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剂Ad-METH-1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将已经成功构建、携带有METH-1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asy-meth1,转染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研究血管靶向基因治疗对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 复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于创面上皮化后10天,兔耳瘢痕局部注射携带有目的基因METH-1的重组腺病毒颗粒,30天后,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兔耳瘢痕微循环的变化,标本取材,行HE染色、CD34染色、核仁区嗜银颗粒染色,研究分析血管靶向基因治疗对兔耳瘢痕组织血管生成、微循环血流灌注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血管靶向治疗30天后,兔耳瘢痕微血管生成、微循环血流灌注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在瘢痕形成早期,应用Ad-METH-1进行血管靶向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抑制因子METH1基因转染对兔耳瘢痕组织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抑制因子METH1基因转染对兔耳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复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用微循环显微镜检、瘢痕组织AgNOR染色、苦味酸一天狼星红染色等方法,观察基因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对增生性瘢痕组织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分布的影响.结果 Ad-METH1注射后30 d瘢痕组织血管生成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弱、Ⅰ/Ⅲ型胶原比明显降低.结论 上皮化后早期血管抑制基因治疗可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血管抑制基因治疗对增生性瘢痕的病理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抑制基因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病理学影响。方法:复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待创面上皮化后10天瘢痕组织局部多点注射基因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extracellular protein with metalloprotease and thrombospondin1 domains),30天后观察兔耳瘢痕组织形态、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Ad-METH1注射后30天,兔耳瘢痕组织学染色显示微血管分布明显减少,超微结构显示内皮细胞肿胀、变性,部分血管丧失功能,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泌活性明显降低。结论:Ad-METH1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明确的抑制作用,血管抑制基因治疗有望为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血管生成,探索新的增生性瘢痕防治方法. 方法 19 只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0~2.5 kg,制备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其中8只于创面上皮化后10、30、60及90 d行微血管计数、微循环监测及HE染色观察.另11只选择每只兔的左、右侧耳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于上皮化后10 d,实验组兔耳瘢痕局部多点注射基因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 (adenovirus extracellular protein with metalloprotease and thrombospondin 1domains,Ad-METH1) 重组腺病毒40 μL,对照组注射等量空载腺病毒.取 1 只兔于注射后3 d,采用 RT-PCR 和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基因转染后瘢痕组织中 METH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余 10 只兔注射后30 d,行两组大体观察、微血管计数及 HE 染色. 结果 上皮化后10、30、60 及 90 d 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分别为(42.37±3.89)、(49.46±4.13)、(33.12±4.34) 及 (13.24±2.31) 支;瘢痕组织微循环灌注分别为(37.75±2.11)、(59.87±6.46)、(44.53±6.14) 及 (29.21±1.84) PU;上皮化后10~60 d微血管计数及血流灌注值明显高于上皮化后9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耳创面上皮化后10~30 d组织学为瘢痕增生早期和增生期表现;60 d时仍为增生期表现,但已出现成熟迹象;90 d时大部分瘢痕软化,为成熟期表现.Ad-METH1 注射后 3 d,实验组 METH1 mRNA 及蛋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对照组未检测到靶基因表达;注射 Ad-METH1 后 30 d,大体观察:实验组瘢痕颜色接近正常兔耳肤色,质地接近正常;对照组瘢痕明显高出兔耳腹侧皮面,质地坚硬;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实验组为(12.38±2.56)支,对照组为(48.12±6.46)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染色显示实验组瘢痕微血管分布较少,成纤维细胞散在,胶原排列有序;对照组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分布丰富,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紊乱. 结论 血管生成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血管抑制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增生性瘢痕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基因转染血管生成抑制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血管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基因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作用于兔耳增生性瘢痕,用微循环显微镜检、组织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研究Ad-METH-1对兔耳瘢痕组织增生、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基因转染血管生成抑制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结果 Ad-METH-1注射后30 d,实验组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为12.38±2.56,VEGF阳性细胞百分比为17.64%,bFGF阳性细胞为18.24%;对照组微血管计数为48.12±6.46,VEGF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1.34%,bFGF阳性细胞为28.26%.结果 显示,实验组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瘢痕组织VEGF及bFGF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METH-1对兔耳瘢痕组织增生、血管生成及VEGF、bFGF表达产生了明确的抑制作用,早期行血管抑制治疗可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基因转染血管抑制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增生性瘢痕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鲜地龙液外敷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造模术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地龙治疗组和积雪草甙组.各组进行相应的处理50天后,观察鲜地龙液对瘢痕形态及瘢痕增生指数的影响.结果:地龙治疗组与空白组、模型组及积雪草甙组之间相比较,瘢痕增生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光镜显示,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结论:鲜地龙液外敷可以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管抑制剂Ad-METH1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只健康的日本大耳白兔,将兔耳制作成增生性瘢痕模型后,随机将兔的左右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兔耳.实验组行多点注射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meth1),对照组注射空载腺病毒,30d后行成纤维细胞核仁区嗜银颗粒染色(AgNOR)、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析及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 AgNOR颗粒计数:实验组为1.86±0.34,对照组为2.53±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脯氨酸含量:实验组为(4.335±0.156)mg/g,对照组为(5.259±0.169)mg/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的WesternBlotting分析:实验组为0.56±0.15,对照组为0.84±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METH1对兔耳瘢痕组织增生及VEGF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而对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VEGF表达的抑制是其抑制瘢痕增生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赵丽  刘波  周晓宏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7):1103-1105
目的:探讨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24只,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模型,21天后,将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黑布药膏治疗组和瘢痕模型组,在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局部涂抹黑布药膏,每3天一次。在用药后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对比研究在瘢痕形成过程中黑布药膏对兔耳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观察瘢痕形态,计算瘢痕增生指数和成纤维细胞密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结果:黑布药膏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PCNA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光镜下见黑布药膏能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黑布药膏能降低瘢痕增生指数和成纤维细胞密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黑布药膏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草药单体松萝酸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于兔左右侧耳形成4孔创面,23 d后给药;将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1 mg松萝酸和2 mg松萝酸的实验组、DMSO和曲安奈德的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每孔创面注射含不同浓度松萝酸的DMSO 50μl;DMSO组注射等体积的DMSO溶剂;曲安奈德对照组注射曲安奈德50μl。每周给药1次,共4次,于给药35 d后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并检测瘢痕的增生指数;通过Masson染色检测胶原排列情况;应用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瘢痕内血管的变化。结果 2 mg松萝酸实验组可以显著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明显改善瘢痕的颜色和厚度,且瘢痕增生指数也明显减少,胶原组织排列有明显改善。CD31染色结果表明,2 mg松萝酸实验组可显著抑制瘢痕内的血管新生。结论 2 mg松萝酸具有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内血管新生的作用,从而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作用,探讨增生性瘢痕的基因治疗。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分别将生理盐水、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1 CTGF、CTGF、ASODN作用于动物模型。7、14、20天后观察瘢痕体积的变化,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CTGF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结果:注射TGF-β1、CTGF后瘢痕体积、CTGF蛋白表达、PCNA阳性表达均增高,TUNEL阳性细胞减少,其中以联合注射TGF-β1 CTGF最为显著;ASODN作用后瘢痕体积、CTGF蛋白表达、PCNA阳性表达降低,TUNEL阳性细胞增加。结论:CTGFASODN能够有效抑制CTGF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并且加快了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