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齿状突骨折23例,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7例,浅Ⅲ型6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5~68岁(41.2±15.1岁)。患者入院时均有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表现,术前JOA评分10~14分(12.8±1.6分)。13例齿状突骨折无移位或牵引后复位良好的Ⅱa型、Ⅱb型、浅Ⅲ型患者行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8例牵引后复位不理想及2例Ⅱc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23例患者均未出现血管、食道损伤及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后23例患者随访8~30个月(18.0±6.4个月)。5例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半年JOA评分14~17分(16.3±1.3分),平均改善率为83.3%。术后影像学复查寰枢椎对应关系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1例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患者随访至8个月时骨折端尚未愈合,其余12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均骨性愈合。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新鲜齿状突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类型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54例.按Grauer改良的Anderson-D'Alonzo分型,ⅡA型7例,ⅡB型23例,ⅡC型8例,Ⅲ型16例.4例伴有脊髓损伤(ⅡB型3例,ⅡC型1例).ⅡA型、2例合并相邻椎体骨折的ⅡB型、6例ⅡC型和Ⅲ型患者采用Halo-vest外固定;16例ⅡB型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5例移位严重的ⅡB型和2例ⅡC型采用后路寰枢固定融合术.随访时间均超过24周,拍摄颈椎侧位、开口位X线片并行CT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1例Halo-vest外固定治疗者中,30例在12周时获得骨折愈合,其中4例(ⅡB型1例,Ⅲ型3例)原始骨折有前移位者,在牵引复位、Halo-vest固定后发生再移位,畸形愈合,但无神经压迫表现;1例2周时复查骨折前移位,改行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后获骨性融合.16例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B型骨折患者13例骨折愈合,3例在24周时骨折仍未愈合,骨折端有明显骨质吸收;7例寰枢关节固定融合患者在12周时均获得骨性融合.4例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Halo-vest外固定适合治疗ⅡA型、无或轻度移位ⅡC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但原始有前移位的骨折在固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再移位.可复位的ⅡB型骨折适合齿状突螺钉固定,但骨折移位大的ⅡB型和粉碎性骨折宜及早采用寰枢固定融合术.  相似文献   

3.
经皮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皮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05-2013-02采用经皮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15例,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方法,均为Ⅱ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摄X线片观察寰枢椎稳定和内固定物位置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84-125 min,平均98.7 min;术中出血量8-30 ml,平均11.2 ml。15例均获得良好复位,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组获得随访10-21个月,平均13.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螺钉位置良好,寰枢椎稳定。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6.8个月;无血管、神经、气管及内固定物失效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经皮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骨折足够稳定性等特点,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40例,行前路空心螺钉固定4例,环枢关节融合26例,枕颈融合10例。结果40例经2~60个月随访。齿状突骨折空心螺钉固定4例,3个月达骨性愈合,颈部屈伸旋转功能恢复正常;环枢关节融合的26例,3~5个月达到骨性融合;枕颈融合10例,融合时间3~10个月,颈部旋转功能明显受限。结论前路空心螺钉是治疗新鲜的Ⅱ型和浅Ⅲ型横形骨折的最佳方法。环枢椎椎弓根钉是目前治疗环枢关节不稳较好方法,CUF椎弓根钉系统具有放置方便、提拉复位与价廉的优点。伴环枢关节脱位又不能复位的患者行枕颈融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术式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77例骨折时间超过3周的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男52例,女25例,年龄16~65岁(37.0±14.5岁),根据骨折后时间长短和复位的难易程度,5例患者采用前路单枚中空拉力螺钉固定,6例采用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40例采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26例采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固定融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术前ASIA分级D级32例,E级45例;术前J0A评分12.9±2.4分。术后定期复査X线片、CT,评价齿状突骨折愈合、寰枢椎复位、植骨融合情况。结果:7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术后颈项部疼痛、四肢麻木及肌力下降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前32例ASIA分级为D级的患者中20例术后改善为E级,其余患者分级无变化;术后J0A评分改善至15.2±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1,P=0.000)。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27.0±9.6个月),1例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者齿状突骨折呈纤维/瘢痕愈合,4例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及6例寰枢椎后路钉棒临时固定者的齿状突骨折均获复位及骨折端的骨性愈合,40例后路及26例前路固定植骨融合者的寰枢椎脱位均获复位及寰枢椎间的骨性融合。结论: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根据骨折时间及骨折复位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rauerⅡ型齿状突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8—2012-08诊治的病例资料完整的Ⅱ型齿状突骨折42例。其中4例伴脊髓损伤,分别为ⅡB型3例,ⅡC型1例。根据Frankel分级2例C级,2例D级。6例ⅡA型患者先行颅骨牵引复位,后采用Holo-vest外固定治疗,19例ⅡB型患者行前路齿状突空心钉内固定术(A组);7例明显骨折移位的ⅡB型和10例ⅡC型患者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B组)。结果 42例经过12~20个月,平均14.8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B组中1例ⅡC型患者术后6个月发生寰椎椎弓根钉松动,重新置钉并取髂骨植骨,术后1年植骨已融合,临床疗效满意。A组与B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GrauerⅡA型骨折齿状突骨折可以行非手术治疗,ⅡB型骨折宜采用前路齿状突空心钉内固定术,ⅡC型及明显骨折移位的ⅡB型骨折应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4):2214-2218
