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眶沟通性脑膜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的颅眶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CT检查24例,MRI检查27例。结果颅眶沟通性脑膜瘤分为扁平肥厚型脑膜瘤、视神经鞘脑膜瘤和跨眶上裂脑膜瘤。5例扁平肥厚型脑膜瘤均呈扁平状软组织密度和受累骨质增生肥厚及脑膜尾征,三侧性肿块4例,双侧性肿块1例。眶内及颞窝肿块信号一致,但与颅内肿块信号不同。视神经鞘脑膜瘤19例,其中哑铃形10例,蝌蚪形7例,视神经鞘膜全程不均匀增厚2例,病变均呈软组织密度,其中钙化2例,但骨质均无改变。颅内及眶内病变信号一致,均出现双轨征及脑膜尾征。跨眶上裂脑膜瘤7例,均呈软组织密度并出现脑膜尾征,哑铃形6例,不规则形1例,邻近骨质增生硬化5例(其中1例合并骨质吸收),骨质无变化2例。行MRI检查的4例中,颅内及眶内肿块信号一致3例,不一致1例。结论不同亚型的颅眶沟通性脑膜瘤均有其特征性的表现,综合分析病变形态、位置、密度和信号特征及邻近脑膜和骨质的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眶颅沟通性病变的CT和MRI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研究、探讨眶颅沟通性病变的沟通路径、CT和MRI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 51例患者,男28例,女23例,年龄2-68岁,平均41岁,为手术病理和随访结果证实。51例均行 CT扫描,45例行MR扫描,CT和MR增强扫描各44例。结果 通过眶上裂或视神经管沟通的颅眶沟通笥病变31例,占60.8%。其中9例通过视神经管沟通,包括4例视神经和视交叉胶质瘤、3例视神经鞘脑膜瘤,以及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侵犯视神经和视交叉;通过眶上裂沟通者,包括5例脑膜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2例Tolosa-Hunt综合征、3例炎性假瘤、1例眼眶和海绵窦皮样囊肿,以及7例鼻咽癌同时侵犯海绵窦和眼眶,通过眶骨穿支血管间隙沟通的病变或骨质破坏缺损区沟通的眶颅沟通性病变20例,占39.2%,包括5例眶骨扁平性脑膜瘤、10例眶壁转移瘤、1例眶壁软骨肉瘤侵犯筛窦、额窦和额叶、3例泪腺囊腺癌侵犯颅内和1例额底脑膜瘤侵犯眼眶。结论 CT和MRI,尤其是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和增强扫描的T1WI能明确显示眶颅沟通性病变的沟通路径和病变特征,为制订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提供重要和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1例以上颈部肿块为主要症状的颅内脑膜瘤。CT 检查证实巨大颅底肿物由桥小脑角至眶上裂区。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巨大多血管性肿物,累及蝶鞍、鞍旁、斜坡和鼻咽后部,向外延伸至颈部,达右乳突区表面。活检证实为脑膜皮型脑膜瘤。脑膜瘤在大体上有两类:球形,通常有完整包膜;扁平型多不具明确包膜,且常侵蚀其下方骨结构。颅外脑膜瘤是少见的,包括颅内脑膜瘤的直接延伸、原发于与颅神经相关或不相关的颅外残存蛛网膜细胞或转移。已报导的颅外脑膜瘤可发生于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眶上裂沟通眼眶-中颅窝的脑膜瘤手术的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7-01至2012-05采用眶-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72例通过眶上裂沟通眼眶-中颅窝底的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类肿瘤颅底重建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颅底硬脑膜及骨缺损修补效果满意,肿瘤全切率为90.3%.术后无脑脊液漏、局部脑膨出、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皮下积液12例.结论 对于该类颅眶沟通性脑膜瘤行眶-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颅底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眶脑膜瘤的发生部位、MRI的信号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脑膜瘤43例,行MRI扫描及增强脂肪抑制扫描,分析其发生部位与信号特征。结果:依据眼眶脑膜瘤的发生部位分为下列4种:①视神经鞘脑膜瘤,肿瘤呈不规则管状软组织增生,环绕视神经生长,等信号、T2WI及增强脂肪抑制成像显示肿瘤与视神经界限清楚。②眶壁(内)脑膜瘤,肿瘤呈宽基底等信号软组织块与眼眶壁紧贴,突向眶内,或位于肌锥内,边界清楚,增强明显。③蝶骨嵴脑膜瘤,肿瘤沿蝶骨嵴内外侧生长,向内侵犯眶内组织,向外累及翼腭窝。④眶颅沟脑膜瘤,肿瘤通过眶上裂、视神经管或骨质破坏缺损区呈哑铃形向眶内及颅内生长,等信号,增强显著。结论:应用合适的MRI扫描技术,可清晰准确地显示眼眶脑膜瘤的范围、部位、形态及信号特征,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明确的定位、定性信息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包兵  沙炎   《放射学实践》2010,25(6):616-619
