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惠康  周莉 《安徽医学》2003,24(5):59-59
目的 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 应用MedilogExcel三通道Holter分析系统 ,对 3 8例健康人 ,3 0例稳定型心绞痛 ,3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健康人 ,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结论 心绞痛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迷走神经张力下降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显著 ,而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弹力图三者9项指标作了深入的研究。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取得区分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三者的计算方程,有助于临床上区分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预报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Ⅲ水平差异的意义。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实验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对照组)。分别取血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Ⅲ并进行比较。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明显升高,抗凝血酶Ⅲ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可能有血栓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活性状态。方法检测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а-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栓烷B2(TXB2)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心绞痛患者血清PAF、GMP140及TXB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越高,升高越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性升高,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性升高更为显著,血小板活性状态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分层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57-2158
心绞痛发作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然而,不同患者之间的疼痛阈值相差甚远,许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往往不典型,单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是相当困难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不仅能提供具有诊断价值的客观依据,而且有助于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协助判断患者的预后,现就临床观察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做分析。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心电图异常持续存在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较小。心绞痛发作时出现下述心电图异常的动态性改变是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最有价值的资料,这些变化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赵文卿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478-47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对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欠佳。现将我院近3年来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约有10%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而来。为了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我们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CHD)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前驱信号 ,是一组包括不同发病机理和许多亚型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我们对 5 4例稳定型心绞痛、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 2 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测定血浆D -二聚体 ,旨在探讨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其亚型的诊断价值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近 2年来住院患者共 148例 ,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符合WHO标准。稳定型心绞痛组 5 4例 ,男 37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5 3.2± 7.8岁。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94例 ,男 6 8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49.3± 8.2岁 ,其中恶化劳力型 2 6例 ,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有效率(76.09%)显著低于实验组(93.48%),且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不稳定型及稳定型心绞痛的差别,了解其变化能否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程度。方法对40例稳定型心绞痛和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反应蛋白平均为(5.4±0.6)mg/L,2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C反应蛋白平均为(55.0±2.4)mg/L,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c反应蛋白应可以成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ET、CRP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的ET、CRP水平进行检测和临床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ET、CRP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ET、CRP的水平变化说明其参与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观察这两项指标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病情观察、疗效判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心率变异性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中的作用及在病情判断上的价值 .[方法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和健康人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 .[结果 ]①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均降低 .②正常人心率变异性具有昼夜节律变化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率变异性亦有昼夜节律变化 ,但降低 .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脉造影结果与心率变异性无相关性 .④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服用比索洛尔后 ,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得到改善 .[结论 ]①无合并症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尚具有昼夜节律变化 .②比索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具有影响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查阅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文献并制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可能影响因素自编问卷,将该自编问卷应用于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在本研究入选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31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率占3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B型钠利尿肽水平、血清胱抑素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受很多因素影响,对于预后不良高危人群,积极治疗,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干预患者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雯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50-5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测定35例对照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和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CRP含量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CR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测定在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覃兴航 《中外医疗》2014,(16):192-193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主要包括有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等方面论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进展,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蛭粉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旨在观察水蛭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有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素已广泛应用于防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临床研究表明肝素钙皮下注射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1],小剂量应用时不用实验室监测[2];肠溶阿司匹林加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明显优于肠溶阿司匹林加普通肝素[3]。作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或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自发型心绞痛、混和型心绞痛,除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必须有明确的心电图改变,除外近3月内发生脑卒中,近5a内有溃疡病或消化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倍他乐克前后12导联心电图QT离散度,并与18例未服用倍他乐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QT离散度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倍他乐克后QT离散度较未用倍他乐克前明显减小(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倍他乐克后QT离散度较未用药物前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在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展开随机分组。对D1组67例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方法 ;对D2组66例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基础性护理的方法 ;对比血糖正常率、出现心肌梗死的概率以及血压正常率。结果对比血糖正常率、出现心肌梗死的概率以及血压正常率发现,D1组明显优于D2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最终可以将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血压水平有效改善,将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概率有效降低,最终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中非常常见,也称急性冠脉综合征,它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疾病,其产生的基础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效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延缓冠心病的发展、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我科采用肝素钠与硝酸甘油联合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