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痰瘀互结致病的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痰饮、瘀血致病各有特点 ,临床多见痰瘀互结致病者。夫痰饮之成也 ,源于津液 ;瘀血之生也 ,源于血液。血和津液既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二者具有“津血同源”、“津血互化”的关系。《灵枢·邪客》指出 :“营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又说 :“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说明血和津液旺则俱旺 ,伤则均伤。在生理条件下 ,津液与血在“气化”作用下可相互资生转化。故在病理条件下 ,气化失常 ,痰饮和瘀血亦能相互影响 ,终致痰瘀互结。如气不化津 ,则津液停聚 ,凝结而形成痰…  相似文献   

2.
《内经》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素问·阴阳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即阳气,“阴”即阴液。就是说汗乃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汗、津、血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所以《灵枢·营卫生会篇》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如经常见到血...  相似文献   

3.
红汗症治验     
红汗症,这里是指汗液颜色淡红或鲜红,或铁锈色而言,非属《伤寒论》第46条太阳表实不得汗,阳气上盛而致衄,古人所称的“红汗”。中医学认为汗液与泪液、唾液等腺体分泌物统称为津液,常把血液和津液相提并论。《灵枢·营卫生会篇》:“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汪讱庵认为“心之所藏于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乃心之液也。”津血同属于阴,故有津血同源  相似文献   

4.
《温病条辨》对养阴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作者吴鞠通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燥者润之”及叶天士《温热论》“热邪不燥胃津 ,必耗肾液”等理论的影响下 ,认为“温病者 ,津气先虚” ,其治疗当着眼于保津养阴 ,认为“留得一分津液 ,便有一分生机”。笔者试从《条辨》原文 ,略述其保津养阴法在温病领域的运用规律 ,以求正于同道。1 阴液已伤 保津为先1 1 肺胃津伤 ,甘寒生津 凡温邪热势虽退而肺胃津液已伤 ,症见口干舌燥 ,脉大出微喘 ,甚至鼻孔扇者 ,用白虎加人参汤 (上焦篇第 8条 ) ,以清热益气阴 ;气血两燔 ,出现身热心烦口渴 ,…  相似文献   

5.
治汗刍言     
汗是人体极为重要的津液,为五液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汗为津液所泄,津液化生心血,大汗必伤津而损及心血。《灵枢·决气篇》:“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素问·阴阳别论》云及作汗的机理:“阳加于阴谓之汗”。景岳进一步阐明:“然汗发於阴出於阳,其根本则由阴中  相似文献   

6.
1 夺与“脱”通《灵枢·营卫生会》说 :“故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文中两“夺”字均与“脱”通。夺、脱俱属上古月部字 ,因而例得通假。《史记·匈奴传》:“其老亲岂有不自脱 ,温厚肥美 ,以斋送饮食行戍乎。”《汉书·匈奴传》引此文时“脱”作“夺”。《千金方》卷第二十五说 :“而脱血者无汗 ,此是神气 ;夺汗者无血 ,此是精气。”上句作“脱”,下句作“夺”,表明夺、脱可通。因而上文可写作“脱血者无汗 ,脱汗者无血。”其“脱血”、“脱汗”,亦即“血脱”、“汗脱”,此与《灵枢·决气》中“精脱者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难经》“…  相似文献   

7.
温病是由四时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为阳邪,易伤津液,而津液之存亡,是决定温病预后之关键,前人即有“温病法在救阴”、“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然汗为津液所化,汗与津与血,同源异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即是此意。叶天士所谓“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也说明了汗与津、血的密切关系。由于温病的发病时令有春、夏、秋、冬不同,温邪种类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之异,病理阶段有卫、气、  相似文献   

