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失眠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7- 0 1~2 0 0 4 - 0 1采用中药辩证治疗顽固性失眠6 2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4 9例,女6 1例,年龄2 4~70岁,平均4 4 .6岁,病程最短1a,最长18a。入睡困难5 8例,晨醒过早或睡中易醒5 2例,夜间睡眠只有1~2 h85例,平均睡眠时间2 .6 h。所有病例均符合《CCMD- 2 - R》失眠症的诊断标准[1 ]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 2例,男2 2例,女4 0例,年龄2 4~70岁,平均4 3.8岁,病程最短1a,最长15 a,入睡困难32例,晨醒过早或睡中易醒者30例,5 0例夜间睡眠1~2 h,平均睡眠时间2 .4 h。对照组:4 8例,男2 6例…  相似文献   

2.
邵义舜  肖强  王砾 《中国康复》2007,22(1):37-39
目的:了解和分析武汉市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并对有睡眠障碍者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睡眠状况调查表”对武汉10所大学的在校生1100名进行睡眠情况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效问卷902名大学生中,日均睡眠时间〈6h(2.7%)、〉9h(10.4%),86.0%有午休习惯,i0.5%有或常有不良睡眠习惯;12.6%感到睡眠不好和很差;26.2%因睡眠问题引起精神不振、上课打瞌睡、走神等情况;61.6%有过人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磨牙、打鼾、呓语、梦游或早晨难醒等睡眠障碍,但仅有5.1%学生因睡眠问题求医或咨询,61.8%的学生认为对大学生的睡眠健康需要“关注”和“特别关注”;理工科学生与文史和其他专业学生比较。学习生活较紧张,睡眠时间较短,坚持午休人数较多,而睡眠效果较差。睡眠障碍率较高,对睡眠健康问题持“无所谓”态度者较高(P〈0.01)。结论:大学生短睡者较少、长睡者较多,睡眠障碍普遍和较严重。应加强对学生尤其对理工科学生的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和提高应用非医疗方法解决睡眠问题的能力;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3.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2].中医称之为"不寐"[1]、"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 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也有时睡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3] ,为临床常见病,且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调查显示,美国有33 %的人[4]、欧洲有4 %~22 %的人[5]患失眠症;而我国目前失眠症的发病率也高达10 %~20 %[6]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4.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困扰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1] .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控制的病理性睡眠、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和睡眠幻觉4大主征为特点,但仅有10%的发作性睡病病人具有四联症的全部症状.发病高峰是青少年时期,男性的患病率稍高于女性[2].通常于10岁~30岁起病,很少在5岁以前或50岁以后起病[3].按发病时间划分,起病于青春期前,属早发型发作性睡病[4,5],在青春期后起病,称为晚发型发作性睡病.本病病因仍不清楚,缺乏有效治疗.目前对于晚发型发作性睡病的报道罕见.我院于2009年2月5日收治1例52岁的晚发型发作性睡病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收治的1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8例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均有日间过度思睡(100%),1例(0. 6%)存在猝倒发作,1例(0. 6%)存在睡眠幻觉,1例(0. 6%)存在睡眠呼吸暂停。所有患者动态脑电图及头颅MRI均未见异常。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和多次小睡实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监测显示睡眠潜伏期均≦5 min,均出现2次或2次以上睡眠开始于REM睡眠。结论:不可抗拒的日间过度思睡是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PSG和MSLT检查在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卧床休息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护理措施中重要的一个环节,20世纪80年代AMI病人通常需要卧床休息3周~4周,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AMI病人也需绝对卧床1周[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主张AMI病人应在第1周早期下床活动,欧洲心脏病学协会在2002年制订的AMI处理指南中,建议无并发症的病人在卧床12 h~24 h后应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7.
陈果果  林梅 《全科护理》2011,(8):747-747
失眠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疾病,其主要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白天思睡。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时,人的大脑和身体会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而长期失眠则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引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 ,它占去了人生约 1/ 3的时间。睡眠对人的体力、精力的恢复和机体的生长发育等具有重要作用 ,失眠作为一种正常的睡眠障碍 ,给不少患者的身心带来困扰 ,它使人的重要节律紊乱 ,活动能力降低[1] 。严重者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失调 ,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有调查表明美国成人中 5 2 .3 %有睡眠障碍 ,在日本全国人口中服用催眠药物者占 10 % ,因此 ,满足病人休息与睡眠的要求 ,对维持生命活动 ,促进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护理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职责。现将 6 2例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的护理报告如下。1 临…  相似文献   

