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步疗效. 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8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骨折线呈前下后上型者5例,牵引后齿状突骨折复位不佳者3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38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不进行后路植骨;待术后随访CT复查显示齿状突骨折骨性愈合后,二期后路手术取出内固定,观察寰枢椎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共置入直径3.5mm的寰椎、枢椎螺钉各16枚,其中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3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固定3枚,枢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1枚、椎板螺钉固定5枚;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一期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CT复查显示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左、右旋转均约35°~55°,平均约45°. 二期后路钉棒内固定取出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即刻得到部分恢复,颈椎左、右旋转均约50°~70°,平均约60°;随访6~12个月后颈椎旋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颈椎左、右旋转均约80°~90°,平均约85°.结论:对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非融合、二期取出内固定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齿状突骨折23例,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7例,浅Ⅲ型6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5~68岁(41.2±15.1岁)。患者入院时均有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表现,术前JOA评分10~14分(12.8±1.6分)。13例齿状突骨折无移位或牵引后复位良好的Ⅱa型、Ⅱb型、浅Ⅲ型患者行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8例牵引后复位不理想及2例Ⅱc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23例患者均未出现血管、食道损伤及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后23例患者随访8~30个月(18.0±6.4个月)。5例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半年JOA评分14~17分(16.3±1.3分),平均改善率为83.3%。术后影像学复查寰枢椎对应关系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1例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患者随访至8个月时骨折端尚未愈合,其余12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均骨性愈合。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颈椎不稳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寰枢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83例,男59例,女2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其中齿状突螺钉内固定36例,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16例,C2,3前路钢板内固定23例,齿状突螺钉联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5例,齿状突螺钉联合C2,3钢板内固定2例,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C2,3钢板内固定1例。结果: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行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病例寰枢椎获得稳定。36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及5例齿状突联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者,未植骨,齿状突骨性愈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病例:1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例齿状突ⅡC型粉碎性骨折并寰枢关节前脱位,齿状突及植骨未骨性愈合,但寰枢关节纤维连接无不稳定表现;1例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Ⅰ期前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Ⅱ期后路Brooks钢丝内固定后路植骨,寰枢椎骨性融合。其他病例均植骨并获骨性融合。结论:上颈椎不稳患者,根据不同的骨折及不稳类型,选择相应的前路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10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观察齿状突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手术时间90~180 min,术中出血量80~300 ml。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脊髓、椎动脉损伤或难以控制的静脉丛出血;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均成功完成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结论 采用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临床疗效满意,为二期取出内固定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非融合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新鲜齿状突骨折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不行后路植骨融合,根据术后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愈合后二期原路取出内固定装置,观察评价患者寰枢椎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椎弓根螺钉,骨折端获解剖复位,未见脊髓、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CT扫描确定骨折端达到骨性愈合,颈椎向左、右旋转30~55°,平均45°。二期钉棒内固定装置取出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即获部分恢复,颈椎向左、向右旋转恢复至50~70°,平均60°,随访3-6个月,颈椎左、右旋转恢复至80~90°,平均85°,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术、二期原路取出内固定装置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ⅡC型齿状突骨折,既能即刻取得解剖复位、恢复寰枢关系、达到三维固定效果,又能在内固定装置取出后极大恢复颈椎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齿状突加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是近来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一种新方法,临床报道较少。 目的:探讨颈前路三钉,即齿状突螺钉加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10月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加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5例。 结果:5例骨折患者共植入5枚齿状突螺钉,9枚经寰枢关节螺钉,1例因左侧经寰枢关节螺钉进钉点处骨折而行右侧单侧固定。