[目的]评估C_(1/2)后路椎弓根螺钉骨折复位非融合内固定术对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术+Ⅱ期去除内固定术治疗的齿状突骨折患者6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17~78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和影像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手术时间75~160 min,平均(95.32±18.46) min;出血量90~400 ml,平均(150.47±50.92) ml。术后脑脊液漏2例,其中1例保守治疗后愈合,另1保守治疗失败后行二次手术修复硬膜治愈。切口浅表感染3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6.46±1.32)个月。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7.62±0.91)分降低至(2.91±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7.21±2.11)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13.22±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C_(1/2)活动度得到保留。影像方面:术中所有患者C型臂X线机透视下显示寰枢椎完全复位,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内固定物已取出,齿状突愈合良好,无畸形,C_(1/2)间隙正常。[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术+Ⅱ期去除内固定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可保留C_(1/2)活动度,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齿状突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各种方法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齿状突骨折行外固定、前路螺丝钉齿状突内固定和后路寰枢椎融合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5个月~3.5年,平均11个月,8例行外固定和前路螺丝钉齿状突内固定,除1例外固定治疗未愈合外,均达到了骨性愈合;17例行后路寰枢椎融合,均达到了寰枢椎稳定的手术目的,颈椎前屈后伸动力X线未显出不稳定的迹象,但有8例未见明显的齿状突骨折愈合,仍有明确的骨折线。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的20例,4例残留颈项部疼痛,1例仍有上肢麻木无力。结论 齿状骨折应根据其分型、移位方向、是否陈旧性骨折和术前复位情况等因素决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齿状突螺钉加压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加压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齿状突骨折采用牵引复位后行前路单枚齿状突螺钉加压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及临床检查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均无明显颈部活动受限。无螺钉移位、断裂等并发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3例,明显减轻2例。结论: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牢靠,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术前良好的复位是本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测量国人枢椎获取的形态学数据,为临床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提供解剖学依据,评价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安全性,减少相关手术并发症.[方法]以测量40个正常成年人枢椎标本获得的相关参数(水平进针与椎体中线夹角14°~15°,垂直进针与椎体表面夹角8°~10°),作为内固定手术空心钉进钉范围,16例均行经皮齿状突螺钉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空心钉位置正确安全,寰枢关节及骨折复位满意,动力位X线片显示无寰枢椎不稳.15例达到齿状突骨性愈合,另1例不愈合.[结论]只要正确掌握螺钉的进钉方向,采用前路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等特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齿状突骨折螺丝钉内固定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双石  孙材江 《中国骨伤》2000,13(8):509-510
自 198 1年Bohler首次报道采用螺丝钉直接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以来 ,各国学者已证实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 ,直接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可显著提高齿状突骨折的愈合率 ,并明显改善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 ,被认为是一种积极而又乐观的选择 ,兹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1 齿状突骨折的流行病学齿状突骨折占脊柱骨折的 1%~ 2 % ,占颈椎骨折的 10 %~ 14% ,Reynier Y[1] 等通过统计 ,致伤原因主要系交通事故 ,其次为坠落伤、潜水。发病年龄峰值在 2 0~ 30岁。其中An derson’sⅡ型、浅Ⅲ型骨折占齿状突骨折中的 5 0 %~ 84 2 %。…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应用于齿状突Ⅱ型骨折前路内固定的新型抗旋转中空脊状钛螺钉,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将12个头颈椎复合体(C0-C3)随机分为3组:脊状螺钉组,双螺纹螺钉组及双螺钉组,分别测量各组正常时,齿状突Ⅱ型骨折复制后,螺钉内固定后及6000次循环加载疲劳试验后各状态下的C0-C2节段各运动方向的总刚度。结果:齿状突骨折后,C0-C2节段各运动方向的总刚度均显著下降;3种螺钉内固定后提供的各运动方向的瞬时总刚度(除脊状螺钉组前屈运动方向外)均显著小于正常状态下相应运动方向和刚度,各组间瞬时总刚度比较:脊状螺钉组及双螺纹螺钉组旋转刚度显著大于双螺钉固定组,各组间疲劳试验后总刚度比较,脊状螺钉组的屈伸,侧弯运动刚度均大于其他两组;脊状螺钉组的旋转运动刚度显著大于双螺钉组,而双螺纹螺钉组与双螺钉组无显著差别,结论:脊状螺钉优于其他类型的螺钉,尤其表现在抗旋转及抗疲劳能力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Ⅱ型齿状突骨折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2例Ⅱ型齿状突骨折分别采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获3~24个月的随访,内固定均无松动,骨折均愈合和植骨融合.结论 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适合治疗齿状突骨折ⅡB型,寰枢椎椎弓根钉适合ⅡC型.  相似文献   

14.
