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15年关于中风病急性期证候学研究文献的复习回顾,探讨中风病急性期证候分布、兼夹组合、演变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以期进一步完善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规范,为中风病的辨证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争胜 《甘肃医药》2011,(6):364-366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82例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根据症状、舌象、脉象进行证侯分型,并对其发生频率进行分析。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风痰阻络、瘀阻脑络出现的频率最高,依次为风痰阻络、瘀阻脑络、大肠热结、风痰闭神。结论:中风病患者的症状、舌象和脉象是缺血性中风证候分型的基础,而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型可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快速而有效的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血小板凝集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变化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检测中风急性期患者在发病1周内和第14天时的白细胞血小板凝集,同时予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白细胞血小板凝集在两时点的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检验,并研究两时点白细胞血小板凝集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男性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凝集在发病1周内和第14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发病1周内,白细胞血小板凝集在男性与女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并与火热证有相关性(P〈0.05),且其在火热证成立者与未成立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1周内和第14天白细胞血小板凝集的差异与风证分值差异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中风发病1周内,白细胞血小板凝集大部分处于正常或抑制状态,男性比女性相对受到抑制,火热证成立者相对受到抑制;第14天时,风证变化越明显则白细胞血小板凝集变化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检验结果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统计学中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中风病发病72h和14d两时点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发病72h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超敏促甲状腺素(TSH)的检测值均与火热证评分及NIHSS评分具有相关性;T3值与阴虚阳亢证评分、游离甲状腺素(FT4)值与血瘀证评分分别具有相关性;T3值及FT3值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发病14d时T3、T4、FT3的值皆与血瘀证评分具有相关性;FT3值与痰证评分及NIHSS评分具有相关性;T4值与年龄具有相关性。结论在中风病72h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火热证评分及NIHSS评分呈负相关,在发病14d时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瘀证评分呈负相关;两个时点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与年龄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不同证候与白细胞血小板聚集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45例发病72 h以内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分别于发病72 h内及治疗14 d 2个时点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包括临床症状、白细胞血小板聚集检测值,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从而找出中风病各个证候与白细胞血小板聚集水平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结果 在中风病发病72 h内,出现较多的为风证,白细胞血小板聚集水平多数处于低于正常值范围且与火热证和气虚证证候成立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治疗14 d时,白细胞血小板聚集水平趋于正常值范围且与痰证证候成立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在中风病急性期白细胞血小板聚集水平处于抑制状态,随着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白细胞血小板聚集水平趋于正常范围.发病72 h内火热证、气虚证成立组有统计学意义;14 d时,痰证成立组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多元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收集了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病人,进行了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指标内部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和揭示中风急性期的证候特点及其与相关症状,舌象,脉象的关系。从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本组病例症状,舌象和脉象等指标可归属于火证,痰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四类证候,上述结果结果有助于完善中风急性期证侯诊断规范。  相似文献   

7.
中风病始发态证候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分析性别、年龄、职业、伴发疾病、既往史对1663例中风病始发态患者证候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男性疾湿证显著高于女性;年龄对证候有显著影响,并与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职业对证候无规律性影响;伴发疾病评分与风证、火热证、痰湿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里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临床辨证、证候研究、新药研制中要重视和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中医证候特征、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基于"十一五"临床数据采集平台,对DN中医证候进行多中心、分层、横断面调查。结果 DN症状以神疲乏力、咽干口渴、面足浮肿、口唇舌紫,或紫暗、瘀斑、舌下络脉色紫怒张等多见;气虚证、血瘀证3期构成比均在60%以上,阴虚构成比呈下降趋势,而阳虚呈现上升趋势,Ⅳ、Ⅴ期普遍存在湿浊证,Ⅴ期血虚证构成比为80%;证素组合多达几十种,组合规律表现为随病程发展由少及多、由简单及复杂趋势。结论 DN证候具有虚实夹杂、证素组合等多维复杂性特点,但其证候分布及演变具有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中医证候变化的关系。方法将48例中风病患者根据Hs-CRP水平、中医证候、发病时间、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否进行分组,分别统计并处理其相关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并寻找相关性。结果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Hs—CRP,风、火热、痰证存在显著差异.气虚证存在差异:急性期NIHSS,恢复期血瘀证Hs—CRP正常组与异常组存在差异。急性期阴虚证、恢复期痰证正常组与异常组Hs—CRP存在差异。Hs—CRP与痰证在恢复期显著相关。急性期、恢复期Hs—CRP与NIHSS存在统计学相关性、急性期Hs—CRP与恢复期阴虚证及NIHSS存在统计学相关性。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否对血Hs—CRP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恢复期Hs—CRP异常组血瘀证重于正常组。急性期阴虚证、恢复期痰证患者Hs—CRP高于诊断未成立者。恢复期Hs—CRP与痰证明显相关。急性期Hs—CRP高的患者往往恢复期阴虚证及神经功能缺损较重。  相似文献   

10.