目的:评价泪腺腺样囊性癌(ACC)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泪腺腺样囊性癌,结合临床和病理,观察CT表现。结果:全部肿瘤均发生在泪腺眶部,扁椭圆形11例,不规则形8例,梭型4例;肿瘤边界清楚15例,边缘不规则8例,其中肿瘤沿肌锥外间隙向眶尖生长10例,肿瘤部分包附眼球1例;肿瘤部分与外直肌和或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分界不清14例,蔓延到眶上裂和海绵窦1例,颞窝和中颅窝受累2例。11例(包括平扫和增强4例中的平扫)行平扫,显示肿瘤均为较高密度,其中4例密度较均匀,7例病灶内部分见小囊状、斑点状低密度改变;16例(包括平扫和增强4例中的增强)增强扫描大多为中到高度强化,其中10例强化不均匀,5例强化较均匀,1例未见强化;瘤内钙化3例。眶骨受压凹陷变薄13例,其中伴眶上裂扩大1裂;骨质吸收破坏10例。结论:泪腺腺样囊性癌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能为诊断定性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眶颅沟通性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CT及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15例单发眶颅沟通性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均发生于眼眶外、上壁交界处(额骨),其中左侧6例,右侧9例。CT表现:均呈溶骨性破坏,形成三角形骨质缺损区,边缘清楚但无硬化,伴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11例(与脑实质比较,以下同).中等信号4例;T2WI呈高信号6例,等信号9例,但信号不均匀。CT及MRI增强后,病变显示中到重度强化。病变压迫颅内及眶内结构,8例浸润额、颞头皮软组织及颞肌,MRI显示额部脑膜增厚并强化7例。结论CT是眶颅沟通性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和鉴别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可更清楚、准确地显示病变的范围,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一种补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Crouzon综合征颅面部的CT表现(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Crouzon综合征颅面部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8例Crouzon综合征颅面部CT征象.结果 CT均表现为眼眶、鼻腔鼻窦、颞骨、颌骨及颅底的异常.眼眶:眶腔变浅,眶外壁夹角增大,眶距增宽以及眼球突出16眼,视神经迂曲7眼,眼外肌增粗10眼;鼻腔鼻窦:鼻腔狭窄伴鼻中隔偏曲8例,鼻窦发育差6例,鼻咽腔变窄7例;颞骨:壶腹型内耳道8例,乳突气化差4例,乳突炎4例;颌骨:上颌骨发育不良,硬腭高拱,口腔顶壁呈倒"V"字形6例;颅底:颅骨内板弥漫性深大脑回压迹,蝶骨大翼狭长菲薄,颞窝变小,前颅窝底低位,颈静脉球窝增大8例,蝶鞍异常5例,乙状窦前位4例.结论 CT能够为Crouzon综合征颌面部的异常改变及其并发症的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证实的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影像资料,16例行CT平扫检查,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 26例患者中眼眶并发症23例,颅内并发症3例.根据Chandler对儿童急性鼻窦炎眼眶并发症的分型,眶隔前蜂窝织炎2例,CT表现为眼睑、面颊部肿胀,MRI肿胀的软组织T1 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眶隔后肌锥内外间隙清晰;眶隔后蜂窝织炎5例,CT表现为眼睑、面颊部肿胀并眶隔后肌锥内外间隙模糊不清,MRI炎性水肿组织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肌锥内外间隙脂肪信号存在,增强后,病变累及范围内有强化;骨膜下脓肿16例,CT表现为眼眶内下象限肌锥外间隙软组织密度影,多呈梭形,11例眼眶内壁、下壁骨质有不同程度破坏,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脓肿壁明显强化.