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壳聚糖三维多孔微载体培养的人肝细胞L-02进行定时的形态学观察、细胞功能和代谢活性检测。方法:本研究以自制的壳聚糖三维多孔微载体样本为支架来培养人肝细胞L-02,用细胞计数、倒置相差生物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定时的形态学观察,并进行定时的细胞功能检测(包括测定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和代谢活性检测(包括检测培养基中白蛋白、尿素、葡萄糖含量)。结果:两组培养的细胞数量均呈现前3d增长,在第3d细胞数量达到最高值;而且实验组3个样本培养的细胞数与对照组无微载体培养的细胞数量相比,均始终明显高于后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各样本培养的细胞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倒置相差生物显微镜下进行动态观察,可看到前3d微载体表面黏附生长的肝细胞则逐渐增多,在第3d时可见大部分微载体表面有许多肝细胞黏附成团,总的存活率均在90%以上,且肝细胞保持着良好的形态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在微载体表面、切面和内部均可看到有许多球状肝细胞紧密黏附。实验组和对照组测定的AST、ALT和LDH含量在前3d持续下降,第3d降到最低,而从第4dAST、ALT、LDH含量开始重新反弹上升,但ALB、UREA和GLUCOSE含量在前3d持续上升,第3d升到最高值,而从第4d ALB、UREA和GLUCOSE含量开始逐渐下降,实验组每天测定上述各项含量始终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两组各项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中的人肝细胞L-02代谢活性较对照组增强;而实验组中微载体样本1、2、3之间测定的各项含量无明显差异,表明实验组3个样本间各项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以自制的壳聚糖三维多孔微载体作为一种支架,在体外三维环境下可以进行高密度细胞培养,为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研究中进一步以微载体黏附培养足够数量、功能良好的肝细胞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和研究一种新的体外三维环境下肝细胞黏附培养的微载体支架-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方法:利用壳聚糖为基本材料,以2%乙酸为溶剂,采用液氮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和方法对其形态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本研究成功地制备出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成球率〉90%,内外多孔且相互连通,孔径在20~80μm之间,具有一定的密度、弹性、溶胀性、亲和性和形态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为以其作为支架来进行肝细胞体外三维环境下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吡咯烷酮接枝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接枝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以制备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对材料进行接触角、吸水率的测定,并借助体内埋植和细胞培养实验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接枝后的材料吸水率达1 100%,接触角达到83°~86°;体内埋植3个月后材料部分降解,周围组织无明显的炎症反应,角膜上皮细胞在材料上能较好地生长,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所制备的PVP接枝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构建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相容性,探讨其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冷冻干燥的方法构建三维多孔的胶原支架材料,通过甲醛交联以及添加壳聚糖的方法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能。通过体外降解实验以及电镜扫描的方法检测材料的各项物理化学指标;通过细胞接种的方法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胶原—壳聚糖复合材料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能够获得稳定的三维多孔结构,电镜显示孔隙贯通,体外降解速度降低,并且能够支持细胞生长。理化性质分析显示该结构适合细胞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本课题体外构建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满足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理化以及生物相容性要求,为其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以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为主体的几种生物材料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血管初步选择较好的支架材料。方法将以PHBV为主体的几种生物材料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并对材料的接触角、细胞的形态和细胞的增生情况进行测定。结果所有的材料中,PHBV生物材料接触角最小,与细胞的相容性最好。结论PHBV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从而为组织工程血管初步筛选出一种较好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生物膜生物降解和组织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型医用生物材料壳聚糖制生物膜,并在小鼠体内进行了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实验,初步结果表明,壳聚糖膜无明显膨胀性,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60d膜生物降解为36.7%~40.4%,随着壳聚糖分子量减小,降解速度加快,心蟹壳为材料的壳聚糖膜,其组织相容性好于虾壳为材料的,有希望用作牙周组织引导再生术中的生物膜。 相似文献
8.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壳聚糖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观察壳聚糖作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膜 ,然后通过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原试验、过敏试验等体内外生物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物相容性。结果 :测试表明壳聚糖膜无毒、不溶血、不致热、不致敏。结论 :壳聚糖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HHKAT)植入大白兔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兔的右侧臀大肌埋入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HHKAT),左侧埋入正常人发(NHH)。术后2w,8w,12w比较兔两侧的局部反应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植入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侧的局部反应、组织反应较正常人发侧弱:取10个高倍镜下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异物巨细胞、巨噬细胞)的平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发角蛋白对机体制激性较小,是一种组织相容性良好的人工材料。 相似文献
10.
