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定量检测与前S1抗原(Pre-SlAg)的相关性,评价定量检测及Pre-SlAg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对急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进行时间分辨荧光定量检测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re-SlAg.结果:442例急慢性乙肝患者中Pre-SlAg阳性率31.4%,Pre-SlAg在HBeAg阳性组的阳性率84.3%,Pre-SlAg在HBeAg阴性组的阳性率17.6%;Pre-SlAg与表面抗原(HBsAg)、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进行卡方检验.结论:Pre-SlAg与表面抗原(HBsAg)、HBeAg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HBeAg阳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Pre-SlAg可了解急慢性乙肝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2.
1972年 Magraius 和 Espmark 报告应用免疫扩散试验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中发现一种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并命名为“e”。以后的作者指出“e”抗原抗体(HBeAg、抗-HBe)系统,从未出现在未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健康人身上,而仅存在于 HBsAg 阳性血清内。我们于1979年9月对内蒙牧区蒙古族居民 HBsAg 携带者,作了 HBeAg、抗-HBe 的检测,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袁平戈 《肝博士》2006,(2):22-23
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 后,HBV感染者血清中可检出HBV 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 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和乙型肝炎核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乙肝e抗原(HBeAg)与乙肝病毒(HBV)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2011年收治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并复习文献,共收集1458例病例资料,将与其对应的乙肝DNA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乙肝e抗原阳性血清对应的乙肝病毒DNA的检测结果 几乎全部为阳性,且66.4%的患者乙肝病毒含量大于107;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者有70.6%乙肝病毒含量小于103.结论 乙肝e抗原与乙肝病毒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然并非是正相关,所以仅依靠乙肝抗原抗体检测无法对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和传染性强弱进行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外的研究报告,e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DNA多聚酶有伴随关系,因而认为e抗原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传染性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母婴的垂直传播方面,HBsAg和e抗原阳性的产妇,其婴儿绝大多数有HBV感染。临床观察表明,e抗原的检出率是: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无症状携带者在人群中分布甚广,其在传播乙型肝炎上有重要意义。自从1972年 Magnius和Espmark等发现在HBsAg阳性血清中存在e抗原抗体系统以后,学者们相继研究并提出e抗原抗体系统的存在与传染性及病人预后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我们对394名无症状HBsAg携带者以及132名HBsAg阴性者和41名抗-HBs阳性者作e抗原抗体系统的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血清①受检者血清:HBsAg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病毒各种抗原、抗体系统的发现,使乙型肝炎病毒研究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自1972年瑞典学者Magnius和Espmark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中发现e抗原(HBeAg)以后,e抗原在肝炎检测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指患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HBsAg的孕妇,在围产期将HBV直接传播给婴儿。此种传播是构成HBV慢性携带状态的重要原因,也是病毒赖以在人群中保存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将母婴传播及其预防的现状作一介绍。一、与传播有关的一些因素 1.母血e抗原/e抗体系统与婴儿HBV感染:Okada等指出:HBeAg(e抗原)阳性母亲对婴儿的传播率达100%,但抗-HBe(e抗体)阳性者不能将HBV传播给婴儿,因而认为e抗原可作为HBV携带者母亲能传播给婴儿的一个指标。Beasley等的研究认为,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85%为HBsAg阳性,而e抗原阴性母亲仅31%的婴  相似文献   

9.
1972年Magnius与Espmark报道了一种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即e抗原和e抗体。与以前那些存在于HBsAg颗粒上的亚型(a、d、y、w、r)不同,e抗原不是HBsAg颗粒的表面成份,但它与传染性有关。由于e系统对HBsAg阳性病人可能有预后的意义,作者对本院48例中年(>40岁)HBsAg携带者,应用对流电泳方法(CEP)作了e系统检测,并就其所得结  相似文献   

10.
<正> 1972年瑞典学者Magnius在研究乙型肝炎抗原时,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组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其免疫性及理化特性既不同于表面抗原,亦不同于核心抗原,因而命名为e抗原抗体系统。这一发现开拓了人们认识乙型肝炎的新途径,加速了人们对乙型肝炎的进一步理解,1979年至1980年,我们对105例肝炎患者HBsAg阳性血清及295例HBsAg阳性携带者进行了e抗原e抗体的测定,并对e抗原系统的临床意义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郑专 《医学研究杂志》2012,41(8):164-166
目的探讨e抗原(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19例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sAg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和AST。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V-DNA载量与HBsAg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r=0.514,P<0.001);与ALT、AST水平无显著相关性;ALT水平正常组的HBV-DNA载量与HBsAg水平的相关系数更佳(r=0.535 vs r=0.514)。结论 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HBsAg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婴儿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与其母亲HBeAg的关系,以及HBeAg在婴儿体内的清除情况。方法:从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妇女中,随机选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101例,剔除其中3例发生宫内感染者。98例母亲中HBsAg单一阳性者27例,HBsAg及HBeAg阳性者71例。对应的婴儿98例,婴儿出生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HBsAg均为阴性。观察婴儿HBeAg与母亲HBeAg的关系及清除情况。结果:HBsAg及HBeAg均阳性71例孕妇所生婴儿中65例HBeAg阳性,HBeAg阴性孕妇所生婴儿HBeAg均阴性。HBeAg阳性婴儿出生时的HBeAg平均值为126.78 S/co,1月龄的HBeAg平均值为14.93 S/co,较出生时下降88.22%;2月龄时HBeAg平均值为3.80 S/co,较1月龄时下降74.55%,较出生时下降97.00%;7月龄时HBeAg平均值为0.59S/co,达到阴性水平,转阴率为90.77%(59/65)。出生时HBeAg阳性婴儿的HBeAg平均值与其母亲HBeAg平均值呈正相关(r=0.512,F=34.07,P=0.000)。结论:婴儿出生时HBeAg值与母亲产前HBeAg值呈正相关,考虑为母源性;婴儿体内的母源性HBeAg能够迅速清除,婴儿出生1个月内清除速率快,7月龄时母源性HBeAg基本清除。  相似文献   

