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妊娠早中期代谢综合征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对孕妇27周前的代谢综合征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组)及正常组对照组(NMS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MS组孕产妇剖宫产、产后即时出血、会阴裂伤、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29、2.98、4.18、10.00、11.52及4.87;MS组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MS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8.48、8.56、11.13、8.88及5.25.结论 妊娠早中期代谢综合征对孕产妇及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应加强对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早期检查,早诊断、早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娜  王光亚  王瑞英 《医学综述》2013,19(1):129-131
妊娠期糖尿病(GDM)常合并肥胖、胰岛素抵抗、妊娠期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有共同特征。GDM孕妇合并MS时,单纯控制血糖仍有较高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有GDM史妇女产后MS高发,GDM孕妇子代MS发生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亦高。因GDM与MS密切相关,故在控制GDM孕妇血糖的同时需积极控制各种代谢异常,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改善GDM孕妇及子代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妊娠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妊娠者共计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妊娠合并乙肝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孕妇发生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多于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妊娠结局类型主要有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妊娠期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容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应当对此类孕产妇加强关注,积极进行治疗干预,以减少相关并发症,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81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体质指数分为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和高于标准体重3组,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1)高于标准体重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和低于标准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标准体重组和低于标准组孕产妇间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孕期体质指数增幅≥6 kg/m2的孕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及难产的比例明显高于体质指数增幅<6 kg/m2的孕产妇(P<0.01).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及其增长是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可避免体质指数增加过多,从而有效降低孕期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和高危新生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邹清如  黄利兰  宋薇  黄国清  蔡芬兰 《海南医学》2013,24(13):1916-19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作为观察组,确诊后给予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选取同期12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餐后最高血糖],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围生儿结局(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后FPG、2hPG、餐后最高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产妇在并发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以及围生儿结局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均能够达到正常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为高龄孕产妇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扬州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分娩的6 892例孕产妇的临床及妊娠结局资料,对比分析高龄孕产妇组与非高龄孕产妇组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围产儿结局的差异,同时对影响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龄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合并疤痕子宫、前置胎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早产儿、巨大儿以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干扰因素剔除后,仅妊娠期糖尿病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P0.05)。结论加强高龄孕产妇高危因素的筛查与管理,对不良妊娠结局积极预防,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随诊及住院治疗的年龄大于60岁的冠心病患者200例,根据美国NCEP-ATP Ⅲ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代谢综合症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NMS组).入选患者每2个月进行一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如出现新发生的心房颤动情况,则作出相应的记录,最终随访时间为2年.观察比较M8组与非MS组间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结果 在NCEP-ATP Ⅲ标准下,Ms组发生心房颤动的患者为84例,无发生者为36例,NMS组发生心房颤动的患者为9例,无发生者为71例,MS组与NM8组问的心房颤动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IDF标准下,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89例,无发生者为49例,N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20例,无发生者为42例,MS组与NMS组间的心房颤动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是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产妇中随机选择45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选择45例正常孕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流产发生率,以及围产儿宫内窘迫率和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宫颈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许昌市立医院接受孕期检查并自愿分娩的2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各50例),5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无感染孕产妇为对照组,50例正常孕产妇为正常组,均接受规范、全面的护理措施与对症支持治疗,统计对比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重度组在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胎儿宫内窘迫等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轻中度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宫颈感染病情越重,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越大,对母婴的危害越大,需要强化护理干预,改善母婴结局,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了解其对妊娠孕妇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138例为观察组,选取140例正常、健康孕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孕产妇结局的影响。结果:孕产妇年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双胎或多胎、BMI>24、每日摄入营养不均衡、高血压家族史、基础收缩压≥120 mm Hg是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组孕产妇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易对孕产妇及围产儿带来不良影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宁旦  宁丰 《河北医学》2014,(8):1273-127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GDM孕妇208例(GDM组)和健康孕妇192例(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孕妇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孕妇在体重、孕次、产次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GDM组早产、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巨大儿、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体血糖、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GDM筛查,及早诊断,通过饮食、运动及胰岛素等系统化治疗及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妊娠合并症及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营养干预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及产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20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1:1随机分为连续性医学营养治疗组(研究组)和传统营养健康教育组(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个性化医学营养治疗及自我血糖监测方法,整个孕期连续性营养监测指导不少于6次,对照组给予传统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整个孕期只进行1次指导,2周监测一次餐后2h血糖直至妊娠结束。