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下呼吸道异物的诊断和钳取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常规纤支镜检查确定为异物后使用异物钳分别对8例患者下呼吸道的异物进行钳取。结果找到下呼吸道不同异物者经纤支镜钳取均获得成功,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纤支镜可作为对下呼吸道异物诊断和钳取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食管异物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胃镜下钳取一般并不困难,但因患者年龄、异物部位、大小及形状的不同,其钳取仍有较大难度。我院自1998年7月.2003年6月,经胃镜下钳取的上消化道异物共108例,其中31例属难取性食管异物。通过对31例难取性食道异物的治疗分析我们认为:对于难取性食管异物的急诊治疗,仍以胃镜下钳取为首选。同时,要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增加异物钳取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内镜下食道异物钳取术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准备好用物、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及咽喉部和胃肠道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钳取异物、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做好饮食护理及宣教.结果 成功钳取异物67例,4例转科治疗.结论 内镜下食道异物钳取术经济、快速、效果好,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内镜下食道异物钳取术成功是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下呼吸道异物的诊断和钳取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常规纤支匀检查确定为异物钳分别对8例患者下呼吸道的异物进行钳取,结果找到下呼吸道不同异物者经纤支镜钳取均获得成功,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纤支镜可作为对下呼吸道异物诊断和钳取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儿童支气管异物2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回顾性研究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以及电子支气管镜在诊断治疗儿童支气管异物中的作用.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经支气管镜诊断治疗的支气管异物患儿246例,应用Olympus电子支气管镜,在局部黏膜麻醉下经鼻插入支气管镜逐级观察支气管结构,使用篮状异物钳或齿状异物钳钳取异物.结果 246例患儿中,支气管异物以果仁或果壳类(230例,占93.5%)最为常见,异物嵌顿位置以右下叶支气管开口(98例,占39.8%)为最多.钳取异物手术次数平均为(1.9±1.3)次,一次取出率为58.5%(144例).阻塞于左右主支气管、右中叶和右下叶支气管的异物一次取出率较高,分别为91.1%、60.0%和55.1%.篮状异物钳钳取所需次数(1.4±0.9)明显低于齿状异物钳所需次数(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儿童支气管异物种类以果仁或果壳类植物性异物为主,阻塞部位以右下支气管为多见.位于左右主支气管异物一次取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用篮状异物钳钳取异物所需手术次数明显少于使用齿状异物钳.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操作体会及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广东医学》2002,23(12):1333-1334
目的:观察胃肠镜下钳取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电子胃肠镜在直视下按照异物的形态、大小选用适当的器械,取出异物或设法让异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结果:31例患者40件异物通过上述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1例因其他原因改为手术处理,2例寄生虫因向小肠内蠕动,故放弃。胃肠镜取异物成功率为93%(37/40)。全部病例术后情况良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经胃肠镜下钳取消化道异物治疗是一种痛苦少,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唐小军 《当代医学》2009,15(1):93-94
目的浅谈基层医院食管异物的内镜治疗的体会。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食管异物,因医院条件的限制,采用了不同的内镜治疗方法,有用活检钳钳取的,有用专用异物钳钳取的。结果两种内镜治疗比较,专用异物钳治疗肯定优于活检钳,从而说明基层医院内镜工作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内镜下钳取小儿消化道异物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30例消化道异物的小儿患者,采用内镜下钳取消化道异物。结果:上消化道异物30例完整取出,成功率为100%,手术过程及术后均没有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钳取小儿消化道异物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维镜)对呼吸道异物的诊治价值和钳取方法。方法:在常规纤支镜检查后使用活检钳对14例患呼吸道异物进行钳取。结果:14例呼吸道异物均成功钳取,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纤支镜是诊治呼吸道异物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双开鳄口式气管异物钳在小儿鼻腔异物取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小儿鼻腔异物应用双开鳄口式气管异物钳均顺利取出。结果成功率100%,一次成功率93%,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双开鳄口式气管异物钳取小儿鼻腔异物安全,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10年来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61例,69件,成功57例、64件,成功率分别为93.4%和92.8%。器械选用鼠齿钳、活检钳、鳄嘴钳、三抓钳、圈套器、网蓝、内镜专用剪刀等,根据异物种类和形状的不同,采用合适的器械相最佳的方法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胃镜下钳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胃镜直视下按照异物的形态、大小选用适当的器械取出异物.结果 123例患者通过上述治疗,103例取出,取异物成功率为97%,术后情况良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胃镜下钳取上消化道异物治疗是一种无痛苦、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把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正> 临床上食管异物常见,应用纤维胃镜钳取食管异物曾有报导。纤维胃镜具有管道软,可曲度大,病人痛苦少,易耐受等优点。实为除去食管异物的首选器械。笔者通过胃镜使用活检钳钳取食管异物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4.