儿童急性鼻窦炎颅内并发症主要为脑膜炎及硬膜下脓肿,CT表现为前颅底、额部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影,MRI脓腔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内外壁均明显强化,脑表面见脑沟回样强化.结论 CT和MRI的联合检查可明确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类型、范围、部位,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随访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性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CT和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齐全的颅眶沟通性脑膜瘤13例,分析其CT和MRI影像特征,重点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边界、肿瘤基底宽度、瘤周水肿宽度、强化均匀程度以及脑膜尾征长度等,观察指标经量化处理,并随机抽取临床、影像资料齐全并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脑膜瘤29例,对比分析2组病例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差异.结果 13例颅眶沟通性脑膜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突眼、视力减退、眼球运动受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形态以哑铃状多见,肿瘤最大径平均值、肿瘤基底最大宽度平均值、瘤周水肿最大宽度平均值、脑膜尾征邻近强化硬脑膜的最大长度平均值均大于颅内脑膜瘤(P<0.05).结论 颅眶沟通性脑膜瘤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及CT、MRI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1.
累及前颅窝底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累及前颅窝底肿瘤CT和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37例累及前颅窝底肿瘤,比较其影像学特点。结果:37例肿瘤中几何平均径大于4.5cm的巨大肿瘤34例,占91.9%。来源鼻腔窦肿瘤16例、颅内肿瘤14例,颅骨病变4例,其它3例。7例鼻腔窦癌,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和8例脑膜瘤与前颅窝底呈广基底。12例脑膜瘤,1例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显著强化。2例软骨肉瘤,3例脑膜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见肿瘤内钙化。7例脑膜瘤,2例筛窦癌,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有硬膜尾征。4例脑膜瘤,2例骨化性纤维瘤骨质增生;鼻腔窦来源恶性肿瘤、转移瘤和淋巴瘤骨破坏。累及前颅窝底大多数肿瘤CT密度和MRI信号缺乏特征性。结论:累及前颅窝底多数肿瘤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CT和MRI能提示前颅窝底巨大肿瘤来源,影像学特征有助于病变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眼科症状首诊的鼻咽癌患者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鼻咽癌患者Ⅲ、Ⅳ和(或)Ⅵ组颅神经侵犯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 22例鼻咽癌患者病变均沿眼运动神经走行分布区浸润扩散.22例患者中复视者14例.发生外展神经、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不全麻痹者分别为12例(16侧)、6例(7侧)和3例(4侧).MRI表现:海绵窦受累表现为增厚型(8例共10侧)或肿块型(14例共16侧);眶上裂扩大4例4侧,眶上裂软组织信号影9例共10侧;眼外肌受累8例共10侧,表现为眼外肌增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伴异常强化;10例动态增强扫描显示鼻咽部病变与海绵窦、眶内病变的动态增强扫描曲线一致,均表现为速升平台型.