8.
血和水同属阴液,均为饮食水谷精气所化,它们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脏腑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必须得到血、水的充养滋润,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血证论·吐脓篇》说:“血得气之变蒸,亦化而为水。”指出在生理状态下,一部分血液经过脏腑气化作用,渗出脉外,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而成为津液,血足则津液亦充,如出血过多,则可影响到津液,即所谓“血不足以济水则气热。”另一方面,《血证论》说:“水与血相为倚伏”,血水“互相维系”,提示水能生血。《灵枢·邪客篇》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灵枢·痈疽篇》亦云:“津液和调,  相似文献   

9.
肝性腹水属鼓胀范畴,其形成过程与气血水三者息息相关,故气滞,血淤、水停相互影响,形成水鼓病互为因果的恶性病理循环,从而水得淤而愈聚,淤血得水而愈痼,水淤交阻而导致肝性腹水的发展。本文试从水血相关探讨肝性腹水的病机及治法。一、水血相关理论的源流水和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邪客篇》曰:“营气者,泌其滓液,注之于脉而为血"。《灵枢·痈疽篇》谓:“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说明津液是血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血中一部分渗出脉外,津液气化,其清者注之于脉,与营气相合,以化为血,可谓血中有津,津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指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强调的不是“津与汗”的治疗方法,而是重视阴精的理念。温病不同阶段,温热病邪伤阴程度不同,顾护调养阴精的重点亦不相同。邪在卫分,温热之邪结聚,郁遏气机,宣降失常,治以辛凉轻清疏透,兼清热生津,药选连翘、牛蒡子、栀子皮、桑叶、薄荷、淡豆豉,配合麦冬、花露、芦根汁等。卫分不解,传入气分,温热毒邪深入,热伏于里,津伤更甚,当急泻热、补津液,心胃火燔者,选黄连、石膏泻热养阴;心火上炎,舌绛干,津液亏损者,予导赤散清心利水养阴;胃津亡者,予玉女煎清胃热滋阴。气分不解,热邪深入营血,煎灼津液,脉道不利,津少化血乏源,当“先清营热,勿得滋腻为稳”,药选犀角、玄参、羚羊角等。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药选生地黄、牡丹皮、阿胶、赤芍等。邪入血分,还可能伤及阴精,当“甘寒之中加入咸寒”,选用甘咸寒濡润之品。温病治疗需全程顾护津液,气分强调汗,通过辛凉清解之法,透邪外达;卫分侧重津液,泻热养阴,可战汗透邪;营血之分关注津液,侧重血,清热化瘀凉血并用,脉道通利,津液自行;血分重伤津液累及阴精,则滋厚填精,急以救阴。  相似文献   

11.
1痰瘀同源 痰瘀同源是建立在“津血同源”的理论基础上,津血都来源水谷之精微物质,从生理上讲津血既是同源,流行于经脉之内为血,布散于经脉之外组织间隙之中的则为津液,而且可相互生化,故《灵枢》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从病理上讲,津液代谢障碍,停聚生痰,则气血运行不畅,血络涩滞为瘀,  相似文献   

12.
<正> 小儿多汗,是指机体由于脏腑气血失去平衡,营卫失于协调,以致津液外泄,表现出汗异常的一种常见病症。它是许多疾病如佝偻病、活动性肺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身体过度衰弱等,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机能失调后所出现的一个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若汗出过多则损伤津液、耗伤气血。故《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小儿稚弱,气血未盛,长期多汗,势必导致津液亏耗,气血虚损,严重地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浅谈保津养阴法在温病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浪琪 《西部中医药》2003,16(11):26-27
保津养阴即保存津液,滋补阴津之意。温病由温邪引起,温邪为阳邪,其性上炎,易伤津耗气。故温病的各个阶段,除有明显的热象外,往往伴有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吴鞠通曰:“温热阳邪也,阳盛则伤人之阴也。”津伤液耗是温病的基本病机之一,因此,保津养阴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保津养阴的重要性津液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润泽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和调节阴阳动态平衡的作用,《内经》有:“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阴精是人体防御温邪入侵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温病过程中,常因出汗、呕吐、泄泻,或误汗、误吐、…  相似文献   