Ⅱ型齿状突骨折螺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Ⅱ型齿状突骨折螺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螺钉内固定位置以及骨折面角度对术后Ⅱ型齿状突骨折端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枢椎的空间结构信息,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齿状突骨折螺钉固定术后的受力情况,比较不同螺钉固定位置或不同骨折面角度下骨折端前后位移和骨折面所承受的应力大小。结果相同水平外力的作用下,随着螺钉与齿状突轴线所成的角度增大,骨折端前后位移增大,水平方向上骨折端所承受的应力逐渐减少,螺钉所承受的应力逐渐增大。结论①相同水平外力的作用下,螺钉轴线与齿状突轴线所成的角度越小骨折端越稳定。②后伸型骨折螺钉内固定术后受到前向后作用力时较屈曲型骨折更容易发生移位。  相似文献   

15.
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影像学测量与直接中空螺钉内固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正常国人齿状突及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基本影像数据 ,指导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内固定。探讨颈前路直接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骨折的价值及作用。方法 正常成人齿状突螺旋CT影像资料 2 6份 ,Ⅱ型齿状突骨折影像资料 1 4份 ,在计算机上采用螺旋CT的影像标尺直接测量枢椎的总高度、齿状突长度、Ⅱ型骨折骨折线距齿状突尖的距离进针的后倾角及枢椎可供中空螺钉固定长度。同时采用中空螺钉直接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 1 4例。结果 枢椎高度为 37 2 6± 2 4 2mm ,齿状突长度 1 3 80± 1 32mm、齿状突基底的冠状径为 8 6 3± 1 1 2mm ,矢状径为 1 0 2 8± 1 0 3mm ,骨折线距齿状突尖的距离为1 1 80± 2 1 2mm ,进针后倾角 1 6 78± 3 4 8°。临床应用 1 4例 ,经平均 1 6 7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 3 6个月 ,术后颈椎活动度为旋转 96 2°± 1 8 2°,屈伸 4 0 2°± 1 6 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国人Ⅱ型齿状突骨折内固定的螺钉长为 4 0cm ,直径4 5mm ,远端螺纹长为 1cm较合适。直接中空螺钉内固定能使齿状突骨折端加压 ,骨折愈合率高 ,但不影响颈椎的活动 ,是此类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可复性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成人新鲜齿状突Ⅱ型、浅Ⅲ型骨折,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病例均达骨性愈合,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除1例1年后仍感觉四肢麻木...  相似文献   

17.
1概述齿状突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颈椎损伤,约占颈椎骨折的9%~15%[1-2],由于齿状突骨折在解剖上的特殊性以及在颈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如不及时就诊将会导致寰枢椎不稳,从而出现颈脊髓的急性或慢性损伤,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对于齿状突骨折的分型国内外公认的是Anders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O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安全性、效果和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从2000年8月~2002年10月,应用AO经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16例。其中Ⅱ型9例,Ⅲ型7例。采用1枚螺钉固定13例,2枚螺钉固定3例。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体格检查,拍摄上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和CT检查。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16例全部获得随访。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率93.8%(15/16),1例经过延长外固定时间最终达到骨愈合,2例遗留颈部僵硬感,但临床检查无活动受限。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AO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Ⅲ型齿状突新鲜骨折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适当的外固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枚齿状突空心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8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35例Ⅱ型齿状突骨折(屈曲型25例,伸展型10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5~71岁,平均34岁。患者均未见明显神经压迫症状,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完全复位30例,未完全复位5例。为防止术后骨不连,所有患者行颈前路电视下闭合复位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3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05min,颈部疼痛症状完全缓解,颈椎生理曲度保持良好,骨折愈合率100%,无内固定松动、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应用颈前路单枚齿状突空心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41-1845
[目的]通过分析齿状突骨折前、后路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指导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齿状突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后路和前路手术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融合或愈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颈椎活动度、颈部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1)前路手术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颈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后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颈椎旋转活动度、屈伸活动度明显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各有2例患者出现齿状突骨折不愈合,愈合率分别为94.4%(34/36)、91.7%(2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10例(41.67%)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后路手术组12例(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椎动脉、神经、静脉丛等重要结构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颈椎活动度损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等优点;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操作难度小、适应证广,但对颈椎功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