行表征,分析其体外药物释放能力。 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于 2008-11/2009-04 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医学与生物实验室完成。 材料:壳聚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4×105,脱乙酰度为93%,为上海卡伯工贸有限公司产品。两性霉素B为Sigma公司产品。 方法: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在三乙胺存在下,通过壳聚糖和D,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反应能够生成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该共聚物由亲水壳聚糖段和疏水聚乳酸段组成,在水中能够组装形成纳米粒子。两性霉素B通过相分离透析技术包载于纳米粒子中。 主要观察指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外观形态,紫外光谱分析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和释药性能。 结果: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和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其粒径分别为114 nm和153 nm(当丙交酯与壳聚糖摩尔比为11∶1时)。纳米粒子粒径分布较窄,呈球形。共聚物中丙交酯与壳聚糖摩尔比影响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随着丙交酯与壳聚糖摩尔比从11∶1到20∶1,包封率从(62.3±3.5)%增加到(90.7±2.8)%,载药量从(7.8±1.2)%增加到(12.3±1.4)%。随着聚乳酸段质量比增加,纳米粒子尺寸、包封率和载药量增加,而药物释放降低。 结论:开环聚合制备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及用相分离透析方法制备负载两性霉素B纳米粒简便可靠,负载两性霉素B后纳米粒径明显变大,且纳米粒对两性霉素B有很高的包封率,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关键词:两性霉素B;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子;包封率;体外释放  相似文献   

10.
背景:由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制备的微球,在体外磷酸盐缓冲液中能够持续释放药物。 目的: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羟基磷灰石-5-氟尿嘧啶复合微球,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等性质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材料学体外观察,于2009-02/2009-07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实验室完成。 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为济南岱罡生物有限公司产品,纳米羟基磷灰石由华南理工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制,5-氟尿嘧啶为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方法:以水溶性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作为模型药物,先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药物,外包裹生物相容性好且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采用单乳化溶剂挥发法(S/O/W)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羟基磷灰石-5-氟尿嘧啶复合微球。对载药前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FTIR分析。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微球的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性质进行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纳米羟基磷灰石与5-氟尿嘧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药物体外释放。 结果:FTIR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对5-氟尿嘧啶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羟基磷灰石-5-氟尿嘧啶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83%,86.78%,明显高于单纯的聚乳酸羟基乙酸-5-氟尿嘧啶微球。经过体外释放药物突释后,复合微球比单纯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药物释放慢。在第27天,复合微球和单纯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累积药物释率放分别为84.87%,99.87%。 结论:与单纯的聚乳酸羟基乙酸-5-氟尿嘧啶微球相比,由于纳米羟基磷灰石对5-氟尿嘧啶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使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羟基磷灰石-5-氟尿嘧啶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具有更好的药物缓释效果。 关键词:5-氟尿嘧啶;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微球;药物释放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09.47.017  相似文献   

11.
Medical-grade synthetic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olymer can be used as a biomaterial for nerve repair because of its good biocompatibility, biodegradability and adjustable degradation rate. The stress relaxation and creep properties of peripheral nerve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repair with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tubes. "Fen sciatic nerve specimens were harvested from fresh corpses within 24 hours of death, and were prepared into 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s by creating a 10 mm defect in each specimen. Defects were repaired by anastomosis with nerve autografts and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tubes. Stress relaxation and creep testing showed that at 7 200 seconds the sciatic nerve anastomosed by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tubes exhibited a greater decrease in stress and increase in strain than those anastomosed by nerve autograf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exhibits good viscoelasticity to meet the biomechanical require- ments for a biomaterial used to repair sciatic nerve injury.  相似文献   

12.
Tensile stress and tensile strain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nerve regeneration after bridging nerve defects by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conduit transplantation and autogenous nerve grafting for sciatic nerve injury. This study collected the sciatic nerve from the gluteus maximus muscle from fresh human cadaver, and established 10-mm-long 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s by removing the ischium, following which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conduits or autogenous nerve grafts were transplan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that the axon and myelin sheath were torn, and the vessels of basilar membrane were obstructed in the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conduit-repaired sciatic nerve following tensile testing.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nsile tests with autogenous nerve graft-repaired sciatic nerve. Following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conduit transplantation for sciatic nerve repair, tensile test results suggest that maximum tensile load, maximum stress, elastic limit load and elastic limit stress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autogenous nerve grafts, but elastic limit strain and maximum strain decreased. Moreover, the tendencies of stress-strain curves of sciatic nerves were similar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conduits or autogenous nerve grafts.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vitro for sciatic nerve injury,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conduits exhibited good intensity, elasticity and plasticity, indicating that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conduits are suitable for sciatic nerve injury repair.  相似文献   