9.
部分剥夺睡眠应用于腰椎穿刺患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部分剥夺睡眠在儿童腰椎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腰椎穿刺至少2次以上患儿50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入院后第1次腰椎穿刺为对照组,第2次复查腰椎穿刺为剥夺睡眠组。对照组进行腰椎穿刺常规护理;剥夺睡眠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腰穿前1d晚上使患儿迟睡,次晨早起,并在上午思睡期进行穿刺。对两组腰椎穿刺前使用镇静剂、检查配合、腰椎穿刺后持续睡眠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剥夺睡眠组只有8%的患儿需要使用镇静剂,而对照组42%需要使用镇静剂;剥夺睡眠组腰椎穿刺后持续睡眠时间明显增加;剥夺睡眠组并发症发生率只有8%,而对照组为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剥夺睡眠方法在小儿腰椎穿刺中应用效果满意,可减少镇静剂的使用,保证了腰椎穿刺后平卧4-6h,使并发症明显减少,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常睡眠分为两个时相,即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NREM)和眼速动睡眠(REM),每90min 左右两时相相互转换为一周期,正常成人整个夜间约4~6周期。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睡眠失常往往持续6天左右,与术前对比仅0~4周期。用脑电图监测这类病人,术后2天几乎不出现REM,而NREM 的后两期(即delta 期)也明显缩短,这可能和精神紧张有关。作者观察37例冠脉搭桥术病人,统计分析24例资料(男17人,女7人)平均年龄60.89±6.97岁。70%的人文化水平较高,27%丧偶或离婚,67%  相似文献   

11.
对子宫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患者的睡眠日志、手术前后主观睡眠情况评估、失眠类型和影响睡眠的类型好影响的主要因素等.结果 病人在手术前后6 d中的平均睡眠为4.1~6.3 h,睡眠状况变差者达62%~92%,失眠类型在术前主要是与住宿环境改变和心理因素导致的入睡困难、手术后则是由治疗以及护理和疼痛等原因引起的睡眠不稳.护理人员应对手术前后患者失眠状况要有正确地认识,并及时给与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张蝶 《全科护理》2016,(24):2511-2513
据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统计,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疼痛病人,大约30%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1]。又有数据显示,成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40%,仅次于感冒[2]。美国研究估计慢性疼痛已影响美国57%的人口,且3/5的病人疼痛超过1年[3]。慢性疼痛已经估计折磨全球20%~35%的人[45]。而50%~80%的慢性疼痛病人经受着某种睡眠障碍[6],约65%的慢性疼痛病人有睡眠障碍[7]。研究结果暗示,慢性疼痛可以干扰睡眠;睡眠不好也可能降低疼痛阈值,其反过来又加重疼痛,使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89]。鉴于慢性疼痛会引发各种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也会增加疼痛感知度这种双向影响关系,临床上治疗慢性疼痛病人时,应着眼于睡眠质量的改善,以提高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且已有文献指出慢性疼痛病人的治疗需要评估病人的睡眠状况[10]。因此,睡眠障碍的改善可以作为评估慢性疼痛治疗效果的功能性指标。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睡眠障碍主观评估工具进行介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管理慢性疼痛病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影响肿瘤病人睡眠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美琳 《护理研究》2001,15(5):281-281
睡眠障碍是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 ,它影响人的精神和体力恢复及疾病的康复。现对 40例肿瘤病人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 1周以上 ,无意识障碍的病人 ,其中肿瘤组 4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30岁~ 5 0岁 14例 ( 35 % ) ,5 1岁以上 2 6例 ( 6 5 % )。消化道肿瘤 2 4例 ( 6 0 .0 % ) ,肺部肿瘤 5例 ( 12 . 5 % ) ,血液系统肿瘤 6例 ( 15 . 0 % ) ,其他肿瘤 5例 ( 12 .5 % )。非肿瘤组 40例 ,其中感染性疾病 2 8例( 70 .0 % ) ,高血压、消化道溃疡及其他疾患 12例 ( 30 .0 % )。1.2 方法 …  相似文献   