人发角蛋白人工腱肌肉植入的组织相容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人发角蛋白人工腱(human hair keratin artifical tendon,HHKAT)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将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组,在脊旁肌埋藏不同处理程度的人发角蛋白人工腱度件F及Z,用正常人发O做对照,分别在2,6,12,24周取材,观察人发角蛋白的降解及其周围的组织反应,结果:实验中发现不同程度处理的HHKAT其降解速度不同,其中降解最快的F组在24周时已完全吸收,而Z组在24周时只有部分降解,O组未见降解,HHKAT及人发在肌肉组织内无明显的炎症排斥反应,随着HHKAT材料的降解吸收,其周围的组织反应逐渐降低,研究表明人发角蛋白人腱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能够被降解吸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其降解速度,是良好肌腱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1.
经手术切除22例脑膜瘤,11例术前先行经导管颈外动脉栓塞,1周内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另11例行单纯脑膜瘤切除术。颈外动脉栓塞后再手术组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肿瘤易分离和切除,术后复发率低。有效的术前颈外动脉栓塞是控制术中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成人退变椎间盘细胞微载体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①目的建立成人退变椎间盘细胞的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并观察其形态学变化。②方法对8例取自椎间盘疾病病人退变椎间盘的手术标本,采用系列酶消化法对其进行了体外细胞培养,并将细胞转移至微载体旋转培养系统中进行培养,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对细胞涂片进行染色观察。③结果退变椎间盘细胞在三维微载体旋转培养系统中可以获得良好的生长并大量的增生,培养的细胞具有退变的特性。④结论成人退变椎间盘细胞体外立体培养成功,退变细胞能够快速大量增殖,为成功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学椎间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现状 ,探讨颌骨缺损修复的新方法。组织工程骨用于颌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组织工程骨用于颌骨缺损的修复有广阔的前景 ,尚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utilizing vascular cells combined with folded and framed culture model to develop completely autologous human tissue without using any scaffold material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Tissue Engineering. Methods Human vascular cells cultured from ascending aorta (group A ) and saphenous vein (group B) were seeded into 15cm-dishes (each n = 12 ) and cultured to form cell sheets over a period of four weeks with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lmmol/L L-ascorbic acid 2-phosphate. Thereafter, cell sheets (6 samples of each group) were four-layer folded and cultured in a newly developed frame device for additional four weeks. Controls remained under standard culture conditions. Tissue development was evaluated by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biochemical assays. Results The formation of multi-layered cell sheets and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were observed in each group after the initial four weeks. Analysis of the folded and framed neo-tissue revealed a solid structure with increased matrix formation and tissue organizat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s after additional four weeks. DNA assay indicated significantly lower cell proliferation infolded and framed cell sheets than in that of unframed counterparts. Yet hydroxyproline assay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collagen content in the framed aortic and venous derived tissues, which contained 82% and 42% that of human pericardium. Conclusion It is feasible to obtain completely autologous human cardiovascular tissue with the alternative new approach. Numerous issues including improvement of mechanical strength of neo-tissue remain to be investingated. 相似文献
15.
用9周-39周引产胎儿标本72例,取右耳廓石蜡切片,HE和Weitert弹性纤维染色,光镜观察其弹性软骨、弹性纤维、耳廓肌和结缔组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采用Aboott ABA-10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对12例正常喉粘膜(正常对照组)17例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及其癌旁粘膜(安全缘)进行了六种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喉癌组织中LDH、GPT、GOT、α-HBDH,CK五种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癌旁粘膜中LDH、GPT、GOT、α-HBDH活性明显升高(P<0.01),Ck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癌旁粘膜中五种酶活性高于正常喉粘膜,但却低于喉癌组织,提示组织中酶活性的改变早于形态学改变,所以测定术中安全缘组织中的各种酶活性,将成为判断预后和手术效果观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HIGH DENSITY CULTIVATION OF A RECOMBINANT CD-1 CELL LINE PRODUCING PROUROKINASE USING A BIOSILON MICROCARRIER CULTURE SYSTE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GHDENSITYCULTIVATIONOFARECOMBINANTCD-1CELLLINEPRODUCINGPROUROKINASEUSINGABIOSILONMICROCARRIERCULTURESYSTEM¥XiaoChengzu肖成祖,H... 相似文献
19.
配伍减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传统复方导赤散及其拆方与关木通药液中马兜铃酸A的溶出量,探讨复方配伍与马兜铃酸A溶出量的相关性.方法 以C18柱(250 mm× 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冰乙酸(67:32: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5 nm.结果 复方药液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明显低于单味关木通药液41%以上;而含有关木通 竹叶各组马兜铃酸A的溶出量均低,其中关木通 竹叶组较单味药关木通降低了62%.结论 传统复方导赤散配伍形式确有减低其马兜铃酸A溶出量的作用,且竹叶配伍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