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7%,其中有1/4累及关节面,提高复位质量和疗效正日益受到重视。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内粉碎骨折、严重短缩型骨折等,传统手法复位、夹板、石膏等固定易发生移位。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2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奈氏(Bennett)骨折是第一掌骨基底部关节内骨折伴掌大关节半脱位,是不稳定的骨折.治疗上往往复位容易而外固定困难,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后在C型臂透视下闭合穿针固定治疗本奈氏骨折33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治疗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患者能早期锻炼,取得满意疗效,易于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Barton骨折是桡骨远端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该骨折为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极易再移位,外固定难以维持骨折端稳定,导致畸形愈合,腕关节功能致残率高.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采用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4例Barton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的成人髁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成人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和腮腺直接入路行髁状突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复查27例患者均达到骨折复位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瘢痕隐蔽,并发症少.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2例轻度张口受限.结论: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髁状突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选择手术切口,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内固定时尽可能行双板固定,以达到三维稳固.  相似文献   

5.
伸直外展位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发生率的外固定方法。方法对30例伸直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采用伸直外展位石膏夹板固定。将伸直尺偏型骨折矫正为骨折断端轻度屈曲桡偏嵌插状,伸直桡偏型,采用矫枉伸直过正,矫枉桡偏留有余地。结果其中25例获随访,时间0.5~8a,平均5.8a。测量肘关节无肘内翻,关节功能良好。结论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只要复位时使骨折断端保持轻度屈曲桡偏嵌插状,术后用伸直外展位石膏夹板固定,保持骨折断端桡侧嵌插的位置,可明显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Bennett骨折是指第一掌骨基底斜行骨折,骨折线通过第一腕掌关节远端关节面,第一掌骨掌面尺侧有一三角形骨块,而第一掌骨被拇长展肌腱牵拉向背侧移位,使第一腕掌关节在大多角骨鞍状关节面上脱位。近年来,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穿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21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观察治疗效果。方法56例粉碎性锁骨骨折的病人,均采用骨折断端为中心的锁骨上切口,清理骨折断端软组织和骨碎片,复位后应用钛重建钢板捆绑式固定。结果本组56例病人经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后,42例病人治疗效果优,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关节功能正常,无疼痛;13例病人治疗效果良,骨折复位稍差,关节功能轻微受限,活动时有轻微疼痛;1例治疗效果差,关节活动受限明显,或活动时疼痛明显,优良率98.2%。结论应用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整复后门诊注射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的可行性,评价其对关节的稳定、骨折的愈合及后期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50例Bennett骨折患者牵引复位后用2枚注射针固定第1腕掌关节,维持关节骨折块的复位,并观察疗效。结果术中骨折均复位满意,石膏外固定4-6周后去除内固定,50例随访3-24个月,关节无脱位,骨折Ⅰ期愈合,针眼无感染,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良好,骨折恢复优良率达98%。结论闭合整复2枚注射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锁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6%,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我们通过对1990年3月-2004年12月182例锁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体会到内固定治疗可使骨折端解剖复位,局部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早期进行关节活动,避免了外固定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观察治疗效果。方法56例粉碎性锁骨骨折的病人,均采用骨折断端为中心的锁骨上切口,清理骨折断端软组织和骨碎片,复位后应用钛重建钢板捆绑式固定。结果本组56例病人经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后,42例病人治疗效果优,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关节功能正常,无疼痛;13例病人治疗效果良,骨折复位稍差,关节功能轻微受限,活动时有轻微疼痛;1例治疗效果差,关节活动受限明显,或活动时疼痛明显,优良率98.2%。结论应用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奈氏(Bennett)骨折是第一掌骨基底部关节内骨折伴掌大关节半脱位,是不稳定的骨折。治疗上往往复位容易而外固定困难,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后在C型臂透视下闭合穿针固定治疗本奈氏骨折33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治疗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患者能早期锻炼,取得满意疗效,易于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住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的1月46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结果 46例X线复查,解剖复位41例,近解剖复位5例.