194例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类(AS)常见证候的构成比,探讨其证候分布特点,以期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方法:设计AS中医证候分布临床调查表,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194例A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强直性脊柱炎证候出现频率依次为瘀血痹阻(75.8%),肾阳亏虚(45.9%)和湿热痹阻(38.7%)。其中湿热痹阻与肾阳亏虚主要以主证形式存在,瘀血痹阻以兼证形式存在。临床证型的存在绝大多数为复合证型,占78.9%,其中湿热痹阻+瘀血痹阻、肾阳亏虚+瘀血痹阻为主要形式,分别占22.7%和30.4%。结论:AS的常见证候分别为湿热痹阻证、肾阳亏虚证、瘀血痹阻证,临床常见复合证候主要为肾虚血瘀证和湿热瘀血证,在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证候给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或补肾强腰、活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急性期火热证与西医诊察指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风病中医证候与西医诊察指标的相关性,以提升中医对中风病的诊疗效能.方法本研究共收集122例中风病急性期住院病患,在发病72 h内,依<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加以辨证,并与西医在病患住院期间和出院时的诊察指标,用卡方检验的统计方式,进行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中风病六大基本证候之一的火热证与中风病危险因子项目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而与中风病住院过程出现并发症、中风病出院时的康复情形、神经学状态与日常生活功能状态评估的严重度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患若在发病72 h内出现火热证,住院期间易出现并发症,神经学状态与日常生活功能状态评估也会较严重,出院时的康复情形较易变差.所以正确地诊治火热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中的某些证候,特别是脏腑相关的证候,类似于"临床综合征",是中医学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相继出现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证候(即综合征)的理论概括.中医学证候学中丰富的医学理论,是研究综合征及疾病本质的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常见的大肠癌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浙江省中医院1998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住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资料,对资料完整的780例患者运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法,对大肠癌中医证候的出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大肠癌中医证候分类特征及构成比。[结果]大肠癌的证型分布以脾(气)虚证为主。[结论]脾(气)虚证是大肠癌的主导证型,改善脾(气)虚证患者生存期可以提高大肠癌人群总体的生存期,对脾(气)虚干预可能是今后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重点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 :探讨COP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 2 6 6例COPD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COPD患者发病频率较高的证候分别为痰气互结、痰热壅肺、肺肾气虚、瘀血、肺气虚、肺肾阴虚、寒饮停肺、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等。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证候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慢阻肺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 ,本虚以气阴虚为主 ,标实以痰阻、气滞、血瘀相结为主 ,辨证时尤应注重病期变化对证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定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证候学调查表,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证候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并结合临床病例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并结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自行设计的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证候学调查表的临床小范围试用,对证候分型及证候指标分布规律有较好的概括性。结论:采用文献调研及临床病例观察的方法,可构建临床证候学调查表,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证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与中医体质特征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子宫内膜息肉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9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中医症状分布情况、中医证型进行调查研究,按王琦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方法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类并统计其临床表现在各体质类型中的分布。结果在中医证型中,痰瘀互阻型占31.96%;气滞血瘀型占28.87%;气虚血瘀型占23.71%;湿热血瘀型占15.47%。在中医体质方面,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以痰湿质为多,占20.62%,其次为气郁质,占16.49%;平和质占15.47%。结论子宫内膜息肉中医证型可分为痰瘀互阻型、气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和湿热血瘀型四型,以痰瘀互阻型为多见。此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除平和质以外,痰湿质、气郁质是该病的易发体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方法 选取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 110例患者共计12种证候,包含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1个.实性证候要素中以肝郁、气滞为基本要素,虚性证候要素中以肾虚、脾虚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肝郁>气滞>湿热>肾虚>痰湿>脾虚>血瘀>心虚>气虚>阴虚>阳虚.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多以实证为主,后期为虚实夹杂证,肾虚肝郁、痰湿瘀阻是其基本病机,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40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并设健康对照组比较。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与中医证候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在SF-36量表的八个维度中,按受损程度大小依次为躯体健康、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精力评分、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情绪角色功能、躯体角色功能。气虚证、阴虚证和肝郁证对2型糖尿病患者QOL的影响较大(P0.05),热盛证、肾虚证、脾虚证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有一定影响(P0.05),湿热证对糖尿病生存质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较健康人显著降低,不同中医证候对生存质量各维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文献,在研究中医证候的分布中,探讨多元统计方法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的应用.方法:检索了近10余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文献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SAS6.12统计软件包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因子分析提取出疾病层面的症状如咳嗽、咯痰和喘促及17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3类证候属性--痰热壅肺、肺肾气虚、痰瘀阻肺,以及每类属性的特征.结论: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降维和消除共线性、由非线性向线性转化的目的,二者的联合使用有利于揭示证候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