结论 眼运动神经损害是鼻咽癌的首诊症状之一,应用MR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经前颅窝底入路切除眶内及眶颅沟通病变穆苍山,赵宗尧,金鹤基,亢文,王宪武,韩力强总结8例眶内及眶颅沟通病变,包括脑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肝转移癌1例、瘤样纤维组织增生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术中均采用经硬膜外,前颅窝底人路切除病变,术后无井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颌面部病变侵犯中颅窝底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CT横断和冠状面检查显示有中颅窝底破坏的颌面部病变50例,所有病变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 CT显示中颅窝底破坏方式可分为4型:Ⅰ型:颅底骨质吸收,又分为Ⅰa(颅底骨外板吸收,内板未受侵,18例)和Ⅰb(颅底骨内板受侵,13例);Ⅱ型:颅底的孔、管扩大(6例);Ⅲ型:颅底骨质硬化(2例);Ⅳ型:Ⅰ和Ⅱ型(11例)并存。50例中,CT显示颅底破坏的常见结构为翼突(36例)、蝶骨大翼(31例)、蝶骨体/窦(26例)、翼管(23例)、卵圆孔(26例)及圆孔(23例)。50例中,除5例为病变直接侵犯中颅窝底外,其余45例均是自凳面深部间隙侵犯中颅窝底,这些间隙分别是:颞下间隙(31例)、翼腭窝(34例)和咽旁间隙(11例)。CT上显示有颅内结构(海绵窦、大脑颞叶/脑膜和垂体)受侵者25例,其中表现为Ⅰa型3例,Ⅰb型12例,Ⅱ型4例,Ⅲ型1例和Ⅳ型5例。结论 骨吸收是颌面部病变侵犯中颅窝底的主要CT表现。颌面深部间隙是颌面部病变破坏中颅窝底的主要途径。 颌面部病变的颅内侵犯与颅底内板吸收和中颅窝底孔、管的受侵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的CT表现及其分期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的CT资料,对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密度、形态、边界和骨质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按Chandler分期:I期9例,Ⅱ期9例,Ⅲ期13例,Ⅳ期9例。侵犯部位最多为蝶窦和眼眶(包括眶上下裂,均为18例;其次为翼腭窝和鼻腔,各为14例,颞下窝和颅内海绵 窦侵犯各9例。侵犯部位最多为蝶窦和眼眶(包括眶上下裂),均为18例;其次为翼腭窝和鼻腔,各为14例,颞下窝和颅内海绵窦侵犯各9例,少数病例肿瘤侵犯面颊部和上颌窦。Ⅰ和Ⅱ期肿瘤相对较小,类圆形,边界清楚光滑;Ⅲ和Ⅳ期肿瘤较大且不规则,沿颅底孔缝扩展,呈哑铃状或分叶状。平扫时肿瘤密度均匀,与周围分界不清,增强后扫描肿瘤增强极显著,边界清楚,其中3例肿瘤中有混杂的不规则囊样低密度区,1例呈“囊肿”状。所有病例颅底骨质均有不同程度受压和吸收破坏。结论:增强后CT可对鼻咽纤维血管瘤作出明确诊断及分期,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1100例鼻咽癌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咽癌原发肿瘤的CT表现,探讨鼻咽癌原发肿瘤的侵犯规律。方法:分析1991年~2006年有完整临床及CT资料且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1100例,男807例,女293例,年龄11~85岁,平均年龄48岁。由二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科医生对CT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鼻咽癌原发肿瘤侵犯部位、范围,尤其是肿瘤与颅底及颈部诸间隙的关系。将所有资料输入SPSS11.5统计软件系统,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100例中,Ⅰ型(鼻咽腔内生长)336例(30.54%),Ⅱ型(邻近超腔生长)317例(28.82%),Ⅲ型(远腔生长)447例(40.64%)。445例侵犯颅底结构,占全部病例的40.45%。其中蝶窦侵犯比例最高,为330例(30%),其次分别为破裂孔293例(26.64%)、翼突276例(25.09%)、翼管268例(24.36%)、斜坡226例(20.55%)、翼腭窝205例(18.64%)、卵圆孔201例(18.27%)、棘孔195例(17.73%)、海绵窦154例(14%)、眶下裂147例(13.36%)、岩枕缝137例(12.45%)等。205例共228侧翼腭窝受侵,肿瘤经蝶腭孔侵入143例161侧(70.61%)。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后肿瘤侵及眶下裂144侧(63.16%)、经眶下裂侵及眶尖44侧(19.30%)、眶上裂28侧(12.28%)、海绵窦27侧(11.84%)、侵及圆孔91侧(39.91%)。