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产科并发症。结果两组孕妇在教育前餐后2h血糖无统计学意义(t=0.87,P=0.39)。而两组干预后餐后2h血糖均有下降,两组干预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8,P0.01;t=9.04,P0.01)。研究组干预前后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P0.01)。两组的产科并发症比较中发现,在早产儿发生率、产时失血量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羊水过多、妊高征、巨大儿、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胎膜早破等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医学营养治疗模式更有助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控制血糖和降低产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并发前置胎盘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并发前置胎盘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87例因剖宫产术致瘢痕子宫并发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因多次妊娠、多次人工流产、多次刮宫操作所致前置胎盘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按照此次与上次分娩间隔时间分为研究1组(≤2年)和研究2组(〉2年)。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及研究1组与研究2组孕产妇和围产儿的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产妇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和子宫破裂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孕产妇子宫破裂发生率较研究2组更高(P〈O.05);在围产儿早产率、胎儿窘迫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并发前置胎盘可增加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并发症与风险的发生率,两次分娩间隔时间短者更易发生子宫破裂,临床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并指导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施自由体位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20例拟行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活跃期采用常规平躺体位,干预组活跃期采用自由体位管理,观察两组活跃期胎先露下降速度,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时间,最终采用的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 h出血量、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干预组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较对照组快(P〈0.05),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干预组阴道分娩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阴道助产、剖宫产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分娩活跃期实施自由体位更有助于胎先露下降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妊娠结局与脐带血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测定156例IcP孕妇的血清胆红素、肝转氨酶和甘胆酸水平,按严重程度分为IcP轻度组、重度组,同时选取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脐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血液流变学、产妇羊水粪染程度及其围产儿结局及妊娠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对血液流变学与产妇羊水粪染程度、其围产儿结局及妊娠并发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IcP轻度组和IcP重度组孕妇脐静脉血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且ICP重度组孕妇的脐静脉血血液流变学指标比ICP轻度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P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ICP组(重度和轻度)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轻度组与重度组之间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围产儿死亡率与脐血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正相关(r=0.3l,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IcP患者的围产儿预后不同,ICP围产儿的预后与脐带血血液流变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孕前BMI及孕期BMI增长(BM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观察1530例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围产保健的孕产妇孕前BMI及孕期BMI△不同组别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差异.结果 超重肥胖组及孕期BMI△≥6 kg/m2时妊娠并发症、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均衡组及4 kg/m2≤BMI△<6 kg/m2组(P<0.05),消瘦组及BMI△<4 kg/m2组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均衡组及4 kg/m2≤BMI△<6kg/m2组(P<0.05).结论 孕前BMI及孕期BMI△与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存在直接关系,要重视孕期体重增加的情况,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林斌  王敏 《医学综述》2014,(3):564-565
目的探讨脐血流变化结合眼底镜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使用脐血流变化结合眼底镜检查的45例妊高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妊高征组),与45例正常妊娠者(正常妊娠组)比较,观察两组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结局。结果妊高征组脐血流异常、出生时Apgar评分<7分和分娩时羊水污染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χ2=7.200、3.783、10.879,P<0.05);妊高征组出现胎盘早剥、早产以及产后出血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χ2=3.873、15.011、3.873,P<0.05);妊高征组出现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和宫内窘迫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χ2=9.615、3.873、7.200,P<0.05),两组孕产妇均未出现子痫。结论脐血流变化结合眼底镜检查能较好地预测妊高征患者产妇和围生儿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免法对163例代谢综合征组(MS组)患者和124例对照组(Con组)人群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MS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Con组显著降低(P〈0.05),而HOMA-IR则高于Con组(P〈0.05);MS组及Con组女性的血清脂联素浓度显著高于男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胰岛素是影响M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低脂联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应用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0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治疗,其中56例胰岛素治疗时间为32孕周前(观察组),52例胰岛素治疗时间为32孕周后(对照组),观察不同时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饮食疗法加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妊娠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羊水过多、胎盘早剥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死产率及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2孕周前应用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侯秀珊 《当代医学》2014,(19):25-26
分析孕期饮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孕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检查,观察组采取孕期饮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控制等综合措施,最后分析2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分娩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平均体质量、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产妇贫血发生率、羊水过少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孕期饮食营养干预,控制体质量,可以减少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