孟静 《中原医刊》2007,34(12):63-63
目的研究在B超监测下宫腔异物钳在困难取器术中的应用。方法本组86例均为经常规方法取器失败者,然后在B超监测下用宫腔异物钳行取器术。结果86例患者均顺利取出IUD,包括断裂、部分残留的IUD 25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B超监测下使用宫腔异物钳取IUD具有经济、简单、安全和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食道异物种类繁多,绝大多数不同类型的异物应用一般的食道异物钳都能比较顺利的取出,但也有些特殊类型的异物应用普通的异物钳取出难度甚大,或根本不能取出。最近我们遇到食道内成熟的桃核异物一例,经多次食道镜检试取异物均告失败。总结失败原因:①由于异物甚大,一般食道异物钳口径较小,不能牢固钳住异物,所以在通过环咽肌狭窄区时易发生滑脱。②由于桃核质硬,顶端带有锋利的棘状突起,一般异物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处理故意摄入上消化道异物的关键问题.方法 分析149例故意摄入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 149例中,通过X线和(或)胃镜找到167件异物,其中1枚缝针深刺入咽部组织,16件在食管,112件在胃腔,7件在十二指肠球部,31件已进入降部以下肠道.经胃镜发现的异物大多可自行排出体外.内镜成功钳取了118例131件异物.22例(占未处理病例数的71%)从大便排出,9例因延迟排出或出现症状而手术.149例无1例造成医源性严重伤害或死亡.结论 故意摄入异物经急诊内镜结合X线确认和处理,可消除异物的潜在危险,减少外科手术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儿童呼吸道异物多种多样,常在硬质支气管镜下取出。我科在2000年3月~2003年9月共收治13例呼吸道带有小孔的塑料笔帽异物的儿童,以前这种异物都是在硬质支气管镜下用反张钳钳取,但经常钳取困难,声门时易滑脱。应用纤维喉镜取出,均一次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1岁。因频繁呕吐 15天 ,1天前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未成功到我院检查。检查前询问病史 ,半年来吞咽困难 ,仅能进全流食 ,大约在半月前完全不能进食 ,1周前饮水也开始出现呕吐。胃镜检查进镜 2 3cm时见食道异物梗阻 ,为一厚约 0 2~ 0 3cm白色的扁的异物 ,其周围有粘稠粘液附着 ,进镜时患者疼痛难忍 ,疑为食道异物 ,故退镜后再寻问病史。自诉 8个月前曾吞服一塑料勺。为取异物再次进镜 ,先尝试用活检钳钳取 ,因活检钳咬口小力量小总脱扣 ,数次钳取均未成功。最后用V字型钳钳取异物一次成功。异物为一个长 1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内镜在消化道异物钳取中的运用。方法 36例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内镜直视下钳取消化道异物。结果 36例患者中34例患者经内镜直视下成功取出,2例患者因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和异物刺入消化道黏膜而转外科行手术治疗。所有经内镜下取出异物的患者,术后均没有合并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内镜直视下治疗消化道异物简单、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朱丽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37-37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下钳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深度镇静监护技术在电子胃镜直视下按照异物的形态、大小选用适当的器械取出异物。结果:106例患者通过上述治疗,103例取出,取异物成功率为97%,术后情况良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经无痛胃镜下钳取上消化道异物治疗是一种无痛苦、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