13.
背景:新型可生物降解多聚物纳米控释载药制剂能显著改善药物穿透组织能力、再分布时程和滞留时间,可能克服载药基质对血管修复的负性影响,有望避免药物洗脱支架晚期支架内血栓。 目的:制备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子(rapamycin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nanoparticles, RPM-PLGA-NPs)并观察其表征及体外控释性能。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于2003-03/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聚乳酸-聚乙烯醇酸共聚物50∶50由美国Birmingham Polymers 公司提供。 方法: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作载药基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采用双室扩散池行体外药物释放试验。 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平均载药量、平均包封率;激光光散射实验测定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分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计算体外药物释放量、绘制累积释放曲线。 结果: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46.8 nm的RPM-PLGA-NPs,平均粒径246.8 nm,粒径分布集中在208~294 nm,呈窄分布;包封率大于77%,平均载药量为19.42%。体外释放近似于零级过程,至2周释放75%的药物。 结论: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稳定可靠,包封效率高,载药量控制稳定,粒径小、范围窄,体外释放药物恒定、具有良好的控释效能。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研究的大部分高分子药物载体没有靶向性,在应用上有局限性,只有几个国外课题组报道生物素化聚乙二醇/聚乳酸(Biotin-PEO-PLA)纳米粒子的体外靶向行为,国内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目的:分析Biotin-PEO-PLA纳米粒子作为靶向药物载体的可行性。 方法:透析法制备包埋紫杉醇的Biotin-PEO-PLA纳米粒子并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包埋紫杉醇的Biotin-PEO-PLA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行为;利用细胞毒性法比较研究生物素-亲和素三步法实施的包埋紫杉醇的Biotin-PEO-PLA纳米粒子对OVCAR-3(表面表达CA-125抗体)和SKOV-3(表面不表达CA-125抗体)细胞的体外靶向行为。 结果与结论:包埋在Biotin-PEO-PLA纳米粒子中的紫杉醇的释放呈现初期的快速释放以及随后的缓慢释放。利用三步法处理的OVCAR-3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SKOV-3细胞,表明通过Biotin-PEO-PLA/avidin/biotinylated MAB X306与OVCAR-3细胞表面CA-125抗原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包埋紫杉醇的Biotin-PEO-PLA纳米粒子被更为有效地传递进了OVCAR-3细胞。  相似文献   

15.
摘要 背景:目前临床使用的多烯紫杉醇注射液多采用吐温80作为增溶剂,容易导致过敏反应,且全身化疗不良反应大。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包载多烯紫杉醇制备的缓释微球进行肿瘤间质化疗可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减轻全身不良反应。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肿瘤间质化疗的载多烯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及药物稳定性。 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投料比载药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粒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包封率、载药率及体外药物释放情况。将制备的微球于5,15,25 kGy 60Co 3种剂量辐照灭菌,体外细菌培养观察灭菌效果。 结果与结论:制备的载药微球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分散良好,平均粒径为23.1 µm。聚乳酸-羟基乙酸与多烯紫杉醇的投料比为100 mg/5 mg时可获得最佳的包封率(96.3%)和载药率(4.82%);载药微球体外4周平稳释放药物达81.6%,无明显突释效应,包裹在微球内的多烯紫杉醇结构稳定性明显提高;3种剂量60Co辐照后均未见短小芽孢杆菌生长。说明采用溶剂挥发法可制备粒径及分布适宜、释放周期较理想、药物稳定性好的载多烯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 关键词:多烯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缓释;生物材料与药物控释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1.013  相似文献   

16.
摘要 背景: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类复合材料支架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冷压法、粒子沥滤法、热致相分离法等,但是在增强材料界面的结合、调节材料的降解速率、改善材料的强度等方面仍不能满足要求。 目的:制备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纳米纤维支架。 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纳米纤维支架。以扫面电镜对纤维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在PBS中浸泡不同时间的体外降解过程。 结果与结论: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与聚乳酸/基体间存在化学键合,纳米粒子使纤维直径增大且表面粗糙程度增加,这种结构将有利于细胞在纤维膜上的伸展和和繁殖。羟基磷灰石的引入,抑制了聚乳酸降解过程中的自催化作用,减缓了聚乳酸的降解速度。说明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纺丝;羟基磷灰石;聚乳酸;降解性能;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8.010  相似文献   

17.
孙梁  熊卓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15(12):2091-2094
摘要 背景:理想的骨修复材料除必须具有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利于血管化及迅速被新生组织替代的孔隙率,还需要有与骨组织相似三维结构。 目的:检验快速成型工艺制作的聚乳酸-聚羟乙酸/磷酸三钙支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将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溶于1,4-二氧六环中并混合粉末状磷酸三钙制备成液态的浆料,放入生物材料快速成形机TissFormTM制备出直径5 mm,长15 mm的圆柱形人工骨载体材料。按每个材料15 mg的标准,采用预湿、负压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冻干3步处理,制备出活性人工骨材料。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制备右前肢桡骨中上段15 mm骨缺损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活性人工骨和未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单纯支架。通过影像学、组织学、材料降解及骨密度评价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愈合,新生骨痂连接缺损断端并塑形,支架材料近于完全降解,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骨缺损内未见新骨形成。结果表明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聚乳酸-聚羟乙酸/磷酸三钙支架可以很好的修复兔15 mm骨缺损,且降解速度与成骨速度匹配良好。 关键词:聚乳酸-聚羟乙酸;磷酸三钙;骨形成蛋白;桡骨缺损;骨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01  相似文献   

18.
Schwann cells, nerve regeneration promoters in peripheral nerve tissue engineering, can be used to repair both the peripheral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s. However, isolation and puriifcation of Schwann cells are complicated by contamination with ifbroblasts. Current reported measures are mainly limited by either high cost or complicated procedures with low cell yields or purity.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dorsal root ganglia from neonatal rats from which we obtained highly puriifed Schwann cells using serum-free melanocyte culture medium. The purity of Schwann cells (〉95%) using our method was higher than that using standard medium containing fetal bovine serum. The obtained Schwann cells were implanted into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chi-tosan conduits to repair 10-mm sciatic nerve defects in rats. Results showed that axonal diameter and area were signiifcantly increased and motor function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in the rat sciatic nerve tissue. Experimental ifndings suggest that serum-free melanocyte culture medium is conducive to purify Schwann cells and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chitosan nerve conduits combined with Schwann cells contribute to restore sciatic nerve de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