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颅内肿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急性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肿瘤手术后并发非手术区的急性颅内血肿在颅脑手术中并非少见,对该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充分认识和及时处理。我科自1999年6月至12月间连续发生5例颅内肿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硬膜外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我院接受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的,依据患者术后24h内是否并发手术区对侧硬膜外血肿分为观察组(并发手术区对侧硬膜外血肿)和对照组(未并发血肿),并比较所有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手术区对侧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4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入院时昏迷状态、Babinski征阳性、合并脑挫伤、合并颅骨骨折、合并脑疝、术前中线偏移≥1cm、基底池受压、手术去除骨瓣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手术时间、G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颅骨骨折、合并脑疝、中线偏移≥1cm、去除骨瓣、术后手术时间、GCS评分高低是颅脑外伤患者急诊颅内血肿清除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手术区对侧硬膜外血肿患者入院时通常为颅内占位效应明显且多合并颅骨骨折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中线偏移≥1cm、手术去除骨瓣、手术时机短、GCS评分低、TT时间延长是外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的高危因素,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当更加注意预测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享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脑梗死的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2例行颅内血肿开颅手术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和结果进行总结。 结果22例患者中,术后即刻或24 h内复查颅脑CT,术后患者死亡7例,重残3例,轻残5例,基本正常7例。术后3~7 d复查颅脑CT,显示低密度区局部可见脑回密度,其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1例,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基本均恢复,大脑半球梗死患者未见脑供血恢复情况。 结论提早发现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脑梗死的高风险因素,可大幅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脑肿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硬脑膜外血肿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脑肿瘤术后非手术区出现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我院各类脑肿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硬脑膜外血肿12例。现就其病因及预防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7例,年龄17~69岁,平均41岁,均为各类脑肿瘤病人。患者术前都有不同的临床体征,意识清楚。1.2硬膜外血肿发生率4年共做各类脑肿瘤手术423例,并发非手术区硬脑膜外血肿12例(14个),占2.84%。1.3切除肿瘤大小和并发血肿的时间切除肿瘤最大的为8cm×14cm×9cm,最小为3cm×4cm×2cm,术毕至24h发生8例,24~72h发生2例,72h~21d2例。1.4原手术入路与非手术区…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10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颅脑损伤术后经CT扫描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与原发伤的关系.结果 血肿可发生脑内、硬膜外、硬膜下;有邻近型、远隔型、对侧型;血肿大部分发生在72h以内,少数72h以后;常有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原发伤.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血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的原因,探讨改善患者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2年来24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出现继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21例,分析早期再手术原因。结果24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继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21例,发生率8.5%。重、中残2例,恢复良好18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手术区域妥善的脑组织保护、有效的止血,术中、术后对颅脑其它部位的损伤引起继发性颅内血肿的判断并及时复查CT,从而抓住再手术时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术后血肿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63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术后血肿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患者和凝血功能障碍的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率分别明显高于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和凝血功能正常的颅脑损伤患者。血压高于160/110mmHg的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压为140-160/90-110mmHg者(P0.05),而后者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率又明显高于血压低于140/90mmHg者(P0.01)。不同性别、年龄和入院时GCS评分的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高血压、凝血机制异常、止血不彻底等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血肿的主要原因,完全可靠的止血技术、细致耐心的手术操作及周密的防范措施是预防其开颅术后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的原因,探讨改善患者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2年来24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出现继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21例,分析早期再手术原因。结果24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继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21例,发生率8.5%。重、中残2例,恢复良好18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手术区域妥善的脑组织保护、有效的止血,术中、术后对颅脑其它部位的损伤引起继发性颅内血肿的判断并及时复查凹,从而抓住再手术时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颅内远隔部位血肿并不常见,文献报导也很少,我科自1988-1998年遇到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颅内远隔部位血肿共18例,均经CT证实,并及时进行二次血肿清除术,无一例死亡,效果甚佳,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1988~1998年共收治颅脑损伤2860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共1980例,其中有阴例发生术后远隔部位血肿、约占0.95%,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7例,最大年龄幻岁,最小年龄8岁,血肿清除术后致确诊颅内远隔部位血肿的时间分别为术后3小时8例,术后5小时7例,3例术后M小时,其中发生于开颅同侧…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颅脑损伤术后经CT扫描或再次开颅探查证实为飞黄腾达这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结果 血肿发生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8例,远隔型12例,对侧型9例;发生在脑内9例,硬膜外12例,硬膜下7例。脑室内1例;12例术后硬膜外血肿中有9例可见颅骨骨折;9例术后脑内血肿中有7例可见脑挫裂伤。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膜或皮质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影响不同类型血肿的形成,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