14.
失眠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疾病,其主要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白天思睡.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时,人的大脑和身体会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而长期失眠则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走访调查我校周围的社区养老院发现,大约60%的老年人有失眠的困扰.因此,分析社区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居家护理措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社区老年人失眠的调查和护理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黎  田新  肖飞 《中国康复》2004,19(1):52-52
1999年 3月~ 2 0 0 2年 8月本文对 5个社区的 418例有失眠症状的老年人进行调查 ,其中男 197例 ,女 2 2 1例 ;年龄58~ 82岁 ,平均 72 5岁。入组标准 :①失眠、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 ,每天睡眠累计不足 5h ,连续 >4周。②排除因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直接原因患者。采用访谈或调查方式 ,内容包括上床时间、入眠所需时间、夜醒次数、再入眠所需时间 ,长期或间断服用安眠药的情况 ,心理状态。判断失眠形式[1]:经常失眠 ,每周≥ 3次 ;间断失眠 ,每周≤ 2次。睡眠效率 :睡眠效率 =熟睡的总时间÷卧床时间× 10 0 % ;周平均睡眠效率 =∑ 1周内每…  相似文献   

16.
社区护理学     
正社区儿童及青少年保健护理4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促进4.2婴儿及其家庭的健康促进4.2.2睡眠和活动婴儿的睡眠习惯有个体差异,活跃型婴儿通常睡眠比安静型婴儿少。一般情况下,3~4个月的婴儿晚上能睡9~11h,加上白天2次左右的小睡,1d可有15h的睡眠。母乳喂养的婴儿睡眠时间短,易醒。预防婴儿睡眠问题的最佳办法是建立婴儿睡眠的规律,婴儿临睡前把他们放在婴儿小床  相似文献   

17.
<正>讲座专家介绍:吴慧娟,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长征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睡眠占据人生命的三分之一,不同年龄的睡眠生理需求是不同的。初生婴儿期的睡眠时间可能有18~20 h,而且并没有形成昼夜节律;到幼儿时期(6个月至3岁),睡眠时间从12~13 h减少到10~11 h,白天小睡从2~3次慢慢减少  相似文献   

18.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临床少见,往往造成误诊误治。笔者1984~1998年间收治的6例均误诊,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1例;年龄5~12岁,平均9岁。病程1.5~6个月。根据白天出现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伴有或不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而确诊。1.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表现发作性睡眠与猝倒各3例;随病程进展,全部病例均有发作性睡眠和猝倒,无睡眠麻痹及入睡前幻觉,1例伴有夜间睡眠不安,4例学习成绩下降。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1.3 辅助检查 6例血、尿、粪常规及血电解质、血糖均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我校中高职学生目前在校睡眠情况,了解中高职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9月10日至2017年12月5日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中高职学生5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SRSS对睡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3份,回收和有效问卷共51份,2份填写资料不全被剔除,调查发现,年龄越小的睡眠情况越好,而年龄大一点的睡眠情况较差,中高职学生的睡眠情况存在一定的年龄差异。我校54%的中高职学生的睡眠情况较差,其中男生占24%,女生占31%;睡眠情况较好的人员占43%;约有45%的学生一天睡眠时间在5~6 h,而73%的学生会在白天或者上课时打瞌睡。结论:中高职学生的睡眠情况较差,睡眠时间昼夜颠倒,精神状态不良,须加上学生对睡眠情况的了解,改善睡眠习惯。  相似文献   

20.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障碍 ,临床少见 ,往往造成误诊误治。笔者 1994~ 2 0 0 0年间诊治的 6例均误诊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1例。年龄 5~ 12岁 ,平均 9岁 ,病程 1~ 6个月。根据白天出现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 ,伴有或不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而确诊。首发症状表现发作性睡眠和猝倒各 3例 ,随病情进展 ,全部病例均有发作性睡眠和猝倒 ,无睡眠麻痹及入睡前幻觉 ,1例伴有夜间睡眠不安 ,1例学习成绩下降 ,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显异常。6例血、尿、粪常规及电解质、血糖均正常 ,EEG示 5例正常 ,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