结论:鼻咽与颅底贴邻,容易破坏颅底结构并经颅底孔道侵入颅内。蝶窦侵犯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破裂孔、翼突、翼管、斜坡、翼腭窝、卵圆孔、棘孔、海绵窦、眶下裂等。鼻咽癌容易侵犯翼腭窝,受侵后需注意观察肿瘤是否通过与其相连的管道结构向周围蔓延,尤其需注意翼腭窝受侵后通过眶下裂侵犯眶尖、眶上裂、海绵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底沟通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与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沟通性肿瘤42例,术前行MR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和/或CT扫描。结果 42例中按肿瘤沟通部位分类:颅眶沟通性肿瘤17例,颅鼻沟通性肿瘤18例,颅鼻眶沟通性肿瘤7例;按肿瘤原发部位分类:来源于鼻眶部肿瘤26例,来源于颅内肿瘤9例,来源于颅底的骨性、膜性及神经性结构的肿瘤7例。38例行手术切除,其中34例CT及MRI所见病灶范围与术中所见一致;另4例因肿瘤广泛累及鼻腔鼻窦、眼眶及颅内,只行活检未做手术切除。结论 CT和MRI能较准确地显示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沟通路径及病变特征,有助于提高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水平,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菁  漆剑频 《放射学实践》2003,18(8):547-549
目的:探讨眼眶占位性病变的CT影像特点,从而指导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分析我院主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9例眼眶占位性病变的CT征象、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眼眶原发良性肿瘤35例,原发恶性肿瘤6例,炎性假瘤1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7例。7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经CT及DSA诊断明确并行栓塞治疗,41例眼眶肿瘤及8例炎性假瘤在CT定性、定位结论的指导下行手术治疗均完整切除肿块,另2例肌炎型及1例肿块型炎性假瘤经皮质激素治疗后明显缓解。结论:CT可对眶内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并估计病变的性质,为治疗及手术进路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 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CT和MRI资料,7例患儿均行眼眶CT平扫、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上腹部平扫,3例行腹部增强扫描.结果 7例患儿中6例多发,1例单发;多发病灶以颅眶骨交界为著.CT均表现为受累骨质呈虫蚀状破坏,骨皮质毛糙不整,骨膜下可见垂直针状高密度影,受累骨质周围见梭形稍高密度肿块,内见斑点、斑片、不规则高密度影;7例MRI平扫表现为正常骨髓信号被软组织肿块替代,肿块呈等T1、不均匀等、稍长T2信号;MRI增强扫描显示病变不均匀强化,其中4例伴相邻脑膜增厚、异常强化、破坏中断.5例上腹部CT平扫表现为单侧肾上腺区或腹膜后软组织肿块伴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肿瘤密度不均;3例上腹部CT增强扫描显示病变不均匀强化.结论 儿童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特征性,CT对针状骨膜反应和肿块内钙化斑的显示较MRI更具鉴别诊断价值,而MRI对病变范围及脑膜转移的显示优于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脑蚓部转移瘤合并邻近脑膜癌病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脑脊液检查证实的小脑蚓部转移瘤合并邻近脑膜癌病患者的资料,着重分析其发生机制与影像学特征.结果 15例表现为小脑蚓部结节状(11例)或斑片状明显强化病灶,病变可扩展至小脑半球,其中囊实性8例均为环状强化,灶周水肿明显.15例小脑蚓部脑膜癌病均为软脑膜一蛛网膜下腔型,仅3例合并后颅凹硬脑膜异常强化.11例合并颅内其他部位转移性病变.结论 小脑蚓部转移瘤合并邻近脑膜癌病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二者合并出现可能与其独特血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