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29例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分级、手术残余病灶直径和术后化疗周期数等。分析评价各因素对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残余病灶直径、术后化疗周期数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与组织学分级对预后无显著影响。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50岁(RR=0.493,95%CI:0.308~0.790)、手术残余病灶直径≥1 cm(RR=2.527,95%CI:1.585~4.028)及术后化疗周期数<6次(RR=2.294,95% CI:1.464~3.593)为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年龄越大、手术残余病灶直径越大、术后化疗周期数越少,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29例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分级、手术残余病灶直径和术后化疗周期数等。分析评价各因素对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残余病灶直径、术后化疗周期数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与组织学分级对预后无显著影响。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50岁(RR=0.493,95%CI:0.308~0.790)、手术残余病灶直径≥1 cm(RR=2.527,95%CI:1.585~4.028)及术后化疗周期数6次(RR=2.294,95%CI:1.464~3.593)为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年龄越大、手术残余病灶直径越大、术后化疗周期数越少,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一线化疗的有效性,在泰素-铂类的联合化疗中加入适当的蒽环类的阿霉素和表阿霉素是最佳选择。为评价泰素、顺铂和表阿霉素三种药物联合化疗作为一线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疗效,选择经肿瘤细胞减瘤术,病理证实为EOC,FIGO分期为Ⅲ或Ⅳ期患者,共40例进行Ⅱ期临床研究。化疗方案如下:表阿霉紊50mg/m~2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点>30min,泰素135mg/m~2加入500ml0.9%生理盐水中静点>3h,泰素输入前需常规脱敏治疗,接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卵巢所处位置为盆腔深处,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数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30% ~ 40%.对于晚期卵巢癌(包括原发腹膜癌、输卵管癌),目前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为最大程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辅助以紫杉醇+铂类(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目前已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最大程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很多晚期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发生多处盆腹腔组织器官的种植转移或肝、肺等远处转移,使得手术难以进行,一味追求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又往往造成手术范围扩大,使得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遵循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模式。新辅助化疗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理念日益受到重视,认为应用新辅助化疗可提高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成功率,而对生存率的改善尚存在不同意见。综述新辅助化疗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遵循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模式.新辅助化疗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理念日益受到重视,认为应用新辅助化疗可提高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成功率,而对生存率的改善尚存在不同意见.综述新辅助化疗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Ⅳ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Ⅳ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 ̄1998年5月我院治疗的31例Ⅳ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转移部位,术后残留病灶大小、化疗疗程数及生存期等。结果 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残留病灶≤2cm、化疗次数≥8,无肝实质转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较相应的对照组长(P〈0.01);经多因素分析,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对预后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影响不同分期子宫内膜癌妇女预后因素的研究已很广泛,但是对于影响第Ⅲ、Ⅳ期病人生存的因素研究仍不够。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1988年制定的子宫内膜癌外科分期系统根据癌细胞转移的特性,将第Ⅲ、Ⅳ期又再细分,但是这些亚类之间的生存差异的证据尚不足。为对影响子宫内膜癌第Ⅲ、Ⅳ期患者生存的因素进行分析,在1977~1989年间在wake Forest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登记以及在Albany医疗中心诊治过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选取58  相似文献   

9.
上皮性卵巢癌(EOC)是妇科肿瘤疾病中的主要致死原因。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标准治疗方案为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PCS)及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直接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常难以达到满意的减瘤效果,且手术并发症多,影响患者治疗后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新辅助化疗(NACT)作为原有治疗模式的另一种选择,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NACT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治疗中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最大程度地发挥NACT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晚期卵巢癌对妇科肿瘤学家来说仍然是一难于应付的问题,无疑地是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手段,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手术后单一的药物化疗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颇为满意,但在晚期和转移癌的病人效果不佳。为此,作者于7年前开始用新的两种药物联合方法治疗Ⅲ和Ⅳ期卵巢癌病人。研究范围是1971年9月后诊断为Ⅲ和Ⅳ期的病人,约有半数病人转来以前已做过手术并认为不可能再作手术探查。在化疗前要做骨髓、肝、肾功能化验、胸部X片、肝和脾扫描、静脉肾盂造影、钡灌肠和其它必要的检查,要有完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增大的表浅淋巴结活检和胸腹水细胞学检查。环磷酰胺7~8 mg/kg/日共5天,由静脉推入,5-氟脱氧尿苷1.8~2mg/kg/日溶在5%葡萄糖中连续输入共5天。首次化疗后监测病人的副作  相似文献   

11.