13.
钱红  朱美芹  陈卫伟  刘东声 《当代医学》2021,27(13):133-135
目的比较雅培Architect i2000与罗氏Cobas e602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血清样本105例,分别以雅培Architect i2000与罗氏Cobas e602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比较每项指标符合率,并对HBsAg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两台仪器检测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阴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0%、88.6%、94.3%、96.2%、100.0%。其中HBsAg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1163X-29.181,决定系数r2=0.9137。结论两台仪器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符合率总体较好,在临床诊疗中对HBsAg的定量检测有相同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8例小儿原发性肝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及x抗原(HBxAg)的表达,发现标记物中,HBxAg与HBsAg、HBcAg、HBeAg出现率均较高(HDxAg、5/8),表明x抗原与乙型肝炎中的上述抗原伴随出现,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小儿原发性肝癌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间接免疫酶标法检测了33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内HBeAg,其中26例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标本中,7例(26.9%)检出HBeAg;7例肝硬化标本中,2例(28.5%)检出HBeAg。HBeAg仅存在于HBsAg和(或)HBcAg阳性的肝组织的病侧中,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浆内与HBcAg关系密切。由此提示HBeAg与HBcAg在肝细胞内同时存在,因为e抗原与HBcAg为同一开读框架,e抗原的本质是HBcAg的降解成分所致。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血清中e抗原与病毒DNA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ou YL  Ni AP  Han JH  Sun JY  Yu RR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3):2348-2351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G)的检测及内标、外标两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比对,更好地了解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经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COBAS AMPLICOR定量PCR(内标法)检测不到乙肝病毒DNA(HBV-DNA)、用Abbott AxSYM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面抗体(抗-HBs)阴性、e抗原(HBeAg)阳性(HBeAg>4 S/CO)、抗-HBe阴性、抗-HBcIgG阳性的42例血清,再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HBV-PCR外标法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Light Cycler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 42例ALT/AST正常,HBeAg阳性(HBeAg>4 S/CO以上),HBeAg的平均值42.26 S/CO.COBAS AMPLICOR定量PCR(内标法)未检测到HBV-DNA(<300拷贝/ml)的血清;用Light Cycler定量PCR仪(外标法)检测HBV-DNA,有7例为阳性,7例HBV-DNA的平均含量3.1×105拷贝/ml,,阳性率17%.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并不说明体内病毒复制一定活跃.经治疗后,病毒复制下降,部分患者e抗原仍阳性,e抗原何时消失有待进一步研究.血清学标志与HBV复制状态存在不一致性,兼顾内、外标两种PCR方法检测HBV-DNA更客观.  相似文献   

17.
乙肝两对半通常包括: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HBc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HBsAg阳性提示HBsAg是乙肝病毒(HBV)的蛋白质外壳,HBsAg阳性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  相似文献   

18.
自 magnius 氏(1972)在 HBsAg 阳性血清中发现 e 抗原后,e 抗原在临床预后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遵照毛主席“洋为中用”和“自力更生”的教导,我组展开了 e 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研究,将收集的12份 HBsAg 阳性健康带毒者血清与23份 HBsAg 阳性的各型肝病血清进行相互交叉试验,分别检出 e 抗原(75-1,adr 亚型)和 e 抗体(75-2,adw 亚型)。以此  相似文献   

19.
陈万宁  万德胜 《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46-347,38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e系统、HBV DNA之间的关系,评价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51例HBsAg阳性,61例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的前S1抗原,并和HBV DNA与HBV标志物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HBsAg、HBeAg和Anti-HBc阳性者151例中.HBV DNA与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96.7%和87.4%,较好地反映病毒存在或复制情况;在HBsAg、Anti-HBe和Anti—HBc阳性者70例中,HBV DNA与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64.2%和58.6%,HBsAg和Anti-HBc阳性者30例,HBV DNA和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56.6%和30%,说明部分HBeAg阴性而Anti-HBe阳性或阴性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密切相关,前S1抗原检测可反映其体内HBV病毒的复制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BsAg、HBeAg定量检测与Pre-S1Ag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540例乙肝患者血清,经处理,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re-S1Ag和时间分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sAg、HBeAg。对HBsAg、HBeAg(-)组别、HBeAg(+)组别以及Pre-S1Ag进行χ2检验。结果:540份血清标本定量检测显示:(1)E抗原HBeAg(+)组的HBeAg浓度为(49.77±30.78)PEIU/ml,Pre-S1Ag(+)率为81.12%;E抗原HBeAg(-)组的HBeAg浓度为(0.14±0.33)PEIU/ml,Pre-S1Ag(+)率为21.60%;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组的HBsAg浓度为(139.78±89.10)PEIU/ml,Pre-S1Ag(+)率为35.00%。HBeAg(+)组和Pre-S1Ag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组、HBsAg(+)组和Pre-S1Ag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HBeAg(+)HBsAg(+)HBcAb(+),HBsAg浓度为(212.30±46.90)PEIU/ml,Pre-S1Ag(+)率为81.12%;HBeAb(+)HBsAg(+)HBcAb(+),HBsAg浓度为(139.78±89.10)PEIU/ml,Pre-S1Ag(+)率为27.95%。结论:通过检测Pre-S1Ag可以了解乙肝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