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星座链球菌属米勒链球菌组由星座亚群和咽喉亚群组成。1979年由国外学者Cooksey等[1]首次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并报道,此后国内陆续发表了多篇有关该菌的报道[2-5],但3次从同一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到该菌的有关报道极少见。2014年10月,本院从1例上颌骨纤维肉瘤患者血液中分离到该菌,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左上颌骨纤维肉瘤术后10月,左侧面部疼痛半月,于2014年4月1日入住本院肿瘤科,  相似文献   

2.
人苍白杆菌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敏  张真路 《检验医学》2009,24(2):162-162
2007年9月,我院从1例Bentoll术患者深静脉导管培养及血培养中分离出人苍白杆菌,由该菌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3.
非脱羧勒克菌是一群氧化酶阴性,革兰阴性小杆菌,被认为是罕见的引起肠道外感染的条件致病菌。于1986年Tamura等提出归属莱克菌属[1],非脱羧勒克菌是其唯一的一个种。临床培养出此类细菌少见,其引起的血流感染少有报道,我们从1例脑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1株非脱羧勒克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透析病人菌血症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东辉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3):1460-1460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引起肠道感染,肠道外主要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从血液标本中分离出本菌较少见。2005年1月我们从患有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的门诊病人血液标本中分离出1株此菌。1病例简介患者,女,46岁,2004年11月被诊断为尿毒症并进行透析治疗。2005年1月27日病人开始寒战、发热,...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皮氏罗尔斯顿菌引起的感染情况,探讨医院感染皮氏罗尔斯顿菌的临床分离情况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2010年分离自我院住院患者的31株皮氏罗尔斯顿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VITEK2Com-DactAST-GN09鉴定试条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株皮氏罗尔斯顿菌中,有22株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70.97%。标本检出率最高的为痰标本,93.55%。临床科室中.ICU检出率最高.为32.26%,其次为呼吸内科(22.58%)和新生儿科(19.36%)。皮氏罗尔斯顿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最高的为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为100.00%,其次为庆大霉素(58.06%)、妥布霉素(51.6l%)和阿米卡星(48.39%);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00%。结论临床分离皮氏罗尔斯顿菌多为医院感染菌株,临床医生应重视该菌引起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6.
克氏耶尔森菌为非致病菌,由该菌致病的病例临床罕见。我院于2006年11月在1例反复高热的青年男性患者血液中培养出该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顿菌属是1995年建立的一个新的细菌种属,之前一直归于伯克霍尔德菌属。皮氏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pwkettii)是该属菌中唯一从临床标本分离到的菌种。皮氏罗尔斯顿菌是一种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具有极生鞭毛,是医院内感染的少见条件致病菌。国外文献中的病例报道,多是由于血液制品、无菌水、生理盐水、洗必泰溶液、呼吸道治疗液、静脉导管的污染所致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默氏李斯特氏菌引起人类感染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90年11月从一发烧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L型默氏李斯特氏茵。一、病例患者女性,体弱,经常感冒,因发  相似文献   

9.
从血液中分离出一株放射形土壤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8月,我们从一例间断发热患者的血液中两次血培养分离出放射形土壤杆菌,该菌从血液中分离实属少见。 患者男,71岁,于2003年7月30日因间断发热1周住进我院。该患者半身截瘫27年,入院两周前因右小脚趾感染于我院外科门诊行切除术。查T38℃血压、心率正常,全身皮肤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湿啰音;辅助  相似文献   

10.
正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为革兰阳性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通常认为只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人体致病,相对罕见,具有较高的致病性,一旦感染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流产、败血症及脑膜炎等,病死率高达30%,易感人群为孕妇、新生儿、老人、HIV感染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特别是对于孕妇,应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因其可通过胎盘和产道感染新生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1])。2015年10月,笔者从一例宫内感染的患者羊水中分离出一株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2016年3月从一老年患者的血液和肛周脓肿及血栓性外痔术  相似文献   

11.
潘多拉菌属是2000年Coenye等发现并命名的一个新菌种,目前该菌属由5个菌种和4个未正式命名的基因种组成。此菌属的表型类似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皮克特罗尔斯顿菌或罕见亲铜菌,常导致鉴定错误;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鉴定此类细菌最有效的方法。潘多拉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常定植于囊性纤维化患者或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患者——造成慢性肺部感染,并可在患者间相互传播。因此,重视潘多拉菌的分类鉴定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脓液中分离出星形诺卡菌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11月19日,我室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后背穿刺脓液中分离出一株星形诺卡菌,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农民.于2007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一直给予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弗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属肠杆菌科、埃希菌属,是人类罕见的致病菌。笔者从一中年妇女痰液中分离获得1株,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性患者,48岁。2009年11月12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液为黄色并带有血丝,来本院就诊。体  相似文献   

14.
正空肠弯曲菌是革兰阴性微需氧弯曲菌。在自然界中,空肠弯曲菌广泛存在于鸡、鸭、牛、羊等家禽、家畜以及鸟类的肠道内,构成空肠弯曲菌的体外储存宿主。被空肠弯曲菌污染的肉、奶、蛋以及水源等是空肠弯曲菌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散发性肠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也是最常见的腹泻病原菌,可引起婴幼儿和成人腹泻,但引起血流感染则比较罕见[1]。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于2017年1月17日从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培养样本中分离出1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发展趋势,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某医院临床革兰阴性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0-2014年期间从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 22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267株,占病原菌总数的56.94%。检出革兰阴性杆菌居前4位的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菌409株,占革兰阴性菌总数的32.28%。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其次是血液和尿液;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是血液和泌尿道。结论该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株占较大比例,主要感染下呼吸道、血液和泌尿道。  相似文献   

16.
腔隙莫拉氏菌引起感染性脓肿极为罕见.我院于1986年11月27日收治的一例外伤性颌脓肿的脓液中,分离到本菌.  相似文献   

17.
正双路普雷沃菌属于普雷沃菌属,专性厌氧菌,革兰阴性球杆菌,又属条件致病菌,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口腔、胃肠道以及女性生殖道中,当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有创伤时可以引起齿龈、女性生殖道、腹腔或盆腔等感染~([1])。2016年6月,1例剖宫产术后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1株厌氧菌,应用基质辅  相似文献   

18.
潘多拉菌属是2000年Coenye等发现并命名的一个新菌种,目前该菌属由5个菌种和4个未正式命名的基因种组成。此菌属的表型类似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皮克特罗尔斯顿菌或罕见亲铜菌,常导致鉴定错误;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鉴定此类细菌最有效的方法。潘多拉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常定植于囊性纤维化患者或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患者——造成慢性肺部感染,并可在患者间相互传播。因此,重视潘多拉菌的分类鉴定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气球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气球菌的分类现状气球菌最初是从空气、尘埃、牛奶中分离而得[1] ,在咸肉、生肉和加工的蔬菜中也广泛分布。据报告气球菌可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液中、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中分离 ,偶可从脓胸或伤口感染中分离。气球菌属细菌由Williams等于 195 3年正式命名[2 ]  相似文献   

20.
侵肺巴斯德菌(Pasteurella pueumotroic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株致病性非发酵菌。2006年11月21日我们从1例刀外伤患者创面感染的渗出物内分离出1株侵肺巴斯德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