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30个月,平均18个月,螺钉位置满意,齿状突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寰枢关节稳定,无一例发生螺钉松动、断钉,无一例发生脊髓、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加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对齿状突直接固定同时即刻稳定寰枢椎,为寰椎-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郭孝军  曾广军  汪元成  尹青山  文汉林  徐卫国 《骨科》2013,4(3):137-138,153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采取颅骨牵引、手法牵引及前路中空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8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固定,随访6.0个月~7年,平均16.4个月,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愈合,颈部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对于新鲜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可通过先牵引复位配合术中手法牵引,尽量行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在上颈椎损伤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性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 Jefferson 骨折5例,齿状突骨折11例,Hangman 骨折9例。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1例暴露时损伤静脉丛,予以压迫即能止血;1例寰枢椎骨折不完全复位。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年。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年行 X 线及 CT 检查,显示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固定可靠及骨折愈合率高等特点,为上颈椎损伤提供了坚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术式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77例骨折时间超过3周的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男52例,女25例,年龄16~65岁(37.0±14.5岁),根据骨折后时间长短和复位的难易程度,5例患者采用前路单枚中空拉力螺钉固定,6例采用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40例采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26例采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固定融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术前ASIA分级D级32例,E级45例;术前J0A评分12.9±2.4分。术后定期复査X线片、CT,评价齿状突骨折愈合、寰枢椎复位、植骨融合情况。结果:7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术后颈项部疼痛、四肢麻木及肌力下降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前32例ASIA分级为D级的患者中20例术后改善为E级,其余患者分级无变化;术后J0A评分改善至15.2±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1,P=0.000)。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27.0±9.6个月),1例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者齿状突骨折呈纤维/瘢痕愈合,4例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及6例寰枢椎后路钉棒临时固定者的齿状突骨折均获复位及骨折端的骨性愈合,40例后路及26例前路固定植骨融合者的寰枢椎脱位均获复位及寰枢椎间的骨性融合。结论: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根据骨折时间及骨折复位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罗为民  熊波  汤敬武  陈先礼 《中国骨伤》2006,19(11):648-651
目的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式,指导选择安全稳定可靠的术式。方法29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病例,男22例,女7例;年龄16~52岁,平均32岁。齿状突骨折19例中,Ander-sonⅡ型16例,浅Ⅲ型3例;另外,寰椎横韧带损伤6例,陈旧性寰枢关节旋转性脱位1例,HangmanⅠ型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1例,寰椎骨折合并寰椎横韧带损伤1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单侧枢椎上关节骨折1例。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其中前路单枚齿状突螺钉固定10例,后路Magerl螺钉固定6例,Magerl联合Gallie5例,Magerl联合Brooks双钛缆固定2例,Magerl联合Apofix椎板夹固定2例,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4例。19例后路手术中11例采用C1、C2椎板间颗粒状植骨,8例未行植骨融合。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18个月。术中未出现椎动脉或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无内固定断裂。1例术后出现舌下神经麻痹,2周后缓解。10例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中9例获得骨性愈合,1例齿状突螺钉固定发生松动,枢椎前方皮质破裂,取出齿状突螺钉,改行后路Magerl Gallie法固定,获得骨性融合。19例后路手术中8例未做融合的病例获骨折愈合,其中6例行内固定取出,基本恢复头颈旋转功能,其余11例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新鲜齿状突骨折不适于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时,后路C1、C2椎弓根钉板暂时固定,可保留寰枢旋转功能。寰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在生物力学稳定及适应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提拉复位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并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11—2013-05对7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提拉复位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寰枢椎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及脊髓神经的损伤。所有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理想,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以及骨折不愈合。结论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术中提拉复位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并颈髓损伤比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方法.方法 对9例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在C臂机透视下,采用枢法模UCSS中空加压螺钉固定齿状突.结果 术后复查X线片及CT提示,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手术时间55~120 min,术中出血约30ml,随访5~20 月,所有患者骨性愈合,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螺钉松动及咽部异物感,颈椎旋转及屈伸、侧屈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寰枢椎关节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Ⅲ度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寰枢椎颈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齿状突Ⅲ度骨折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Anderson分型,对16例Ⅲ度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寰枢椎植骨融合。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复查X线,未见固定枢椎齿状突骨折端移位和松动,骨折部位稳定。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对治疗Ⅲ度齿状突骨折稳定和愈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有上颈椎骨折损伤患者的治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疗效.方法 8具新鲜颈椎标本,对每一标本先后行正常状态、齿状突Ⅱ型骨折、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4种状态三维运动范围的测定.并对20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后方置入颗粒状松质骨.