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后神经主干及其分支显微减压术治疗42例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54侧下肢).结果 平均随访40个月.42例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54侧下肢膝下麻木、疼痛症状术后89% (48/54)缓解,肢体平衡问题术后70% (21/30)缓解,随访期间54侧下肢无一侧发生顽固性溃疡或截肢.术后拇指两点辨别觉好转40侧(74%,40/54),腓总神经、胫后神经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波幅改善38侧(70%,38/54).并发症:踝部切口愈合不良3侧(6%,3/54).结论 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及术中神经彻底减压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综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08-02—2011-07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足部护理,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双侧正中神经、腓神经、尺神经和胫后神经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观察患者双下肢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2组空腹和餐后2h血糖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2组治疗前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前后双侧正中神经、腓神经、尺神经和胫后神经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胫后神经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下降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足部护理可以改善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有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缺血处理的效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08-2014-08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缺血预处理,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缓解程度。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右正中神经、左腓总神经运动神经、左胫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缺血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来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减压术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痛性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行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后神经主干及其分支显微减压术,术后分别应用丹红注射液和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获得50%以上和30%以上疼痛缓解率者分别占47.0%和64.7%,实验组为72.2%和94.4%;实验组腓、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改善5 m/s以上的比例为72.2%和83.3%,优于对照组47.1%和70.6%;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改善,实验组为(6.71±1.98)分同样优于对照组(4.93±2.50)分。结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术后辅以丹红注射液可获得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5.
金纳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金纳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弥可保注射液,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神经传导速度加快,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纳多能明显缓解和消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5例患者治疗无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无变化。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0%,18例患者中11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无变化,7例触觉、跟膝腱反应、温度觉等症状无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01-2011-12收治的65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常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分析各神经传导功能以及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波宽、波形等.结果 有四肢远端麻木、刺痛等症状者周围神经病变的阳性率较高,糖尿病病程5 a以上者阳性率也较高.胫后神经病变在四肢神经病变中最常见,其次为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波幅下降最为灵敏,波形和波宽的变化也较为明显.结论 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可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对周围神经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氧化剂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抗氧化剂和传统疗法进行治疗,4周后比较2组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显效率和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硫辛酸联合牛磺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和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80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神经妥乐平和甲钴胺静滴,给药前及给药4周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和四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给药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对照组为5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SNCV),2组治疗前后均有一定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术(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下肢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7月~2011年11月采用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手术治疗的40例(DPN)患者的资料,观察他们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和随访结果。结果临床表现以渐进性小腿和足底、足背部麻木起病者35例,以渐进性疼痛起病者5例。术后下肢麻木症状缓解率90%,术后下肢疼痛症状缓解率92%。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的所有患者病情稳定,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足底部分区域疼痛缓解后再次出现疼痛,其余病人症状无复发或加重。结论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术对于(DPN)缓解疼痛、恢复感觉有较好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