14.
<正> “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见于《灵枢·经脉》篇中,历代医家对它作了多种解释,各执已见,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笔者通过学习,认为仍有重新商榷的必要。历代医家的注释概要《灵枢·经脉篇》在十二经中均有“是动、所生病”之论述,《难经》最早为它注释:“……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由于十二经病候十分复杂,气证、血证在“是动”与“所生病”中前后交错,《难经》的上述注文非但未中的,并使后世医家跟踵而入不得返悟,不少人以气在外(为先),血在内(为后)作依据为《灵枢·经脉篇》注文。如唐·杨玄操曰:“邪中于阳,阳为气,故气为先病,阳气在外故也;若在阳不治,则入于阴,阴为血,故为血后病,血在内故也。”明·张世贤曰:“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邪由外入,先气而后血”。清·张志聪亦曰:“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以上诸论,源于《难经》出自一辄,大同小异。均未能符合经旨本意。如:徐灵胎曰:“此就  相似文献   

15.
浅析温病治疗中"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内涵。认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是叶天士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温热与阴伤常互相影响,治疗时应以顾护津液为重,多汗者宜根据邪正消长以救阴,而救阴在于补益津液以化汗。  相似文献   

16.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出自清代温热大师叶天士《外感温热篇》第 8条中 ,是热传入营分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成为后世温病学家从事温病理论和临床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本文就此语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纰缪之处 ,谨望同道斧正。1 邪热入营的基本概念  对于营的生理概念 ,早在《内经》中有不少论述。如《灵枢·营卫生会篇》云 :“营在脉中” ,《素问·痹论》谓其“循脉上下 ,贯五脏 ,络六腑也”。《灵枢·邪客篇》说 :“营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可见 ,营来源于水谷精微 ,是饮食物经过中焦气化 ,吸收其精华化生而成。而营气…  相似文献   

17.
侯留法 《中医杂志》2002,43(8):636-637
关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理,中医普遍认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的结果。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参考古代文献,认为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关键在于肝血瘀滞。1 瘀血不去,久可致水水血相关理论源于《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记载:“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津液流行于血脉之中”;《灵枢·痈疽篇》谓:“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后世医家对水血相关的生理也有论述,如《血证论》说:“血得气之变蒸,变化而为水”。张景岳云:“血流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津液得以通行”。李东垣也明确指出:“水入于脉,其血乃成”。此处水和津液同义。可见津液和血关系密切。津液是血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渗入脉中则为血,血渗脉外则为津,可谓血中有津,津随血行,为瘀可致水提供了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焦谷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雄志  陈丹 《陕西中医》2002,23(1):92-92
三焦学说古今颇多争议。《难经·三十一难》曰 :“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笔者求之《内经》、《难经》,提出三焦谷学道说 ,探讨如下。《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上焦出于胃上口 ,并咽以上 ,贯膈而布胸中”,《难经·三十一难》亦曰 :“上焦者 ,在心下 ,当胃上口 ,主内而不出”,故口、咽、食管皆属上焦 ,主受纳饮食 ,如雾露之降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上焦如雾”是也。《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中焦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所受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 ,乃代而为血。《难经·三十一难》曰 :“中焦者 ,在胃中脘 ,不上…  相似文献   

19.
在《伤寒论》一书中,有近半的条文论及“汗”。它不止停留在对“汗”本体物质性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作为辨证论治思想的着眼点,授人以理法。一、汗的生理病理(一)血汗同源。《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论》中则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第47条说:“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表证本应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法对妇产科疾病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瘀血的涵义和原因瘀字的释义,《说文》:“瘀积血也”。血由饮食所生化,在机体的脉道中运行,环周不休,以营养全身。《灵枢·痈疽》:“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血的正常状态,应在脉管内有规律地流畅运行为顺,反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