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一位新手妈妈问: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溺爱有什么区别?她把握不好度,一直很困惑。这是相当多新手爸妈的疑问——大家都认同“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也都明白“溺爱”会“惯坏孩子”,于是就担心,一不小心“无条件的爱”就变成“溺爱”。无条件的爱和溺爱,只要区分清楚,前者就不会变成后者。 相似文献
4.
张彪今年20岁了,商业职校毕业的他,在妈妈尽全力托朋友帮忙下,总算有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一米八个头的小伙子,长得英俊高大,颇有男子汉气概;刚刚工作才几个月, 相似文献
5.
6.
最近.因狂恋某歌星13年.不仅荒废了学业还导致家里债台高筑.最终逼得老父跳海的“杨丽娟事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著名的心理专家柏晓利教授指出:这个事件看似很偏激,但不是一个偶然事件,无论是社会的问题、媒体的炒作.还是家庭的教育等各方面.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9.
有这样一些让家长犯愁的“怪孩子”,年龄在5~15岁之间,突然就拒绝上学,呆在家里1个月以上,你只要一跟他们提上学,或者送他们到学校,他们就开始局促不安。 相似文献
10.
“拼车”、“拼房”在国内非常普遍,但“拼养孩子”您听说过吗?
近些年,一种在特定时间段里轮流抚养孩子、分享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亲子行为——“拼养”孩子,正在都市中蔓延。不少家长听说“拼养”孩子时,不禁惊讶,原来孩子也可以这样养。 相似文献
11.
12.
周末.佑佑说想吃我包的三鲜饺子。她最近一直感冒生病,胃口不好,每顿饭都吃得不多,难得有想吃的,我又刚好有时间,于是马上去买菜。佑爸带着佑佑出去玩.我自己在家包饺子。 相似文献
13.
去年夏天,我坐在一张长长的户外餐桌旁,附近是壮丽的大山.父母们在吃着餐点,孩子们跑到小路上去找他们的秘密城堡.二十分钟后,七八岁的充满活力的孩子们兴冲冲地跑到餐桌跟前来,想要分享他们的冒险经历.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很幸运,在童年时就感受到父母的爱,你可能会很自然地将这种爱传递到孩子身上。很多入在自己的童年少年时期没有深刻地感到父母的爱,所以他们现在就担心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爱。可怜天下父母心,但仅仅爱孩子是不够的,确实父母们还需要学习表示爱、传达爱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延迟满足”这个词对于有些父母来说比较陌生,似如果说说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具体表现,相信父母都深有体会:如性格急躁,想要什么第一时间就得得到;没耐性,事情经常做一半就放弃;自控力差,常常任性而为……
你家孩子延迟满足能力如何?如何培养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17.
溺爱第一式:特殊待遇
饭桌上,孩子爱吃的菜肴必须放在他的面前;太阳底下,大人宁愿自己曝晒也要给孩子打伞遮阳;大人可以忘记自己的生日,但孩子的生日必定要大办特办;出门是一步路也不能走的,要么抱手里,要么有专车……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知不觉地会给孩子们一些暗示。这些暗示在培养孩子的性格、学习和生活习惯、品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每隔一段时间,10岁的儿子就会将自己房间的家具。重新摆一摆。这一次,竟然用床堵住门,进出只能跳窗户,儿子却乐此不疲。为避免半夜如厕的麻烦,他还自觉改掉了睡前喝饮料的坏习惯。一个星期后,他厌烦了这种惊心动魄的“跳窗”生活,又将家具作了调整。这次更绝,将床安在两个书柜之间,夜晚一翻身,弄得不好满柜子的书就哗啦啦地往下掉。他说:“我喜欢!”我说:“那好,随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