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临床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方法分析1998—10-2005—05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368例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状况。结果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和高处坠落伤,损伤类型最常见为硬膜下血肿,其次为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锥体束征和瞳孔改变。手术治疗328例,治愈、好转298例(81.0%),死亡41例(11.1%)结论院前急救和及时手术减压,术中妥善脑保护,术后监护及规范化治疗,是提高SCCI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王龙珍  刘怀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13-2615
目的:分析总结GOS评分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6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96例,非手术治疗68例。采取规范化综合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合并症。结果:死亡34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4例,中残19例,恢复良好105例。死亡率(包括植物生存)22%。结论:早诊断,具备手术指征积极手术,规范化综合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重视康复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GOS评分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0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66例,非手术治疗38例。采取规范化综合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合并症。结果死亡24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4例,中残17例,恢复良好57例。死亡率(包括植物生存)23%。结论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处理,加强监测,重视合并症的防治,是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至2007年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GOS评分3分~8分104例,治疗效果满意,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90年~2003年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453例,全部病人按国家标准GCS评分在8分以下,救治成功率达81%,现结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SCCI)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分析了34例SCCI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抢救措施、手术方式。结果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及跌伤,损伤类型最常见为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和去骨瓣减压,加强术后的监护、脱水、降颅压、抗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特别强调术后支持和对症处理,是促使SCCI恢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方法。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重型颅脑损伤(GCS 3分8分)中治愈及好转29例(60.4%),重残7例(14.6%),植物样生存2例(4.2%),死亡10例(20.8%),其中GCS 3分5分的18例患者中死亡9例(50.0%)。结论:加强救治的各个环节,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加强营养,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 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林坚  刘伟国 《浙江医学》2004,26(1):37-38
颅脑损伤是小儿重要的致伤残原因之一.由于小儿与成人解剖和病理生理方面的特点有所不同,其伤情亦有特殊性.现对1995年1月~2002年8月我科收治的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病例259例作一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正确的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有“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思想准备,具有正确而迅速诊断、判断病情的能力和准确敏捷的处理技能。病史询问原则上要简洁、客观,真实了解伤时及伤后的全过程,体格检查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虽然并非所有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但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应充分利用救治的“黄金时间”1小时以内。任何不必要的延误都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断送患者的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SCCI)的早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SCCI患者173例。结果:根据GCS评分,本组治愈89例,占51.4%;中等残疾46例,占26.6%;重残及植物状态11例,占6.3%;死亡27例,占15.6%。结论:及时院前急救、正确的病情判断、及早手术减压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措施是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韩毅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168-168
目的:探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9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1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7例,植物生存65例,重残74例,轻残98例,良好126例。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应注意合并伤,把握手术时机和指征,注意术后及保守病人管理。大部分患者可存活并有一定功能。  相似文献   

11.
987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临床救治困难。我科自1983年1月-2003年1月间共收治9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其救治结果作一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1996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我们救治重型颅脑损伤 376例 ,效果良好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2 95例 ,女 81例 ;年龄 6~ 72岁 ,平均 34岁。全部病例GCS≤ 8分。致伤原因 :车祸伤 30 5例 ,坠落伤 1 2例 ,撞伤 30例 ,砸伤 2 1例 ,打击伤 8例。损伤类型并手术方法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4 3例 ,单纯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1 8例 ,硬膜下血肿清除并骨窗减压术 1 80例 ,脑内血肿清除术 59例 ,颅内多发性血肿清除术 4例 ,弥慢性脑肿胀去骨瓣减压术 3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4 6例 ,广泛脑挫裂伤合并脑疝 55例 ,颅底骨折 89例 ,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其伤情危重且相互影响 ,抢救困难 ,死亡率高。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血气胸 1 2例早期救治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 ,男 1 0例 ,女 2例 ,年龄 1 8~ 65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8例 ,坠落伤 3例 ,重物砸伤 1例。伤后就诊时间 3 0分钟~ 5小时。颅脑损伤均经CT确诊 ,其中硬膜下血肿 5例 ,硬膜外血肿 4例 ,脑挫裂伤 3例。胸部伤情 :多根肋骨骨折无胸壁软化 9例 ,一侧胸壁软化 3例 ,并发一侧血气胸 8例 ,两侧血气胸 2例。患者就诊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GCS)均在 9分以下 ,均有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4.
刘森 《海南医学》2005,16(4):81-82
目的 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接诊病人后即予急救,并迅速了解病情,病情允许时及时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和手术等一系列综合治疗。结果 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按GCS评分方法进行判断.预后良好11例,中残10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6例,死亡率为32%。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要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病死率和伤残率高。我科1999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救治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总结 2 6 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 2 6 8例进推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 8例中存活 191例 (71.4%)其中恢复良好 10 1例 ,中残 42例 ,重残 48例 ,死亡 77例 (2 8.6 %)。结论 尽早清除颅内血肿 ,大骨瓣减压 ,呼吸机辅助呼吸 ,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止并发症等措施 ,是改善本病病人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例重度颅脑损伤患住院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董度颅脑损伤患者存活6例死亡5例.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治疗中,防治局部或全脑性的缺血、增加脑血流、改善脑灌注以及降低颅内压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李宝华 《北京医学》2008,30(5):266-266
我院神经外科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78例60岁以上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其救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龙珍  刘怀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28-3229
目的:分析总结GOS评分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6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96例,非手术治疗68例。结果:死亡34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4例,中残19例,恢复良好105例。病死率(包括植物生存)22%。结论:早诊断、具备手术指征积极手术、规范化综合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重视康复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