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目前仍存在争议,而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其临床治疗效果也不确定。多项临床试验表明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们必须明确该治疗方案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实施前充分考虑其利弊。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13.
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IDS)是一种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新策略。但是由于肿瘤可能对化疗反应差甚至耐药等,部分患者的预后反而较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DS)更差。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一些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细胞因子、基因和蛋白、IDS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等可有效预测NACT-IDS的疗效及患者的预后。因此,为更好地指导NACT-IDS方案的选择,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地监控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有必要在NACT及IDS实施中的各个环节对其疗效进行充分的评估及预测,以为患者制定更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现就卵巢癌NACT-IDS中疗效及预后的相关预测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EMbas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生殖与避孕》,《现代妇产科进展》5本妇产科杂志。语言种类为中文和英文,网上检索时间不限。试验组行新辅助化疗,即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后行细胞减灭术;对照组行传统治疗,即细胞减灭术后行规范性化疗。结果:共纳入3篇文献,提取数据后,Review 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两组的总生存期合并后的RR值为0.96(95%CI,0.90~1.03),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合并后的RR值为1.00(95%Cl 0.93~1.09),森林图菱形均与垂直线相交。结论:新辅助化疗并未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应用及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颈癌的标准治疗为手术和放疗。近年来随着化疗新药的不断开发和化疗方案的改进,宫颈癌的化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新辅助化疗(NACT)的临床应用,对术前或放疗前缩小肿瘤体积,控制亚临床转移,改善无瘤生存期起重要作用。综述NACT的适应症、化疗方案及途径,及其对不同期别、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疗效等,并从临床和分子水平上分别阐述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的标准治疗为手术和放疗.近年来随着化疗新药的不断开发和化疗方案的改进,宫颈癌的化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新辅助化疗(NACT)的临床应用,对术前或放疗前缩小肿瘤体积,控制亚临床转移,改善无瘤生存期起重要作用.综述NACT的适应症、化疗方案及途径,及其对不同期别、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疗效等,并从临床和分子水平上分别阐述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FIGO 2018子宫颈癌新分期中ⅠB2期的适宜治疗策略.方法 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项目数据库,纳入2018年FIGO分期Ⅰ B2期接受直接手术(PS组)、新辅助化疗后手术(NACT组)及根治性放化疗(CRT组)的子宫颈癌病例,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5年总体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结果 (1)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中的应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纳入新辅助化疗后行间歇型肿瘤细胞减灭术与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相比较的随机对照实验或观察性研究。结果:最终纳入20个研究,共38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新辅助化疗后间歇型肿瘤细胞减灭术满意缩瘤术率(75.1%)高于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5.2月、13.0月,总生存期分别为33.2月、38.7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满意缩瘤术的几率,但不改善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正>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卵巢处于盆腔深部,病变早期难以发现,60%至75%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低至50%左右,治疗现状不容乐观~([1-2])。目前晚期上皮性卵巢癌(advanced epithelial ovariancancer,AEOC)的标准治疗流程为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PDS)后给予6~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NACT-IDS)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两种方法在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时对其耐药性和生存时间的影响,并分析铂类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我院的354例晚期(FIGO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NACT-IDS组173例和PDS组181例,术后均辅以铂类药物化疗。全部治疗结束后,比较NACT-IDS组及PDS组患者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Logistic回归对铂类耐药的单因素、多因素影响进行分析,利用K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至随访结束,PDS组有149例(82.3%)复发,NACT-IDS组有132例(76.3%)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铂类耐药患者PDS组有26例(14.3%),NACT-IDS组有42例(2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对铂类耐药性作单因素分析发现治疗方法、FIGO分期、总化疗周期与铂耐药性有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发现新辅助化疗不是影响铂耐药性的独立危险因素。NACT-IDS组与PDS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13.5月vs 15.4月,P=0.475)、总生存期(OS)(51.7月vs 46.2月,P=0.1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ACT-IDS治疗晚期卵巢癌时增加了对铂类药物的耐药性,但对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新辅助化疗不是铂类耐药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