骨折端及肩锁关节稳定,全部患者切口一期愈合.肩关节活动正常.内固定物取出时间为3~10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 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内固定作用,优点为切口小、操作简单、手术安全、费用低,尤其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柯雷氏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128例柯雷氏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 128例患者均在4~5周解除外固定,无畸形、无压痛,X线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端有大量的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结论 此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全部病例愈合,关节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6年7月-2009年7月,对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18例进行关节镜下复位,使用不可吸收关节尼龙缝线(以下简称缝线)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获5~18 个月随访(平均12 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未发生骨折移位、膝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全面部骨折手术复位的步骤和坚强内固定技术应用方法,以获得较稳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全面部骨折病例回顾性分析骨折类型、手术复位骨折步骤、坚强内固定技术应用方法和治疗效果的总结研究.结果:稳定的手术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技术应用治疗使25例全面部骨折患者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①按先下颌骨解剖复位固定-再颧骨颧弓解剖复位固定-上下牙列正中位颌间固定-颧颌缝骨折稳定侧解剖复位固定-最后行颧颌骨折缝不稳定侧复位固定方式,有利于确定和恢复面中1/3高度和宽度.②下颌骨及面中部对位不稳定的骨折缝或粉碎性骨折区需使用小型钛板钛钉固定可获得可靠的固位.③手术后颌间弹性牵引制动1周,有利于减轻术区肿胀、防止伤口感染和恢复良好的(牙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小儿挠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挠骨远端骨折多发生于4周岁以上,因骨折端靠近关节,且常伴有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撕裂,为不稳定型骨折,目前治疗多以手法复位,石膏、小甲板固定为主,因其对骨折端无牵引作用,不稳定易出现再移位,且时有水疱,压疮产生,自2002年4月~2007年6月,笔者应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这种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董永华 《当代医学》2009,15(25):101-101
骨外固定支架具有术后固定角度的可调性,从而可以调节术后残骨外固定的一项治疗技术。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纠正残余轴线偏差,实现了早期的牢固稳定与后期的弹性固定,术后一般不需其他外固定保护。术后早期待疼痛减轻即可进行伤肢的功能锻炼,使骨折端不断获得间断性生理应力作用,促进局部血循环,激发骨折端新生骨细胞生长促进骨的愈合。可根据不同骨折类型的治疗目的实施不同的力学作用方式。固定的范围灵活,既可进行骨折局部固定,又能进行长跨度的固定或多部位的联合固定,以及跨关节的固定。有利于开放性或感染性伤口的处理,方便软组织的治疗肢体后方架空,便于护理。骨干部和近关节端的固定基本不影响关节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侧向拉力螺钉在髁突矢状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颞下颌关节盘的复位固定在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 法:对16例患者19侧髁突矢状骨折的骨折片复位后,进行侧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 ,术中同时对移位的关节盘进行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张口训练,随访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骨折片复位固定良好,骨折片未见有移位和吸收征 象,关节盘位置恢复正常.11例患者13侧术后有额纹不同程度减弱,面神经功能评价95分, 术后6个月平均恢复到100分.患者术后牙合关系均恢复至 髁突骨折前状态,无面瘫、错牙合和张口受限发生,无患侧关节区疼痛不适.术后3个月张口度最大43 mm,最小32 mm,平均37 mm;术后6个月平均 张口度38 mm.结论:髁突矢状骨折的侧向拉力螺钉应用及关节盘的复位固 定治疗,效果明显,方法可靠,可以达到稳定的复位固定目的,并早期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 .  相似文献   

19.
钢针撬拔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钢针撬拔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42例各型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钢针撬拔,小腿外固定器固定.结果:能有效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断端稳定可靠,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疗法为半个入有限手术,较传统手法复位、牵引或切开复位骨固定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小型钛夹板沿张力带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小型接骨板沿张力带固定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根据髁状突骨折的类型选择耳屏前入路或颌后入路,显露骨断端,解剖复位后沿髁颈后缘作张力带固定,对髁颈下严重移位的病例需在髁颈前或乙状切迹处增加补偿固定。结果:27处髁颈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咬牙合关系恢复,术后即可开口进食半流质食物。术后复查放射线片提示骨折段对位对线良好,固定稳定。其中7处髁颈骨折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症状,经治疗,面瘫症状消失。结论:解剖复位小型接骨板沿张力带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安全。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和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