结果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与后路Magerl螺钉内固定术均明显减少寰枢关节各方向运动范围,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例患者中,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19例病例获得随访,时间7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病例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损伤脊髓或椎动脉的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 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4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9例,女15例;年龄18 ~55岁,平均36岁;陈旧性齿状突骨折5例,新鲜齿状突骨折49例;齿状突骨折按Anderson-D'Alonzon分型:Ⅱ型30例,Ⅲ型24例;合并寰椎前脱位12例,寰椎后脱位12例,无明显脱位30例;术前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16例,E级31例.其中30例患者行前路齿状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术(A组),8例患者行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B组),16例患者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C组). 结果 术中无椎动脉、脊髓损伤发生,术后寰椎脱位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A组2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示骨折不愈合,A组其他患者和B、C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4个月骨折愈合.无螺钉松动、断钉、退钉发生.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C级2例,D级6例,E级46例. 结论 上述三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临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首选前路齿状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此方法不合适时可考虑行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或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寰枢椎融合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寰枢椎骨折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寰枢椎骨折非手术治疗43例,其中寰椎骨折11例,枢椎骨折32例,9例伴寰枢椎脱位合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费城围领(18例)、Halo-Vest外固定(24例)及颅骨牵引(1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4年,平均2年10个月,41例获一期愈合,骨折骨性愈合率95.3%,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3个月;2例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6周后无骨折愈合征象,行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愈.所有患者均寰枢椎稳定,寰枢椎屈伸和旋转功能恢复良好.9例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ASIA标准,8例神经功能恢复1级以上,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寰枢椎骨折多数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疗效,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正确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是获得寰枢椎骨折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屯009年9月收治16例创伤性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其中齿状突骨折7例,寰枢椎脱位5例,Hangman骨折2例,Jefferson骨折2例。9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者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B级3例,c级4例,D级2例。除7例采用颈椎牵引及支具固定外,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术2例,Apofix寰枢椎后路固定+植骨融合2例,枕颈融合术1例,寰枢椎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头颈胸支具外固定3个月。结果16例患者术后获6—36个月随访。所有病例未出现脊髓损伤、椎动脉破裂等并发症。经6个月以上随访骨折或植骨获愈合,未见内置物断裂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枕颈融合术后2年因呼吸道感染并发症死亡。9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上颈椎不稳均获得有效治疗。结论上颈椎外伤性失稳的诊断和治疗方式选择取决于骨折类型和移位状况。AndersonI、Ⅲ型齿状突骨折和LevineI、Ⅱ型Hangman骨折经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齿横韧带损伤合并寰枢关节脱位及不稳定的Jefferson骨折和Hangman骨折应手术治疗。寰枢椎后路组合固定技术是治疗上颈椎外伤性失稳的有效方法,具有固定可靠、短节段固定、三维固定、融合率高、可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个性化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20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采用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8例;后路经椎弓根螺钉行寰枢椎内固定12例.结果 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无延迟愈合和骨不连,脊髓神经功能全部恢复到E级.前...  相似文献   

19.
新鲜齿状突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类型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54例.按Grauer改良的Anderson-D'Alonzo分型,ⅡA型7例,ⅡB型23例,ⅡC型8例,Ⅲ型16例.4例伴有脊髓损伤(ⅡB型3例,ⅡC型1例).ⅡA型、2例合并相邻椎体骨折的ⅡB型、6例ⅡC型和Ⅲ型患者采用Halo-vest外固定;16例ⅡB型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5例移位严重的ⅡB型和2例ⅡC型采用后路寰枢固定融合术.随访时间均超过24周,拍摄颈椎侧位、开口位X线片并行CT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1例Halo-vest外固定治疗者中,30例在12周时获得骨折愈合,其中4例(ⅡB型1例,Ⅲ型3例)原始骨折有前移位者,在牵引复位、Halo-vest固定后发生再移位,畸形愈合,但无神经压迫表现;1例2周时复查骨折前移位,改行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后获骨性融合.16例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B型骨折患者13例骨折愈合,3例在24周时骨折仍未愈合,骨折端有明显骨质吸收;7例寰枢关节固定融合患者在12周时均获得骨性融合.4例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Halo-vest外固定适合治疗ⅡA型、无或轻度移位ⅡC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但原始有前移位的骨折在固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再移位.可复位的ⅡB型骨折适合齿状突螺钉固定,但骨折移位大的ⅡB型和粉碎性骨折宜及早采用寰枢固定融合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ⅡC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ⅡC型齿状突骨折行寰枢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 10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内植物取出术后,颈椎活动均恢复正常。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ⅡC型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保留寰枢关节的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